呀!韓參謀原來是個兵

坦克 南部強軍號 2019-07-05

參謀,在字典中釋義為軍隊幹部的職務,在大家印象中,大致是指揮謀劃的軍官模樣。然而,伴隨著軍隊編制體制和力量編成改革,一種新的群體——士官參謀開始出現了。

呀!韓參謀原來是個兵

▲ 士官參謀正在學習

他們雖沒有歷經院校培訓,卻是戰場參與指揮和制定作戰計劃的重要力量。從班長到參謀,他們經歷了怎樣的磨礪和蛻變?今天,筆者就帶大家到第75集團軍某旅見證合成營士官參謀的成長之路。

呀!韓參謀原來是個兵

▲ 士官參謀正在作業

他叫韓康,是駐滇某旅“鐵血鋼刀營”唯一的一名士官參謀。乍一看,這個滿臉笑容的黑小夥就是一個班長的樣子。沒錯,他確實是個老班長,入伍第三年開始接任班長職務,從高炮連到裝甲步兵連再到坦克連,班長這個崗位他一干就是8年,是個不折不扣的“兵教頭”。

呀!韓參謀原來是個兵

▲ 士官參謀韓康

從士官到參謀,真的是換個稱謂這麼簡單嗎?其實不然,轉型總是伴隨著苦與痛。剛被任命為參謀那會,韓康感到壓力很大,不說參謀崗位有很多方案計劃要擬製,單是自身訓練內容的變化就讓他感到力不從心。

呀!韓參謀原來是個兵

▲ 韓康加班加點學習專業知識

雖說高炮、坦克、步戰車、輸送車他都能熟練駕馭,還曾被評為旅“精武善戰十大標兵”,但對一個在訓練場上摸爬滾打慣了的老士官來說,作戰計算、戰術標圖、航空圖判讀、沙盤堆置……沒有哪一項是簡單的。

呀!韓參謀原來是個兵

▲ 挑燈夜戰練習標圖

轉崗後,學習室的長明燈下總少不了韓康的身影,沒有基礎就抱著教材一點點“啃”,想不通了就找連長們反覆請教,記不住的就拿出草稿紙反覆比劃……

呀!韓參謀原來是個兵

▲ 不懂就問

轉眼一年過去了,走進軍官指揮帳篷,韓康的表現著實讓大家驚掉了下巴。從戰術標圖到沙盤堆置,從作戰計算到方案擬製,這些軍官訓練的課目,韓康樣樣駕輕就熟。

呀!韓參謀原來是個兵

▲ 沙盤作業

一次夜訓中,韓康所在營組織營部參謀及分隊軍官戰術計算考核,他與幾十名軍官展開角逐,最終名列前三。不僅如此,他還立足參謀崗位,將一份所屬分隊的組訓計劃呈到營長面前,一番深刻思考和獨到見解讓營長許志偉大加稱讚。

呀!韓參謀原來是個兵

▲ 受到肯定

該營教導員和健偉說,參謀從士官中選取,更有兵味,指揮協同也更貼近官兵實際,韓康作為全營唯一的一名士官參謀,在改革後迅速擺正戰位,勤學苦練,孜孜以求,快速實現了由優秀班長向合格參謀的蛻變,成為營部“中軍帳”裡的中堅力量。

呀!韓參謀原來是個兵

▲認真擬製方案

( 項小虎、張展閎、李磊)

監製:樑啟英 李華敏 編審:張超躍 潘劍鋒 策劃:龔勝祥

刊期:第 529 期 主編:孫炳祥 值班編輯:汪尚建 劉晉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