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他因謀反成了佐命元勳,二十年後他因謀反被李世民誅殺

武德九年,李世民弒兄殺弟逼父成功上位。

登基不久,李世民就大封功臣,先是封五位最重要的功臣為國公:長孫無忌為齊國公、房玄齡邢國公、杜如晦為蔡國公、尉遲敬德為吳國公、侯君集為潞國公。次月又頒定功臣食封制,獲封世襲刺史的除李靖、李道宗外,朝臣按功勳大小得到數目不同的實封戶數: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等四人獲封一千三百戶;李勣、劉弘基九百戶,高士廉、秦瓊、程知節七百戶,張亮四百戶。這些兩次受封的功臣當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玄武門事變中功勳卓著:長孫無忌、尉遲敬德屢次勸諫李世民先下手為強,事變準備階段,房玄齡、杜如晦負責具體策劃;劉弘基、秦瓊、程知節、段志玄都是直接參與者,高士廉是協助者。

二十年前他因謀反成了佐命元勳,二十年後他因謀反被李世民誅殺

排在最後的張亮雖只獲封四百戶,但也是李世民親信,貞觀十七年成功躋身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圖。只是他的結局卻不好,貞觀末年因謀反被殺。從功臣到罪臣,張亮因何從雲端跌落塵埃,晚節不保的呢?

張亮最初只是崗寨上的一名小頭目而已,後追隨李勣降唐因功封鄭州刺史。房玄齡覺得張亮果敢有謀,就向李世民薦賢,李世民命他率一千人前往洛陽經營,聯絡山東豪傑,準備為自己安排一條後路。

二十年前他因謀反成了佐命元勳,二十年後他因謀反被李世民誅殺

齊王李元吉識破了李世民的心思,當即向父親李淵告發張亮謀反。張亮被捕入獄,牙關緊咬,最後因證據不足而獲釋。

貞觀十七年(643),侯君集謀反被殺,張亮升任刑部尚書,參與朝政,成為宰相。

貞觀七年(633)張亮任相州大都督長史時,他的養子公孫節在他面前胡說什麼“弓長之主當別都”。相州是東魏、北齊的舊都,“弓長是張”,因此張亮覺得自己名在讖緯,心生不臣之心。術士程公穎投其所好,說張亮臥時如龍,他日必得大貴。張亮心中更加堅定了這一想法。

二十年前他因謀反成了佐命元勳,二十年後他因謀反被李世民誅殺

還不等他有所動作,貞觀二十年(646),陝州人常德告發張亮陰養義子五百意圖不軌。李世民命馬周調查此事。張亮入獄後,“自陳佐命之舊”希望唐太宗看在當年勞苦功高的份上,給他一條活路。

李世民聽了彙報,不以為然道:亮有義兒五百,畜養此輩,正欲反耳。李世民明明已經為案子定了調子,卻又假惺惺地下詔百官集議,如此一來,哪裡有人敢為謀反人求情,張亮因此被殺抄家。

二十年前他因謀反成了佐命元勳,二十年後他因謀反被李世民誅殺

事後,李世民自己也承認這件事情處理有些草率,承認“往者李道裕議張亮‘反形未具’此言當矣。”

明明知道張亮謀反不靠譜,李世民為什麼還要將錯就錯殺了他呢?原因很簡單,李世民雖然是靠謀反上位的,作了皇帝后,卻最恨手下人謀反。就在他刻意隱瞞之下,當所有人淡忘了喋血玄武門的時候,張亮哪壺不開提哪壺地撞到了槍口上。“自陳佐命之舊”,等於是揭了李世民的老底。李世民盛怒之下,張亮自然是難逃一死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