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若聽這個大奸臣的話,也許就不會有安史之亂,和平太久讓他忘記戰爭,耳根子也變硬了

唐朝 唐玄宗 安祿山 宋朝 路生 2017-06-26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安祿山與史思明向唐朝發動的戰爭,是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從755年至763年,唐朝花了8年時間才將這場戰爭平息下去。戰爭暴發當然有著其綜合因素,但他與唐玄宗本人有著直接的關係,也能給人們留下很多啟示,而作為老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它多少能證明楊玉環和安祿山沒啥特殊關係,古代女子的肚兜也並非是她發明的。


和平不但能讓人玩物喪志,也能使人耳根子變硬


李隆基若聽這個大奸臣的話,也許就不會有安史之亂,和平太久讓他忘記戰爭,耳根子也變硬了

唐玄宗與楊玉環

《舊唐書》中說,聽到安祿山叛亂爆發,唐廷一片動盪懼怕。天下太平的日子太長了,人們不知道怎麼去打仗了。天下承平日久,人不知戰,聞其兵起,朝廷震驚。沒打呢,從氣勢上就輸給了別人,這說決定了安祿山的軍隊沒有誰不是以一當百,朝廷軍隊碰上必然會吃敗仗。

在這裡,和平把人養得很“蠢”了,唐玄宗甚至對此沒有任何察覺。此前,楊國忠多次對他說安祿山一定會叛亂。他也曾派人去偵察,但去的人接受了安祿山的賄賂,回來後大講安祿山忠心耿耿,他對此堅信不移。

楊國忠沒辦法,又對唐玄宗說:“您召安祿山進京,他一定不會來。”唐玄宗下詔,但安祿山卻來了。這讓唐玄宗覺得楊國忠是因為和安祿山有矛盾才這麼說的,也就是我們今天一些人說的“將相不和”。其實,這兩個人都不是什麼好東西,也根本談不上什麼將和相,不過都是楊玉環石榴裙上的兩條相互爭鬥的蟲而已。但唐玄宗對起視而不見,他的心裡只有楊玉環、只有胡旋舞,而安祿山叛亂這件事卻被楊國忠不幸言中。

公元754年,安祿山到華清宮拜見唐玄宗,哭著說:“我少數民族,不識漢字,皇上越級提拔我,以致楊國忠想要殺我。”唐玄宗不但信了,而且對安祿山升官加爵,讓他體體面面地回到工作崗位上去了。為什麼呢?安祿山會跳胡旋舞,是楊玉環的乾兒子呀。此後,只要有人說安祿山要造反,唐玄宗一定然而,到了公元755年,唐玄宗又召安祿山進京,安祿山推說生病沒有來;唐玄宗給安祿山的大兒子安慶宗賜婚,命令安祿山出席觀禮,安祿山又推辭了。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耳根子堅硬的唐玄宗腦子也轉不過彎了,除了每天仍然讓七百多人給楊玉環做衣服,把嶺南荔枝快馬快速運到長安外,為了討好楊玉環,他甚至想讓安祿山當宰相,把詔書都要寫好了。楊國忠得知此事立即勸阻:“安祿山雖有軍功,但他目不識丁,怎能當宰相。如果發下制書,恐怕四夷皆輕視朝廷。”唐玄宗這才作罷。

為什麼呢?詞曲寫多了,音樂聽多了,還有好多的胡旋舞沒跳呢,還期待著在楊玉環那裡一展才華,腦子已經不清楚了。而那頭的安祿山幹什麼呢?他一身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奏請沒有得不到唐玄宗不答應的,他早就暗地準備叛亂,在范陽州城北邊築起了雄武城,表面上看來是防禦侵略,實際上是儲藏兵器、糧食做堅守范陽的部署。戰馬已經要馬廄裡急不可耐了。

李隆基若聽這個大奸臣的話,也許就不會有安史之亂,和平太久讓他忘記戰爭,耳根子也變硬了

唐玄宗


此事多少能證明楊玉環和安祿山沒啥特殊關係,肚兜也非她的發明


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祿山發動屬下唐兵以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共15萬人,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叛軍很快控制了河北,到達今包頭與太原一帶,太原以及東受降城(內蒙古托克托南,包頭為中受降城)的人奏報安祿山造反,但唐玄宗仍然認為是厭惡安祿山的人編造的假話,沒有相信。而造反的把安祿山矛頭直接指向楊玉環的裙帶關係楊國忠,這多少能證明楊玉環和安祿山沒啥特殊關係,但中國古代的史籍記載並不是這樣的。

其理由是,司馬光綜合了許多史料,在《資治通鑑》裡說:“自是祿山出入宮掖不禁,或與貴妃對食,或通宵不出,頗有醜聲聞於外,上亦不疑也。”而為《資治通鑑》作注的元朝人胡三省,也說唐玄宗如此對待安祿山,連老婆與人家不清不白的關係都不懷疑,如此昏庸,真可謂“殆天奪之魄也”,意思是上天奪了唐玄宗的魂魄。《唐史演義》中也說,安祿山甚至將楊玉環抓傷,楊玉環怕唐玄宗瞧破,遂作出一個訶子來,籠罩胸前。由此,後宮女子紛紛效仿她,這塊遮住胸的絲綢即變成了女子的肚兜。

這些事吧怎麼說呢?要找到“標準答案”實在是太難。就當時的情況而言,楊玉環已經是實際上的“皇后”了,而這種事情也不可能一點風聲都不走漏,唐玄宗不可能不知道。唐代正史裡也是沒有涉及這一點的。事情過去了那麼多年,司馬光蒐集的那些史料也不過一些野史而已。更何況,楊玉環在這件事情裡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被賜死了。

甚至,有人說,安祿山是為了徹底得到楊玉環才發動了叛亂,而這就像肚兜是她的發明一樣不靠譜。事實上,人們不難從唐代的史籍中看出,當時肥胖異常的安祿山,已經是一個病得不輕的人了。視力漸漸模糊不說,又常年長瘡癤,熱毒不得外洩,致使渾身長滿塊狀毒瘡。《舊唐書》:“祿山以體肥,長帶瘡。及造逆後而眼漸昏,至是不見物。又著疽疾。”這種病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得的。

李隆基若聽這個大奸臣的話,也許就不會有安史之亂,和平太久讓他忘記戰爭,耳根子也變硬了

楊玉環


總是弄歡天喜地也不是個事情,別忘了把軍隊拉出來練練


李隆基若聽這個大奸臣的話,也許就不會有安史之亂,和平太久讓他忘記戰爭,耳根子也變硬了

安祿山

在讀唐史時,人們不難發現這樣一個事實,即安祿山弄些小偷小摸的事情還可以,年少時和史明思一起出去抓一兩個俘虜來還行,後來什麼也都幹不成了。《舊唐書》中說,他過於肥胖不能打仗,前後十多次誘騙契丹人,設宴款待時在酒裡放入麻醉草藥莨菪子,預先挖好土坑,等到契丹人昏迷了,砍下頭來就埋掉,都在不知不覺中送命,每次幾十人。

公元752年,他統率河東等鎮兵馬五六萬,號稱十五萬人,討伐契丹。隊伍離開平盧(治今遼寧朝陽)一千多裡,開到了土護真河,就是北黃河(清朝以前,黃河今內蒙古磴口縣以下分為南北二支,北支約今烏加河)。又加快速度日行三百里,猛然間開到了契丹統帥的軍帳跟前。但卻碰到了大雨,而且一連下了很長時間,軍隊弓箭都被浸溼,拉不開了。此時,經過長途跋涉疲憊不堪將士受到了契丹人的夾擊,安祿山的軍隊幾乎傷亡殆盡。安祿山本人也被射中一箭,射斷了頭上的玉簪,帶著手下二十多人跑上山頭,掉進了一個坑洞。

然而,正是這個只知道一味冒進,卻跑不利索掉進洞裡的人領了十來萬人馬叛亂,把唐廷嚇得招架不住了,迅速召集是由集市商販組成的宮廷警衛部隊,並打開皇家倉庫拿出綾羅綢緞召募兵卒六萬人,會拿槍和不會拿槍的在這裡都被用上了。隨後,任命高仙芝、封常清等人為大將抵抗。

高仙芝、封常清什麼人呀?大唐名將,對付一下安祿山這種小毛當然不成問題的。但手下的兵不爭氣呀,吃了幾場敗仗,高仙芝、封常清只好退守退守潼關。這時的唐玄宗一失平時玩音樂跳胡旋舞的文雅,肝火變得極其正旺盛,還真以為是將領指揮不力,他那些由商販組成的軍隊是戰無不勝的,安祿山叛亂依舊是指日可平的,就想耍弄一個皇帝的威風了。

怎麼辦呢?養這些人幹啥,把高仙芝、封常清拖出去斬了。唐玄宗個人的命運因為斬殺這兩位將領徹底崩盤,鎮守潼關的20萬軍隊也在他利令智昏的出關作戰催促之下,一敗塗地。

遙想當年,唐太宗幾乎只用李靖3000精銳就可以讓突厥滅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唐玄宗的事情告訴人們,聽歌跳舞的時候也得把軍隊拉出來練練,總是弄歡天喜地也不是個事兒。這正是為唐的高度繁榮起過重大作用,但也給唐朝人民帶來巨大災難的唐玄宗。

安史之亂時,逃到成都的唐玄宗曾與給事中裴士淹談論宰相。他提到當時被肅宗委以平叛重任的房琯,道:“房琯平定不了叛亂。如果姚崇尚在,叛亂早就平定了。宋璟則是沽名賣直之人。”而後又對所有宰相一一點評。當提到李林甫時,唐玄宗說:“李林甫妒賢嫉能,無人能比。”裴士淹趁機道:“陛下既然知道,為什麼還要讓他當這麼久的宰相?”唐玄宗默然不語。

這就是有名的“玄宗論相”,被記載在了《舊唐書·李林甫傳》裡。歷史在這裡沒說話,唐玄宗也不說了,為什麼呢?說出來都是痛啊。而這與楊玉環的那點事兒比起來又算得了什麼呢?(文/路生)

李隆基若聽這個大奸臣的話,也許就不會有安史之亂,和平太久讓他忘記戰爭,耳根子也變硬了

高仙芝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歡迎關注作者更多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