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弼馬溫”到皇帝,看他是怎樣逆襲的(原創)

唐朝 唐玄宗 唐睿宗 武則天 本色書生 2017-06-24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所有帝王當中也屬佼佼者。他統治下的大唐王朝,達到了封建王朝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中國兩千年的封建歷史中,是前無古人而又後無來者。但其實李隆基的皇位來的並不容易,他不是第一繼承人,也不是第二繼承人,甚至第三,第四位都排不上,只是個普通皇子,還是個管馬的,是名副其實的弼馬溫。那他是怎樣從弼馬溫一步一步登上皇位的呢?我們看他是如何逆襲的

在古代有一套嚴格的宗法制度,需要遵循,所謂長幼有序,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皇位的繼承也不例外。如果你一生下來,是皇帝的長子,又恰好是皇后的第一個兒子,那你就是嫡長子,皇位的天然繼承人。如果你只是皇帝的第一個兒子,但不是皇后所生,抱歉,你得排在皇后所有的兒子後面。李隆基的父親李旦很幸運,是皇后武則天所生,是嫡子,但不幸的是,武則天生了四個兒子,他排第四,前面還有三個哥哥。

李旦的大哥李弘作為嫡長子,四歲就被立為太子,從小以仁孝著名,深得唐高宗的喜愛,可惜天不假年,二十三歲壯年之際,突然猝死,死因成迷。

太子之位輪到二哥李賢。李賢當上太子以後,留心政務,撫愛百姓,處理政務公允恰當,為內外所稱頌,為群臣所擁戴。這不可避免的跟權利慾望旺盛的母后武則天產生矛盾。沒過多久,就以謀逆罪被廢。後來又被逼令自盡。虎毒不食子,但在權利面前,親情薄如紙。

兩位兄長一死一廢,三哥李顯自然而然做了太子。唐高宗覺得自己來日無多,對武則天也不太放心,不僅立李顯為太子,更立李顯的嫡長子為皇太孫,隔代指定了繼承人,以鞏固太子的地位。不久高宗去世,李顯的身份也發生了蛻變,由儲君而成為皇帝,同時尊武則天為皇太后。一切政務由太后處置。

從“弼馬溫”到皇帝,看他是怎樣逆襲的(原創)

李顯太過急於求成,剛登上皇位,就要重用老婆這邊的親戚,想組織自己的班底。這是武則天不能容忍的,登基55天就被廢了。

就這樣,皇位輪到老四李旦身上。李旦當了皇帝,第二年,李隆基出生。他的大哥,也是嫡長子李成器被立為太子。大哥後面還有個二哥,李隆基排第三。

但很快,武則天不甘於只有權利,索性走向前臺,登基稱帝,成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李隆基的父親剛當了幾年傀儡皇帝,這會又降格成儲君了。

少年的李隆基雖貴為皇子,衣食無缺,但也很不幸,五歲時父親皇帝被廢,七歲開始和眾皇子被禁閉在宮中,不得外出。九歲時,母親被殺,一直到十四歲時,武則天才同意這些成年的皇子出閣,被禁閉達七年之久。出閣以後,他的伯父被接回來當太子,他的父親李旦,由儲君降格為親王。而弱冠之年的他,被委以掌管皇帝的內外閒廄馬匹,成了弼馬溫。

第二年,一場政變給了他很大了的震撼。讓他在政治上迅速成長。這一年,趁著武則天年邁病重,他的伯父太子李旦聯合宰相,禁軍將領等大臣發動政變,迫使武則天傳位於太子,因為當時的年號是神龍,所以史稱神龍政變。政變的直接結果是權利發生了轉移,李唐天下又恢復了。

對於政變,李隆基應該不會陌生,唐太宗的玄武門之變應該印象深刻。如今政變就發生在身邊,對他的震撼不言而喻。他開始認識到政變的重要性,也看到了決定政變成敗的關鍵力量是什麼。他開始結交皇宮中的禁軍將領,發展自己的勢力。

從“弼馬溫”到皇帝,看他是怎樣逆襲的(原創)

李唐王朝雖然已經恢復,但時局並不穩定,朝堂之下,暗流湧動。不到兩年,又一場政變撲面而來,又擦肩而去。原來唐中宗復位以來,立自己的第三個兒子為太子,而這個太子並非皇后韋氏所生,皇后要干預朝政,這個太子就是個絆腳石。太子為了自保,聯合部分禁軍將領貿然發動了政變,史稱景龍政變,這是一場失敗的政變,太子被殺。

兩場政變,一場成功,一場失敗,對比明顯,結局天壤之別,成則一步登天,敗則身首異處,李隆基不可能不從中學到點什麼。隨著時局的發展,已經成長起來的李隆基,不甘於再做看客,開始走向前臺,走向政治舞臺的中央。

皇后韋氏本來生有一兒一女,兒子作為嫡長子,曾被唐高宗立為皇太孫,是隔代指定的皇位繼承人。唐中宗被廢,他也隨之被廢,後來因為對武則天有所不滿,嘮叨了幾句,竟被杖死,於是皇后韋氏就剩一個女兒,這個女兒被封為安樂公主,可一點不安分,和母親韋皇后一樣,竟也想學武則天,想做女皇帝,為此,不僅逼死了同父異母的哥哥,後來竟把父親唐中宗也毒死了。毒死唐中宗以後,韋皇后立中宗的第四個兒子為皇帝,學武則天臨朝稱制,就是代理皇帝,垂簾聽政。

眼看著一個新的武則天就要出現,這是李唐王朝的子孫和大臣所不願看到的,此時的李隆基已經二十六歲,年富力強又勇於任事,果斷聯手姑姑太平公主發動政變,一舉誅殺韋皇后,安樂公主及其黨羽上官婉兒,宗楚客等,擁立自己的父親李旦登上皇位,史稱唐隆政變。

從“弼馬溫”到皇帝,看他是怎樣逆襲的(原創)

政變成功,一步登天,唐睿宗順利復位,李隆基功勞最大,可是問題又來了,長幼有序,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李隆基功勞雖大,他的大哥才是嫡長子,按照宗法制度,只能立大哥為太子,唐睿宗左右為難。這個時候,作為嫡長子的大哥站出來主動辭讓。說道:太平時節,以嫡長子為先,而國難之時,應歸功勞大者。這一番真知灼見讓李隆基順利當上太子,同時也讓他對這個大哥,銘感一生,當大哥逝世,特追贈為“讓皇帝”。這種辭讓江山的情懷,被蘇轍譽為千古第一人。

從“弼馬溫”到皇帝,看他是怎樣逆襲的(原創)

這一波剛平,另一波又起。當初是和姑姑太平公主聯手發起政變,現在成功了,她也要分享權利。而太子李隆基精明強幹,讓她難以為所欲為。為了爭奪權利,是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藉口天象有變,圖謀廢掉太子,沒成想唐睿宗居然真的把皇位傳給李隆基,當起太上皇來。眼見弄巧成拙,偷雞不成蝕把米,太平公主糾集力量準備兵變,放手一搏。此刻的李隆基已非吳下阿蒙,精通政變之道的他又怎會讓對手搶得先機,於是在太平公主兵變前夕,一舉擒殺其黨羽和骨幹,將其賜死於家中,史稱先天政變。

太平公主之死,李隆基搬到了掌握皇權的最後一個障礙,也結束了自唐太宗玄武門之變九十多年來,都城多次政變的歷史。李隆基作為一個傳奇皇帝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