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

唐朝是歷史上繼東漢之後的第二次“宦禍”時代,和東漢相比,唐朝宦官權力之大、宦禍之害,更為猛烈。

唐朝宦官之所以能一手遮天、甚至廢立君主,除了因為宦官集團合法地掌握了軍權(神策軍)、參政權(樞密使)之外,也與皇權和相權(朝臣)衰弱,使宦官勢力缺乏必要的制約和對抗力量有很大關係。

儘管如此,在唐朝中後期,面對宦官勢力的日益膨脹,以宰相為主的朝臣官僚集團,還是與宦官集團進行了數次較量,意圖削弱宦官勢力,爭奪朝政控制權。但由於種種原因,在付出慘烈的血腥代價後,仍以失敗告終。

"

唐朝是歷史上繼東漢之後的第二次“宦禍”時代,和東漢相比,唐朝宦官權力之大、宦禍之害,更為猛烈。

唐朝宦官之所以能一手遮天、甚至廢立君主,除了因為宦官集團合法地掌握了軍權(神策軍)、參政權(樞密使)之外,也與皇權和相權(朝臣)衰弱,使宦官勢力缺乏必要的制約和對抗力量有很大關係。

儘管如此,在唐朝中後期,面對宦官勢力的日益膨脹,以宰相為主的朝臣官僚集團,還是與宦官集團進行了數次較量,意圖削弱宦官勢力,爭奪朝政控制權。但由於種種原因,在付出慘烈的血腥代價後,仍以失敗告終。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朝宰相形象

特別是最後一次較量,朝臣、宦官集團分別勾結藩鎮勢力,引狼入室,導致同歸於盡,與唐王朝一起滅亡。

歷史上,將唐代後期朝臣官僚與宦官集團之間的爭鬥稱之為“南衙北司之爭”。這場權力爭奪戰,前後歷時100餘年,其中最激烈、最慘烈的有四次。

第一次較量:唐順宗時期,推行“永貞革新”,奪取宦官軍權失敗,改革流產,朝臣被貶逐,順宗被逼退位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始於唐肅宗時期。到代宗時期,宦官開始入職樞密使,與以宰相為首的朝臣爭奪朝廷議事權的衝突趨於激化。因當時宰相議政的政事堂及中書、門下等機構在宮城內南部,故稱南衙;宦官掌管的內侍省等機構在宮城內北部,故稱北司。

"

唐朝是歷史上繼東漢之後的第二次“宦禍”時代,和東漢相比,唐朝宦官權力之大、宦禍之害,更為猛烈。

唐朝宦官之所以能一手遮天、甚至廢立君主,除了因為宦官集團合法地掌握了軍權(神策軍)、參政權(樞密使)之外,也與皇權和相權(朝臣)衰弱,使宦官勢力缺乏必要的制約和對抗力量有很大關係。

儘管如此,在唐朝中後期,面對宦官勢力的日益膨脹,以宰相為主的朝臣官僚集團,還是與宦官集團進行了數次較量,意圖削弱宦官勢力,爭奪朝政控制權。但由於種種原因,在付出慘烈的血腥代價後,仍以失敗告終。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朝宰相形象

特別是最後一次較量,朝臣、宦官集團分別勾結藩鎮勢力,引狼入室,導致同歸於盡,與唐王朝一起滅亡。

歷史上,將唐代後期朝臣官僚與宦官集團之間的爭鬥稱之為“南衙北司之爭”。這場權力爭奪戰,前後歷時100餘年,其中最激烈、最慘烈的有四次。

第一次較量:唐順宗時期,推行“永貞革新”,奪取宦官軍權失敗,改革流產,朝臣被貶逐,順宗被逼退位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始於唐肅宗時期。到代宗時期,宦官開始入職樞密使,與以宰相為首的朝臣爭奪朝廷議事權的衝突趨於激化。因當時宰相議政的政事堂及中書、門下等機構在宮城內南部,故稱南衙;宦官掌管的內侍省等機構在宮城內北部,故稱北司。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李輔國是唐代第一個專權亂政宦官

唐德宗時期,隨著宦官掌領神策軍制度的確立,宦官集團的權勢更加膨脹。宦官專權既分割了朝臣官僚集團的權力,又使君主專制集權受到削弱。

為消除“宦官政治”對朝政的操控,順宗繼位後,重用王叔文、王伾、韋執誼、劉禹錫、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推行社會政治改革。其主要內容就是加強中央集權、打擊宦官勢力、抑制藩鎮割據、革除政治積弊。

公元805年,王叔文、王伾等革新派朝臣在順宗的支持下,先罷禁了平時由宦官負責、打著為朝廷採購物品名義強取勒索、擾民掠財的宮市及“五坊”,沒有引起宦官們的警惕。

但在決定奪取神策軍兵權時,新任命的京西神策諸軍節度使範希朝、神策行軍司馬韓泰還沒走馬上任,宦官集團就覺察到了革新派的圖謀,於是提前採取行動,密令各將領不交兵權。範希朝抵達後,各將領避而不見,革新派無計可施,奪取禁軍兵權的計劃失敗。

“(王叔文)謀奪宦者兵,……中人尚未悟。會邊上諸將各以狀辭中尉,且言方屬希朝,中人始悟兵權為叔文所奪。(俱文珍)乃大怒曰∶‘從其謀,吾屬必死其手。’密令其使歸告諸將曰∶‘無以兵權屬人。’範希朝至奉天,諸邊將避而不見。韓泰白叔文,計無所出……”(《順宗實錄》)

"

唐朝是歷史上繼東漢之後的第二次“宦禍”時代,和東漢相比,唐朝宦官權力之大、宦禍之害,更為猛烈。

唐朝宦官之所以能一手遮天、甚至廢立君主,除了因為宦官集團合法地掌握了軍權(神策軍)、參政權(樞密使)之外,也與皇權和相權(朝臣)衰弱,使宦官勢力缺乏必要的制約和對抗力量有很大關係。

儘管如此,在唐朝中後期,面對宦官勢力的日益膨脹,以宰相為主的朝臣官僚集團,還是與宦官集團進行了數次較量,意圖削弱宦官勢力,爭奪朝政控制權。但由於種種原因,在付出慘烈的血腥代價後,仍以失敗告終。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朝宰相形象

特別是最後一次較量,朝臣、宦官集團分別勾結藩鎮勢力,引狼入室,導致同歸於盡,與唐王朝一起滅亡。

歷史上,將唐代後期朝臣官僚與宦官集團之間的爭鬥稱之為“南衙北司之爭”。這場權力爭奪戰,前後歷時100餘年,其中最激烈、最慘烈的有四次。

第一次較量:唐順宗時期,推行“永貞革新”,奪取宦官軍權失敗,改革流產,朝臣被貶逐,順宗被逼退位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始於唐肅宗時期。到代宗時期,宦官開始入職樞密使,與以宰相為首的朝臣爭奪朝廷議事權的衝突趨於激化。因當時宰相議政的政事堂及中書、門下等機構在宮城內南部,故稱南衙;宦官掌管的內侍省等機構在宮城內北部,故稱北司。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李輔國是唐代第一個專權亂政宦官

唐德宗時期,隨著宦官掌領神策軍制度的確立,宦官集團的權勢更加膨脹。宦官專權既分割了朝臣官僚集團的權力,又使君主專制集權受到削弱。

為消除“宦官政治”對朝政的操控,順宗繼位後,重用王叔文、王伾、韋執誼、劉禹錫、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推行社會政治改革。其主要內容就是加強中央集權、打擊宦官勢力、抑制藩鎮割據、革除政治積弊。

公元805年,王叔文、王伾等革新派朝臣在順宗的支持下,先罷禁了平時由宦官負責、打著為朝廷採購物品名義強取勒索、擾民掠財的宮市及“五坊”,沒有引起宦官們的警惕。

但在決定奪取神策軍兵權時,新任命的京西神策諸軍節度使範希朝、神策行軍司馬韓泰還沒走馬上任,宦官集團就覺察到了革新派的圖謀,於是提前採取行動,密令各將領不交兵權。範希朝抵達後,各將領避而不見,革新派無計可施,奪取禁軍兵權的計劃失敗。

“(王叔文)謀奪宦者兵,……中人尚未悟。會邊上諸將各以狀辭中尉,且言方屬希朝,中人始悟兵權為叔文所奪。(俱文珍)乃大怒曰∶‘從其謀,吾屬必死其手。’密令其使歸告諸將曰∶‘無以兵權屬人。’範希朝至奉天,諸邊將避而不見。韓泰白叔文,計無所出……”(《順宗實錄》)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代神策軍

拿不到兵權,就缺乏制約宦官的抓手。更為不利的是,由於改革中整頓吏治,損害了部分朝臣官員的利益,改革也受到了舊臣官僚的反對,而個別革新派官員又藉機大肆提拔自己的親朋好友,甚至乘機斂財,引發反對派的攻擊指責,最後革新派內部也出現了矛盾、分裂。

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抓住這一機會,以順宗中風、口不能言、無法理政為由,矯詔扶立太子李純即位,逼迫順宗提前退位,然後貶逐王伾為開州司馬,王叔文為渝州司馬。王伾不久死於貶所,王叔文次年被賜死。參與改革的劉禹錫、柳宗元等其他八人皆被貶逐為各州司馬,史稱“二王八司馬事件”或“永貞革新”。

一場旨在打擊宦官和藩鎮勢力、加強中央集權的革新運動,僅僅五個月時間,就被宦官集團抓住革新派的軟肋,聯合藩鎮和舊黨勢力,一舉擊敗。唐朝中後期第一次激烈的南衙北司之爭,宦官集團完勝。

"

唐朝是歷史上繼東漢之後的第二次“宦禍”時代,和東漢相比,唐朝宦官權力之大、宦禍之害,更為猛烈。

唐朝宦官之所以能一手遮天、甚至廢立君主,除了因為宦官集團合法地掌握了軍權(神策軍)、參政權(樞密使)之外,也與皇權和相權(朝臣)衰弱,使宦官勢力缺乏必要的制約和對抗力量有很大關係。

儘管如此,在唐朝中後期,面對宦官勢力的日益膨脹,以宰相為主的朝臣官僚集團,還是與宦官集團進行了數次較量,意圖削弱宦官勢力,爭奪朝政控制權。但由於種種原因,在付出慘烈的血腥代價後,仍以失敗告終。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朝宰相形象

特別是最後一次較量,朝臣、宦官集團分別勾結藩鎮勢力,引狼入室,導致同歸於盡,與唐王朝一起滅亡。

歷史上,將唐代後期朝臣官僚與宦官集團之間的爭鬥稱之為“南衙北司之爭”。這場權力爭奪戰,前後歷時100餘年,其中最激烈、最慘烈的有四次。

第一次較量:唐順宗時期,推行“永貞革新”,奪取宦官軍權失敗,改革流產,朝臣被貶逐,順宗被逼退位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始於唐肅宗時期。到代宗時期,宦官開始入職樞密使,與以宰相為首的朝臣爭奪朝廷議事權的衝突趨於激化。因當時宰相議政的政事堂及中書、門下等機構在宮城內南部,故稱南衙;宦官掌管的內侍省等機構在宮城內北部,故稱北司。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李輔國是唐代第一個專權亂政宦官

唐德宗時期,隨著宦官掌領神策軍制度的確立,宦官集團的權勢更加膨脹。宦官專權既分割了朝臣官僚集團的權力,又使君主專制集權受到削弱。

為消除“宦官政治”對朝政的操控,順宗繼位後,重用王叔文、王伾、韋執誼、劉禹錫、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推行社會政治改革。其主要內容就是加強中央集權、打擊宦官勢力、抑制藩鎮割據、革除政治積弊。

公元805年,王叔文、王伾等革新派朝臣在順宗的支持下,先罷禁了平時由宦官負責、打著為朝廷採購物品名義強取勒索、擾民掠財的宮市及“五坊”,沒有引起宦官們的警惕。

但在決定奪取神策軍兵權時,新任命的京西神策諸軍節度使範希朝、神策行軍司馬韓泰還沒走馬上任,宦官集團就覺察到了革新派的圖謀,於是提前採取行動,密令各將領不交兵權。範希朝抵達後,各將領避而不見,革新派無計可施,奪取禁軍兵權的計劃失敗。

“(王叔文)謀奪宦者兵,……中人尚未悟。會邊上諸將各以狀辭中尉,且言方屬希朝,中人始悟兵權為叔文所奪。(俱文珍)乃大怒曰∶‘從其謀,吾屬必死其手。’密令其使歸告諸將曰∶‘無以兵權屬人。’範希朝至奉天,諸邊將避而不見。韓泰白叔文,計無所出……”(《順宗實錄》)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代神策軍

拿不到兵權,就缺乏制約宦官的抓手。更為不利的是,由於改革中整頓吏治,損害了部分朝臣官員的利益,改革也受到了舊臣官僚的反對,而個別革新派官員又藉機大肆提拔自己的親朋好友,甚至乘機斂財,引發反對派的攻擊指責,最後革新派內部也出現了矛盾、分裂。

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抓住這一機會,以順宗中風、口不能言、無法理政為由,矯詔扶立太子李純即位,逼迫順宗提前退位,然後貶逐王伾為開州司馬,王叔文為渝州司馬。王伾不久死於貶所,王叔文次年被賜死。參與改革的劉禹錫、柳宗元等其他八人皆被貶逐為各州司馬,史稱“二王八司馬事件”或“永貞革新”。

一場旨在打擊宦官和藩鎮勢力、加強中央集權的革新運動,僅僅五個月時間,就被宦官集團抓住革新派的軟肋,聯合藩鎮和舊黨勢力,一舉擊敗。唐朝中後期第一次激烈的南衙北司之爭,宦官集團完勝。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永貞革新中被貶的柳宗元雕像

第二次較量:唐文宗時期,宋申錫謀除宦官失敗,以謀反罪被貶逐致死,牽連上百人

唐文宗的祖父唐憲宗為宦官王守澄所害,兄長唐敬宗為宦官劉克明所害,文宗又是宦官王守澄、樑守謙等人所立,所以文宗對宦官既痛恨又忌憚,一直想找機會誅除宦官。“患宦者強盛,憲宗、敬宗弒逆之黨猶有在基右者,中尉王守澄尤專橫,招權納賄,上不能制。”(《資治通鑑》)

為了清除王守澄等權閹,文宗看中了翰林學士宋申錫。宋申錫很有文才,為人忠誠謹慎,在朝廷中威望很高。文宗提拔其擔任宰相,並和他密謀清除宦官事宜,同時密令他尋找可靠之人,一起行動。

公元831年,宋申錫推薦王璠任京兆尹,向他透露了計劃。但王璠卻將計劃洩露,被王守澄獲知。王守澄就先下手為強,讓自己的親信鄭注安排人誣諂宋申錫和漳王李湊合謀謀反,想推翻文宗,立李湊為帝。

"

唐朝是歷史上繼東漢之後的第二次“宦禍”時代,和東漢相比,唐朝宦官權力之大、宦禍之害,更為猛烈。

唐朝宦官之所以能一手遮天、甚至廢立君主,除了因為宦官集團合法地掌握了軍權(神策軍)、參政權(樞密使)之外,也與皇權和相權(朝臣)衰弱,使宦官勢力缺乏必要的制約和對抗力量有很大關係。

儘管如此,在唐朝中後期,面對宦官勢力的日益膨脹,以宰相為主的朝臣官僚集團,還是與宦官集團進行了數次較量,意圖削弱宦官勢力,爭奪朝政控制權。但由於種種原因,在付出慘烈的血腥代價後,仍以失敗告終。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朝宰相形象

特別是最後一次較量,朝臣、宦官集團分別勾結藩鎮勢力,引狼入室,導致同歸於盡,與唐王朝一起滅亡。

歷史上,將唐代後期朝臣官僚與宦官集團之間的爭鬥稱之為“南衙北司之爭”。這場權力爭奪戰,前後歷時100餘年,其中最激烈、最慘烈的有四次。

第一次較量:唐順宗時期,推行“永貞革新”,奪取宦官軍權失敗,改革流產,朝臣被貶逐,順宗被逼退位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始於唐肅宗時期。到代宗時期,宦官開始入職樞密使,與以宰相為首的朝臣爭奪朝廷議事權的衝突趨於激化。因當時宰相議政的政事堂及中書、門下等機構在宮城內南部,故稱南衙;宦官掌管的內侍省等機構在宮城內北部,故稱北司。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李輔國是唐代第一個專權亂政宦官

唐德宗時期,隨著宦官掌領神策軍制度的確立,宦官集團的權勢更加膨脹。宦官專權既分割了朝臣官僚集團的權力,又使君主專制集權受到削弱。

為消除“宦官政治”對朝政的操控,順宗繼位後,重用王叔文、王伾、韋執誼、劉禹錫、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推行社會政治改革。其主要內容就是加強中央集權、打擊宦官勢力、抑制藩鎮割據、革除政治積弊。

公元805年,王叔文、王伾等革新派朝臣在順宗的支持下,先罷禁了平時由宦官負責、打著為朝廷採購物品名義強取勒索、擾民掠財的宮市及“五坊”,沒有引起宦官們的警惕。

但在決定奪取神策軍兵權時,新任命的京西神策諸軍節度使範希朝、神策行軍司馬韓泰還沒走馬上任,宦官集團就覺察到了革新派的圖謀,於是提前採取行動,密令各將領不交兵權。範希朝抵達後,各將領避而不見,革新派無計可施,奪取禁軍兵權的計劃失敗。

“(王叔文)謀奪宦者兵,……中人尚未悟。會邊上諸將各以狀辭中尉,且言方屬希朝,中人始悟兵權為叔文所奪。(俱文珍)乃大怒曰∶‘從其謀,吾屬必死其手。’密令其使歸告諸將曰∶‘無以兵權屬人。’範希朝至奉天,諸邊將避而不見。韓泰白叔文,計無所出……”(《順宗實錄》)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代神策軍

拿不到兵權,就缺乏制約宦官的抓手。更為不利的是,由於改革中整頓吏治,損害了部分朝臣官員的利益,改革也受到了舊臣官僚的反對,而個別革新派官員又藉機大肆提拔自己的親朋好友,甚至乘機斂財,引發反對派的攻擊指責,最後革新派內部也出現了矛盾、分裂。

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抓住這一機會,以順宗中風、口不能言、無法理政為由,矯詔扶立太子李純即位,逼迫順宗提前退位,然後貶逐王伾為開州司馬,王叔文為渝州司馬。王伾不久死於貶所,王叔文次年被賜死。參與改革的劉禹錫、柳宗元等其他八人皆被貶逐為各州司馬,史稱“二王八司馬事件”或“永貞革新”。

一場旨在打擊宦官和藩鎮勢力、加強中央集權的革新運動,僅僅五個月時間,就被宦官集團抓住革新派的軟肋,聯合藩鎮和舊黨勢力,一舉擊敗。唐朝中後期第一次激烈的南衙北司之爭,宦官集團完勝。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永貞革新中被貶的柳宗元雕像

第二次較量:唐文宗時期,宋申錫謀除宦官失敗,以謀反罪被貶逐致死,牽連上百人

唐文宗的祖父唐憲宗為宦官王守澄所害,兄長唐敬宗為宦官劉克明所害,文宗又是宦官王守澄、樑守謙等人所立,所以文宗對宦官既痛恨又忌憚,一直想找機會誅除宦官。“患宦者強盛,憲宗、敬宗弒逆之黨猶有在基右者,中尉王守澄尤專橫,招權納賄,上不能制。”(《資治通鑑》)

為了清除王守澄等權閹,文宗看中了翰林學士宋申錫。宋申錫很有文才,為人忠誠謹慎,在朝廷中威望很高。文宗提拔其擔任宰相,並和他密謀清除宦官事宜,同時密令他尋找可靠之人,一起行動。

公元831年,宋申錫推薦王璠任京兆尹,向他透露了計劃。但王璠卻將計劃洩露,被王守澄獲知。王守澄就先下手為強,讓自己的親信鄭注安排人誣諂宋申錫和漳王李湊合謀謀反,想推翻文宗,立李湊為帝。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文宗

李湊是文宗之弟,精明能幹。文宗信以為真,下令調查。王守澄逮捕了李湊的侍從宦官晏敬則,架不住嚴刑拷打,晏敬則屈打成招,違心指認宋申錫和李湊曾密議謀反之事。

文宗大怒,王守澄藉機提出處死宋申錫,並帶領神策軍欲將宋申錫滅族,幸虧宦官馬存亮(唐朝屈指可數的正直宦官)力諫才阻止。

在朝臣的強烈請求下,宋申錫被貶逐開州司馬,漳王李湊被貶為巢縣公。其他受到牽連的朝臣,有上百人被處死或流放。

朝臣官僚與宦官集團的第二次爭鬥又以宦官勝利結束。

"

唐朝是歷史上繼東漢之後的第二次“宦禍”時代,和東漢相比,唐朝宦官權力之大、宦禍之害,更為猛烈。

唐朝宦官之所以能一手遮天、甚至廢立君主,除了因為宦官集團合法地掌握了軍權(神策軍)、參政權(樞密使)之外,也與皇權和相權(朝臣)衰弱,使宦官勢力缺乏必要的制約和對抗力量有很大關係。

儘管如此,在唐朝中後期,面對宦官勢力的日益膨脹,以宰相為主的朝臣官僚集團,還是與宦官集團進行了數次較量,意圖削弱宦官勢力,爭奪朝政控制權。但由於種種原因,在付出慘烈的血腥代價後,仍以失敗告終。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朝宰相形象

特別是最後一次較量,朝臣、宦官集團分別勾結藩鎮勢力,引狼入室,導致同歸於盡,與唐王朝一起滅亡。

歷史上,將唐代後期朝臣官僚與宦官集團之間的爭鬥稱之為“南衙北司之爭”。這場權力爭奪戰,前後歷時100餘年,其中最激烈、最慘烈的有四次。

第一次較量:唐順宗時期,推行“永貞革新”,奪取宦官軍權失敗,改革流產,朝臣被貶逐,順宗被逼退位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始於唐肅宗時期。到代宗時期,宦官開始入職樞密使,與以宰相為首的朝臣爭奪朝廷議事權的衝突趨於激化。因當時宰相議政的政事堂及中書、門下等機構在宮城內南部,故稱南衙;宦官掌管的內侍省等機構在宮城內北部,故稱北司。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李輔國是唐代第一個專權亂政宦官

唐德宗時期,隨著宦官掌領神策軍制度的確立,宦官集團的權勢更加膨脹。宦官專權既分割了朝臣官僚集團的權力,又使君主專制集權受到削弱。

為消除“宦官政治”對朝政的操控,順宗繼位後,重用王叔文、王伾、韋執誼、劉禹錫、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推行社會政治改革。其主要內容就是加強中央集權、打擊宦官勢力、抑制藩鎮割據、革除政治積弊。

公元805年,王叔文、王伾等革新派朝臣在順宗的支持下,先罷禁了平時由宦官負責、打著為朝廷採購物品名義強取勒索、擾民掠財的宮市及“五坊”,沒有引起宦官們的警惕。

但在決定奪取神策軍兵權時,新任命的京西神策諸軍節度使範希朝、神策行軍司馬韓泰還沒走馬上任,宦官集團就覺察到了革新派的圖謀,於是提前採取行動,密令各將領不交兵權。範希朝抵達後,各將領避而不見,革新派無計可施,奪取禁軍兵權的計劃失敗。

“(王叔文)謀奪宦者兵,……中人尚未悟。會邊上諸將各以狀辭中尉,且言方屬希朝,中人始悟兵權為叔文所奪。(俱文珍)乃大怒曰∶‘從其謀,吾屬必死其手。’密令其使歸告諸將曰∶‘無以兵權屬人。’範希朝至奉天,諸邊將避而不見。韓泰白叔文,計無所出……”(《順宗實錄》)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代神策軍

拿不到兵權,就缺乏制約宦官的抓手。更為不利的是,由於改革中整頓吏治,損害了部分朝臣官員的利益,改革也受到了舊臣官僚的反對,而個別革新派官員又藉機大肆提拔自己的親朋好友,甚至乘機斂財,引發反對派的攻擊指責,最後革新派內部也出現了矛盾、分裂。

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抓住這一機會,以順宗中風、口不能言、無法理政為由,矯詔扶立太子李純即位,逼迫順宗提前退位,然後貶逐王伾為開州司馬,王叔文為渝州司馬。王伾不久死於貶所,王叔文次年被賜死。參與改革的劉禹錫、柳宗元等其他八人皆被貶逐為各州司馬,史稱“二王八司馬事件”或“永貞革新”。

一場旨在打擊宦官和藩鎮勢力、加強中央集權的革新運動,僅僅五個月時間,就被宦官集團抓住革新派的軟肋,聯合藩鎮和舊黨勢力,一舉擊敗。唐朝中後期第一次激烈的南衙北司之爭,宦官集團完勝。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永貞革新中被貶的柳宗元雕像

第二次較量:唐文宗時期,宋申錫謀除宦官失敗,以謀反罪被貶逐致死,牽連上百人

唐文宗的祖父唐憲宗為宦官王守澄所害,兄長唐敬宗為宦官劉克明所害,文宗又是宦官王守澄、樑守謙等人所立,所以文宗對宦官既痛恨又忌憚,一直想找機會誅除宦官。“患宦者強盛,憲宗、敬宗弒逆之黨猶有在基右者,中尉王守澄尤專橫,招權納賄,上不能制。”(《資治通鑑》)

為了清除王守澄等權閹,文宗看中了翰林學士宋申錫。宋申錫很有文才,為人忠誠謹慎,在朝廷中威望很高。文宗提拔其擔任宰相,並和他密謀清除宦官事宜,同時密令他尋找可靠之人,一起行動。

公元831年,宋申錫推薦王璠任京兆尹,向他透露了計劃。但王璠卻將計劃洩露,被王守澄獲知。王守澄就先下手為強,讓自己的親信鄭注安排人誣諂宋申錫和漳王李湊合謀謀反,想推翻文宗,立李湊為帝。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文宗

李湊是文宗之弟,精明能幹。文宗信以為真,下令調查。王守澄逮捕了李湊的侍從宦官晏敬則,架不住嚴刑拷打,晏敬則屈打成招,違心指認宋申錫和李湊曾密議謀反之事。

文宗大怒,王守澄藉機提出處死宋申錫,並帶領神策軍欲將宋申錫滅族,幸虧宦官馬存亮(唐朝屈指可數的正直宦官)力諫才阻止。

在朝臣的強烈請求下,宋申錫被貶逐開州司馬,漳王李湊被貶為巢縣公。其他受到牽連的朝臣,有上百人被處死或流放。

朝臣官僚與宦官集團的第二次爭鬥又以宦官勝利結束。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湖南郴州的宋申錫墓

第三次較量:唐文宗時期,“甘露之變”,宦官大開殺戒,皇宮血流成河,近千朝臣喪命

文宗前期是很想有一番作為的,雖然上臺後的第一次除宦行動半途而廢,但他並沒有罷休。其後不久,宦官王守澄的親信鄭注看出文宗是真心想清除宦官,就私下投靠了文宗,併為文宗推薦了李訓,三人密謀新的除宦行動。

其時,宦官仇士良對王守澄專權不滿,鄭注、李訓等人就借力打力,讓文宗下詔提拔仇士良為左神策軍中尉,分解王守澄的權力,在一步步剝奪了王守澄的實權之後,派人將王守澄毒死。

除掉王守澄後,文宗底氣大增,和鄭、李二人商定,借為王守澄下葬之機,組織中尉以下宦官全部參加葬禮,在葬禮上將宦官勢力全部清除。為此,先任命鄭注到鳳翔任節度使,私下挑選親兵,以護衛葬禮之名,伺機誅殺宦官。

"

唐朝是歷史上繼東漢之後的第二次“宦禍”時代,和東漢相比,唐朝宦官權力之大、宦禍之害,更為猛烈。

唐朝宦官之所以能一手遮天、甚至廢立君主,除了因為宦官集團合法地掌握了軍權(神策軍)、參政權(樞密使)之外,也與皇權和相權(朝臣)衰弱,使宦官勢力缺乏必要的制約和對抗力量有很大關係。

儘管如此,在唐朝中後期,面對宦官勢力的日益膨脹,以宰相為主的朝臣官僚集團,還是與宦官集團進行了數次較量,意圖削弱宦官勢力,爭奪朝政控制權。但由於種種原因,在付出慘烈的血腥代價後,仍以失敗告終。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朝宰相形象

特別是最後一次較量,朝臣、宦官集團分別勾結藩鎮勢力,引狼入室,導致同歸於盡,與唐王朝一起滅亡。

歷史上,將唐代後期朝臣官僚與宦官集團之間的爭鬥稱之為“南衙北司之爭”。這場權力爭奪戰,前後歷時100餘年,其中最激烈、最慘烈的有四次。

第一次較量:唐順宗時期,推行“永貞革新”,奪取宦官軍權失敗,改革流產,朝臣被貶逐,順宗被逼退位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始於唐肅宗時期。到代宗時期,宦官開始入職樞密使,與以宰相為首的朝臣爭奪朝廷議事權的衝突趨於激化。因當時宰相議政的政事堂及中書、門下等機構在宮城內南部,故稱南衙;宦官掌管的內侍省等機構在宮城內北部,故稱北司。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李輔國是唐代第一個專權亂政宦官

唐德宗時期,隨著宦官掌領神策軍制度的確立,宦官集團的權勢更加膨脹。宦官專權既分割了朝臣官僚集團的權力,又使君主專制集權受到削弱。

為消除“宦官政治”對朝政的操控,順宗繼位後,重用王叔文、王伾、韋執誼、劉禹錫、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推行社會政治改革。其主要內容就是加強中央集權、打擊宦官勢力、抑制藩鎮割據、革除政治積弊。

公元805年,王叔文、王伾等革新派朝臣在順宗的支持下,先罷禁了平時由宦官負責、打著為朝廷採購物品名義強取勒索、擾民掠財的宮市及“五坊”,沒有引起宦官們的警惕。

但在決定奪取神策軍兵權時,新任命的京西神策諸軍節度使範希朝、神策行軍司馬韓泰還沒走馬上任,宦官集團就覺察到了革新派的圖謀,於是提前採取行動,密令各將領不交兵權。範希朝抵達後,各將領避而不見,革新派無計可施,奪取禁軍兵權的計劃失敗。

“(王叔文)謀奪宦者兵,……中人尚未悟。會邊上諸將各以狀辭中尉,且言方屬希朝,中人始悟兵權為叔文所奪。(俱文珍)乃大怒曰∶‘從其謀,吾屬必死其手。’密令其使歸告諸將曰∶‘無以兵權屬人。’範希朝至奉天,諸邊將避而不見。韓泰白叔文,計無所出……”(《順宗實錄》)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代神策軍

拿不到兵權,就缺乏制約宦官的抓手。更為不利的是,由於改革中整頓吏治,損害了部分朝臣官員的利益,改革也受到了舊臣官僚的反對,而個別革新派官員又藉機大肆提拔自己的親朋好友,甚至乘機斂財,引發反對派的攻擊指責,最後革新派內部也出現了矛盾、分裂。

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抓住這一機會,以順宗中風、口不能言、無法理政為由,矯詔扶立太子李純即位,逼迫順宗提前退位,然後貶逐王伾為開州司馬,王叔文為渝州司馬。王伾不久死於貶所,王叔文次年被賜死。參與改革的劉禹錫、柳宗元等其他八人皆被貶逐為各州司馬,史稱“二王八司馬事件”或“永貞革新”。

一場旨在打擊宦官和藩鎮勢力、加強中央集權的革新運動,僅僅五個月時間,就被宦官集團抓住革新派的軟肋,聯合藩鎮和舊黨勢力,一舉擊敗。唐朝中後期第一次激烈的南衙北司之爭,宦官集團完勝。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永貞革新中被貶的柳宗元雕像

第二次較量:唐文宗時期,宋申錫謀除宦官失敗,以謀反罪被貶逐致死,牽連上百人

唐文宗的祖父唐憲宗為宦官王守澄所害,兄長唐敬宗為宦官劉克明所害,文宗又是宦官王守澄、樑守謙等人所立,所以文宗對宦官既痛恨又忌憚,一直想找機會誅除宦官。“患宦者強盛,憲宗、敬宗弒逆之黨猶有在基右者,中尉王守澄尤專橫,招權納賄,上不能制。”(《資治通鑑》)

為了清除王守澄等權閹,文宗看中了翰林學士宋申錫。宋申錫很有文才,為人忠誠謹慎,在朝廷中威望很高。文宗提拔其擔任宰相,並和他密謀清除宦官事宜,同時密令他尋找可靠之人,一起行動。

公元831年,宋申錫推薦王璠任京兆尹,向他透露了計劃。但王璠卻將計劃洩露,被王守澄獲知。王守澄就先下手為強,讓自己的親信鄭注安排人誣諂宋申錫和漳王李湊合謀謀反,想推翻文宗,立李湊為帝。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文宗

李湊是文宗之弟,精明能幹。文宗信以為真,下令調查。王守澄逮捕了李湊的侍從宦官晏敬則,架不住嚴刑拷打,晏敬則屈打成招,違心指認宋申錫和李湊曾密議謀反之事。

文宗大怒,王守澄藉機提出處死宋申錫,並帶領神策軍欲將宋申錫滅族,幸虧宦官馬存亮(唐朝屈指可數的正直宦官)力諫才阻止。

在朝臣的強烈請求下,宋申錫被貶逐開州司馬,漳王李湊被貶為巢縣公。其他受到牽連的朝臣,有上百人被處死或流放。

朝臣官僚與宦官集團的第二次爭鬥又以宦官勝利結束。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湖南郴州的宋申錫墓

第三次較量:唐文宗時期,“甘露之變”,宦官大開殺戒,皇宮血流成河,近千朝臣喪命

文宗前期是很想有一番作為的,雖然上臺後的第一次除宦行動半途而廢,但他並沒有罷休。其後不久,宦官王守澄的親信鄭注看出文宗是真心想清除宦官,就私下投靠了文宗,併為文宗推薦了李訓,三人密謀新的除宦行動。

其時,宦官仇士良對王守澄專權不滿,鄭注、李訓等人就借力打力,讓文宗下詔提拔仇士良為左神策軍中尉,分解王守澄的權力,在一步步剝奪了王守澄的實權之後,派人將王守澄毒死。

除掉王守澄後,文宗底氣大增,和鄭、李二人商定,借為王守澄下葬之機,組織中尉以下宦官全部參加葬禮,在葬禮上將宦官勢力全部清除。為此,先任命鄭注到鳳翔任節度使,私下挑選親兵,以護衛葬禮之名,伺機誅殺宦官。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右為宦官王守澄劇照

在朝內,又任命戶部尚書王璠為太原節度使、大理卿郭行餘為邠寧節度使,太府卿韓約為左金吾衛大將軍,讓他們各組織數百名親兵協助誅除宦官。

鄭注前腳剛走,剛升為宰相的李訓為了爭功,就偷偷拉攏宰相舒元輿和王璠、郭行餘、韓約等親信朝臣,私下決定直接在京城除掉宦官,再伺機連鄭注一塊除掉。“訓與其黨謀:如此事成,則注專有其功,不若使行餘、以赴鎮為名,多募壯士為部曲,並用金吾、臺府吏卒,先期誅宦者,已而並注去之。”(《資治通鑑》)

公元835年11月21日早朝,李訓等謊稱左金吾衙門後院的石榴樹上,夜裡降下了甘露,請皇上派宦官仇士良、魚弘志帶領眾宦官去探虛實,想借此機會,讓提前安排好的伏兵將宦官一網打盡。

"

唐朝是歷史上繼東漢之後的第二次“宦禍”時代,和東漢相比,唐朝宦官權力之大、宦禍之害,更為猛烈。

唐朝宦官之所以能一手遮天、甚至廢立君主,除了因為宦官集團合法地掌握了軍權(神策軍)、參政權(樞密使)之外,也與皇權和相權(朝臣)衰弱,使宦官勢力缺乏必要的制約和對抗力量有很大關係。

儘管如此,在唐朝中後期,面對宦官勢力的日益膨脹,以宰相為主的朝臣官僚集團,還是與宦官集團進行了數次較量,意圖削弱宦官勢力,爭奪朝政控制權。但由於種種原因,在付出慘烈的血腥代價後,仍以失敗告終。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朝宰相形象

特別是最後一次較量,朝臣、宦官集團分別勾結藩鎮勢力,引狼入室,導致同歸於盡,與唐王朝一起滅亡。

歷史上,將唐代後期朝臣官僚與宦官集團之間的爭鬥稱之為“南衙北司之爭”。這場權力爭奪戰,前後歷時100餘年,其中最激烈、最慘烈的有四次。

第一次較量:唐順宗時期,推行“永貞革新”,奪取宦官軍權失敗,改革流產,朝臣被貶逐,順宗被逼退位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始於唐肅宗時期。到代宗時期,宦官開始入職樞密使,與以宰相為首的朝臣爭奪朝廷議事權的衝突趨於激化。因當時宰相議政的政事堂及中書、門下等機構在宮城內南部,故稱南衙;宦官掌管的內侍省等機構在宮城內北部,故稱北司。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李輔國是唐代第一個專權亂政宦官

唐德宗時期,隨著宦官掌領神策軍制度的確立,宦官集團的權勢更加膨脹。宦官專權既分割了朝臣官僚集團的權力,又使君主專制集權受到削弱。

為消除“宦官政治”對朝政的操控,順宗繼位後,重用王叔文、王伾、韋執誼、劉禹錫、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推行社會政治改革。其主要內容就是加強中央集權、打擊宦官勢力、抑制藩鎮割據、革除政治積弊。

公元805年,王叔文、王伾等革新派朝臣在順宗的支持下,先罷禁了平時由宦官負責、打著為朝廷採購物品名義強取勒索、擾民掠財的宮市及“五坊”,沒有引起宦官們的警惕。

但在決定奪取神策軍兵權時,新任命的京西神策諸軍節度使範希朝、神策行軍司馬韓泰還沒走馬上任,宦官集團就覺察到了革新派的圖謀,於是提前採取行動,密令各將領不交兵權。範希朝抵達後,各將領避而不見,革新派無計可施,奪取禁軍兵權的計劃失敗。

“(王叔文)謀奪宦者兵,……中人尚未悟。會邊上諸將各以狀辭中尉,且言方屬希朝,中人始悟兵權為叔文所奪。(俱文珍)乃大怒曰∶‘從其謀,吾屬必死其手。’密令其使歸告諸將曰∶‘無以兵權屬人。’範希朝至奉天,諸邊將避而不見。韓泰白叔文,計無所出……”(《順宗實錄》)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代神策軍

拿不到兵權,就缺乏制約宦官的抓手。更為不利的是,由於改革中整頓吏治,損害了部分朝臣官員的利益,改革也受到了舊臣官僚的反對,而個別革新派官員又藉機大肆提拔自己的親朋好友,甚至乘機斂財,引發反對派的攻擊指責,最後革新派內部也出現了矛盾、分裂。

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抓住這一機會,以順宗中風、口不能言、無法理政為由,矯詔扶立太子李純即位,逼迫順宗提前退位,然後貶逐王伾為開州司馬,王叔文為渝州司馬。王伾不久死於貶所,王叔文次年被賜死。參與改革的劉禹錫、柳宗元等其他八人皆被貶逐為各州司馬,史稱“二王八司馬事件”或“永貞革新”。

一場旨在打擊宦官和藩鎮勢力、加強中央集權的革新運動,僅僅五個月時間,就被宦官集團抓住革新派的軟肋,聯合藩鎮和舊黨勢力,一舉擊敗。唐朝中後期第一次激烈的南衙北司之爭,宦官集團完勝。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永貞革新中被貶的柳宗元雕像

第二次較量:唐文宗時期,宋申錫謀除宦官失敗,以謀反罪被貶逐致死,牽連上百人

唐文宗的祖父唐憲宗為宦官王守澄所害,兄長唐敬宗為宦官劉克明所害,文宗又是宦官王守澄、樑守謙等人所立,所以文宗對宦官既痛恨又忌憚,一直想找機會誅除宦官。“患宦者強盛,憲宗、敬宗弒逆之黨猶有在基右者,中尉王守澄尤專橫,招權納賄,上不能制。”(《資治通鑑》)

為了清除王守澄等權閹,文宗看中了翰林學士宋申錫。宋申錫很有文才,為人忠誠謹慎,在朝廷中威望很高。文宗提拔其擔任宰相,並和他密謀清除宦官事宜,同時密令他尋找可靠之人,一起行動。

公元831年,宋申錫推薦王璠任京兆尹,向他透露了計劃。但王璠卻將計劃洩露,被王守澄獲知。王守澄就先下手為強,讓自己的親信鄭注安排人誣諂宋申錫和漳王李湊合謀謀反,想推翻文宗,立李湊為帝。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文宗

李湊是文宗之弟,精明能幹。文宗信以為真,下令調查。王守澄逮捕了李湊的侍從宦官晏敬則,架不住嚴刑拷打,晏敬則屈打成招,違心指認宋申錫和李湊曾密議謀反之事。

文宗大怒,王守澄藉機提出處死宋申錫,並帶領神策軍欲將宋申錫滅族,幸虧宦官馬存亮(唐朝屈指可數的正直宦官)力諫才阻止。

在朝臣的強烈請求下,宋申錫被貶逐開州司馬,漳王李湊被貶為巢縣公。其他受到牽連的朝臣,有上百人被處死或流放。

朝臣官僚與宦官集團的第二次爭鬥又以宦官勝利結束。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湖南郴州的宋申錫墓

第三次較量:唐文宗時期,“甘露之變”,宦官大開殺戒,皇宮血流成河,近千朝臣喪命

文宗前期是很想有一番作為的,雖然上臺後的第一次除宦行動半途而廢,但他並沒有罷休。其後不久,宦官王守澄的親信鄭注看出文宗是真心想清除宦官,就私下投靠了文宗,併為文宗推薦了李訓,三人密謀新的除宦行動。

其時,宦官仇士良對王守澄專權不滿,鄭注、李訓等人就借力打力,讓文宗下詔提拔仇士良為左神策軍中尉,分解王守澄的權力,在一步步剝奪了王守澄的實權之後,派人將王守澄毒死。

除掉王守澄後,文宗底氣大增,和鄭、李二人商定,借為王守澄下葬之機,組織中尉以下宦官全部參加葬禮,在葬禮上將宦官勢力全部清除。為此,先任命鄭注到鳳翔任節度使,私下挑選親兵,以護衛葬禮之名,伺機誅殺宦官。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右為宦官王守澄劇照

在朝內,又任命戶部尚書王璠為太原節度使、大理卿郭行餘為邠寧節度使,太府卿韓約為左金吾衛大將軍,讓他們各組織數百名親兵協助誅除宦官。

鄭注前腳剛走,剛升為宰相的李訓為了爭功,就偷偷拉攏宰相舒元輿和王璠、郭行餘、韓約等親信朝臣,私下決定直接在京城除掉宦官,再伺機連鄭注一塊除掉。“訓與其黨謀:如此事成,則注專有其功,不若使行餘、以赴鎮為名,多募壯士為部曲,並用金吾、臺府吏卒,先期誅宦者,已而並注去之。”(《資治通鑑》)

公元835年11月21日早朝,李訓等謊稱左金吾衙門後院的石榴樹上,夜裡降下了甘露,請皇上派宦官仇士良、魚弘志帶領眾宦官去探虛實,想借此機會,讓提前安排好的伏兵將宦官一網打盡。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甘露之變形象圖.

仇士良等宦官來到左金吾後院,發現中了埋伏,慌忙退回,挾持文宗逃出了大殿,然後假傳詔令,率神策軍殺回宮殿,皇宮血流成河,殺死朝臣官員六七百人。接著又關閉宮城各門搜捕,又殺一千多人。李訓、王涯、賈餗、舒元輿等四宰相及鄭注、王璠等參與謀事者先後皆被捕殺、族誅。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甘露之變”。

經過“甘露之變”,朝臣幾乎為之一空,史載“士良因縱兵捕,無輕重悉斃兩軍,公卿半空。”(《新唐書》)自此,大權完全被仇士良掌控,文宗從此疏於政事,飲酒求醉,五年後積鬱病亡。

朝臣與宦官的第三次較量再以朝臣官僚集團的慘烈失敗收場。

"

唐朝是歷史上繼東漢之後的第二次“宦禍”時代,和東漢相比,唐朝宦官權力之大、宦禍之害,更為猛烈。

唐朝宦官之所以能一手遮天、甚至廢立君主,除了因為宦官集團合法地掌握了軍權(神策軍)、參政權(樞密使)之外,也與皇權和相權(朝臣)衰弱,使宦官勢力缺乏必要的制約和對抗力量有很大關係。

儘管如此,在唐朝中後期,面對宦官勢力的日益膨脹,以宰相為主的朝臣官僚集團,還是與宦官集團進行了數次較量,意圖削弱宦官勢力,爭奪朝政控制權。但由於種種原因,在付出慘烈的血腥代價後,仍以失敗告終。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朝宰相形象

特別是最後一次較量,朝臣、宦官集團分別勾結藩鎮勢力,引狼入室,導致同歸於盡,與唐王朝一起滅亡。

歷史上,將唐代後期朝臣官僚與宦官集團之間的爭鬥稱之為“南衙北司之爭”。這場權力爭奪戰,前後歷時100餘年,其中最激烈、最慘烈的有四次。

第一次較量:唐順宗時期,推行“永貞革新”,奪取宦官軍權失敗,改革流產,朝臣被貶逐,順宗被逼退位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始於唐肅宗時期。到代宗時期,宦官開始入職樞密使,與以宰相為首的朝臣爭奪朝廷議事權的衝突趨於激化。因當時宰相議政的政事堂及中書、門下等機構在宮城內南部,故稱南衙;宦官掌管的內侍省等機構在宮城內北部,故稱北司。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李輔國是唐代第一個專權亂政宦官

唐德宗時期,隨著宦官掌領神策軍制度的確立,宦官集團的權勢更加膨脹。宦官專權既分割了朝臣官僚集團的權力,又使君主專制集權受到削弱。

為消除“宦官政治”對朝政的操控,順宗繼位後,重用王叔文、王伾、韋執誼、劉禹錫、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推行社會政治改革。其主要內容就是加強中央集權、打擊宦官勢力、抑制藩鎮割據、革除政治積弊。

公元805年,王叔文、王伾等革新派朝臣在順宗的支持下,先罷禁了平時由宦官負責、打著為朝廷採購物品名義強取勒索、擾民掠財的宮市及“五坊”,沒有引起宦官們的警惕。

但在決定奪取神策軍兵權時,新任命的京西神策諸軍節度使範希朝、神策行軍司馬韓泰還沒走馬上任,宦官集團就覺察到了革新派的圖謀,於是提前採取行動,密令各將領不交兵權。範希朝抵達後,各將領避而不見,革新派無計可施,奪取禁軍兵權的計劃失敗。

“(王叔文)謀奪宦者兵,……中人尚未悟。會邊上諸將各以狀辭中尉,且言方屬希朝,中人始悟兵權為叔文所奪。(俱文珍)乃大怒曰∶‘從其謀,吾屬必死其手。’密令其使歸告諸將曰∶‘無以兵權屬人。’範希朝至奉天,諸邊將避而不見。韓泰白叔文,計無所出……”(《順宗實錄》)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代神策軍

拿不到兵權,就缺乏制約宦官的抓手。更為不利的是,由於改革中整頓吏治,損害了部分朝臣官員的利益,改革也受到了舊臣官僚的反對,而個別革新派官員又藉機大肆提拔自己的親朋好友,甚至乘機斂財,引發反對派的攻擊指責,最後革新派內部也出現了矛盾、分裂。

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抓住這一機會,以順宗中風、口不能言、無法理政為由,矯詔扶立太子李純即位,逼迫順宗提前退位,然後貶逐王伾為開州司馬,王叔文為渝州司馬。王伾不久死於貶所,王叔文次年被賜死。參與改革的劉禹錫、柳宗元等其他八人皆被貶逐為各州司馬,史稱“二王八司馬事件”或“永貞革新”。

一場旨在打擊宦官和藩鎮勢力、加強中央集權的革新運動,僅僅五個月時間,就被宦官集團抓住革新派的軟肋,聯合藩鎮和舊黨勢力,一舉擊敗。唐朝中後期第一次激烈的南衙北司之爭,宦官集團完勝。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永貞革新中被貶的柳宗元雕像

第二次較量:唐文宗時期,宋申錫謀除宦官失敗,以謀反罪被貶逐致死,牽連上百人

唐文宗的祖父唐憲宗為宦官王守澄所害,兄長唐敬宗為宦官劉克明所害,文宗又是宦官王守澄、樑守謙等人所立,所以文宗對宦官既痛恨又忌憚,一直想找機會誅除宦官。“患宦者強盛,憲宗、敬宗弒逆之黨猶有在基右者,中尉王守澄尤專橫,招權納賄,上不能制。”(《資治通鑑》)

為了清除王守澄等權閹,文宗看中了翰林學士宋申錫。宋申錫很有文才,為人忠誠謹慎,在朝廷中威望很高。文宗提拔其擔任宰相,並和他密謀清除宦官事宜,同時密令他尋找可靠之人,一起行動。

公元831年,宋申錫推薦王璠任京兆尹,向他透露了計劃。但王璠卻將計劃洩露,被王守澄獲知。王守澄就先下手為強,讓自己的親信鄭注安排人誣諂宋申錫和漳王李湊合謀謀反,想推翻文宗,立李湊為帝。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文宗

李湊是文宗之弟,精明能幹。文宗信以為真,下令調查。王守澄逮捕了李湊的侍從宦官晏敬則,架不住嚴刑拷打,晏敬則屈打成招,違心指認宋申錫和李湊曾密議謀反之事。

文宗大怒,王守澄藉機提出處死宋申錫,並帶領神策軍欲將宋申錫滅族,幸虧宦官馬存亮(唐朝屈指可數的正直宦官)力諫才阻止。

在朝臣的強烈請求下,宋申錫被貶逐開州司馬,漳王李湊被貶為巢縣公。其他受到牽連的朝臣,有上百人被處死或流放。

朝臣官僚與宦官集團的第二次爭鬥又以宦官勝利結束。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湖南郴州的宋申錫墓

第三次較量:唐文宗時期,“甘露之變”,宦官大開殺戒,皇宮血流成河,近千朝臣喪命

文宗前期是很想有一番作為的,雖然上臺後的第一次除宦行動半途而廢,但他並沒有罷休。其後不久,宦官王守澄的親信鄭注看出文宗是真心想清除宦官,就私下投靠了文宗,併為文宗推薦了李訓,三人密謀新的除宦行動。

其時,宦官仇士良對王守澄專權不滿,鄭注、李訓等人就借力打力,讓文宗下詔提拔仇士良為左神策軍中尉,分解王守澄的權力,在一步步剝奪了王守澄的實權之後,派人將王守澄毒死。

除掉王守澄後,文宗底氣大增,和鄭、李二人商定,借為王守澄下葬之機,組織中尉以下宦官全部參加葬禮,在葬禮上將宦官勢力全部清除。為此,先任命鄭注到鳳翔任節度使,私下挑選親兵,以護衛葬禮之名,伺機誅殺宦官。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右為宦官王守澄劇照

在朝內,又任命戶部尚書王璠為太原節度使、大理卿郭行餘為邠寧節度使,太府卿韓約為左金吾衛大將軍,讓他們各組織數百名親兵協助誅除宦官。

鄭注前腳剛走,剛升為宰相的李訓為了爭功,就偷偷拉攏宰相舒元輿和王璠、郭行餘、韓約等親信朝臣,私下決定直接在京城除掉宦官,再伺機連鄭注一塊除掉。“訓與其黨謀:如此事成,則注專有其功,不若使行餘、以赴鎮為名,多募壯士為部曲,並用金吾、臺府吏卒,先期誅宦者,已而並注去之。”(《資治通鑑》)

公元835年11月21日早朝,李訓等謊稱左金吾衙門後院的石榴樹上,夜裡降下了甘露,請皇上派宦官仇士良、魚弘志帶領眾宦官去探虛實,想借此機會,讓提前安排好的伏兵將宦官一網打盡。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甘露之變形象圖.

仇士良等宦官來到左金吾後院,發現中了埋伏,慌忙退回,挾持文宗逃出了大殿,然後假傳詔令,率神策軍殺回宮殿,皇宮血流成河,殺死朝臣官員六七百人。接著又關閉宮城各門搜捕,又殺一千多人。李訓、王涯、賈餗、舒元輿等四宰相及鄭注、王璠等參與謀事者先後皆被捕殺、族誅。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甘露之變”。

經過“甘露之變”,朝臣幾乎為之一空,史載“士良因縱兵捕,無輕重悉斃兩軍,公卿半空。”(《新唐書》)自此,大權完全被仇士良掌控,文宗從此疏於政事,飲酒求醉,五年後積鬱病亡。

朝臣與宦官的第三次較量再以朝臣官僚集團的慘烈失敗收場。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朝後期皇帝大多沉溺玩樂

第四次較量:唐昭宗時期,雙方借力藩鎮,朱溫先除宦官再誅朝臣,南衙北司之爭伴隨大唐一起消亡

唐代後期三次最激烈的南衙北司之爭,均以朝臣失敗告終,宦官專權更加猛烈,一直持續到唐昭宗時期。此時,社會矛盾日益尖銳,農民起義此起彼伏,藩鎮割據勢越發強大,中央集權更加衰弱。

為消除越來越烈的宦官專權局面,爭奪對朝政的控制權,唐昭宗時期,宰相崔胤與專權宦官韓全誨之間,展開了最後一次南衙北司之爭。

為增加勝算,這次爭鬥,雙方都聯絡藩鎮勢力為外援。宰相崔胤聯合宣武節度使朱全忠、宦官韓全誨聯合鳳翔節度使李茂貞。

"

唐朝是歷史上繼東漢之後的第二次“宦禍”時代,和東漢相比,唐朝宦官權力之大、宦禍之害,更為猛烈。

唐朝宦官之所以能一手遮天、甚至廢立君主,除了因為宦官集團合法地掌握了軍權(神策軍)、參政權(樞密使)之外,也與皇權和相權(朝臣)衰弱,使宦官勢力缺乏必要的制約和對抗力量有很大關係。

儘管如此,在唐朝中後期,面對宦官勢力的日益膨脹,以宰相為主的朝臣官僚集團,還是與宦官集團進行了數次較量,意圖削弱宦官勢力,爭奪朝政控制權。但由於種種原因,在付出慘烈的血腥代價後,仍以失敗告終。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朝宰相形象

特別是最後一次較量,朝臣、宦官集團分別勾結藩鎮勢力,引狼入室,導致同歸於盡,與唐王朝一起滅亡。

歷史上,將唐代後期朝臣官僚與宦官集團之間的爭鬥稱之為“南衙北司之爭”。這場權力爭奪戰,前後歷時100餘年,其中最激烈、最慘烈的有四次。

第一次較量:唐順宗時期,推行“永貞革新”,奪取宦官軍權失敗,改革流產,朝臣被貶逐,順宗被逼退位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始於唐肅宗時期。到代宗時期,宦官開始入職樞密使,與以宰相為首的朝臣爭奪朝廷議事權的衝突趨於激化。因當時宰相議政的政事堂及中書、門下等機構在宮城內南部,故稱南衙;宦官掌管的內侍省等機構在宮城內北部,故稱北司。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李輔國是唐代第一個專權亂政宦官

唐德宗時期,隨著宦官掌領神策軍制度的確立,宦官集團的權勢更加膨脹。宦官專權既分割了朝臣官僚集團的權力,又使君主專制集權受到削弱。

為消除“宦官政治”對朝政的操控,順宗繼位後,重用王叔文、王伾、韋執誼、劉禹錫、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推行社會政治改革。其主要內容就是加強中央集權、打擊宦官勢力、抑制藩鎮割據、革除政治積弊。

公元805年,王叔文、王伾等革新派朝臣在順宗的支持下,先罷禁了平時由宦官負責、打著為朝廷採購物品名義強取勒索、擾民掠財的宮市及“五坊”,沒有引起宦官們的警惕。

但在決定奪取神策軍兵權時,新任命的京西神策諸軍節度使範希朝、神策行軍司馬韓泰還沒走馬上任,宦官集團就覺察到了革新派的圖謀,於是提前採取行動,密令各將領不交兵權。範希朝抵達後,各將領避而不見,革新派無計可施,奪取禁軍兵權的計劃失敗。

“(王叔文)謀奪宦者兵,……中人尚未悟。會邊上諸將各以狀辭中尉,且言方屬希朝,中人始悟兵權為叔文所奪。(俱文珍)乃大怒曰∶‘從其謀,吾屬必死其手。’密令其使歸告諸將曰∶‘無以兵權屬人。’範希朝至奉天,諸邊將避而不見。韓泰白叔文,計無所出……”(《順宗實錄》)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代神策軍

拿不到兵權,就缺乏制約宦官的抓手。更為不利的是,由於改革中整頓吏治,損害了部分朝臣官員的利益,改革也受到了舊臣官僚的反對,而個別革新派官員又藉機大肆提拔自己的親朋好友,甚至乘機斂財,引發反對派的攻擊指責,最後革新派內部也出現了矛盾、分裂。

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抓住這一機會,以順宗中風、口不能言、無法理政為由,矯詔扶立太子李純即位,逼迫順宗提前退位,然後貶逐王伾為開州司馬,王叔文為渝州司馬。王伾不久死於貶所,王叔文次年被賜死。參與改革的劉禹錫、柳宗元等其他八人皆被貶逐為各州司馬,史稱“二王八司馬事件”或“永貞革新”。

一場旨在打擊宦官和藩鎮勢力、加強中央集權的革新運動,僅僅五個月時間,就被宦官集團抓住革新派的軟肋,聯合藩鎮和舊黨勢力,一舉擊敗。唐朝中後期第一次激烈的南衙北司之爭,宦官集團完勝。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永貞革新中被貶的柳宗元雕像

第二次較量:唐文宗時期,宋申錫謀除宦官失敗,以謀反罪被貶逐致死,牽連上百人

唐文宗的祖父唐憲宗為宦官王守澄所害,兄長唐敬宗為宦官劉克明所害,文宗又是宦官王守澄、樑守謙等人所立,所以文宗對宦官既痛恨又忌憚,一直想找機會誅除宦官。“患宦者強盛,憲宗、敬宗弒逆之黨猶有在基右者,中尉王守澄尤專橫,招權納賄,上不能制。”(《資治通鑑》)

為了清除王守澄等權閹,文宗看中了翰林學士宋申錫。宋申錫很有文才,為人忠誠謹慎,在朝廷中威望很高。文宗提拔其擔任宰相,並和他密謀清除宦官事宜,同時密令他尋找可靠之人,一起行動。

公元831年,宋申錫推薦王璠任京兆尹,向他透露了計劃。但王璠卻將計劃洩露,被王守澄獲知。王守澄就先下手為強,讓自己的親信鄭注安排人誣諂宋申錫和漳王李湊合謀謀反,想推翻文宗,立李湊為帝。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文宗

李湊是文宗之弟,精明能幹。文宗信以為真,下令調查。王守澄逮捕了李湊的侍從宦官晏敬則,架不住嚴刑拷打,晏敬則屈打成招,違心指認宋申錫和李湊曾密議謀反之事。

文宗大怒,王守澄藉機提出處死宋申錫,並帶領神策軍欲將宋申錫滅族,幸虧宦官馬存亮(唐朝屈指可數的正直宦官)力諫才阻止。

在朝臣的強烈請求下,宋申錫被貶逐開州司馬,漳王李湊被貶為巢縣公。其他受到牽連的朝臣,有上百人被處死或流放。

朝臣官僚與宦官集團的第二次爭鬥又以宦官勝利結束。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湖南郴州的宋申錫墓

第三次較量:唐文宗時期,“甘露之變”,宦官大開殺戒,皇宮血流成河,近千朝臣喪命

文宗前期是很想有一番作為的,雖然上臺後的第一次除宦行動半途而廢,但他並沒有罷休。其後不久,宦官王守澄的親信鄭注看出文宗是真心想清除宦官,就私下投靠了文宗,併為文宗推薦了李訓,三人密謀新的除宦行動。

其時,宦官仇士良對王守澄專權不滿,鄭注、李訓等人就借力打力,讓文宗下詔提拔仇士良為左神策軍中尉,分解王守澄的權力,在一步步剝奪了王守澄的實權之後,派人將王守澄毒死。

除掉王守澄後,文宗底氣大增,和鄭、李二人商定,借為王守澄下葬之機,組織中尉以下宦官全部參加葬禮,在葬禮上將宦官勢力全部清除。為此,先任命鄭注到鳳翔任節度使,私下挑選親兵,以護衛葬禮之名,伺機誅殺宦官。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右為宦官王守澄劇照

在朝內,又任命戶部尚書王璠為太原節度使、大理卿郭行餘為邠寧節度使,太府卿韓約為左金吾衛大將軍,讓他們各組織數百名親兵協助誅除宦官。

鄭注前腳剛走,剛升為宰相的李訓為了爭功,就偷偷拉攏宰相舒元輿和王璠、郭行餘、韓約等親信朝臣,私下決定直接在京城除掉宦官,再伺機連鄭注一塊除掉。“訓與其黨謀:如此事成,則注專有其功,不若使行餘、以赴鎮為名,多募壯士為部曲,並用金吾、臺府吏卒,先期誅宦者,已而並注去之。”(《資治通鑑》)

公元835年11月21日早朝,李訓等謊稱左金吾衙門後院的石榴樹上,夜裡降下了甘露,請皇上派宦官仇士良、魚弘志帶領眾宦官去探虛實,想借此機會,讓提前安排好的伏兵將宦官一網打盡。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甘露之變形象圖.

仇士良等宦官來到左金吾後院,發現中了埋伏,慌忙退回,挾持文宗逃出了大殿,然後假傳詔令,率神策軍殺回宮殿,皇宮血流成河,殺死朝臣官員六七百人。接著又關閉宮城各門搜捕,又殺一千多人。李訓、王涯、賈餗、舒元輿等四宰相及鄭注、王璠等參與謀事者先後皆被捕殺、族誅。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甘露之變”。

經過“甘露之變”,朝臣幾乎為之一空,史載“士良因縱兵捕,無輕重悉斃兩軍,公卿半空。”(《新唐書》)自此,大權完全被仇士良掌控,文宗從此疏於政事,飲酒求醉,五年後積鬱病亡。

朝臣與宦官的第三次較量再以朝臣官僚集團的慘烈失敗收場。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朝後期皇帝大多沉溺玩樂

第四次較量:唐昭宗時期,雙方借力藩鎮,朱溫先除宦官再誅朝臣,南衙北司之爭伴隨大唐一起消亡

唐代後期三次最激烈的南衙北司之爭,均以朝臣失敗告終,宦官專權更加猛烈,一直持續到唐昭宗時期。此時,社會矛盾日益尖銳,農民起義此起彼伏,藩鎮割據勢越發強大,中央集權更加衰弱。

為消除越來越烈的宦官專權局面,爭奪對朝政的控制權,唐昭宗時期,宰相崔胤與專權宦官韓全誨之間,展開了最後一次南衙北司之爭。

為增加勝算,這次爭鬥,雙方都聯絡藩鎮勢力為外援。宰相崔胤聯合宣武節度使朱全忠、宦官韓全誨聯合鳳翔節度使李茂貞。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朝藩鎮勢力威脅皇權

903年,決戰正式打響。朱溫帶兵直撲長安,韓全誨等宦官挾持昭宗出逃鳳翔,投靠節度使李茂貞。後在朱溫的圍困下,李茂貞被迫求和,按照朱溫的要求,交出昭宗,殺掉韓全誨等宦官70餘人。

朱溫、崔胤挾持昭宗回長安後,又大殺宮內宦官800多人,宮中只留下幾十個老弱宦官打掃衛生,並廢除了宦官辦事機構和宦官掌領神策軍制度。“盡誅(宦官)第五可範等八百餘人於內侍省,哀號之聲聞於路,留單弱數十人,備宮中灑掃”“悉罷內諸司使事,其事務皆歸南衙省寺,左右神策軍並令停廢”(《新唐書》《舊唐書》)

"

唐朝是歷史上繼東漢之後的第二次“宦禍”時代,和東漢相比,唐朝宦官權力之大、宦禍之害,更為猛烈。

唐朝宦官之所以能一手遮天、甚至廢立君主,除了因為宦官集團合法地掌握了軍權(神策軍)、參政權(樞密使)之外,也與皇權和相權(朝臣)衰弱,使宦官勢力缺乏必要的制約和對抗力量有很大關係。

儘管如此,在唐朝中後期,面對宦官勢力的日益膨脹,以宰相為主的朝臣官僚集團,還是與宦官集團進行了數次較量,意圖削弱宦官勢力,爭奪朝政控制權。但由於種種原因,在付出慘烈的血腥代價後,仍以失敗告終。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朝宰相形象

特別是最後一次較量,朝臣、宦官集團分別勾結藩鎮勢力,引狼入室,導致同歸於盡,與唐王朝一起滅亡。

歷史上,將唐代後期朝臣官僚與宦官集團之間的爭鬥稱之為“南衙北司之爭”。這場權力爭奪戰,前後歷時100餘年,其中最激烈、最慘烈的有四次。

第一次較量:唐順宗時期,推行“永貞革新”,奪取宦官軍權失敗,改革流產,朝臣被貶逐,順宗被逼退位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始於唐肅宗時期。到代宗時期,宦官開始入職樞密使,與以宰相為首的朝臣爭奪朝廷議事權的衝突趨於激化。因當時宰相議政的政事堂及中書、門下等機構在宮城內南部,故稱南衙;宦官掌管的內侍省等機構在宮城內北部,故稱北司。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李輔國是唐代第一個專權亂政宦官

唐德宗時期,隨著宦官掌領神策軍制度的確立,宦官集團的權勢更加膨脹。宦官專權既分割了朝臣官僚集團的權力,又使君主專制集權受到削弱。

為消除“宦官政治”對朝政的操控,順宗繼位後,重用王叔文、王伾、韋執誼、劉禹錫、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推行社會政治改革。其主要內容就是加強中央集權、打擊宦官勢力、抑制藩鎮割據、革除政治積弊。

公元805年,王叔文、王伾等革新派朝臣在順宗的支持下,先罷禁了平時由宦官負責、打著為朝廷採購物品名義強取勒索、擾民掠財的宮市及“五坊”,沒有引起宦官們的警惕。

但在決定奪取神策軍兵權時,新任命的京西神策諸軍節度使範希朝、神策行軍司馬韓泰還沒走馬上任,宦官集團就覺察到了革新派的圖謀,於是提前採取行動,密令各將領不交兵權。範希朝抵達後,各將領避而不見,革新派無計可施,奪取禁軍兵權的計劃失敗。

“(王叔文)謀奪宦者兵,……中人尚未悟。會邊上諸將各以狀辭中尉,且言方屬希朝,中人始悟兵權為叔文所奪。(俱文珍)乃大怒曰∶‘從其謀,吾屬必死其手。’密令其使歸告諸將曰∶‘無以兵權屬人。’範希朝至奉天,諸邊將避而不見。韓泰白叔文,計無所出……”(《順宗實錄》)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代神策軍

拿不到兵權,就缺乏制約宦官的抓手。更為不利的是,由於改革中整頓吏治,損害了部分朝臣官員的利益,改革也受到了舊臣官僚的反對,而個別革新派官員又藉機大肆提拔自己的親朋好友,甚至乘機斂財,引發反對派的攻擊指責,最後革新派內部也出現了矛盾、分裂。

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抓住這一機會,以順宗中風、口不能言、無法理政為由,矯詔扶立太子李純即位,逼迫順宗提前退位,然後貶逐王伾為開州司馬,王叔文為渝州司馬。王伾不久死於貶所,王叔文次年被賜死。參與改革的劉禹錫、柳宗元等其他八人皆被貶逐為各州司馬,史稱“二王八司馬事件”或“永貞革新”。

一場旨在打擊宦官和藩鎮勢力、加強中央集權的革新運動,僅僅五個月時間,就被宦官集團抓住革新派的軟肋,聯合藩鎮和舊黨勢力,一舉擊敗。唐朝中後期第一次激烈的南衙北司之爭,宦官集團完勝。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永貞革新中被貶的柳宗元雕像

第二次較量:唐文宗時期,宋申錫謀除宦官失敗,以謀反罪被貶逐致死,牽連上百人

唐文宗的祖父唐憲宗為宦官王守澄所害,兄長唐敬宗為宦官劉克明所害,文宗又是宦官王守澄、樑守謙等人所立,所以文宗對宦官既痛恨又忌憚,一直想找機會誅除宦官。“患宦者強盛,憲宗、敬宗弒逆之黨猶有在基右者,中尉王守澄尤專橫,招權納賄,上不能制。”(《資治通鑑》)

為了清除王守澄等權閹,文宗看中了翰林學士宋申錫。宋申錫很有文才,為人忠誠謹慎,在朝廷中威望很高。文宗提拔其擔任宰相,並和他密謀清除宦官事宜,同時密令他尋找可靠之人,一起行動。

公元831年,宋申錫推薦王璠任京兆尹,向他透露了計劃。但王璠卻將計劃洩露,被王守澄獲知。王守澄就先下手為強,讓自己的親信鄭注安排人誣諂宋申錫和漳王李湊合謀謀反,想推翻文宗,立李湊為帝。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文宗

李湊是文宗之弟,精明能幹。文宗信以為真,下令調查。王守澄逮捕了李湊的侍從宦官晏敬則,架不住嚴刑拷打,晏敬則屈打成招,違心指認宋申錫和李湊曾密議謀反之事。

文宗大怒,王守澄藉機提出處死宋申錫,並帶領神策軍欲將宋申錫滅族,幸虧宦官馬存亮(唐朝屈指可數的正直宦官)力諫才阻止。

在朝臣的強烈請求下,宋申錫被貶逐開州司馬,漳王李湊被貶為巢縣公。其他受到牽連的朝臣,有上百人被處死或流放。

朝臣官僚與宦官集團的第二次爭鬥又以宦官勝利結束。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湖南郴州的宋申錫墓

第三次較量:唐文宗時期,“甘露之變”,宦官大開殺戒,皇宮血流成河,近千朝臣喪命

文宗前期是很想有一番作為的,雖然上臺後的第一次除宦行動半途而廢,但他並沒有罷休。其後不久,宦官王守澄的親信鄭注看出文宗是真心想清除宦官,就私下投靠了文宗,併為文宗推薦了李訓,三人密謀新的除宦行動。

其時,宦官仇士良對王守澄專權不滿,鄭注、李訓等人就借力打力,讓文宗下詔提拔仇士良為左神策軍中尉,分解王守澄的權力,在一步步剝奪了王守澄的實權之後,派人將王守澄毒死。

除掉王守澄後,文宗底氣大增,和鄭、李二人商定,借為王守澄下葬之機,組織中尉以下宦官全部參加葬禮,在葬禮上將宦官勢力全部清除。為此,先任命鄭注到鳳翔任節度使,私下挑選親兵,以護衛葬禮之名,伺機誅殺宦官。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右為宦官王守澄劇照

在朝內,又任命戶部尚書王璠為太原節度使、大理卿郭行餘為邠寧節度使,太府卿韓約為左金吾衛大將軍,讓他們各組織數百名親兵協助誅除宦官。

鄭注前腳剛走,剛升為宰相的李訓為了爭功,就偷偷拉攏宰相舒元輿和王璠、郭行餘、韓約等親信朝臣,私下決定直接在京城除掉宦官,再伺機連鄭注一塊除掉。“訓與其黨謀:如此事成,則注專有其功,不若使行餘、以赴鎮為名,多募壯士為部曲,並用金吾、臺府吏卒,先期誅宦者,已而並注去之。”(《資治通鑑》)

公元835年11月21日早朝,李訓等謊稱左金吾衙門後院的石榴樹上,夜裡降下了甘露,請皇上派宦官仇士良、魚弘志帶領眾宦官去探虛實,想借此機會,讓提前安排好的伏兵將宦官一網打盡。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甘露之變形象圖.

仇士良等宦官來到左金吾後院,發現中了埋伏,慌忙退回,挾持文宗逃出了大殿,然後假傳詔令,率神策軍殺回宮殿,皇宮血流成河,殺死朝臣官員六七百人。接著又關閉宮城各門搜捕,又殺一千多人。李訓、王涯、賈餗、舒元輿等四宰相及鄭注、王璠等參與謀事者先後皆被捕殺、族誅。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甘露之變”。

經過“甘露之變”,朝臣幾乎為之一空,史載“士良因縱兵捕,無輕重悉斃兩軍,公卿半空。”(《新唐書》)自此,大權完全被仇士良掌控,文宗從此疏於政事,飲酒求醉,五年後積鬱病亡。

朝臣與宦官的第三次較量再以朝臣官僚集團的慘烈失敗收場。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朝後期皇帝大多沉溺玩樂

第四次較量:唐昭宗時期,雙方借力藩鎮,朱溫先除宦官再誅朝臣,南衙北司之爭伴隨大唐一起消亡

唐代後期三次最激烈的南衙北司之爭,均以朝臣失敗告終,宦官專權更加猛烈,一直持續到唐昭宗時期。此時,社會矛盾日益尖銳,農民起義此起彼伏,藩鎮割據勢越發強大,中央集權更加衰弱。

為消除越來越烈的宦官專權局面,爭奪對朝政的控制權,唐昭宗時期,宰相崔胤與專權宦官韓全誨之間,展開了最後一次南衙北司之爭。

為增加勝算,這次爭鬥,雙方都聯絡藩鎮勢力為外援。宰相崔胤聯合宣武節度使朱全忠、宦官韓全誨聯合鳳翔節度使李茂貞。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唐朝藩鎮勢力威脅皇權

903年,決戰正式打響。朱溫帶兵直撲長安,韓全誨等宦官挾持昭宗出逃鳳翔,投靠節度使李茂貞。後在朱溫的圍困下,李茂貞被迫求和,按照朱溫的要求,交出昭宗,殺掉韓全誨等宦官70餘人。

朱溫、崔胤挾持昭宗回長安後,又大殺宮內宦官800多人,宮中只留下幾十個老弱宦官打掃衛生,並廢除了宦官辦事機構和宦官掌領神策軍制度。“盡誅(宦官)第五可範等八百餘人於內侍省,哀號之聲聞於路,留單弱數十人,備宮中灑掃”“悉罷內諸司使事,其事務皆歸南衙省寺,左右神策軍並令停廢”(《新唐書》《舊唐書》)

唐朝南衙北司之爭:朝臣、宦官四輪較量,伴隨大唐同歸於盡

後梁開國皇帝朱溫

至此,前後持續100餘年的南衙北司之爭正式結束,宦官集團終於遭到毀滅性打擊。但此時的朝廷和朝臣,已經淪為朱溫的傀儡。第二年,朱溫派人刺殺了昭宗,立新傀儡唐哀帝李柷繼位。

905年,朱溫在誅殺了昭宗其他九子後,開始了對唐廷舊臣的屠戮行動,在滑州白馬驛將唐廷舊臣30餘人集中誅殺,投屍於河,史稱“白馬驛之禍”。伴隨著唐末朝臣、宦官勢力的一併清除,唐王朝也走上了末路。公元907年,朱溫廢唐哀帝自立為帝,改國號“樑”,史稱後梁,唐朝正式滅亡,一個更為混亂的五代十國拉開了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