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唐朝太有意思了:唐太宗選擇葬在九嵕山有何目的?(圖)

唐朝 唐太宗 長孫皇后 風水 渭河 文裁縫 2018-12-03
這個唐朝太有意思了:唐太宗選擇葬在九嵕山有何目的?(圖)

九嵕山

位於陝西省禮泉縣城東北九嵕山上。在廣袤的關中平原北部,有一道橫亙東西的山脈,山戀起伏,岡峰橫截,與關中平原南部的秦嶺山脈遙相對峙。這道山脈在今陝西禮泉縣境內,突兀而起一座山峰,直插青天,它的周圍,均勻地分佈著九道山樑,把它高高拱舉。古代把小的山樑稱為嵕,它因而得名九嵕山。一代帝王唐太宗昭陵即在於此。李世明為什麼要把寢陵建於此處呢?

李世民是李淵的第二子,在建立統一強大唐王朝中南征北戰、屢建奇功。“玄武門之變”後即皇位,是為唐太宗。唐太宗是一個比較有作為的帝王,在他當政期間,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為盛唐經濟文化的高度發展奠定了基礎。

大唐貞觀十年,唐太宗的皇后長孫氏病危,臨終之時,對唐太宗叮囑後事說:“今死,不可厚費。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見。自古聖賢皆崇儉薄,惟無道之世,大起山陵,勞費天下,為有識者笑。但請因山而葬,不須起墳,無用棺槨,所須器服,皆以木瓦,儉薄送終,則是不忘妾也。”長孫皇后去世,著手營建昭陵。建造期間,唐太宗極力宣揚薄葬。這位帝王為什麼要極力宣揚薄葬呢?果真是因為長孫皇后的一切從儉的遺言?

顯然不是,他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為了使“殲盜息心”,免與象漢朝諸陵一樣被偷盜得屍骨無存。事實上,昭陵的建制不但沒有儉約,而是還十分奢華:整個陵園方圓達幾十公里,氣勢之壯觀雄偉、內部之華麗奢靡,是以往任何帝王陵園所無法比擬的。唐代詩人杜甫在《將赴吳興登樂遊原》中就描述了昭陵玄宮輝煌壯麗的景象:“清時有味是無能,閒愛孤雲靜愛僧。欲把一麾江海去,樂遊原上望昭陵”。

至於“因山而葬”,其實在長孫皇后駕崩之前,唐太宗就已選定了九嵕山日後作為自己與皇后的陵墓,只不過是皇后先崩,於先說出了她與太宗商量的歸宿之地。這可以從埋葬長孫皇后不久後太宗的一段話中可獲知“……朕之本志,亦復如此。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已有。今因九嵕山為陵,鑿石之工才百餘人,形具而已,庶幾奸盜息心,存沒無累。當使百世子孫奉以為法。”這裡所說的,“朕之本志,亦復如此”,其實指的就是“因山為陵”並選擇九嵕山作為他和皇后的陵墓,都是由他決定和選定的。

唐太宗為什麼要選擇九嵕山作為他和皇后的陵墓呢?照唐太宗的說法,是為了節儉和防盜。其實除了這兩點以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九嵕山的地理環境完全符合古代選擇陵寢所最為重視的風水條件。

在中國古代,幾乎都認為陵墓風水的好壞可以決定後世子孫的禍福,並基本形成了一套評定風水好壞的理論,那麼作為帝王,其陵墓的風水條件就更為重要了。而九嵕山幾乎滿足了所有符合好風水的評定條件:第一,它地處渭北平原,山底海拔度高,既可顯示出帝王至高無上的地位,又可防水浸泡陵墓。第二,九嵕山群山拱衛,山後是滔滔的涇水,選擇這樣的地方,取意背靠大山,穩妥牢靠,山後有水,取之不竭。

其前與左右眾山羅列,再往前便是沃野千里的關中平原,而浩蕩的渭水又東西橫穿關中平原,還從古長安城下穿過,形成了“渭水貫都”的奇妙景觀,陵墓建於此,顯得豁亮開闊,寓意天下太平。所以,自唐以來,普遍認為昭陵的風水為中國曆代帝陵之最佳。

所以,人們普遍認為,當年唐太宗之所以選擇九嵕山作為陵墓,陵墓風水之說一定對他的選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現在,還有學者認為,唐太宗之所以能選擇九嵕山作為其陵墓,恐怕還有其他幾方面的因素。首先,中國自出現奴隸制國家後,就把全國分為九州,九州拱衛天子,天下大同。而九嵕山的九條嵕樑拱衛主峰,唐太宗選擇九嵕山,大概也取意九州拱衛之意;其次,九嵕山從東北望去,如虎雄踞,唐太宗恐怕也是取其形狀類虎,意含威鎮天下之意。

那麼,昭陵是如何得名的呢?關於昭陵的陵名,史書上沒有專門的解釋。古代諡法解釋“昭”字說:“聖文周達曰昭,昭德有功曰昭。”根據唐代帝王陵墓如獻陵、貞陵、泰陵等選取吉利、祥順、平和等美好字眼的做法來看,昭陵的定名,顯然也是選取了一個歌功頌德的美好字眼。

 更多內容請關注《這個唐朝太有意思了》,噹噹網滿100減50大促,手慢無!

這個唐朝太有意思了:唐太宗選擇葬在九嵕山有何目的?(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