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將使百斤大弓,用兵如神,任四鎮節度使,如若不死,無安史之亂

唐朝 李林甫 李光弼 唐玄宗 覃仕勇說史 覃仕勇說史 2017-09-06

此將使百斤大弓,用兵如神,任四鎮節度使,如若不死,無安史之亂

提起唐朝名將,人們首先會想起的是李靖、李世勣、薛仁貴、郭子儀、李光弼這幾位。

但是,唐玄宗朝有一位名將,文武雙全、智勇兼備,帥才將略絕不上以上幾位之下。

之所以名氣不揚,主要是生長於承平之年,而其本人又忠厚低調,悲天憫人,心懷蒼生,不忍建功而輕動兵刀而已。

他,就是曾手掌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大印的中唐名將王忠嗣。

此將使百斤大弓,用兵如神,任四鎮節度使,如若不死,無安史之亂

古今名將,似乎都是為戰爭而生的,在戰爭中體現自身價值,在戰爭中燃燒自我,在戰爭中昇華生命的意義。

但王忠嗣似乎是個例外。

王忠嗣的人生目的,不是為戰爭而生,而是為消滅戰爭而生,為和平而生。

這樣的將軍,應該冠之以“偉大”二字。

李光弼、哥舒翰等人都是王忠嗣一手提拔起來的名將。

某次,李光弼試探性地問王忠嗣,公何不學習衛青、霍去病出塞開邊,建不世之功業?

王忠嗣淡然一笑,說:“國家昇平之時,為將者在撫其眾而已!吾不欲疲中國之力,以徼功名耳!”

說到這,有人以為,王忠嗣非不屑為,乃不能為也。

其實不然。

我們來簡單看看王忠嗣的作戰能力吧。

先說個人武力。

說起個人武力,大家讚譽最多的是漢末三國的將領,似乎遍地都是個人武力奇高的猛將,除了赫赫有名的飛將呂布之外,還有蜀漢五大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曹魏大將夏侯惇、夏侯淵、許褚、典韋、張郃;東吳孫策、太史慈、甘寧、周泰等等。如果拿王忠嗣跟這些人比,王忠嗣大概會列在哪個位置呢?

撇開小說演義史不提,單以正史中記載這些人在單場打鬥中親手斃敵人數論,姜維算比較牛的。

姜維單人殺人紀錄最高的一次,是假降鍾會後,煽動鍾會謀反,事洩,與敵拼死一斗,《三國志.鍾會傳》記載:“姜維率會左右戰,手殺五六人,眾既格斬維,爭赴殺會。”

姜維仗劍迎敵,親手殺了五六個人,可謂厲害。

這方面,典韋堪可比肩姜維。

宛城之戰,典韋為保曹操脫險,力戰而死。《三國志 典韋傳》記載:“韋雙挾兩賊擊殺之,餘賊不敢前。韋復前突賊,殺數人,創重發,瞋目大罵而死。”

典韋在危難之中,殺了數人,也同樣厲害。

但姜、典二人與東吳大將淩統比起來,又遜色了不少。

合肥之戰,淩統為了保護孫權,力戰殺敵,《三國志 淩統傳》記載:“統復還戰,左右盡死,身亦被創,所殺數十人,度權已免,乃還。”

淩統的手下全部戰死,他自己身上掛彩,卻殺了數十人,讓人驚駭。

曹魏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遼也是個極狠角色,在其代表戰——威震逍遙津之戰中,《三國志.張遼傳》記載:“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同樣有手殺了數十人的紀錄。

但淩統和張遼還是沒完成傳說中的“百人斬”。

統觀整部《三國志》,能完成“百人斬”的人是吳將丁奉。

魏國大將文欽投吳國,孫峻和丁奉負責接洽,眼看敵軍咬尾緊追,《三國志.丁奉傳》記載:“奉跨馬持矛,突入其陳中,斬首數百,獲其軍器。”

丁奉單人闖陣,斬殺數百人!

當然,最有名的,還是常山趙子龍在長板坡救主的一戰。但該戰,《三國志》並未記其殺敵數,所以沒法比較。

說回到王忠嗣這邊,《新唐書》記,王忠嗣跟隨河西節度使杜希望討伐吐蕃,“吐蕃大出,欲取當新城,晨壓官軍陣,眾不敵,舉軍皆恐。忠嗣單馬進,左右馳突,獨殺數百人,賊眾囂相蹂,軍翼掩之,虜大敗。”

看,王忠嗣“獨殺數百人”,紀錄與丁奉相當。

也就是說,如若王忠嗣生在三國,絕對可以躋身一流武將行列。

不過,個人之勇不足為懼,萬人之勇方可震天下。這裡說的萬人之勇,是指用兵打仗的軍事才能。

在王忠嗣很小的時候,唐玄宗就把他當作霍去病一樣的人物來看待。

王忠嗣的父親王海賓為豐安軍使,戰死於武階之戰。

那一年,王忠嗣才九歲,作為烈士孤兒,被唐玄宗召見。

王忠嗣入到宮中,見了唐玄宗,伏地號泣。

唐玄宗心生惻然,撫摸著他的小腦袋,愛憐萬分地說:“此去病孤也,須壯而將之。”收之為義子,接到宮中撫養。

王忠嗣在宮中與忠王李亨關係非常好,年齡稍長,雄毅寡言,有武略。

某次,唐玄宗和王忠嗣談論兵法,王忠嗣應對縱橫,皆出意表。

此將使百斤大弓,用兵如神,任四鎮節度使,如若不死,無安史之亂

開元十八年,王忠嗣出任兵馬使,隨河西節度使蕭嵩出征,在玉川戰役中以三百輕騎偷襲吐蕃,斬首上千級,俘虜四千餘人,繳獲牛羊上萬頭,吐蕃贊普倉皇逃命。

此戰,堪與霍去病800騎兵夜襲匈奴之戰媲美,王忠嗣也一戰成名,隨後接替王晊擔任隴右節度使。

初唐邊患除了吐蕃為禍最烈之外,契丹也給唐廷造成不小的麻煩。

唐朝曾經五次北伐契丹,但五次均以失敗告終。

武則天時代,這位鐵腕女皇還曾下令徵全國囚犯組成軍隊討伐契丹,但同樣勞而無功。

到了開元年間,契丹已成唐之大患。

開元二十六年,王忠嗣率十萬騎兵北伐契丹,出雁門關,於桑乾河三戰三捷,將奚和契丹的二十萬聯軍打得落花流水,奚、契三十六部全部向唐軍投降,之後幾十年不敢作亂。

王忠嗣威名大震於天下。

天寶初年,突厥餘眾共立判闕特勒之子為烏蘇米施可汗。唐玄宗遣使諭令烏蘇內附,烏蘇不從。

王忠嗣奉旨出征,一路勢如破竹,直抵薩河內山,雷霆猛擊,攻破突厥東部軍事力量,取烏蘇米施可汗首級至長安。

至此,曾經稱雄北方一百餘年的突厥汗國黯然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此將使百斤大弓,用兵如神,任四鎮節度使,如若不死,無安史之亂

天寶五年(746年),唐玄宗命王忠嗣兼任朔方、河東、河西、隴右四節度使。

一人佩四鎮之印,擁兵近三十餘萬人,掌控萬里邊疆,這在大唐帝國的歷史上,絕無僅有。

也在這一年,王忠嗣發動了對吐蕃的青海湖會戰,大破吐蕃北線主力,並乘勝追擊,在積石會戰中全殲吐蕃殘部,斬兩吐蕃王子,俘虜了八千名依附吐蕃的吐谷渾軍,迫使吐谷渾降唐。

自此,吐蕃在青海地帶對唐朝由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其對河西地帶的威脅已基本解除。王忠嗣又千里奔馳,擊敗吐蕃、大食聯軍,嚇得大食從此宵遁,不敢再來招惹唐軍。

這一時期,大唐威震八方,四海畏服。

不過,誠如前文所述,王忠嗣憎惡“一將成名萬骨枯”的武將成名之路,畢生主張“以持重安邊為務”。

《新唐書》載,王忠嗣本人隨身常帶著一張重150斤的漆弓,但從不輕易使用。

王忠嗣的軍事思想是“以武止戈”,他的軍事武力,更多體現在一種強大的精神震懾之上。這種思想,與唐玄宗的想法是大相徑庭。

此將使百斤大弓,用兵如神,任四鎮節度使,如若不死,無安史之亂

唐玄宗在執政後期,妄自尊大,窮奢極欲,和喜歡窮兵黷武的漢武帝有得一拼,不斷對周邊地區動用武力,一心想征服世界。為此,張說、張九齡等名相相繼被貶,中央已經沒有什麼人敢去稍加遏制唐玄宗那顆自我膨脹的勃勃野心了。

唐玄宗對王忠嗣以靜待動、不喜歡折騰的作派產生了不滿。

古語說:“自古忠賢,工謀於國則拙於身。”

王忠嗣就是這樣一個“謀於國”卻“拙於身”的人,他絲毫沒有覺察到皇帝對自己的不滿,自己身為四鎮節度使,卻參了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一本,指稱“安祿山必反”。

此將使百斤大弓,用兵如神,任四鎮節度使,如若不死,無安史之亂

安祿山在朝內有一個好朋友——臭名昭著的“口蜜腹劍”人物、宰相李林甫!

李林甫與安祿山臭味相投,互有所求。

李林甫看王忠嗣參劾自己哥們,就反咬王忠嗣一口,說王忠嗣是四鎮節度使,造反的可能性比安祿山大。

李林甫詆譭王忠嗣,除了替哥們抱不平外,還有一個原因。即依唐制,地方節度使如果功勳卓著,很可能會入朝為宰相。李林甫可不想看到王忠嗣入長安為宰相。

王忠嗣為證自清,請求辭去二鎮的節度使職位。

唐玄宗含笑批准,並給王忠嗣下了一道命令:攻擊吐蕃的石堡城。

石堡城並非普通意義上的城池,其以懸崖為城,有金湯之固,不付上上萬人生命的代價休想攻得下來。

王忠嗣一口否定,告誡朝廷說,吐蕃傾全國之力守衛石堡城,而石堡城形勢又是如此險固,非死亡數萬士卒不能拔取,不如等待有利時機,再行攻取。

唐玄宗沒對王忠嗣說什麼,而把任務交給了另一位將軍董延光,讓董延光去攻石堡城。

唐玄宗此舉是在對王忠嗣進行變相的警告。

河西兵馬使李光弼希望王忠嗣能作些變通,但王忠嗣卻坦然說道:“我之所以不用幾萬人的生命去換取一座石堡城,是因為取得了也不能控制對方,而這城在吐蕃手裡對我們也不會產生什麼威脅,所以我才不肯出兵。我豈能忍心以幾萬人的性命換取一個官職!”

王忠嗣的話讓人感動。但他也很快因為自己的話遭受到了懲罰。

董延光在進攻中遭遇了慘敗,為了推卸責任,他說是王忠嗣“阻撓”他的軍事計劃。

李林甫在這個時候又跳了出來,誣衊王忠嗣要謀反。

唐玄宗二話不說,將王忠嗣革職,令人將其帶回長安,交由三司(刑部、御使臺、大理寺)審問。

審問的結果是,王忠嗣被判死刑。

時繼任壟右節度使的哥舒翰感念王忠嗣知遇之恩,入朝死保王忠嗣不反。

最終,王忠嗣死罪免去,被貶為太守。

兩年後,王忠嗣在任上暴病而死,年僅43歲。

同年,歌舒翰領命攻打石堡城,戰死數萬人才攻克,僅俘獲吐蕃兵400人,與王忠嗣的預料完全一致。

王忠嗣死後六年,安史之亂爆發,盛唐終結,唐朝從此走下坡路,直至滅亡。

此將使百斤大弓,用兵如神,任四鎮節度使,如若不死,無安史之亂

有史家認為,安史之亂與一代名將王忠嗣的被貶和早亡有著深刻的聯繫。

天寶初年,唐帝國軍鎮兵力佈局大致是這樣:

安西、北庭兩鎮共有兵力44000人,相當於唐朝的左臂,舒展到中亞,宣示著盛唐的地位和強大。

范陽、平盧兩鎮共有兵力128900人,相當於唐朝的右臂,拒擋著來自東北方向契丹、溪的侵擾。

河西、朔方、河東、隴右四鎮共有兵力269700人,相當於唐朝的腹心,一方面要消除來自吐蕃、突厥、回鶻等的威脅,另一方面拱衛長安、關中地區的安全。

王忠嗣原擔任四鎮節度使,手下有歌舒翰、李光弼等勁將銳兵,大唐可謂固若金湯。

王忠嗣被貶,平衡被打破,安祿山就有了北邊坐大之勢。

而安史之亂爆發之後,郭子儀、李光弼等人年齡接近,地位相仿,出身相似,互不服對方,即朝廷缺少了王忠嗣這樣能統帥各鎮兵將的帥才,極容易陷入各自為戰的局面,仗就打成了爛仗。

設想一下,如果王忠嗣不早死,由其全面主持戰事,安史之亂很可能只是大海上跳躍的幾朵小浪花,瞬間既逝。

可惜,歷史不能假設。

現實就是如此殘酷:盛唐的局面就此一去不返,西域也因此丟失一千多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