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文學團體都有七個人,個個不凡,組團更厲害!

唐朝 李夢陽 何景明 明朝 半卷茶 半卷茶 2017-10-19

七是一個神奇的數字。北斗有七星,彩虹有七色,世界有七洲,一週有七天。影視中也有很

多和七有關的人物,如七個小矮人,七個葫蘆娃,七仙女,江南七怪,武當七俠,全真七子

等……歷史上還有戰國七雄。可見七的獨特魅力,歷史上的七人文學團體也不少。他們審時

度勢,慷慨激揚,高唱著他們那個時代的最強音!

1、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是漢建安年間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幹

、阮瑀、應瑒、劉楨。他們對於詩、賦、散文的發展,都曾作出過貢獻。建安七子與“三曹

”往往被視作漢末三國時期文學成就的代表。

這些文學團體都有七個人,個個不凡,組團更厲害!

建安七子

2、竹林七賢:竹林七賢指的是三國魏正始年間,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

阮咸七人,先有七賢之稱。因常在當時的山陽縣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七

賢,後與地名竹林合稱。竹林七賢的作品基本上繼承了建安文學的精神,但由於當時的血腥

統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採用比興、象徵、神話等手法,隱晦曲折地表達自己

的思想感情。

這些文學團體都有七個人,個個不凡,組團更厲害!

竹林七賢

3、明前七子:前七子是明弘治、正德年間的文學流派。成員包括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

、邊貢、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以李夢陽、何景明為代表。七子皆為進士,多負氣節

,對腐敗的朝政和庸弱的士氣不滿,強烈反對當時流行的臺閣體詩文和"嘽緩冗沓,千篇一

律"的八股習氣。其文學主張被後人概括為大力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旨在為詩文創

作指明一條新路子,以拯救萎靡不振的詩風。

這些文學團體都有七個人,個個不凡,組團更厲害!

李夢陽

4、明後七子:約在嘉靖二十七年,由進士出身任職於京師的李攀龍、王世貞相結交討論文

學,決定重揭李夢陽、何景明等人學復古的“旗鼓”。後二年,徐中行、樑有譽、宗臣中進

士,與李、王結成詩社,遂有“五子”之稱。後又增謝榛、吳國倫。後謝榛與李交惡,被黜

,餘日德、張佳胤加入。受李夢陽、何景明等人的影響,繼續提倡復古,相互呼應,彼此標

榜,聲勢更為浩大,世稱他們是後七子。故稱後七子;又有“嘉靖七子”之名。後七子的文

學主張基本上與前七子相同,強調文必秦漢,詩必盛唐。

這些文學團體都有七個人,個個不凡,組團更厲害!

明後七子

5、江南七子:清代王昶、王鳴盛、吳泰來、錢大昕、趙文哲、曹仁虎、黃文蓮 七人,乾隆

間以詩文著稱,因皆江蘇人,時稱“江南七子”,也稱“吳中七子”。清沈德潛編有《吳中

七子詩》,吳中七子的名聲就這樣來了。

6、寒廬七子:民國後袁世凱在北京正式出任大總統,隨父進京的袁寒雲不關心政治,而是

整日寄情戲曲、詩詞、翰墨,身邊簇擁著京城的一幫文士名流,其中多為前清遺老遺少,如

閔爾昌、易順鼎、何震彝、步章五、梁鴻志、黃秋嶽、羅癭公等,並與他們結成詩社,常聚

會於他的居處南海流水音,時人以東漢末年的“建安七子”相比擬,稱之為“寒廬七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