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62歲還默默無聞,一仗打下榮華富貴,也打下800年的和平

唐朝 劉仁軌 唐軍 中國古代史 中國歷史 小珏說歷史 2018-12-07
此人62歲還默默無聞,一仗打下榮華富貴,也打下800年的和平

在唐朝初年,國力強盛,打得四夷臣服,活脫脫一個盛世景象。唐太宗李世民自不待說,他贏得了“天可汗”的稱號,不僅是大唐的皇帝,還是西域的共主。即使在李世民駕崩之後,強大的唐朝依然有著十足的慣性,唐高宗李治就在顯慶五年派出大將蘇定方滅掉了百濟。

打百濟,是為了解除高句麗對於藩屬國新羅的威脅,當時唐朝還沒有打算對高句麗動手,便留下劉仁願鎮守新羅城,而讓左衛郎將王文度為熊津都督。熊津是唐朝將百濟劃分的五個區域之一,地位重要,可是王文度赴任的路上就去世了,於是朝廷派出了一個叫做劉仁軌的小官出任。

此人62歲還默默無聞,一仗打下榮華富貴,也打下800年的和平

劉仁軌的官小到什麼程度呢?之前在唐朝的時候,他就只擔任過縣令、給事中這樣的小官。後來在征討百濟這一戰中,他負責海運,可是卻被李義府陷害,差點被殺頭,降為平民。只是因為仗打贏了,才獲封了一個都護的小官。

可是,誰都沒有想到,歷史就是如此的不可思議。一個默默無聞、任人欺凌的小官,卻完成了一項偉業,締造了一場輝煌的戰爭。他憑藉這場戰爭在封侯拜相位極人臣,中國也因為這一仗打出了800年的和平。

此人62歲還默默無聞,一仗打下榮華富貴,也打下800年的和平

他出發的時候,百濟國內發生叛亂,他們圍攻了劉仁願的府邸。此時,百濟迎回了在倭國的故王子扶余豐,並立為國王,而倭國也希望利用半島形勢緊張的機會渾水摸魚,便派遣阿曇比羅夫帶兵護送扶余豐回國。兩國實際上合併一處,共同對抗大唐。順便說一句,倭國就是現在的日本,此處不是故意侮辱,而是當時他們的國號就是如此。

劉仁軌帶著王文度的部隊,在白江口水域與倭國人發生了一場史詩般的戰鬥。論人數,唐軍只有4萬人,而倭國卻有20萬之眾;論船隻數量,劉仁軌只有170艘船隻,而倭國卻有一千多艘。但是,唐軍的優勢在於船隻又高又大,而且裝備了當時最先進的投石器、火箭等等武器。

此人62歲還默默無聞,一仗打下榮華富貴,也打下800年的和平

兩軍在第一次交鋒時,倭國戰船仗著數量多,一齊向唐軍襲來。然而,唐軍戰船久久不動,進入射程之後,劉仁軌一聲令下,唐軍戰船上火箭齊發,頓時倭國小船便有幾百艘著火。倭國戰船沒有見過如此陣仗,奪路而逃,而唐軍擺出有限度追擊,並沒有斬盡殺絕。

在第二次交鋒時,倭國戰船還是想利用人數上的優勢,又採取了各種防火措施,希望能突進唐軍戰船的腹地,取得優勢。劉仁軌將計就計,將戰船排成品字形,等到倭國戰船進入腹地後,再收攏口袋。倭國人突然發現,唐軍的戰船高大雄偉,如同銅牆鐵壁一般死死圍困住他們,不由心慌。

此人62歲還默默無聞,一仗打下榮華富貴,也打下800年的和平

然而劉仁軌則命令士兵居高臨下對倭國戰船射箭,頓時倭國軍心大亂,他們在狹小地區相互碰撞,死傷無數。

此後,倭國又強打精神接了幾仗,可是都被打敗。《新唐書》中輕描淡寫地記載:

四戰皆克,焚四百船,海水為丹。

此人62歲還默默無聞,一仗打下榮華富貴,也打下800年的和平

白江口的勝利,使得唐軍封鎖了半島的海域,隨著陸戰的勝利,倭國迅速撤退,再也不敢增援。百濟的王子投降,百濟國正式覆滅。對於這一戰,連日本自己的史書也記載損失慘重。這是中國和日第一次以實體國家形式發生的戰爭,此後日本認識到中國的強大,800年未敢交鋒。這場和平一直持續到豐臣秀吉侵略朝鮮,明朝萬曆皇帝征討為止。

對於劉仁軌而言,更是以此戰成為大唐天空中閃耀的將星。劉仁願與他名字相近,其實並無親屬關係,但劉仁願回到長安後,毫不貪功,將百濟戰事的功勞全部歸為劉仁軌的正確指揮上。劉仁軌雖然六十多了,此後官運亨通,深受唐高宗的信賴,生前拜為宰相,死後贈開府儀同三司、幷州大都督,可謂極盡榮華富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