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勤廉故事之築關保民的白敏中

唐宣宗 白居易 李德裕 宣統 廉潔都江堰 2017-07-30

都江堰市西外的鬆茂古道上,有一雄關巍峙,扼守西南,那就是被後人譽為“川西鎖鑰”、聞名中外的玉壘關,而它的修建者正是曾任成都尹、劍南西川節度使的唐代良臣白敏中。為了保都江堰民眾平安,他修築了此關。

都江堰勤廉故事之築關保民的白敏中

白敏中(公元792—861年),字用晦,祖籍幷州太原(今山西太原),歷仕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六代皇帝,官至宰相,為著名詩人白居易從弟。他位極人臣,在治國、治軍、治水和文學上都有傑出的建樹。

白敏中的父親白季康為深陽令,很早就去世了,他自幼受母教誨,向各位兄長學習。長慶初年(公元821—824年),白敏中參加進士科舉考試時,為時任主考官的大學者王起賞識,欲取為狀元。然而王起非常討厭白敏中的好友——與他一同應考的賀拔惎。王起便讓人悄悄告訴白敏中,讓他與賀絕交。白敏中答應了。恰好這時賀拔惎來訪,白敏中避而不見,賀拔惎不言而去。白敏中隨又連呼左右人等將賀拔惎追回,以實情告知,並說:“即使不中第又怎麼樣,哪能為這件事斷絕朋友交往!”兩人痛飲而醉,同席而臥。王起得知,感嘆道:“我輩只得白敏中,今當更取賀拔惎矣。”最後取白敏中為第一,點為狀元,賀拔惎亦同登甲科。

白敏中狀元及第後,先後擔任河東(黃河以東,今河南省西部)、鄭滑(今河南鄭州、滑縣一帶)、邠(音bin,彬)寧(今陝西彬縣)三府節度掌書記。唐大和七年(公元833年),母親去世,他回鄉守孝。後出任邠寧節度副使,唐會昌初年(公元841年),因政績顯著,御史中丞高元裕引薦為侍御史,分司東都,轉左司員外郎。會昌二年(公元842年),唐武宗素聞白居易大名,欲以重用,宰相李德裕上奏白居易患有腳病,力不勝任,認為白敏中文詞類居易而器度見識過之。於是,唐武宗命白敏中為知制誥,翰林學士,遷中書舍人,後加學士承旨。四年(公元844年)任兵部侍郎,六年(公元846年)同平章事(宰相)。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兼任刑部尚書,又加任右僕射,金紫光祿大夫、太清宮使等要職。當時李德裕嫉賢妒能,積怨甚多,唐宣宗深惡之。白敏中力助唐宣宗將李德裕貶崖州刺史,其黨羽貶出京師。

唐大中五年(公元851年)2月,唐宣宗以南山、平夏等地党項叛亂久未平息,頗厭用兵,召集群臣商議對策。崔鉉建議,宜遣大臣鎮撫。3月,任命白敏中為司空,同平章事,充招討党項行營都統、南北兩路供軍使兼邠寧節度使。白敏中奏請參考裴度平息藩鎮割據的故事,擇廷臣為其將佐,恩威並用,鎮撫党項。

白敏中的勤政廉潔得到了唐宣宗的信任。五年中13次升遷,位居四輔之首。這一年(唐大中五年)初,唐宣宗命白敏中為萬壽公主選婿,白敏中舉薦新科進士鄭顥。當白敏中得知鄭顥已與盧氏定婚並將馬上成親時,立即上奏作罷。鄭顥行至鄭州,堂帖追還。鄭顥心中非常怨恨白敏中,由是數毀白敏中於朝廷。白敏中在赴任統兵招討党項前,對鄭顥毀謗心中不安,向唐宣宗奏道:“鄭顥不樂尚主未成之事,對我恨之入骨。我在京師,他無可奈何;我如果外出,他必藉機中傷我,臣死無還朝之期!”宣宗道:“我對你知之甚深,放心!”遂命左右于禁中取出一小檉函(檉音cheng,柳樹的一種;檉函,用檉木作的小匣)交給白敏中,說:“這些都是鄭顥誣陷你的書信,我如果相信了,哪裡還能讓你活到今天?”

後來唐宣宗御駕安福樓,為白敏中出征頒發印璽、詔書併為他餞行,規格如同裴度討淮西(淮西在今安徽西部,安史之亂以後的中唐時期,藩鎮割據,吳元濟父子盤踞淮西蔡州——今河南汝南市,當時轄河南淮河以北地區,後被裴度部將李朔雪夜討平)時一樣。白敏中率軍行至寧州三交谷,與黨項叛軍交戰,殲敵九千餘眾。對那些迫於飢寒出山、窮無歸所,願革新向化的兵卒,在銀(川)、(西)夏境內授予閒田,撫如赤子(百姓),從前惡行一概不予追究。若復入山林,不受教令,則誅討無赦。並對靈、夏、邠、鄜(音fu,鄜州,即今陝西富縣)四道百姓,減免租稅3年,惠及廣大百姓。8月,南山党項請降,白敏中受降後,說服党項將卒,皆棄兵擇業安居。

党項叛亂平息後,朝廷免去白敏中都統職務,出任邠寧節度使。次年4月,又調白敏中為西川節度使。白敏中到任後,增加騾軍,修復關壁,用心治理西川,功績卓著。唐宣宗加封白敏中為太子太師,轉任荊南節度使。大中七年(公元853年),特進白敏中為成都尹,劍南西川節度副大使,實任劍南西川節度使。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2月,白敏中轉任檢校司徒平章事,江陵尹,荊南節度使。

唐懿宗執政後,白敏中重新得到重用,被召還入朝,拜司徒、門下侍郎、平章事,恢復了宰相職位。不久又給白敏中加官中書令。鹹通初年,白敏中雖已年邁,朝廷又命為鳳翔節度使。白敏中三次辭謝,以太傅退離政界。後病故。冊贈太尉。

白敏中為白居易堂弟,詞也類似白居易。有文名,工於書法。白居易墓碑即其所書。今《全唐詩》存其詩二首。

白敏中在蜀期間,體察民情、關注民生、愛惜人民,同時亦重視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繕和拓展。他曾疏浚都江堰內江,並以成都環錦江為池,江之支緯城中,開金水河(禁河),自城西引流江水入城,匯入摩訶池(皇城中的供水湖),連接解玉溪,至城東匯入油子河(府河),其餘城中的小渠,各隨徑衖(音tong,衚衕),枝分根連,都流向大的河渠,以排放汙水。清李調元在《蜀水經》記載了這一功績:流江“又東為金水河,入成都縣城,匯為摩訶池,又東釃為解玉溪,又東穿華陽縣城而出,入油子河”。從而構築了成都城市水利設施完整的河湖水系,為摩訶池注入了充足水源與盎然生機,營造出成都市歷史上最佳水環境。白敏中開通金水河後,對成都發展貢獻甚大,不僅可供行舟運柴米入城,排洩生活汙水,還可以用於汛期排洪,供成都消防用水,同時美化了市容環境。隨後一千多年來,此地一直是成都遊玩之地,聞名一時,眾多文人騷客到此玩賞。

位於成都平原與青藏高原交接處的都江堰市,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綿延700裡的鬆茂古道一直是通往鬆茂地區的咽喉要塞。唐時,吐蕃一度與唐交惡,為了預防吐蕃通過鬆茂古道入侵四川,擾亂蜀民生活,白敏中在灌縣城西虎頭山上修築了一道關隘——玉壘關。玉壘關古名“七盤關”,是古代屏障川西平原的雄關要隘。它一邊傍崖,一邊臨江,居高臨下,扼鬆茂古道而立,十分雄偉。玉壘關門的聯語對雄關狀貌及其周邊風光作了精妙的描述。它是清代最後一任灌縣知縣劉映奎於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任職灌縣時所撰書。聯語為:

玉壘峙雄關,山色平分江左右;

金川流遠派,水光清繞岸東西。

一千多年以來,玉壘關已成為都江堰市的一處勝景,彷彿正用它的挺拔昭示著白敏中這個好官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和功績。

◎ 作者:王國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