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嗥氏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郯城的由來及歷史沿革'

"
"
少嗥氏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郯城的由來及歷史沿革

郯城地圖

"
少嗥氏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郯城的由來及歷史沿革

郯城地圖

少嗥氏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郯城的由來及歷史沿革

郯城:郯城縣歷史悠久,氏族社會末期,境內已有人群定居。時境為“東夷”之地,太嗥氏為東夷一著名酋長,少嗥氏為黃帝族向東發展的一支,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周封炎族首領於此,稱炎國,後演化為郯國。春秋時期,郯國附魯,“郯子朝魯”、“孔子師郯子”即出於此。

歷史沿革:

郯城建置,始於郯國。其建成公元前十一世紀。

戰國時期,周威烈王八年(公元前418年),郯國為越所滅,其境入越。

周顯王十四年(公元前355年),楚滅越後,其地又歸楚。直至秦統一六國,郯國之名不復存在。

秦行郡縣制。境地先屬薛郡後為東海郡且郡治所在地,並在楚漢間有一短暫時期亦稱郯郡。屬秦末增置十郡之一。其轄境北近臨沂,南至長江以北的揚州、秦州,東瀕東海,西南到洪澤湖一帶,為本縣建置盛期之一。

漢承秦制。郯為縣、郡和徐州刺史部治所。

王莽代漢,東海郡地一度成沂平郡。

魏晉南北朝時期,本縣建置更趨複雜。先是三國魏黃初年間(220—226年),東海郡稱東海國,郯縣隸屬關係仍舊。但,徐州刺史部治所,自郯移設彭城(今江蘇徐州)。晉初,複稱東海郡,郯縣屬之。晉惠帝時,又改稱東海國。

隋,改郡為州。開皇初,郯郡廢,郯縣隸泗州。大業三年(607年),又改州為郡,泗州改稱下邳郡,郯縣又隸下邳。

唐,武德元年(618年),又行州縣。武德四年(621年),郯縣屬泗州。貞觀元年(627年),省入下邳,稱郯城鄉。“郯城”作為政區名,始見於此。元和間(806—820年),復置縣時,遂以鄉名為縣名,稱郯城縣。而後又省入臨沂縣,仍稱郯城,隸屬河南道沂州。

郯城縣自唐後期省入臨沂縣,歷經五代十國、宋、金直至元前期,未再復縣,其縣原治所稱“郯城”。在此長約500年的時期內,境域所屬,隨臨沂縣而易。

元末,郯城縣復置。

明代,郯城縣隸山東布政司兗州府沂州。下轄政區為4鄉45社。

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兗州府之沂州劃歸直隸州。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為府,郯城縣隸沂州府。其下轄政區,清前期為4鄉32社;中後期為4鄉45社。

民國二年(1913年),裁府置道,郯城縣隸濟寧道,下轄5區48保。

民國十四年(1925年),山東省由四道改為十一道,郯城縣屬琅琊道,轄區依舊。

民國十七年(1928年),道廢,郯城縣直屬山東省政府,其轄區改為5區44鄉。

民國二十七年(1936年),郯城縣隸屬山東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區更為7區45鄉。翌年,其轄區又為5區45鄉。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春),日本侵略軍侵佔郯城。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1月,八路軍一一五師解放郯西之馬頭鎮。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月,又攻克郯城。與此同時,郯城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隸屬魯南行政專員公署。同年10月底,郯城復為日軍侵佔。

民國三十年(1941年)2月,由於形勢變化,縣政府撤銷。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4月,馬陵辦事處(縣級政權)建立,隸濱海專署。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郯城大捷後,馬陵辦事處改稱郯城縣人民政府,隸屬關係未變。同年10月,縣政府隸屬濱海專署二行署。此間民國三十年至民國三十三年(1941—1944年),根據鬥爭形勢需要,在郯城縣東部及西部增置了臨沭、趙鎛(蒼山)二縣。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4月,郯城縣人民政府隸屬濱海行署二專署,下轄10區2鎮。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2月,郯城縣為國民黨佔領,人民政府政區同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國民黨政府政區按民國初年設置,後改為23鄉2鎮。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8日,郯城縣全境解放,隸屬魯中南行署第六專署。

1950年5月隸屬臨沂專區公署。

1956年1月,郯城縣人民政府改稱郯城縣人民委員會。

1968年2月,又改名為郯城縣革命委員會。

1981年6月,複名為郯城縣人民政府,隸屬臨沂地區行政公署。

1994年12月至今,隸屬山東省臨沂市。

郯城特產:

郯城板栗:板栗是郯城名特產品,是全國板栗重點產區之一,已有數百年曆史。板栗稱之"木本糧食",素有"鐵桿莊稼"的美譽,栗子味道甘美、香甜,營養價值高。

"
少嗥氏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郯城的由來及歷史沿革

郯城地圖

少嗥氏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郯城的由來及歷史沿革

郯城:郯城縣歷史悠久,氏族社會末期,境內已有人群定居。時境為“東夷”之地,太嗥氏為東夷一著名酋長,少嗥氏為黃帝族向東發展的一支,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周封炎族首領於此,稱炎國,後演化為郯國。春秋時期,郯國附魯,“郯子朝魯”、“孔子師郯子”即出於此。

歷史沿革:

郯城建置,始於郯國。其建成公元前十一世紀。

戰國時期,周威烈王八年(公元前418年),郯國為越所滅,其境入越。

周顯王十四年(公元前355年),楚滅越後,其地又歸楚。直至秦統一六國,郯國之名不復存在。

秦行郡縣制。境地先屬薛郡後為東海郡且郡治所在地,並在楚漢間有一短暫時期亦稱郯郡。屬秦末增置十郡之一。其轄境北近臨沂,南至長江以北的揚州、秦州,東瀕東海,西南到洪澤湖一帶,為本縣建置盛期之一。

漢承秦制。郯為縣、郡和徐州刺史部治所。

王莽代漢,東海郡地一度成沂平郡。

魏晉南北朝時期,本縣建置更趨複雜。先是三國魏黃初年間(220—226年),東海郡稱東海國,郯縣隸屬關係仍舊。但,徐州刺史部治所,自郯移設彭城(今江蘇徐州)。晉初,複稱東海郡,郯縣屬之。晉惠帝時,又改稱東海國。

隋,改郡為州。開皇初,郯郡廢,郯縣隸泗州。大業三年(607年),又改州為郡,泗州改稱下邳郡,郯縣又隸下邳。

唐,武德元年(618年),又行州縣。武德四年(621年),郯縣屬泗州。貞觀元年(627年),省入下邳,稱郯城鄉。“郯城”作為政區名,始見於此。元和間(806—820年),復置縣時,遂以鄉名為縣名,稱郯城縣。而後又省入臨沂縣,仍稱郯城,隸屬河南道沂州。

郯城縣自唐後期省入臨沂縣,歷經五代十國、宋、金直至元前期,未再復縣,其縣原治所稱“郯城”。在此長約500年的時期內,境域所屬,隨臨沂縣而易。

元末,郯城縣復置。

明代,郯城縣隸山東布政司兗州府沂州。下轄政區為4鄉45社。

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兗州府之沂州劃歸直隸州。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為府,郯城縣隸沂州府。其下轄政區,清前期為4鄉32社;中後期為4鄉45社。

民國二年(1913年),裁府置道,郯城縣隸濟寧道,下轄5區48保。

民國十四年(1925年),山東省由四道改為十一道,郯城縣屬琅琊道,轄區依舊。

民國十七年(1928年),道廢,郯城縣直屬山東省政府,其轄區改為5區44鄉。

民國二十七年(1936年),郯城縣隸屬山東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區更為7區45鄉。翌年,其轄區又為5區45鄉。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春),日本侵略軍侵佔郯城。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1月,八路軍一一五師解放郯西之馬頭鎮。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月,又攻克郯城。與此同時,郯城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隸屬魯南行政專員公署。同年10月底,郯城復為日軍侵佔。

民國三十年(1941年)2月,由於形勢變化,縣政府撤銷。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4月,馬陵辦事處(縣級政權)建立,隸濱海專署。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郯城大捷後,馬陵辦事處改稱郯城縣人民政府,隸屬關係未變。同年10月,縣政府隸屬濱海專署二行署。此間民國三十年至民國三十三年(1941—1944年),根據鬥爭形勢需要,在郯城縣東部及西部增置了臨沭、趙鎛(蒼山)二縣。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4月,郯城縣人民政府隸屬濱海行署二專署,下轄10區2鎮。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2月,郯城縣為國民黨佔領,人民政府政區同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國民黨政府政區按民國初年設置,後改為23鄉2鎮。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8日,郯城縣全境解放,隸屬魯中南行署第六專署。

1950年5月隸屬臨沂專區公署。

1956年1月,郯城縣人民政府改稱郯城縣人民委員會。

1968年2月,又改名為郯城縣革命委員會。

1981年6月,複名為郯城縣人民政府,隸屬臨沂地區行政公署。

1994年12月至今,隸屬山東省臨沂市。

郯城特產:

郯城板栗:板栗是郯城名特產品,是全國板栗重點產區之一,已有數百年曆史。板栗稱之"木本糧食",素有"鐵桿莊稼"的美譽,栗子味道甘美、香甜,營養價值高。

少嗥氏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郯城的由來及歷史沿革

郯城銀杏:銀杏俗稱白果,是郯城名特產,栽培歷史悠久,是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之一,有活化石之稱,是我國特有的珍貴樹種。據清朝乾隆二十八年編纂的縣誌中,銀杏被列為重要特產載入"果之屬",在"中國主要樹種造林技術" 一書裡也有記載。

"
少嗥氏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郯城的由來及歷史沿革

郯城地圖

少嗥氏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郯城的由來及歷史沿革

郯城:郯城縣歷史悠久,氏族社會末期,境內已有人群定居。時境為“東夷”之地,太嗥氏為東夷一著名酋長,少嗥氏為黃帝族向東發展的一支,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周封炎族首領於此,稱炎國,後演化為郯國。春秋時期,郯國附魯,“郯子朝魯”、“孔子師郯子”即出於此。

歷史沿革:

郯城建置,始於郯國。其建成公元前十一世紀。

戰國時期,周威烈王八年(公元前418年),郯國為越所滅,其境入越。

周顯王十四年(公元前355年),楚滅越後,其地又歸楚。直至秦統一六國,郯國之名不復存在。

秦行郡縣制。境地先屬薛郡後為東海郡且郡治所在地,並在楚漢間有一短暫時期亦稱郯郡。屬秦末增置十郡之一。其轄境北近臨沂,南至長江以北的揚州、秦州,東瀕東海,西南到洪澤湖一帶,為本縣建置盛期之一。

漢承秦制。郯為縣、郡和徐州刺史部治所。

王莽代漢,東海郡地一度成沂平郡。

魏晉南北朝時期,本縣建置更趨複雜。先是三國魏黃初年間(220—226年),東海郡稱東海國,郯縣隸屬關係仍舊。但,徐州刺史部治所,自郯移設彭城(今江蘇徐州)。晉初,複稱東海郡,郯縣屬之。晉惠帝時,又改稱東海國。

隋,改郡為州。開皇初,郯郡廢,郯縣隸泗州。大業三年(607年),又改州為郡,泗州改稱下邳郡,郯縣又隸下邳。

唐,武德元年(618年),又行州縣。武德四年(621年),郯縣屬泗州。貞觀元年(627年),省入下邳,稱郯城鄉。“郯城”作為政區名,始見於此。元和間(806—820年),復置縣時,遂以鄉名為縣名,稱郯城縣。而後又省入臨沂縣,仍稱郯城,隸屬河南道沂州。

郯城縣自唐後期省入臨沂縣,歷經五代十國、宋、金直至元前期,未再復縣,其縣原治所稱“郯城”。在此長約500年的時期內,境域所屬,隨臨沂縣而易。

元末,郯城縣復置。

明代,郯城縣隸山東布政司兗州府沂州。下轄政區為4鄉45社。

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兗州府之沂州劃歸直隸州。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為府,郯城縣隸沂州府。其下轄政區,清前期為4鄉32社;中後期為4鄉45社。

民國二年(1913年),裁府置道,郯城縣隸濟寧道,下轄5區48保。

民國十四年(1925年),山東省由四道改為十一道,郯城縣屬琅琊道,轄區依舊。

民國十七年(1928年),道廢,郯城縣直屬山東省政府,其轄區改為5區44鄉。

民國二十七年(1936年),郯城縣隸屬山東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區更為7區45鄉。翌年,其轄區又為5區45鄉。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春),日本侵略軍侵佔郯城。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1月,八路軍一一五師解放郯西之馬頭鎮。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月,又攻克郯城。與此同時,郯城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隸屬魯南行政專員公署。同年10月底,郯城復為日軍侵佔。

民國三十年(1941年)2月,由於形勢變化,縣政府撤銷。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4月,馬陵辦事處(縣級政權)建立,隸濱海專署。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郯城大捷後,馬陵辦事處改稱郯城縣人民政府,隸屬關係未變。同年10月,縣政府隸屬濱海專署二行署。此間民國三十年至民國三十三年(1941—1944年),根據鬥爭形勢需要,在郯城縣東部及西部增置了臨沭、趙鎛(蒼山)二縣。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4月,郯城縣人民政府隸屬濱海行署二專署,下轄10區2鎮。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2月,郯城縣為國民黨佔領,人民政府政區同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國民黨政府政區按民國初年設置,後改為23鄉2鎮。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8日,郯城縣全境解放,隸屬魯中南行署第六專署。

1950年5月隸屬臨沂專區公署。

1956年1月,郯城縣人民政府改稱郯城縣人民委員會。

1968年2月,又改名為郯城縣革命委員會。

1981年6月,複名為郯城縣人民政府,隸屬臨沂地區行政公署。

1994年12月至今,隸屬山東省臨沂市。

郯城特產:

郯城板栗:板栗是郯城名特產品,是全國板栗重點產區之一,已有數百年曆史。板栗稱之"木本糧食",素有"鐵桿莊稼"的美譽,栗子味道甘美、香甜,營養價值高。

少嗥氏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郯城的由來及歷史沿革

郯城銀杏:銀杏俗稱白果,是郯城名特產,栽培歷史悠久,是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之一,有活化石之稱,是我國特有的珍貴樹種。據清朝乾隆二十八年編纂的縣誌中,銀杏被列為重要特產載入"果之屬",在"中國主要樹種造林技術" 一書裡也有記載。

少嗥氏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郯城的由來及歷史沿革

郯城馬頭吊爐烤牌(潮牌):吊爐烤牌,因製作時用吊爐烘烤,故而得名。它兩面焦黃,正面撒滿芝麻,香味四溢,酥脆可口,配其油鹽、花椒、蔥花等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