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10月底前將興業太陽能“收入囊中”水發能源強調其盈利能力並未惡化'

"

每經記者:歐陽凱 每經編輯:魏官紅

"

每經記者:歐陽凱 每經編輯:魏官紅

預計10月底前將興業太陽能“收入囊中”水發能源強調其盈利能力並未惡化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獲批“嫁入”山東國企後,8月26日上午,興業太陽能(00750,HK)與水發能源集團聯合召開股權併購重組工作說明會,向珠海市政府相關部門及銀行債委會彙報了併購重組工作的最新進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說明會上了解到,雙方計劃在10月底前完成交割。

今年1月,身陷債務危機的興業太陽能宣佈,擬引入水發集團子公司水發能源。值得注意的是,興業太陽能2018年虧損高達6.7億元,被問及如何看待收購標的的這一業績,水發能源方面迴應表示,興業太陽能2018年的虧損主要是債務違約原因導致公司採取的一些較保守的撥備減值會計處理方式,以及保障公司項目不出現違約風險採取的經營策略,興業太陽能本身的經營狀況及盈利能力並未惡化。

重組已不存在實質性障礙

水發能源副總經理王棟偉在說明會上表示,按照水發集團的要求,水發能源在2019年下半年的首要工作重點是完成對興業太陽能的併購。在水發能源方面,已經通過了山東省國資委的批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於經營者集中的審批。而在興業太陽能方面,已有超過98.4%的債券持有人同意境外債務重組支持協議,接下來9月將召開股東大會,表決通過水發能源成為控股股東等議案。

“目前,兩條路線的工作都在有序開展,我們預計10月可以完成正式交割。所以,現在併購工作已經不存在實質性障礙,接下來的工作主要是完成各項手續流程。”王棟偉表示。

此前在8月9日,興業太陽能發佈公告稱,其獲呈遞公司清盤的呈請,由德意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以下簡稱德銀香港)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頒佈的公司(清盤及雜項條文)條例(第32章)發起,呈請事項主要與一項近627萬美元(約逾4927萬港元)債務有關。

興業太陽能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稱,這實質是雙方對於融資服務條款中費用部分的理解分歧形成的合同糾紛。該人士表示,去年8月,德銀香港承諾幫助公司融資以解決公司的資金問題,但最終並未幫助公司達成融資方案。自公司發出重組公告後,德銀香港向公司主張支付其服務費627萬美元。公司認為融資項目並未完成,不應該支付其高額服務費。

“德銀香港並非符合資格的債權人,無權對興業太陽能提出清盤呈請。公司會繼續與德銀香港溝通,有可能達成庭外和解。即使最終進入法院判決程序,鑑於訴訟金額微乎其微,不會對重組交易事項以及公司的業務發展構成任何障礙。”興業太陽能方面表示。

水發能源方面也在說明會上強調稱,在瞭解事情的經過、諮詢了香港律師的意見後,認為這不是上市公司的債務糾紛,是一起有爭議的服務費用的合同糾紛,不會影響水發能源對興業太陽能的價值判斷和併購工作。水發能源理解並支持興業太陽能對德銀香港的態度和行動,最壞的結果是向德銀香港支付其主張的費用,但這不會對收購興業太陽能構成任何障礙。

強調興業太陽能目前運營正常

根據今年6月披露的認購協議,興業太陽能同意向水發集團(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水發能源子公司)發行16.87億股認購股份,相當於其已發行股本的66.92%左右,每股認購價為0.92港元,較其最後交易日收市價折價約7.07%。但目前,興業太陽能股價已跌破水發能源的收購價。

對此,王棟偉在說明會上回應稱,收購興業太陽能是看重興業太陽能在新能源、綠色建築和新材料行業的地位、與水發業務的契合度、擁有兩個上市公司平臺等多種因素。今年1月,水發能源方面聘請了專業的律師和會計師團隊進行了深入的盡職調查,每股0.92港元的收購價格是在專業團隊充分評估和其綜合考量的基礎上得出的結論。水發能源認可興業太陽能的綜合實力,看好興業太陽能的發展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興業太陽能在連跌6日、累計下跌41.7%後,今日(8月26日)股價已經出現了逆市反彈,截至收盤,股價上漲18.33%,報0.71港元/股。

水發能源方面表示,在過去幾個月,公司也參與到興業太陽能與債權人關於重組支持協議的溝通中,幫助債權人樹立對興業太陽能債務重組的信心。如有必要,水發能源方面也會在其它方面提供支持,目的是促成此次併購重組工作順利完成。

去年10月,興業太陽能發行的1.6億美元優先票據出現違約,同時觸發2.6億美元優先票據和9.3億元可轉債的交叉違約,由此爆發債務危機。從違約事件發生至今,已有超過10個月的時間。談到當前興業太陽能的經營情況,王棟偉表示,興業太陽能目前管理團隊穩定,所有資產安全,市場開發能力仍然很強。

“光伏業務方面,從近期能源局公佈的光伏競價上網項目中,興業太陽能獲得380MW項目,位列全國第九;綠色建築仍有很多大型重點項目中標;新材料作為獨立的上市公司,生產經營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上述人士進一步解釋稱。

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