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嶂石巖位於石家莊西南的贊皇縣境內,距市區約110公里,屬於山西和河南交界的南太行,海拔接近兩千米,是太行山森林公園精華所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地質公園。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景區面積幅員遼闊,約120平方公里,景觀豐富多彩,蔚為壯觀。群峰連綿、千壑交錯,站在高處俯瞰,近處怪石嶙峋,峭壁跌宕;遠處奇峰疊影,山影蔥蘢;峰頂或平或尖,形狀各異。尤其是夏秋時節,稜角分明的峰巒在朝暉和夕陽的映照下,給人的感覺既如夢如幻,又氣勢磅礴。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嶂石巖地貌做為與丹霞地貌、張家界地貌齊名的中國三大砂岩地貌,雖然地質構造和形成過程各有不同,名聲也不如另外兩個大,但也都同樣因其氣勢壯闊而備受繪畫及風光攝影愛好者青睞。據地質論文《太行山地質地貌新解》指出,太行山嶂石巖為陸相沉積。由發生在華北地區的一組規模巨大的隕擊事件造成了隕擊坑附近地殼的劇烈波動,在太行山這個地區形成了的凹陷,為大規模陸相沉積提供了條件,赤紅的嶂石岩層由氧化環境形成。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這種在太行山脈多有分佈的地貌,最早是在嶂石巖村發現並命名的。它的那種稜角鮮明的紅崖長牆砂岩、階梯狀陡崖構成的垂直溝谷,以及其間堅毅生長出來的綠樹,構成獨特的壯麗、秀美山水畫卷。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整個嶂石巖風景區包含九女峰、圓通寺、紙糊套和凍凌背四個分景區,這四個景區就分佈在016縣道兩側不同村莊的後面。

一、凍凌背:

凍凌背分景區是嶂石巖景區內最靠北邊的一個分景區,凍凌背因其在冬天在裡面的瀑布傾落形成高達30餘米的凍凌玉柱景觀而聞名於世。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傳說玉瀑落湖也是嶂石巖景區十分著名的景觀。按照景區介紹,覺得裡面應該“有瀑有湖”,我們還在夏初這個不可能有“凍凌玉柱”的季節,首先選擇遊覽凍凌背了。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沿著石階進入凍凌背景區,兩旁的大山幾乎都是典型的三層階梯陡崖長牆這種嶂石巖的典型地貌。走出去1公里左右就是前往仙人洞的岔路。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在凍凌背峪西有一山洞,古時人稱仙人洞,洞口距地達50餘米,附近則全是極險峻的陡崖。因抗日戰爭時期,此洞曾被抗日武裝用做糧庫,就改稱冀西糧倉之名。”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登到仙人洞的石階很陡,而且也很狹窄。在比防火樓梯還難爬的狹窄石階上,艱難向上爬升近20層樓高。對於整個凍凌背步道爬升350米的高度來說,這段50米的相對高度的路並不算高,但因為是直接爬升,所以這段路還是整個路程中最吃力的。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仙人洞並不深,只有二三十米。抗戰時能用它儲存糧食,顯然更主要的原因是它在深山的絕壁之上。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從仙人洞下來,繼續向前走不遠就是連續爬坡的山路了。

初夏的凍凌背,遊人很少,絕大多數時候我們前後很遠都看不到其他的遊客。在茂密樹林下面,空氣涼爽、溼潤。走在安靜石板步道上,心情舒暢、愜意。負重和爬山使我們的呼吸加速,感覺肺活量也變大了,我們就這樣近乎貪婪地呼吸著略帶草木香味的新鮮空氣。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繞過宇宙鋒,前面的山路越來越陡了。再翻過一個小山包,就來到凍凌玉柱景觀所在地。傳說中的瀑布只剩下了少量滴水。瀑下的“湖”水更是已經乾涸了。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穿過“滴水”的瀑布,順著步道開始下山。景區標稱的景點多半都沒有什麼特別可看的。其中的“雲中舞廳”是山中一處比較別緻的較大的平臺;快到山腳下的角度所看到的神龜探海還真有幾分神似。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夏季凍凌背的景色都不能算驚豔。雖然整體上,這裡的嶂石巖地貌很受繪畫愛好者青睞,但就遊覽來說,除了可以較多地近距離看到嶂石巖地貌之外沒有特別好看的景色。據說冬天在二棧崖頂至二棧山腰石階上形成的30米高冰凌才十分壯觀。

二、紙糊套(迴音壁):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三層階梯狀丹崖長牆連綿地橫在景區西側,在初升的陽光照射下格外壯觀。即使是使用12mm的廣角鏡頭也無法將整個丹崖長牆收入畫面。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拍完丹崖長牆、吃過早飯之後,我們開車穿過西格臺村狹窄的村道,來到槐泉寺門前的停車場。槐泉寺後面的紙糊套景區裡有非常著名的“世界最大自然迴音壁”。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紙糊套景區內有當年李自成義軍餘部活動的遺蹟,哨石、石門、大王臺、古佛巖等景點彷彿還在述說幾百年前的往事。由石門向西有槐泉寺,此寺始建於唐代,元、明兩代均重修過,舊稱石佛寺,於明代改稱。槐泉寺西有魚石畫屏景觀,由魚石畫屏西行,順二棧崖路南行可至迴音崖,這是佔了我國之最的一處景觀,只要在迴音崖的一端發聲,另一端會馬上發出酷似原音的回聲。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在此還可看到雲崖撒珠景觀。由迴音崖繞行,過虎澗、枕流景觀,即至槐泉峪溝頭。這裡有槐泉景觀、妻樹景觀和引槐泉水而成的半月湖景觀供遊人觀賞。”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景區的停車場就設在槐泉寺的門前。遊客可以穿過寺廟進入景區;如果你尚無佛緣或是對這種修舊如新的寺廟沒有興趣,還可以從寺廟右側的小道直接進入景區。寺廟左側的道路是逆時針遊覽的出口。

進入景區不遠就是魚石畫屏。大大的石屏從正面看好似一條閉目養神的大魚,從側面則可以粗略觀察這裡在數億年前由海變山的地殼沉積和形成過程。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過了魚石畫屏不遠有一個右轉通往情人峽的岔路,我們上到一半,因為前面的太難走,就原路返回了。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從情人峽岔路返回,繼續在安靜、清涼、舒適的石階路上向二棧上爬,繼續往前走差不多一公里多,就來到了嶂石巖景區裡最著名的一處景點——迴音壁。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據說,這裡是“世界最大的天然迴音壁”,並於2001年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對於那些人為追求的所謂“世界之最”,老範很少關注,不過這種自然存在的世界之最,如果有可能還是值得深入遊覽的。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這個天然迴音壁位是一處“高110米,弧長300多米,弧度255度的山谷”。在弧線上任意一端的一個人輕聲說話,另一端的人就可以像在說話的人身邊一樣聽到。而且迴音壁反射過來的聲音清晰、透亮,沒有半點失真或干擾。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穿過迴音壁,就是從二棧下山的石板路。紙糊套景區步道相對其他分景區要短一些,下山時感覺也相對輕鬆。在茂密叢林裡的小路上漫步、盡情呼吸著天然氧吧裡的新鮮空氣;雖然景色不算綺麗,但身處初夏那種滿山翠綠之中周圍一切也著實養眼、慰心。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返程走到不到一半時是槐泉景點。在水少的季節,泉水並不是很大。看似不起眼的槐泉卻是滏陽河支流槐河的源頭,而且素有“萬古槐泉流不厭”的美譽。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繼續向山下走,很快就走出紙糊套景區。

三、圓通寺:

從紙糊套景區出來,我們直接就到了嶂石巖景區裡最大的分景區——圓通寺。圓通寺分景區的步道是嶂石巖景區中最長的、選擇也較多的。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分景區內有海拔1774米的嶂石巖景區的最高峰——黃庵堖,而且還有索道可以作為上下山的選擇。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從圓通寺停車場下車,穿過一塊梯田,就進入圓通寺景區了。繼續向前,很快就是一線天。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一線天石階步道爬高50多米,共1111級臺階。雖然爬升相對高度與凍凌背的仙人洞相近、兩邊山勢也很險峻,不過總體感覺還是比上仙人洞容易許多。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爬過一線天,已是中午了。我們在劍劈石附近休息,吃自帶的午餐補充能量。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吃過午飯,我們繼續向山上爬。登上二棧步道,就能看到東面的幾座山峰了。遠處的九女峰在這個角度看不大出來“九女”的形象。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過了彩屏,有一個向右的岔路通往圓通寺。一里路上跟著石階上“圓通寺有水”的漆字向前走。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前方大山峭壁呈現出一種奇妙的現象,像是被人劈開後又摳下去一塊的樣子。而被摳下去那部分的上面還有石塊似乎時刻都有掉下來的危險。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走近峭壁發現,原來圓通寺和乳泉共在一處,就在這“被摳掉”的巨石下面。圓通寺是一座始於元代、重建於明朝的寺廟遺址,寺廟門前有明朝弘治年間的《重修圓通寺記》碑和《嶂石巖封疆記》兩塊碑矗立並見證著歷史。寺後巖洞崖壁上的6組巖畫依稀可見。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遺址右邊,是一座高20米高的“乳泉”巖洞,因巖洞洞頂倒垂的鐘乳石,似人體的軀幹。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在軀幹上部,有一鐘乳石,乳泉常年從鐘乳石流出。有一村民承包了此泉賣水,沿途地下的漆字應該都是出自他的手。不過這個泉水確實清涼、甘甜。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從圓通寺岔道返回,我們繼續沿著環形步道向三岔口方向走。這是一段大約有兩公路多、在二棧和三棧之間上上下下的山路,可以盡覽沿途的各種嶂石巖景緻。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由於時間和體力的關係,我們抵達三岔口後,沒有繼續向黃庵堖主峰方向去,而是選擇下小天梯往回走了。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總體來說,與齊名的另外兩大砂岩地貌相比,嶂石巖景色雖略遜於丹霞和張家界,景緻不如另外兩個多。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

不過從整體上看同樣也十分壯麗秀美,因此有很多繪畫愛好者喜歡來此寫生。因為遊客少、植被好、空氣新鮮,所以,嶂石巖景區更適合休閒爬山,更適合那些喜歡石階山路的初中級爬山愛好者。

遠古的一次隕石撞擊,在汪洋大海中造就太行山嶂石巖獨特地質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