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巴“斷交”為蔡當局敲警鐘 “斷交潮”非危言聳聽

臺灣 巴拿馬 美國 中美關係 海外網 2017-06-14
臺巴“斷交”為蔡當局敲警鐘 “斷交潮”非危言聳聽

臺巴“斷交” 圖源:臺媒“中央社”

6月13日,臺灣最重要的兩個“邦交國”之一的巴拿馬突然宣佈與臺灣“斷交”,並且立即與中國大陸共同簽署聯合公報,建立起外交關係。臺巴號稱有“百年邦交”,這一“斷交”事件無疑將會大大沖擊冥頑不化的蔡英文當局。

中國社科院臺研所臺灣問題專家鍾厚濤應海外網(m.haiwainet.cn)之邀,就臺巴“斷交”事件作出解讀分析。

------------------------------

6月13日,巴拿馬總統瓦雷拉無預警式宣佈與臺灣“斷交”,引發島內朝野一片錯愕。鐵的事實再次證明,兩岸關係是臺灣對外關係的基石,沒有良好的兩岸關係作為支撐,臺灣在國際舞臺上只會被日益邊緣化。未來蔡英文要想突破這種困境,唯一的化解之道,就是早日調整兩岸政策、接受“九二共識”,舍此別無他途。

巴拿馬與梵蒂岡並列為臺灣兩個最重要的“友邦”,兩相參照而言,梵蒂岡的宗教象徵意義巨大,但巴拿馬的實質意義更大,臺巴“斷交”對蔡當局的心理衝擊自然也更大。

首先是百年“邦交”毀於一旦。早在1910年的清末時期,巴拿馬就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中華民國成立後,則繼續深化了與巴拿馬的這種關係。蔣介石集團退踞臺灣之後,也將這種關係帶到了臺灣,並延續至今。李登輝、陳水扁時期,臺巴關係一度告急,但最後在重金收買之下,總算勉強維繫。現在蔡英文剛剛上臺一年多,就將這個最重要的“友邦”給“搞丟”,其執政能力被島內媒體批評是“簡直弱爆了”。

其次是直接“斷交”猶如“當頭一棒”。蔡英文高度重視與巴拿馬的關係,2016年6月份在其剛剛上臺一個多月的時候,蔡就親自率團訪問巴拿馬,以期能夠維繫住與巴拿馬搖搖欲墜的關係。在此後一年多時間裡,蔡當局通過對巴拿馬投資、援助、技術支持等各種方式,全力鞏固臺巴關係。但現在巴拿馬直接與臺“斷交”,無疑宣告了蔡當局圖謀的徹底破產。

更讓蔡當局難堪的是,之前的岡比亞、聖多美與普林西比雖然也與臺“斷交”,但都是先與臺“斷交”,再和中國大陸建交,這種做法雖然臺當局難以接受,但至少還給了臺灣當局一段時間的緩衝期。而巴拿馬的做法則直接“一步到位”,直接與中國大陸建交,完全沒有中間的與臺“斷交”環節,這種做法顯然更具衝擊力,更讓蔡當局更加措手不及。

最後是“倚美固邦”心理宣告破產。巴拿馬與美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巴拿馬運河一度被美國所掌控,巴拿馬也被外界視為美國的“後花園”。蔡當局維繫與巴拿馬關係的一個重要做法,就是希望能夠藉助美國的力量來繼續推進。在蔡當局看來,美國對巴拿馬具有強大的影響力,臺灣只要抱住美國“大腿”,美國就會向巴拿馬施壓,要求其不與臺灣“斷交”。

但現在的事實證明,所有的一切不過是蔡當局的虛妄幻想罷了。美國在處理臺灣問題時,從來都是把臺灣問題視作中美關係的一個棋子而已。目前特朗普已經公開承諾將會恪守“一中政策”,而且中美需要在朝核等諸多全球性議題上密切合作。在中美關係大局既定的情況下,即使美國對巴拿馬有一定的影響力,但估計也不願意因為臺灣問題來衝擊中美關係。所以蔡當局指望利用美國影響力來維持與巴拿馬等“邦交國”關係的做法,完全是緣木求魚、南轅北轍。

目前臺灣僅剩下20個所謂“邦交國”,其中大部分國家早已對臺“離心離德”,臺灣整個對外情勢也已經岌岌可危。未來蔡英文若不及時調整兩岸政策,妥善管控對外關係危機,臺巴“斷交”極有可能會引發骨牌效應,“斷交潮”的風險絕非危言聳聽。

(鍾厚濤,中國社科院臺研所助理研究員、博士,海外網專欄作者)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