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驊:柯文哲何以批評香港與東南亞國家

臺灣 民主 經濟 泰國 華夏經緯網 2017-04-12

張良驊(評論員)

臺北市長柯文哲3月底展開8天7夜的東南亞行程,走訪馬來西亞吉隆坡、泰國曼谷、印度新德里。柯文哲在此次訪問期間開炮說:“香港很無聊,就一個小島有什麼好看的。”他4月9日再度開炮說:“香港不是隻有小,沒有選舉的自由,沒有自由的靈魂有什麼好羨慕的。”他不僅開炮批評香港,而且在進行訪問時也批評東南亞國家。他以批評的語氣說,新加坡好像是“住在籠子裡的金絲雀,”馬來西亞有華人跟馬來人的衝突,且種族、宗教、政黨全部混在一起,,根本無法克服困境;泰國已經政變3年多了,還沒有選舉,是由政府指派誰當領導人;而印度教跟伊斯蘭教的問題,也沒辦法解決。他4月9日還吹捧臺灣說:目前出訪東南亞,各國各地都對臺灣的民主自由“羨慕到流口水”。2014年臺北選舉,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打藍綠,民主上的成功,讓馬來西亞等非常羨慕,顯然,臺灣地區的民主多元,已成亞洲的價值。柯文哲公開發表這些講話,批評貶低香港及東南亞國家,表揚抬高臺灣,主要有以下目的。

提高自己施政的民眾滿意度,擴大2018年連任臺北市長的民意基礎。柯文哲本來在外傷、外科重症、急救、器官移植醫學等方面有專長,是臺灣的一名頗有建樹的醫師;但他有“官癮”,不甘心一輩子行醫。在2014年的臺灣市長選舉中,他以無黨籍身份參選,獲民進黨的“禮讓”和臺聯黨的力挺,以58.2%的高票當選。但他施政急躁、隨意、草率,事與願違,承諾“跳票”,給人以“說話的高子,做事的矮子”的負面觀感,施政滿意度迅速下滑,由上任百日時的70%下滑到現在的30%左右,在六都市長中吊車尾。如此低迷的施政滿意度,令許多人對他未來連任信心不足。柯文哲深知,臺灣已是一個民粹思潮高漲的社會,只要表揚哪怕是片面表揚臺灣,也能得到許多具有民粹意識的民眾的認同和支持。所以,他採取“施政不足說話補”的策略,批評香港及東南亞國家的不是,來襯托臺灣的正確;以片面吹噓臺灣的民主自由令東南亞國家羨慕要死,來彰顯臺灣的所謂民主自由的亞洲價值。其實,臺灣自從實行民主化制度以後,經濟遭受畸形民主自由行為的嚴重衝擊,發展持續緩慢,由昔日的“亞洲四小龍”之首淪落為之尾。像這樣妨礙經濟發展“絆腳石”的民主自由,還是不要的好。

誘導香港及東南亞國家等地嚮往民主自由的民眾,前來臺北等臺灣的地方學習“取經”、觀光旅遊。儘管臺灣的民主是畸形的、自由是過度的,民主自由成為許多臺灣的“口頭禪”和非法抗爭的“護身符”,但柯文哲吹噓道,東南亞國家都對臺灣的民主自由“羨慕到流口水”,臺灣的民主多元已成亞洲的價值,民主、自由、多元開放,就是臺灣最大優點;又批評香港“沒有選舉的自由靈魂”,讓人以為臺灣似乎真的是“亞洲民主的燈塔”,意圖不明臺灣民主自由真相又嚮往自由民主的香港和東南亞國家等地的民眾前來臺北、臺灣各地學習“取經”、旅遊觀光,隨帶彌補一點蔡英文當局無力處理兩岸關係導致陸客持續大幅減少的損失。

掩飾臺灣二十餘年只注重“拼政治”忽視“拼經濟”的不足緩解臺灣民眾對臺灣當局“拼政治”有術、拼經濟無感的不滿情緒。臺灣曾經在“兩蔣時代”實行經濟高速成長,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讓民眾過上“錢澆腳目”的富裕生活。可是,自從在李登輝時代實行政治民主化制度以後,無論國民黨還是民進黨執政,在選舉的圧力下,一味採取“權宜之計”,重視“拼政治”,忽視“拼經濟”,導致經濟持續低迷,民眾的收入增長緩慢,大學生起薪前10年是25K(新臺幣,下同),如今10年後還只是26K。特別是蔡當局熱衷於炒短線,追討國民黨黨產,計劃降低離退休軍公教人員的俸祿,已引起許多臺灣民眾不滿。柯文哲批評香港和東南亞國家這個不是那個不對,不僅專挑人家的“毛病”,或是“雞蛋裡挑骨頭”,甚至是無端指控;又大肆吹噓臺灣的民主、自由、多元開放所謂的“最大優點”,就是要告訴臺灣民眾,臺灣近年來雖然經濟發展緩慢,甚至在吃老本,但在推動民主、自由、多元開放方面取得“優異成績”,“東邊不亮,西邊亮”,“失之東隅,收之又榆”,緩解臺灣民眾對臺灣當局“拼經濟”無感、“拼政治”有術的不滿情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