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獨”的盡頭是統一,對於訪問臺灣金門,海協會長陳德銘提出這些條件

臺灣 陳德銘 臺海時事 時政 上海觀察 2017-03-29

近日有兩則關於兩岸關係定位的新聞。

一則有關大陸方面的表態。在博鰲亞洲論壇期間,針對今年1月臺灣海基會董事長田弘茂邀請海協會會長陳德銘在金門會面,陳德銘迴應,希望能有機會訪問臺灣,也想去金門,但不會抱“幻想”。

陳德銘說,希望臺灣方面能“創造機會”給他,“你們都知道機會是什麼,我不能作為一個外國人去”,應該是以“一個國家兩個還分治著的機構授權代表”的身份訪臺。

另一則是臺灣方面的表態。上週,臺灣島內朝野在立法機構審查“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當局外事部門負責人李大維在立法機構“外交國防委員會”表示,“兩岸關係不是外交關係”,而後陸委會主委張小月在受訪時也呼應說,“兩岸關係就是兩岸關係”,這兩人的表態引起部分民進黨人士及綠色媒體的批評,將他們稱之為“賣臺”。

如果光從消息本身看,兩岸對於彼此關係的定位差距似乎不大。陳德銘提出,他訪臺灣前提是不能作為外國人去,兩岸是“一個國家的兩個分治機構”;而臺灣方面認為,“兩岸關係不是外交關係,就是兩岸關係”。

然而,這兩個表態並不算什麼最新消息。早在去年8月,陳德銘在上海蔘加海峽兩岸首屆青年創客大賽頒獎儀式時就表示,“(海峽兩岸)是一個國家下的兩個治理機構,還是兩個國家,這點必須明確”。

而臺灣方面的表態,更是遵循臺灣地區憲制性規定出發。早在1993年,當時的地區大法官會議就以329號釋字定調“兩岸之間的簽署協議,不是國際協議”,臺灣對外締約實行“雙軌制”,兩岸簽署的協議,應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處理。

儘管是老調重彈,但在如今兩岸關係緊張的當下卻別有意義。更重要的是,儘管從表面看雙方內容相似,但背後的含義卻各有側重。

對陳德銘而言,重點在兩岸關係是“分治但不分裂”。大陸方面始終認為,“一個國家的兩個分治機構”並不是一個穩定的模式,或者說並不是一個最終的結果,否則的話,暫時性的“分治”就會異化成了長期的“一邊一國”或者是“一中一臺”。

所以,“分治”的現狀需要用“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一箇中國”來加持或限制,這就是陳德銘所稱的“分治但不分裂”:一方面,現狀是一個國家下的兩個分治機構;另一方面,他不能以外國人的身份訪問臺灣。

這並不是杞人憂天。長期以來,“九二共識”之下“一箇中國,各自表述”,國民黨當局只堅持後面半句“各自表述”,採取“只經不政”、“不統、不獨、不武”的政策,把兩岸關係變成純粹的經貿關係。由於兩岸迄今沒有簽署“和平協議”,繼續維持所謂的“敵對現狀”,這給持“臺獨”立場的民進黨很大的政治操縱空間。這也就是為何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提出要再進一步尋求“一中同表”,謀求海峽兩岸就“一箇中國”的“內涵”尋求共識。

至於臺灣當局提出“兩岸關係就是兩岸關係”,應該從兩個方面理解。第一,無論是李大維還是張小月,都不是民進黨當局的核心人物,他們甚至都不是民進黨黨員,因此,這個表態並不代表民進黨當局改弦更張放棄“臺獨”主張;第二,無論是李大維還是張小月,都是臺灣當局的現職高官,儘管他們的話中還有一些模糊,但至少也表明了當局的官方立場。

外界注意到,李、張二人這番話的背景,是綠營民意代表企圖施壓立法機構制定兩國論版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一種比較樂觀的觀點是,我們常認為蔡英文當局的兩岸政策在倒退,如今兩人的表態雖然只是過去政策的同義反復,回到原點也算是一種另類的“進步”。

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恐怕還是大陸的反對“臺獨”的決心,用陳水扁的話說,“‘臺獨’不可能就是不可能”。此外,對於即將進入第二執政年度的民進黨當局而言,面對民調支持率持續下滑以及兩岸交流跌入谷底的窘境,顯然需要有一定的自我調整。

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否算“口惠而實不至”,李大維及張小月兩位的先後表態,某種程度上還應視作民進黨當局對兩岸關係釋放的信息,至少是一個更加務實的信號。

當然,今年“5·20”將近,蔡英文照例要發表講話,或許我們可以從她的講話中,評估出她的兩位部下的講話有幾分真,有幾分虛,而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最近已經用硬話把硬道理說了出來,“‘臺獨’之路走到盡頭就是統一”。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笪曦(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