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毅夫:臺灣問題的歷史視角

汪毅夫:臺灣問題的歷史視角

汪毅夫。中國臺灣網資料圖

魯迅翁嘗謂:一部《紅樓夢》“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祕事……”。從各種歷史(斷代史如中國近代史,專門史如戰爭史、民眾史、日據時期臺灣史等)的視角看臺灣問題,我們可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了解,可以發現更多的論題和談資。

請允許我舉例言之。

我們說:“臺灣問題始於民族弱亂”。從中國近代史的視角,我們清楚地看到:從1840年起始的民族弱亂,到1895年至於極矣、至於割地求和的地步。1895年,一紙《馬關條約》“割讓”了臺灣。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大的國恥,是全體中國人心中共同的痛。然而,比割地更加嚴重的是棄民:臺灣既割,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從此淪為棄民。從1895年至1945年,臺灣人民在日據臺灣50年的“特殊歷史條件”下產生的“特殊心態”,是實現祖國統一必須化解的問題,因為我們追求的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

我們也經常說:“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戰遺留的問題”。從戰爭史的角度,我們又會發現,政治對立是內戰發生的主要原因,也是70年來海峽兩岸關係的梗。國民黨頑固派從反共立場出發,破壞國共和談、不宣而戰、發起內戰。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1950年7月31日公佈的數字,1946年7月至1950年6月,國、共雙方軍隊各損失(傷、亡、被俘、失蹤)兵員8071350人、1522500人。內戰的嚴重傷亡反映了政治對立的尖銳程度。當內戰形勢發生逆轉,臺灣成了國民黨及其黨政軍特機關的敗退之地,臺灣問題發生了。作為戰爭史的內戰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涉及臺灣的史實往往未得充分論述。譬如,1945年10月17月“國軍70軍”在臺灣基隆登岸,該軍在臺期間整編為“整編70師”並擴徵兵員。1946年12月26日,“整編70師”奉調大陸參加內戰,在1947年1月9日的山東被中國人民解放軍全殲。被俘的士兵包括了在臺徵收的臺籍士兵,這是在大陸的臺籍老兵的主要來由。這裡也有我們的論題和談資。

從民眾史的視角,如果我們設身處地站在臺灣人民的立場上看,則我們會發現又一個“特殊歷史條件”下產生的“特殊心態”的問題。中國內戰不在臺灣打,但戰後臺灣卻成了問題、成了中國內戰遺留的臺灣問題,並且久拖未決。1949年1月21日,臺灣作家楊逵在上海《大公報》發表《和平宣言》,其要點是:1.反對內戰。“現在國內戰亂已經臨到和平的重要關頭。臺灣雖然比較其他省份安定,沒有戰,也沒有亂”,他希望“國內戰亂”和平解決,“防止任何戰爭波及本省”;2.反對“臺獨”。“請社會各方面一致協力消滅所謂獨立和託管的一切企圖”;3.反對迫害。“避免類似二二八事件重演”,“請政府釋放一切政治犯,停止政治性的捕人”;4.反對獨裁。“保證各黨派依政黨政治的常軌公開活動,共謀和平建設,不要逼他們走上梁山”,“請政府從速準備還政於民,確實保障人民的言論、集會、結社、出版、思想、信仰的自由”,“自下而上實施地方自治”。楊逵向國民黨說明了臺灣人民的願望,但臺灣政治的變化總是走向人民的反面。臺灣民眾的生活狀態當然不同於“解放區的人民”,當然會有不同於“解放區的人民”的“特殊心態”,臺灣民眾唱不出“解放區的人民好喜歡”的快樂。

臺灣問題久拖未決,國民黨頑固派及其反動立場是其原因之一;而日據臺灣時期遺留的“皇民”參與的“臺獨”活動、“皇民意識”滲入的“臺獨”主張,也是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的重大阻礙。顯然,日據時期臺灣史的視角也是可取和應取的。

作者:汪毅夫,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講座教授、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曾任福建省政府副省長、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