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美國領導的TPP夢碎,臺灣加入大陸主導的RCEP可能性還有多大?

臺灣 美國 經濟 投資 上海觀察 2017-04-02

隨著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而中國“繼續深入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國際社會對中國引領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普遍抱有一定期待。

不過,在3月15日的中外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並未點名TPP,僅說“對有利區域經貿整合的FTA(自由貿易協議)持開放態度”,他同時說:“我們不會越俎代庖,不會超越區域去做不應是中國做的事情。”

與中國大陸對TPP抱持謹慎態度不同,多年來,臺灣方面一直積極謀求加入當初由美國主導的TPP。但是,臺灣在TPP懸而未決、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進不了、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又不願推動的情況下,又該如何自處,才能防止自己被邊緣化呢?

利益主導:臺灣謀求加入TPP

2006年時,TPP只是由新加坡、新西蘭、智利與文萊等組成的小型自貿區,直到2008年美國宣佈加入,成為TPP主導者後,參與成員才不斷擴充,到2015年已經有12國參與,其GDP總量涵蓋全球近40%。

臺灣與TPP多數成員的經貿、投資關係密切,但臺灣已生效FTA的貿易涵蓋率不及10%,遠遠落後於競爭對手韓國,而韓國FTA貿易涵蓋率在計入中韓FTA後已超過80%,且是全球第一個與歐盟、美國、中國、印度、澳洲完成FTA的國家。

因此,臺灣如能加入TPP,等於同時與TPP的12個貿易伙伴簽署FTA,可一次獲得多方相互關稅減免、服務業與投資市場開放,以及投資保障利益,可為臺灣的產業爭取出口市場公平競爭的環境。因為這個緣故,馬英九主政時期,持續通過各種場合,表達加入TPP的意願,但同時,他也沒有放棄加入中國大陸主導的RCEP,當時,他稱之為“雙軌策略”。

變數橫生:美國退出TPP

然而,今年1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甫上任,立即簽署行政命令,宣佈美國退出TPP。這對一直押寶TPP的民進黨當局無疑是致命一擊。

蔡英文上臺伊始,立刻拋棄馬英九時期同時謀求加入TPP、RCEP的雙軌策略,將所有籌碼放在美國主導的TPP上。如今美國退出後,臺灣的TPP夢碎,不得不改以雙邊自由貿易協議為主要經濟策略,但這樣一來,臺美“貿易及投資架構協定”(TIFA)的條件就會逐漸浮上臺面,而一旦開放美豬成為臺美經濟談判的主旋律,就會重演日本福島產品解禁引發的食品安全風波,再次衝擊蔡英文的民意支持度,可能無助於TIFA的簽署。

國際信用評級公司惠譽臺灣分公司總經理何登堂1月指出,未來若採取雙邊貿易談判機制,雙邊一項一項談,速度可能放慢。

此外,在美國大力招商的政策下,除了鴻海集團宣佈加碼投資美國外,臺塑也將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大舉投資3000億元新臺幣。一方產業政策在政治操作下搖擺不定,而另一方卻在積極招商引資,臺媒因此擔心,此舉很可能加速推動臺灣產業外移,進一步造成臺灣產業空洞化。

進退維谷:RCEP也不成

對臺灣來說,現在的TPP就是一塊雞肋,一方面缺少美國的支持,困難度提高;另一方面,加入一個沒有美國的TPP,意義與重要性已大不如前。偏偏在民進黨當局的規劃中,舍TPP外毫無可行替代方案。當日本希望加入RCEP取代TPP時,在利益選擇考慮下,日本與臺灣洽籤FTA的難度勢必提高。

中國大陸主導的RCEP有16個經濟體,佔全球GDP總量的34%。美國的退出,使RCEP沒有了TPP的競爭。大陸在APEC、世界經濟論壇等多個場合,都積極推動開放與自由貿易,被外界視為亞洲自由貿易的推手;而一旦亞洲國家出口大陸份額更高,不僅彼此之間的關係更緊密,同時也更確立大陸的主導地位。

反觀臺灣,RCEP的16個經濟體中,除大陸外,其餘15方與目前臺灣推動的“新南向政策”國家高度重疊;另外,臺灣出口七成屬於中間財(總收入減去附加值後所得),而RCEP則追求原產地規定,也因此,臺灣經濟的挑戰不是TPP而是RCEP。

然而臺灣能加入RCEP嗎?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曾說,“RCEP預計2017年就會談完,因為有中國大陸在,臺灣加入的機率是零。”

歸根結底:兩岸政策是關鍵

實際上在馬英九時期,臺灣政壇內部也有相對清醒的人士。當時的經濟部門次長卓士昭就明確認為,無論是TPP還是大陸帶頭的RCEP,“改善兩岸關係是關鍵。”

他說,我方與美國以外的其他TPP國拜會時,許多國家就開出兩個條件:第一,美國要同意;第二,中國大陸不能反對。他舉例說,2008年前,臺灣想“從世界走向中國”,不跟大陸往來,努力與其他國家談FTA,但收穫甚少,“沒有國家願意籤,電話也掛上”。但2008年馬英九執政後,新加坡、新西蘭都簽了,“代表這條路走得通。”

臺灣《旺報》發表文章認為,先前美日的TPP與中國大陸的RCEP隔空喊話時,民進黨當局明顯“繞開大陸”,不僅不力推ECFA,兩岸貨貿談判也全面喊停,且更偏向加入TPP,無視RCEP成員國與臺灣“新南向政策”的高度重合,不聽工商業界的勸阻,全力押寶TPP,硬將此列為政策方針。如今,蔡英文該醒醒了,應正視“親美遠中”錯誤佈局,不要再一意孤行。

中國國民黨籍民意代表陳學聖認為,蔡英文當局若不趕快改善兩岸關係,繼續瞎蒙亂撞,臺灣經貿前景令人憂心,“會比金融海嘯時候更艱困!”他說,重新開啟兩岸對話,是臺灣突破困境的唯一道路。

可見,面對TPP與RCEP,“親美日、遠大陸”且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民進黨當局,如果不從根本上定位兩岸關係性質,而只是盲目地“從世界走向‘中國’”,最終將會使臺灣經濟沉淪,在世界貿易體系中更加邊緣化。

(本文編輯:洪俊傑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朱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