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搞“綠色恐怖”,民進黨開啟“末日狂飆”模式

臺灣 政治 民主 歷史 中國網觀點中國 2019-06-26

楊昆福 廈門市臺灣學會理事

大搞“綠色恐怖”,民進黨開啟“末日狂飆”模式

今年6月19日,綠營民意代表挾在臺灣“立法機構”的席次優勢,強行通過了所謂“國安法”相關條文修正案。其中備受外界關注的有幾個方面:一是大幅提高刑責;二是增加對臺灣軍公教人員涉案的罰則,並祭出重罰追繳全額退休俸;三是首次納入“網絡共諜”等。此次“修法”深具指標意義,除了意圖強力壓制島內“非綠陣營”外,更儼然將大陸設定為“法定敵人”。

觀察民進黨長期的政治操作不難發現,該黨一方面試圖營造自己是臺灣利益代言人角色,企圖將“臺灣主體意識”虛假等同於“臺獨”意識,從而試圖拓爭支持基礎。另一方面,強力壓制“非綠陣營”,大肆推行“綠色恐怖”製造“寒蟬效應”,從而搶奪島內政治話語權與主導權,進一步擠壓反對陣營的政治生存空間。與此同時,不斷挑釁兩岸關係,升溫兩岸“敵對意識”,並將島內“非綠陣營”與大陸形塑成“威脅”臺灣安全的“同路人”。最終達到擴大島內支持基礎,打擊“非我族類”,攻擊大陸的政治目的。

在這一策略背景的邏輯之下,觀察綠營為何強行通過“國安法”,祭出“重典”打擊“共諜”便能相對容易理解了。因為,民進黨藉此可達到“一箭雙鵰”的“功效”。不過,所謂的“國安法”只不過是民進黨政治操作的策略手法之一而已,更為“變本加厲”的手段,在接下來還可能會繼續推出,至於會達到何種程度,或許用“無所不用其極”方能詮釋。

大搞“綠色恐怖”,民進黨開啟“末日狂飆”模式

虛構臺灣安全問題,加重所謂“共諜”刑責,只不過是民進黨刻意在臺灣島內社會中,製造杯弓蛇影的肅殺氛圍。雖聲稱意在“實質嚇阻” 間諜行為,為臺灣建構所謂“民主防護網”,然而實則在為樹立打擊異己的“政治稻草人”作鋪墊。

由於,語義模糊、標準難定,掌握龐大行政資源及公權力的民進黨當局擁有最大限度的裁量權。加上若有人為設陷行為,那麼反對勢力及個人很有可能會被羅織罪名,淪為政治攻防的犧牲品。由此,若民進黨繼續霸據臺灣當局的主導權,那麼島內社會很有可能會陷入“綠色恐怖”的窘境。

大搞“綠色恐怖”,民進黨開啟“末日狂飆”模式

儼然,民進黨刻意在重新建構並營造綠營版的“匪諜就在你身邊”,人人自危的島內社會形態。這對於原本藍綠分化便紛擾不已的臺灣而言,無疑會雪上加霜。過分打壓“非綠陣營”除了會讓島內所謂的“民主自由”淪為空談,也會加劇反對勢力的極度不滿並引發強烈反彈,從而進一步加劇島內社會的分化與紛爭,最終將衝擊臺灣政黨政治的發展。

而在兩岸關係層面,民進黨通過所謂打擊“共諜”的政治操作,顯然會對兩岸關係造成更大沖擊。儘管民進黨極力從營造兩岸關係緊張來漁利自己的選情,然而這並非“可長可久”的正常方式,也難以贏得“中間選民”的認同與支持。兩岸關係好,臺灣才會好,已逐漸被臺灣主流民意所認知。民進黨試圖通過製作對立,惡化關係的方式來贏得支持,無疑是逆流而動。儘管這種黎明前的瘋狂,在短時間之內會造成不小的衝擊,然而終究會被淹沒在歷史的大潮之中。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