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當局操弄課綱“去中” 臺灣學者:圖謀不會得逞

臺灣 政治 大學 日本 中國歷史 臺海網 2018-12-08

臺海網12月7日訊 據廈門廣電網報道,蔡英文當局自上臺以來,打著"維持現狀"的幌子,幹著"漸進臺獨"的勾當,阻撓、限制兩岸各個領域的交流合作。以教科書為例,先是撤銷之前馬英九主政時期的排"獨"課綱,今年下半年更強行推動所謂"臺獨"課綱。對此,臺灣學者表示,蔡當局操弄歷史、逆流而動的行徑不會得逞。

蔡英文當局自上臺以來,"獨"性不改,動作頻頻。在文化層面上,蔡當局剛剛上任不足兩週,就通過一紙命令,廢止了推行數年、意在糾正錯誤史觀和日本"皇民思想"的"微調課綱",接著又大幅刪減語文教科書的文言文比例。而在今年下半年,更變本加厲推出升級版的所謂"臺獨"歷史課綱。對此,臺灣學者表示,民進黨當局的"臺獨"企圖不會得逞。

臺灣中山大學副教授 王群洋:我們知道中國歷史、或是中華文化對於整個人類來講是幾個重要文化之一,所以它的影響是經過好幾千年曆練的,不是說某一人或某一個政黨它要做怎麼樣的編排、重新處理就可以改變的。

蔡當局一手操控的"臺獨"歷史課綱,刻意扭曲歷史、顛倒黑白,一出籠就遭到島內外有識之士的口誅筆伐。歷經兩年多來民進黨的執政"夢魘",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已經看破了蔡當局的居心,並以實際行動推動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鈕則勳:蔡當局硬推課綱上路,基本上來講違背民意需求,反而凸顯出民進黨在這個面向上不思檢討或不知悔改。

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以所謂"轉型正義"與"多元文化"名義,全面推動"去祖"、"去孔"、"去中"等"文化臺獨"活動,企圖將"臺獨"行動合理化、正當化,引發各界撻伐。各方觀點請顏悅為我們梳理。

民進黨當局上臺後在文化上有諸多動作,包括修改課綱"去中國化"、臺北故宮閉館爭議等都引發輿論譁然。香港《中評社》評論指出:無論民進黨當局怎麼篡改、編排歷史課綱,中國歷史就是中國歷史,大陸14億民眾與臺灣2300萬民眾的歷史認知不會因為民進黨的政治操作而改變。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表示:"文化臺獨"尤其是"去中國"與"反中國"的"臺獨教育",其實是"臺獨"分裂勢力"政治臺獨"總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文化中國"、"歷史中國"與"血緣中國"的公然挑戰。

《中國臺灣網》刊發評論員文章指出:蔡英文上臺後明裡暗裡推行"臺獨"路線,致使兩岸關係降至冰點,明明錯了還不悔改,跌得鼻青臉腫了,還要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看來蔡英文鐵了心要搞"臺獨",真是螳螂擋車不自量力。

"去中國化"教育改變不了兩岸關係發展的方向和結果,只會令臺灣下一代產生錯誤認知,更加難以面對真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