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巴拿馬提前40分鐘才通知 欺矇我們到最後一刻

臺灣 巴拿馬 巴拿馬運河 美國 觀察者網 2017-06-14

今天上午9時,巴拿馬總統胡安·卡洛斯·巴雷拉(Juan Carlos Varela Rodriguez),在國家電視臺全國新聞聯播節目上,正式向全世界宣佈:巴拿馬共和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

央視新聞報道顯示,外交部長王毅同巴拿馬副總統兼外長德聖馬洛在北京舉行會談並簽署聯合公報,巴拿馬政府承認“一箇中國”,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巴拿馬斷絕一切與臺灣的官方聯繫。

巴拿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臺灣被單方面“斷交”,島內隨即引起轟動。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祕書長吳釗燮今天上午舉行記者會時甚至表示,臺當局將重新評估兩岸情勢。

臺當局“外交部”:為了維護尊嚴,終止與巴拿馬“外交關係”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當局“外交部”今天10點半舉行記者會,“外交部長”李大維證實巴拿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並宣佈臺灣將與巴拿馬“斷交”。李大維對巴拿馬決定片面終止與臺灣“外交關係”,表示“憤怒和遺憾”,為了維護尊嚴,決定終止和巴拿馬“外交關係”,全面停止援助,撤離“大使館”和技術團。

李大維聲稱,巴拿馬罔顧多年情誼,無視臺灣多年來在各方面對巴拿馬的援助,因為經濟利益屈服於中國大陸,欺矇“中華民國”到最後一刻,臺灣表達強烈不滿與憤慨。他還表示不會與大陸從事“金錢外交”之競逐。

據報道,巴拿馬閃電“斷交”,臺當局“外交部”坦言“相當意外”,且巴拿馬做法粗糙且無禮,僅在召開記者會宣佈前40分鐘通知臺灣方面。

臺當局:巴拿馬提前40分鐘才通知 欺矇我們到最後一刻臺當局:巴拿馬提前40分鐘才通知 欺矇我們到最後一刻

臺當局“外交部長”李大維召開記者會 臺媒圖

臺當局“總統府祕書長”:將重新評估兩岸情勢

臺灣當局“總統府祕書長”吳釗燮今天上午舉行記者會稱,當局將重新評估兩岸情勢

吳釗燮表示,關於巴拿馬關係變局,兩週以來持續有相關信息或警訊,臺當局都在積極因應。昨晚相關單位已掌握到對方總統今天早上會開記者會,昨晚已展開因應。今天凌晨4點進一步確認後,早上7點他召開相關首長會議,早上8點蔡英文也主持會議。

他稱,臺灣“外交部”處理方式是努力持續到最後一刻,到今早都還在努力,不只跟巴拿馬,還跟其他相關國家聯繫。

臺當局:巴拿馬提前40分鐘才通知 欺矇我們到最後一刻

巴拿馬總統宣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推特截圖

“時代力量”徐永明:李大維應下臺

“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稱,巴拿馬與中國大陸建交,臺灣國際關係進入寒冬,“外交部長”應該換人,並檢討“維持現狀”是否還適用。

徐永明說,蔡英文去年6月才受邀出訪巴拿馬,參與巴拿馬運河拓寬工程竣工典禮,過程中也與多國正副元首互動。如今一年時間,雙方關係卻風雲變色,尤其巴拿馬與美國的關係密切,巴拿馬與臺灣“斷交”,也意味美國對臺政策已起了變化。

徐永明說,臺灣國際處境已正式進入寒冬,在中國大陸愈加施壓的“阻擾”下,臺灣與國際社會交往的空間彈性漸小,當局“維持現狀”的外交戰略已敲了喪鐘,等於失敗收場。巴拿馬與中國大陸建交對臺灣來講,是個重大警訊,“行政院院長”林全應正式到“立院”進行報告,並更換“外交部長”,重整腳步。

臺當局:巴拿馬提前40分鐘才通知 欺矇我們到最後一刻

臺灣聯合報稱,這是民進黨政府上任後,第二個和臺灣“斷交”的“邦交國”,前一個是非洲國家聖多美普林西比。報道稱,臺巴“斷交”似乎有跡可循,巴拿馬駐臺大使馬締斯4月卸任,但巴拿馬卻遲未宣佈新任大使人事,馬締斯離臺前,還和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總統見了面,除了頒授大綬景星勳章給他外,蔡英文也正式邀請巴拿馬總統巴雷拉訪臺。

據統計,臺灣當局1949年底尚有“邦交國”47個,至1969年升至70個,失去聖多美后,臺灣僅剩下21個“邦交國”。巴拿馬之後,只有20個了。

據外交部網站介紹,巴拿馬全稱巴拿馬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Panama, la República de Panamá)。面積 7.55萬平方公里。人 口 393萬。印歐混血種人佔65%,其他依次為非裔14%、歐裔10%、印地安人6%、華裔5%。西班牙語為官方語言。85%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臺當局:巴拿馬提前40分鐘才通知 欺矇我們到最後一刻

巴拿馬位於中美洲地峽。東連哥倫比亞,南瀕太平洋,西接哥斯達黎加,北臨加勒比海。連接中美洲和南美洲,巴拿馬運河從北至南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岸線全長2988公里。地近赤道,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3~27℃。全年分旱、雨兩季,年均降水量1500~2500毫米。

1501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加入大哥倫比亞共和國。1903年在美國支持下脫離哥倫比亞獨立。同年巴美簽訂《運河條約》,美取得修建和經營運河的永久壟斷權和運河區的永久佔領和使用權。美國從1904年起恢復開鑿運河,1914年完工。1977年9月巴美簽署《新運河條約》(又稱“托裡霍斯-卡特條約”),1979年10月1日新條約生效,有效期到1999年12月31日。新條約規定,巴拿馬運河由兩國官員組成的運河管理委員會管理,新條約期滿後,由巴拿馬承擔運河的管理和防務。1999年12月31日,巴拿馬收回對運河的主權。

臺當局:巴拿馬提前40分鐘才通知 欺矇我們到最後一刻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運營的船舶——中遠海運巴拿馬輪 巴拿馬星報圖

巴拿馬與臺灣“邦交不穩”的猜測並不是空穴來風,據環球網報道,“維基解密”曾在2011年5月披露美國駐巴拿馬大使芭芭拉•史蒂芬森機密電報,電報顯示,時任總統裡卡多•馬丁內利2009年當選後曾告知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決定。2010年1月,巴拿馬要求與中國大陸建交,中方以避免傷害當時回暖中的兩岸關係而回絕了巴方的提議。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張文生表示,巴拿馬與大陸建交可以用理所當然來形容,巴拿馬很早就想和大陸建交,雙方的經濟經貿往來也很密切,只是一直在等待時機。

蔡英文上臺後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趨於緊張。臺灣對抗下去,道路越走越窄,巴拿馬與大陸建交可謂大勢所趨。之所以選在這個時機,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不承認“九二共識”,而且趨勢越來越明顯,近來島內不斷有人碰撞和刺激兩岸關係,比如最近,“時代力量”等成立港臺組織。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早前的記者會上就曾指出,一箇中國原則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和13億多中國人民的感情,也是中國同世界各國保持和發展友好合作關係的前提和政治基礎。當前,堅持一箇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民心所向,大勢所趨。

據央視“直通臺灣”微信公眾號報道,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6月13日應詢表示,外交部已就中巴建交發表談話,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堅持一箇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中巴建交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馬曉光指出,體現一箇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只有承認“九二共識”,認同其兩岸同屬一中的核心意涵,兩岸關係才能重回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臺灣當局應認清客觀大勢,做出明智抉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