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島內過半地方首長接受“九二共識”,蔡英文怎麼辦?

臺灣 林明溱 臺海時事 時政 環球網 2018-11-28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李俊峰】臺灣“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潰敗引發的鏈式效應在島內政壇持續蔓延。蔡英文宣佈辭去民進黨主席後,“行政院長”賴清德及“總統府祕書長”陳菊等民進黨大佬也於25日請辭,然而一天後,兩人卻雙雙“變臉”,宣稱接受蔡英文慰留,原因是要“協助穩定政局”。這一“變臉”立即引發島內譁然,就連民進黨內部都痛斥“人都不動完全不能交代”。與此同時,民進黨內圍繞誰將接掌黨主席大權爭論四起,黨內各派系紛紛放話,暗中角力。有島內評論嘲諷,“笨蛋,現在最要緊的是反省與檢討”,民進黨在內外交困情形下卻依然熱衷內鬥爭權,“顯然不僅敗得不冤,而且敗得還不夠狠”。

當島內過半地方首長接受“九二共識”,蔡英文怎麼辦?

對於民進黨在選後推卸責任,卻急於爭權奪利,島內輿論認為蔡英文和民進黨當局目前最迫切的問題並不是黨內權力安排,“告訴民眾兩岸政策將向哪裡去才是大家最迫切希望瞭解的”。臺灣《旺報》社論稱,民進黨這次慘敗,是“老邁政黨必須轉型的警訊”。社論稱,民進黨需要世代交替,更需要改變兩岸思維,不能一味和大陸站在對立面,也不能一味援引外力來抵擋對岸的軍事和外交壓力,更不能一直靠“打‘反中’牌得天下”。距離2020年“大選”只剩一年多,民進黨再不補答兩岸關係問卷,恐怕民眾也不願再給民進黨機會了。不過,賴清德26日卻“踢皮球”稱,兩岸事務權責在“總統”,“行政院”會秉持“總統”指示,配合推動相關政務。

“民進黨為何陷入‘信任危機’,關鍵在於其頑固堅持‘臺獨’的核心價值。”《中國時報》稱,民進黨主張“臺獨”,在野時可以鼓動一些選民,但全面執政就凸顯了它的虛假。島內藍綠輪流執政的實踐已證明,“‘臺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但“臺獨”立場卻迫使民進黨不可能接受“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因此就不可能好,臺灣經濟也好不起來。社論稱,民進黨的路線將愈來愈窄化,這次選舉正顯示民進黨“信任危機”的加劇。人民需要過好日子,而不是意識形態的對抗。

相較於民進黨遲遲不肯面對,國民黨新任縣市長們已經提前動起來。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後表示,他對兩岸的態度就是“九二共識”,“未來將建立兩岸工作小組”。成功連任的南投縣長林明溱也稱,非常贊成“九二共識”的主張,“蔡英文政府不交流,我們地方政府來積極交流”。

《聯合報》稱,這次選舉,國民黨拿下地方首長的15席,治理人口占全臺六成以上。當這15名藍營地方首長都公開表達承認並接受“九二共識”,大陸也讓這些縣市真嚐到“貨出得去、人進得來”的甜頭,給剩下的幾個綠營縣市看,蔡英文在剩下一年半任期內,還能有多大的底氣高喊“不會屈服於壓力”?

閱讀更多內容請參見今日出版的《環球時報》或下載登錄新版“環球TIME”客戶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