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那兩顆幫陳水扁上臺的子彈,為什麼到今天還在繼續飛?

臺灣 宋楚瑜 呂秀蓮 連戰 上海觀察 2017-03-30

今年是臺灣“3·19槍擊案”13週年。13年前的那兩顆至今仍是未解之謎的子彈,把陳水扁再次送上地區領導人職位,也讓臺灣地區社會撕裂程度進一步加劇。13年了,“兩顆子彈”還在飛。

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

2004年3月19日,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前一天,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和呂秀蓮在拉票過程中遭遇離奇的槍擊事件。在次日舉行的投票中,陳水扁、呂秀蓮打敗國民黨候選人連戰和宋楚瑜,雙方最終得票率的勝差僅為0.228%。而就在選舉前出爐的各項民調中,連戰和宋楚瑜幾乎都處於領先地位。可以說,正是這“兩顆子彈”,讓陳水扁以不到三萬票的優勢成功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雖然連戰、宋楚瑜隨即提出“選舉無效”及“當選無效”訴訟,並進行了選票查驗,但最終均無果而終。

由於槍擊案本身存在諸多疑點,在島內外引發巨大爭議,形成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結果。外界對於槍擊案的質疑中,最關鍵的一點是擊中呂秀蓮膝蓋的子彈來自正面,而傷及陳水扁腹部的子彈卻是由側面射出,由此說明開槍行凶者至少有兩個人。更加離奇的是,陳水扁當時穿著的外套上並沒有火藥殘留的痕跡。

而後來被臺灣司法部門認定為嫌犯的卻只有陳義雄一人,他當時還已經溺斃,並且證明陳義雄作案的關鍵證據遺書也已被其家人銷燬。最後,臺灣司法部門正式宣佈以涉案的陳義雄已經死亡為由結案,確定全案予以不起訴。

藍綠對“真相”早已各自有劇本

現在,隨著年代日漸久遠,臺灣社會恐怕更難找到槍擊案的真相。而事實上,時間並不是最主要原因,該案的關鍵證據並未缺失,現在之所以仍是未解之謎,主要還是因為臺灣政治光譜兩極化程度逐漸加深使然。

現在,對於“3·19槍擊案”的所謂真相,藍綠陣營可能早就有了各自願意相信的劇本。

對於國民黨而言,“3·19槍擊案”讓國民黨再次痛失四年執政權,而就在這四年裡,陳水扁大力操作“去中國化”和“藍綠對立”,造成年輕世代的認同出現偏差以及藍營的進一步分裂。因此,在國民黨看來,“3·19槍擊案”是民進黨自導自演,通過“槍擊”陳水扁、呂秀蓮,製造悲情氣氛,刺激綠營支持者的投票熱情,贏取泛藍民眾和中間選民的同情選票。從“3·19槍擊案”獲益之後,大打悲情牌也成為民進黨在選舉期間屢試不爽的慣用伎倆。

對於民進黨而言,雖然明知“3·19槍擊案”疑點重重,很多所謂論點和證據也難以自圓其說,但如果真的下大力氣去查證,事後證明所謂“槍擊”確實是自己人所為,那麼陳水扁當年贏得選舉的正當性無疑將受到挑戰。

況且,從2004到2008年的這四年,是兩岸關係大幅波動、島內分裂嚴重、陳水扁臺灣“麻煩製造者”名聲“享譽”國際的四年,而從第二個任期卸任的陳水扁,還直接因為貪腐等弊案被判刑。如果事實證明真的是民進黨自己人所為,可能最後連民進黨本身的合法性也會受到質疑。“3·19槍擊案”可能還會像“二二八事件”之於國民黨一樣,成為民進黨的原罪。正因為此,民進黨對揭露槍擊案的最終真相想必並無多大興趣,傾向於認定確實是一個溺斃的漁民所為,死無對證。

但是,既然國民黨方面已經認為“3·19槍擊案”是“民進黨自導自演的悲情鬧劇”,為何在2008年重新執政後卻並未對該事件進行再調查?對此,國民黨內部肯定有自己的考量。首先與馬英九的執政思路有關,他上臺之後,竭力拉攏綠營,希望爭取藍綠和解,實現島內社會和諧,採取包括任命擁有“臺聯”背景的賴幸媛為陸委會主委等措施,對於可能再一次引發藍綠對立的“3·19槍擊案”,自然不會傾注過多精力。

再次,又因為民進黨多年的政治操作,已經被迫擁有“二二八事件”原罪的國民黨,並不願意主動去揭露可能引發藍綠對立的事件。再加上在操弄意識形態等方面,國民黨並不是民進黨的對手,如果國民黨借題發揮,可能還會出現引火上身的局面。

“兩顆子彈”還在飛

“3·19槍擊案”已經過去13年,但是其產生的影響依然存在,在不同勢力出於各種不同目的的操作下,這“兩顆子彈”還在飛。

對於整個臺灣而言,由於國民黨對於陳水扁那一次當選並不認可,所以經常以在立法部門佔據多數席位的優勢對其進行掣肘,後來還發生了“百萬人民倒扁運動”,這更加加劇了臺灣的藍綠撕裂和內耗,這種撕裂和內耗持續到現在。

“3·19槍擊案”後,連戰和宋楚瑜敗選,國民黨未能重新執政,陷入分裂的國民黨也開始反思自己的政策取向,最後在兩岸的通力合作下,促成了連戰對大陸的訪問,實現國共兩黨領導人跨越六十年的握手。而自認為“悲情英雄”的宋楚瑜,政策取向卻越來越中間甚至偏綠,與綠營若即若離、惺惺相惜,成為臺灣政壇的“攪屎棍”。

“3·19槍擊案”讓外界認識到了臺灣獨特的政治體制和選舉制度,也讓外界認識了“奧布”這一獨具臺灣特色的政治術語。在之後的選舉中,各個黨派選舉人之間互揭隱私、相互攻訐成為常態,選舉的關注點不在民生等政策辯論,而是意識形態的無休止爭辯,成為島內選舉的日常。槍擊事件在島內甚至還再次上演,在2010年11月26日,連戰之子連勝文在為郝龍斌拉選票時,也遭遇槍擊事件,頭部中彈。

另外,當時的主角之一呂秀蓮幾乎每年都會呼籲臺灣當局重啟調查,今年也不例外。在外界看來,作為“3·19槍擊案”的“受害者”同時也是受益者,這些年來,呂秀蓮之所以擺出苦苦追尋真相的姿態,很大一部分是為了“自證清白”,以此來證明槍擊案並不是其與陳水扁“自導自演的的悲情鬧劇”。另外,也不排除身為綠營前大佬的她,在逐漸被邊緣化的背景下,繼續追求曝光度,引起關注,繼續攫取個人資本的可能。

而在今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中,身為參選人之一的國民黨前副主席詹啟賢也意外成為“兩顆子彈”的目標,作為當年為陳水扁治療的醫生,詹啟賢成為藍營的眾矢之的,詹啟賢甚至還要為此赴國民黨中央進行專題報告。

可以說,雖然已經過去13年,這“兩顆子彈”還在飛,還在給臺灣島內帶來影響。至於真相到底如何,相信藍綠陣營特別是民進黨也並不關心。民進黨可謂“3·19槍擊案”最大的“受益者”,雖然現在已經實現全面執政,但是翻案對其百害而無一利,肯定並無意願去主動重啟調查,而這“兩顆子彈”還會在臺灣繼續飛下去。

(本文編輯:洪俊傑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邵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