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

“代表了人類的遷徙和流動;代表了多維度的商品、思想、知識和價值的互惠和持續不斷的交流;代表了文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流與相互滋養”的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較早、規模最大、線路最長、延續時間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運河。它自北向南貫通中國華北地區最大的河流海河、孕育中華文明的“母親河”黃河、中國南北方分界線淮河、世界上內河運輸最繁忙的“黃金水道”長江和中國重要文明發祥地之一的錢塘江五大水系,從而形成一個南北東西全方位的水陸交通網、商品流通網和文化會通網。

運河的大貫通和迅速開發,帶動了沿岸城市的興盛與繁榮。特別是處在運河沿線的節點城市,成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同時,更串聯起中華民族上下求索、飽經滄桑的歷史脈絡和文化流變。自運河申遺成功後,我多次走訪運河城市,透過一扇扇城市窗口,探索它們的前世今生,感悟大運河包容、流通、滋養和生生不息的文明本質。

北倚長江,南瀕太湖,更有大運河穿城而過,縱觀無錫幾千年文明史,水一直是其社會發展和文化積澱的基本載體。這裡不僅擁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秀麗風光,更有延綿千載的水文化傳承。如今,無論是“太湖美”的市歌,還是“充滿溫情和水”的旅遊詞,都充分表明水文化 在這座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而太湖的浩瀚寬廣與運河的靜美豐饒,更完美地結合在無錫獨一無二的氣韻之中。

"

“代表了人類的遷徙和流動;代表了多維度的商品、思想、知識和價值的互惠和持續不斷的交流;代表了文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流與相互滋養”的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較早、規模最大、線路最長、延續時間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運河。它自北向南貫通中國華北地區最大的河流海河、孕育中華文明的“母親河”黃河、中國南北方分界線淮河、世界上內河運輸最繁忙的“黃金水道”長江和中國重要文明發祥地之一的錢塘江五大水系,從而形成一個南北東西全方位的水陸交通網、商品流通網和文化會通網。

運河的大貫通和迅速開發,帶動了沿岸城市的興盛與繁榮。特別是處在運河沿線的節點城市,成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同時,更串聯起中華民族上下求索、飽經滄桑的歷史脈絡和文化流變。自運河申遺成功後,我多次走訪運河城市,透過一扇扇城市窗口,探索它們的前世今生,感悟大運河包容、流通、滋養和生生不息的文明本質。

北倚長江,南瀕太湖,更有大運河穿城而過,縱觀無錫幾千年文明史,水一直是其社會發展和文化積澱的基本載體。這裡不僅擁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秀麗風光,更有延綿千載的水文化傳承。如今,無論是“太湖美”的市歌,還是“充滿溫情和水”的旅遊詞,都充分表明水文化 在這座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而太湖的浩瀚寬廣與運河的靜美豐饒,更完美地結合在無錫獨一無二的氣韻之中。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相傳距今約五千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從天而降,以相當於一千萬顆原子彈爆炸的巨大沖擊力,撞擊地面,留下了兩千三百多平方公里的隕石坑,即現在的太湖。提起太湖,最先想到的就是無錫,同樣的,提起無錫,最先想到的也是太湖。早在民國時期,無錫對太湖的開發就已經開始了,當時的民族資本家楊瀚西因欣喜這裡的湖光山色,便在黿頭渚購得60畝山地,開始建造“橫雲山莊”。隨後,不少社會名流、權貴富商也紛紛在這附近營造別墅和私家園林,慢慢地形成了黿頭渚風景區的雛形。

"

“代表了人類的遷徙和流動;代表了多維度的商品、思想、知識和價值的互惠和持續不斷的交流;代表了文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流與相互滋養”的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較早、規模最大、線路最長、延續時間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運河。它自北向南貫通中國華北地區最大的河流海河、孕育中華文明的“母親河”黃河、中國南北方分界線淮河、世界上內河運輸最繁忙的“黃金水道”長江和中國重要文明發祥地之一的錢塘江五大水系,從而形成一個南北東西全方位的水陸交通網、商品流通網和文化會通網。

運河的大貫通和迅速開發,帶動了沿岸城市的興盛與繁榮。特別是處在運河沿線的節點城市,成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同時,更串聯起中華民族上下求索、飽經滄桑的歷史脈絡和文化流變。自運河申遺成功後,我多次走訪運河城市,透過一扇扇城市窗口,探索它們的前世今生,感悟大運河包容、流通、滋養和生生不息的文明本質。

北倚長江,南瀕太湖,更有大運河穿城而過,縱觀無錫幾千年文明史,水一直是其社會發展和文化積澱的基本載體。這裡不僅擁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秀麗風光,更有延綿千載的水文化傳承。如今,無論是“太湖美”的市歌,還是“充滿溫情和水”的旅遊詞,都充分表明水文化 在這座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而太湖的浩瀚寬廣與運河的靜美豐饒,更完美地結合在無錫獨一無二的氣韻之中。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相傳距今約五千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從天而降,以相當於一千萬顆原子彈爆炸的巨大沖擊力,撞擊地面,留下了兩千三百多平方公里的隕石坑,即現在的太湖。提起太湖,最先想到的就是無錫,同樣的,提起無錫,最先想到的也是太湖。早在民國時期,無錫對太湖的開發就已經開始了,當時的民族資本家楊瀚西因欣喜這裡的湖光山色,便在黿頭渚購得60畝山地,開始建造“橫雲山莊”。隨後,不少社會名流、權貴富商也紛紛在這附近營造別墅和私家園林,慢慢地形成了黿頭渚風景區的雛形。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如今堪稱“無錫第一勝景”的黿頭渚,最初只是橫臥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狀酷似神龜昂首而得名。解放以後,政府將這裡原有的園林別墅合併為“黿頭渚公園”,並於1982年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擴建,從最初的480畝擴建到現在的1960畝,並將其分為功能各不相同的十大景區。如今這裡交通往來便利,每年遊客接待量220萬左右。

"

“代表了人類的遷徙和流動;代表了多維度的商品、思想、知識和價值的互惠和持續不斷的交流;代表了文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流與相互滋養”的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較早、規模最大、線路最長、延續時間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運河。它自北向南貫通中國華北地區最大的河流海河、孕育中華文明的“母親河”黃河、中國南北方分界線淮河、世界上內河運輸最繁忙的“黃金水道”長江和中國重要文明發祥地之一的錢塘江五大水系,從而形成一個南北東西全方位的水陸交通網、商品流通網和文化會通網。

運河的大貫通和迅速開發,帶動了沿岸城市的興盛與繁榮。特別是處在運河沿線的節點城市,成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同時,更串聯起中華民族上下求索、飽經滄桑的歷史脈絡和文化流變。自運河申遺成功後,我多次走訪運河城市,透過一扇扇城市窗口,探索它們的前世今生,感悟大運河包容、流通、滋養和生生不息的文明本質。

北倚長江,南瀕太湖,更有大運河穿城而過,縱觀無錫幾千年文明史,水一直是其社會發展和文化積澱的基本載體。這裡不僅擁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秀麗風光,更有延綿千載的水文化傳承。如今,無論是“太湖美”的市歌,還是“充滿溫情和水”的旅遊詞,都充分表明水文化 在這座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而太湖的浩瀚寬廣與運河的靜美豐饒,更完美地結合在無錫獨一無二的氣韻之中。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相傳距今約五千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從天而降,以相當於一千萬顆原子彈爆炸的巨大沖擊力,撞擊地面,留下了兩千三百多平方公里的隕石坑,即現在的太湖。提起太湖,最先想到的就是無錫,同樣的,提起無錫,最先想到的也是太湖。早在民國時期,無錫對太湖的開發就已經開始了,當時的民族資本家楊瀚西因欣喜這裡的湖光山色,便在黿頭渚購得60畝山地,開始建造“橫雲山莊”。隨後,不少社會名流、權貴富商也紛紛在這附近營造別墅和私家園林,慢慢地形成了黿頭渚風景區的雛形。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如今堪稱“無錫第一勝景”的黿頭渚,最初只是橫臥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狀酷似神龜昂首而得名。解放以後,政府將這裡原有的園林別墅合併為“黿頭渚公園”,並於1982年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擴建,從最初的480畝擴建到現在的1960畝,並將其分為功能各不相同的十大景區。如今這裡交通往來便利,每年遊客接待量220萬左右。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黿渚春濤、萬浪卷雪、鹿頂迎暉、藕花深處、十里芳徑、三山映碧……太湖黿頭渚的美景不多待上幾天怕是欣賞不完的,雖然一年四季皆有景可賞,但很多人都選擇在櫻花綻放的季節光臨此處,那時從太湖邊延伸到山谷、山坡的3萬株櫻花齊齊盛放,如雲似霞、粉黛迷人,襯著藍天白雲和江南雅筑,美得不似人間,難怪這裡會被稱為“中國第一賞櫻聖地”。

"

“代表了人類的遷徙和流動;代表了多維度的商品、思想、知識和價值的互惠和持續不斷的交流;代表了文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流與相互滋養”的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較早、規模最大、線路最長、延續時間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運河。它自北向南貫通中國華北地區最大的河流海河、孕育中華文明的“母親河”黃河、中國南北方分界線淮河、世界上內河運輸最繁忙的“黃金水道”長江和中國重要文明發祥地之一的錢塘江五大水系,從而形成一個南北東西全方位的水陸交通網、商品流通網和文化會通網。

運河的大貫通和迅速開發,帶動了沿岸城市的興盛與繁榮。特別是處在運河沿線的節點城市,成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同時,更串聯起中華民族上下求索、飽經滄桑的歷史脈絡和文化流變。自運河申遺成功後,我多次走訪運河城市,透過一扇扇城市窗口,探索它們的前世今生,感悟大運河包容、流通、滋養和生生不息的文明本質。

北倚長江,南瀕太湖,更有大運河穿城而過,縱觀無錫幾千年文明史,水一直是其社會發展和文化積澱的基本載體。這裡不僅擁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秀麗風光,更有延綿千載的水文化傳承。如今,無論是“太湖美”的市歌,還是“充滿溫情和水”的旅遊詞,都充分表明水文化 在這座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而太湖的浩瀚寬廣與運河的靜美豐饒,更完美地結合在無錫獨一無二的氣韻之中。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相傳距今約五千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從天而降,以相當於一千萬顆原子彈爆炸的巨大沖擊力,撞擊地面,留下了兩千三百多平方公里的隕石坑,即現在的太湖。提起太湖,最先想到的就是無錫,同樣的,提起無錫,最先想到的也是太湖。早在民國時期,無錫對太湖的開發就已經開始了,當時的民族資本家楊瀚西因欣喜這裡的湖光山色,便在黿頭渚購得60畝山地,開始建造“橫雲山莊”。隨後,不少社會名流、權貴富商也紛紛在這附近營造別墅和私家園林,慢慢地形成了黿頭渚風景區的雛形。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如今堪稱“無錫第一勝景”的黿頭渚,最初只是橫臥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狀酷似神龜昂首而得名。解放以後,政府將這裡原有的園林別墅合併為“黿頭渚公園”,並於1982年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擴建,從最初的480畝擴建到現在的1960畝,並將其分為功能各不相同的十大景區。如今這裡交通往來便利,每年遊客接待量220萬左右。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黿渚春濤、萬浪卷雪、鹿頂迎暉、藕花深處、十里芳徑、三山映碧……太湖黿頭渚的美景不多待上幾天怕是欣賞不完的,雖然一年四季皆有景可賞,但很多人都選擇在櫻花綻放的季節光臨此處,那時從太湖邊延伸到山谷、山坡的3萬株櫻花齊齊盛放,如雲似霞、粉黛迷人,襯著藍天白雲和江南雅筑,美得不似人間,難怪這裡會被稱為“中國第一賞櫻聖地”。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

“代表了人類的遷徙和流動;代表了多維度的商品、思想、知識和價值的互惠和持續不斷的交流;代表了文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流與相互滋養”的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較早、規模最大、線路最長、延續時間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運河。它自北向南貫通中國華北地區最大的河流海河、孕育中華文明的“母親河”黃河、中國南北方分界線淮河、世界上內河運輸最繁忙的“黃金水道”長江和中國重要文明發祥地之一的錢塘江五大水系,從而形成一個南北東西全方位的水陸交通網、商品流通網和文化會通網。

運河的大貫通和迅速開發,帶動了沿岸城市的興盛與繁榮。特別是處在運河沿線的節點城市,成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同時,更串聯起中華民族上下求索、飽經滄桑的歷史脈絡和文化流變。自運河申遺成功後,我多次走訪運河城市,透過一扇扇城市窗口,探索它們的前世今生,感悟大運河包容、流通、滋養和生生不息的文明本質。

北倚長江,南瀕太湖,更有大運河穿城而過,縱觀無錫幾千年文明史,水一直是其社會發展和文化積澱的基本載體。這裡不僅擁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秀麗風光,更有延綿千載的水文化傳承。如今,無論是“太湖美”的市歌,還是“充滿溫情和水”的旅遊詞,都充分表明水文化 在這座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而太湖的浩瀚寬廣與運河的靜美豐饒,更完美地結合在無錫獨一無二的氣韻之中。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相傳距今約五千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從天而降,以相當於一千萬顆原子彈爆炸的巨大沖擊力,撞擊地面,留下了兩千三百多平方公里的隕石坑,即現在的太湖。提起太湖,最先想到的就是無錫,同樣的,提起無錫,最先想到的也是太湖。早在民國時期,無錫對太湖的開發就已經開始了,當時的民族資本家楊瀚西因欣喜這裡的湖光山色,便在黿頭渚購得60畝山地,開始建造“橫雲山莊”。隨後,不少社會名流、權貴富商也紛紛在這附近營造別墅和私家園林,慢慢地形成了黿頭渚風景區的雛形。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如今堪稱“無錫第一勝景”的黿頭渚,最初只是橫臥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狀酷似神龜昂首而得名。解放以後,政府將這裡原有的園林別墅合併為“黿頭渚公園”,並於1982年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擴建,從最初的480畝擴建到現在的1960畝,並將其分為功能各不相同的十大景區。如今這裡交通往來便利,每年遊客接待量220萬左右。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黿渚春濤、萬浪卷雪、鹿頂迎暉、藕花深處、十里芳徑、三山映碧……太湖黿頭渚的美景不多待上幾天怕是欣賞不完的,雖然一年四季皆有景可賞,但很多人都選擇在櫻花綻放的季節光臨此處,那時從太湖邊延伸到山谷、山坡的3萬株櫻花齊齊盛放,如雲似霞、粉黛迷人,襯著藍天白雲和江南雅筑,美得不似人間,難怪這裡會被稱為“中國第一賞櫻聖地”。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我們到達的季節櫻花早已敗落,卻另有一番勝景,慢步逶迤的太湖堤岸,放眼望去,茫茫水面籠罩著輕紗似的薄霧,一直延伸到無邊天際。可以登臨鹿頂山舒天閣,飽覽太湖之壯美,一洗胸襟,也可以乘船弄濤湖面,賞鷗鷺翩翩,帆影點點。觀鳥遊船在“太湖仙島”靠了岸,這裡原名三山,是太湖七十二峰的著名主峰,分佈著洞天福地和天都仙府等充滿神話色彩和古老道教文化的遊覽區。登島後向東走不遠,就可以看見古樸凝重、亭廊連結的會仙橋,據說此橋是凡仙相會之處,過橋後就將漸入仙境。走過五孔五亭的廊橋,來到供奉“月下老人”的月老祠,祠門前有座碩大的同心鎖,掛滿了戀人留下的小鎖,很是惹眼,想來有很多情侶都曾在此祈願生生世世永結同心。

"

“代表了人類的遷徙和流動;代表了多維度的商品、思想、知識和價值的互惠和持續不斷的交流;代表了文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流與相互滋養”的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較早、規模最大、線路最長、延續時間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運河。它自北向南貫通中國華北地區最大的河流海河、孕育中華文明的“母親河”黃河、中國南北方分界線淮河、世界上內河運輸最繁忙的“黃金水道”長江和中國重要文明發祥地之一的錢塘江五大水系,從而形成一個南北東西全方位的水陸交通網、商品流通網和文化會通網。

運河的大貫通和迅速開發,帶動了沿岸城市的興盛與繁榮。特別是處在運河沿線的節點城市,成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同時,更串聯起中華民族上下求索、飽經滄桑的歷史脈絡和文化流變。自運河申遺成功後,我多次走訪運河城市,透過一扇扇城市窗口,探索它們的前世今生,感悟大運河包容、流通、滋養和生生不息的文明本質。

北倚長江,南瀕太湖,更有大運河穿城而過,縱觀無錫幾千年文明史,水一直是其社會發展和文化積澱的基本載體。這裡不僅擁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秀麗風光,更有延綿千載的水文化傳承。如今,無論是“太湖美”的市歌,還是“充滿溫情和水”的旅遊詞,都充分表明水文化 在這座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而太湖的浩瀚寬廣與運河的靜美豐饒,更完美地結合在無錫獨一無二的氣韻之中。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相傳距今約五千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從天而降,以相當於一千萬顆原子彈爆炸的巨大沖擊力,撞擊地面,留下了兩千三百多平方公里的隕石坑,即現在的太湖。提起太湖,最先想到的就是無錫,同樣的,提起無錫,最先想到的也是太湖。早在民國時期,無錫對太湖的開發就已經開始了,當時的民族資本家楊瀚西因欣喜這裡的湖光山色,便在黿頭渚購得60畝山地,開始建造“橫雲山莊”。隨後,不少社會名流、權貴富商也紛紛在這附近營造別墅和私家園林,慢慢地形成了黿頭渚風景區的雛形。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如今堪稱“無錫第一勝景”的黿頭渚,最初只是橫臥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狀酷似神龜昂首而得名。解放以後,政府將這裡原有的園林別墅合併為“黿頭渚公園”,並於1982年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擴建,從最初的480畝擴建到現在的1960畝,並將其分為功能各不相同的十大景區。如今這裡交通往來便利,每年遊客接待量220萬左右。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黿渚春濤、萬浪卷雪、鹿頂迎暉、藕花深處、十里芳徑、三山映碧……太湖黿頭渚的美景不多待上幾天怕是欣賞不完的,雖然一年四季皆有景可賞,但很多人都選擇在櫻花綻放的季節光臨此處,那時從太湖邊延伸到山谷、山坡的3萬株櫻花齊齊盛放,如雲似霞、粉黛迷人,襯著藍天白雲和江南雅筑,美得不似人間,難怪這裡會被稱為“中國第一賞櫻聖地”。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我們到達的季節櫻花早已敗落,卻另有一番勝景,慢步逶迤的太湖堤岸,放眼望去,茫茫水面籠罩著輕紗似的薄霧,一直延伸到無邊天際。可以登臨鹿頂山舒天閣,飽覽太湖之壯美,一洗胸襟,也可以乘船弄濤湖面,賞鷗鷺翩翩,帆影點點。觀鳥遊船在“太湖仙島”靠了岸,這裡原名三山,是太湖七十二峰的著名主峰,分佈著洞天福地和天都仙府等充滿神話色彩和古老道教文化的遊覽區。登島後向東走不遠,就可以看見古樸凝重、亭廊連結的會仙橋,據說此橋是凡仙相會之處,過橋後就將漸入仙境。走過五孔五亭的廊橋,來到供奉“月下老人”的月老祠,祠門前有座碩大的同心鎖,掛滿了戀人留下的小鎖,很是惹眼,想來有很多情侶都曾在此祈願生生世世永結同心。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

“代表了人類的遷徙和流動;代表了多維度的商品、思想、知識和價值的互惠和持續不斷的交流;代表了文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流與相互滋養”的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較早、規模最大、線路最長、延續時間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運河。它自北向南貫通中國華北地區最大的河流海河、孕育中華文明的“母親河”黃河、中國南北方分界線淮河、世界上內河運輸最繁忙的“黃金水道”長江和中國重要文明發祥地之一的錢塘江五大水系,從而形成一個南北東西全方位的水陸交通網、商品流通網和文化會通網。

運河的大貫通和迅速開發,帶動了沿岸城市的興盛與繁榮。特別是處在運河沿線的節點城市,成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同時,更串聯起中華民族上下求索、飽經滄桑的歷史脈絡和文化流變。自運河申遺成功後,我多次走訪運河城市,透過一扇扇城市窗口,探索它們的前世今生,感悟大運河包容、流通、滋養和生生不息的文明本質。

北倚長江,南瀕太湖,更有大運河穿城而過,縱觀無錫幾千年文明史,水一直是其社會發展和文化積澱的基本載體。這裡不僅擁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秀麗風光,更有延綿千載的水文化傳承。如今,無論是“太湖美”的市歌,還是“充滿溫情和水”的旅遊詞,都充分表明水文化 在這座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而太湖的浩瀚寬廣與運河的靜美豐饒,更完美地結合在無錫獨一無二的氣韻之中。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相傳距今約五千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從天而降,以相當於一千萬顆原子彈爆炸的巨大沖擊力,撞擊地面,留下了兩千三百多平方公里的隕石坑,即現在的太湖。提起太湖,最先想到的就是無錫,同樣的,提起無錫,最先想到的也是太湖。早在民國時期,無錫對太湖的開發就已經開始了,當時的民族資本家楊瀚西因欣喜這裡的湖光山色,便在黿頭渚購得60畝山地,開始建造“橫雲山莊”。隨後,不少社會名流、權貴富商也紛紛在這附近營造別墅和私家園林,慢慢地形成了黿頭渚風景區的雛形。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如今堪稱“無錫第一勝景”的黿頭渚,最初只是橫臥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狀酷似神龜昂首而得名。解放以後,政府將這裡原有的園林別墅合併為“黿頭渚公園”,並於1982年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擴建,從最初的480畝擴建到現在的1960畝,並將其分為功能各不相同的十大景區。如今這裡交通往來便利,每年遊客接待量220萬左右。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黿渚春濤、萬浪卷雪、鹿頂迎暉、藕花深處、十里芳徑、三山映碧……太湖黿頭渚的美景不多待上幾天怕是欣賞不完的,雖然一年四季皆有景可賞,但很多人都選擇在櫻花綻放的季節光臨此處,那時從太湖邊延伸到山谷、山坡的3萬株櫻花齊齊盛放,如雲似霞、粉黛迷人,襯著藍天白雲和江南雅筑,美得不似人間,難怪這裡會被稱為“中國第一賞櫻聖地”。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我們到達的季節櫻花早已敗落,卻另有一番勝景,慢步逶迤的太湖堤岸,放眼望去,茫茫水面籠罩著輕紗似的薄霧,一直延伸到無邊天際。可以登臨鹿頂山舒天閣,飽覽太湖之壯美,一洗胸襟,也可以乘船弄濤湖面,賞鷗鷺翩翩,帆影點點。觀鳥遊船在“太湖仙島”靠了岸,這裡原名三山,是太湖七十二峰的著名主峰,分佈著洞天福地和天都仙府等充滿神話色彩和古老道教文化的遊覽區。登島後向東走不遠,就可以看見古樸凝重、亭廊連結的會仙橋,據說此橋是凡仙相會之處,過橋後就將漸入仙境。走過五孔五亭的廊橋,來到供奉“月下老人”的月老祠,祠門前有座碩大的同心鎖,掛滿了戀人留下的小鎖,很是惹眼,想來有很多情侶都曾在此祈願生生世世永結同心。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過了月老祠,再往前走,逐一經過南天門、摘星亭、天街、天韻臺、銀河瀑布、凌霄宮、西華殿……僅聽名字就仙氣兒十足,仿若真的神遊天宮仙境,再看周遭林木蔥蘢,山徑幽邃,景觀開闊,確有靈秀神幻之妙,也終於理解郭沫若暢遊太湖後所作出的評價“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

“代表了人類的遷徙和流動;代表了多維度的商品、思想、知識和價值的互惠和持續不斷的交流;代表了文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流與相互滋養”的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較早、規模最大、線路最長、延續時間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運河。它自北向南貫通中國華北地區最大的河流海河、孕育中華文明的“母親河”黃河、中國南北方分界線淮河、世界上內河運輸最繁忙的“黃金水道”長江和中國重要文明發祥地之一的錢塘江五大水系,從而形成一個南北東西全方位的水陸交通網、商品流通網和文化會通網。

運河的大貫通和迅速開發,帶動了沿岸城市的興盛與繁榮。特別是處在運河沿線的節點城市,成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同時,更串聯起中華民族上下求索、飽經滄桑的歷史脈絡和文化流變。自運河申遺成功後,我多次走訪運河城市,透過一扇扇城市窗口,探索它們的前世今生,感悟大運河包容、流通、滋養和生生不息的文明本質。

北倚長江,南瀕太湖,更有大運河穿城而過,縱觀無錫幾千年文明史,水一直是其社會發展和文化積澱的基本載體。這裡不僅擁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秀麗風光,更有延綿千載的水文化傳承。如今,無論是“太湖美”的市歌,還是“充滿溫情和水”的旅遊詞,都充分表明水文化 在這座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而太湖的浩瀚寬廣與運河的靜美豐饒,更完美地結合在無錫獨一無二的氣韻之中。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相傳距今約五千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從天而降,以相當於一千萬顆原子彈爆炸的巨大沖擊力,撞擊地面,留下了兩千三百多平方公里的隕石坑,即現在的太湖。提起太湖,最先想到的就是無錫,同樣的,提起無錫,最先想到的也是太湖。早在民國時期,無錫對太湖的開發就已經開始了,當時的民族資本家楊瀚西因欣喜這裡的湖光山色,便在黿頭渚購得60畝山地,開始建造“橫雲山莊”。隨後,不少社會名流、權貴富商也紛紛在這附近營造別墅和私家園林,慢慢地形成了黿頭渚風景區的雛形。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如今堪稱“無錫第一勝景”的黿頭渚,最初只是橫臥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狀酷似神龜昂首而得名。解放以後,政府將這裡原有的園林別墅合併為“黿頭渚公園”,並於1982年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擴建,從最初的480畝擴建到現在的1960畝,並將其分為功能各不相同的十大景區。如今這裡交通往來便利,每年遊客接待量220萬左右。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黿渚春濤、萬浪卷雪、鹿頂迎暉、藕花深處、十里芳徑、三山映碧……太湖黿頭渚的美景不多待上幾天怕是欣賞不完的,雖然一年四季皆有景可賞,但很多人都選擇在櫻花綻放的季節光臨此處,那時從太湖邊延伸到山谷、山坡的3萬株櫻花齊齊盛放,如雲似霞、粉黛迷人,襯著藍天白雲和江南雅筑,美得不似人間,難怪這裡會被稱為“中國第一賞櫻聖地”。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我們到達的季節櫻花早已敗落,卻另有一番勝景,慢步逶迤的太湖堤岸,放眼望去,茫茫水面籠罩著輕紗似的薄霧,一直延伸到無邊天際。可以登臨鹿頂山舒天閣,飽覽太湖之壯美,一洗胸襟,也可以乘船弄濤湖面,賞鷗鷺翩翩,帆影點點。觀鳥遊船在“太湖仙島”靠了岸,這裡原名三山,是太湖七十二峰的著名主峰,分佈著洞天福地和天都仙府等充滿神話色彩和古老道教文化的遊覽區。登島後向東走不遠,就可以看見古樸凝重、亭廊連結的會仙橋,據說此橋是凡仙相會之處,過橋後就將漸入仙境。走過五孔五亭的廊橋,來到供奉“月下老人”的月老祠,祠門前有座碩大的同心鎖,掛滿了戀人留下的小鎖,很是惹眼,想來有很多情侶都曾在此祈願生生世世永結同心。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過了月老祠,再往前走,逐一經過南天門、摘星亭、天街、天韻臺、銀河瀑布、凌霄宮、西華殿……僅聽名字就仙氣兒十足,仿若真的神遊天宮仙境,再看周遭林木蔥蘢,山徑幽邃,景觀開闊,確有靈秀神幻之妙,也終於理解郭沫若暢遊太湖後所作出的評價“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運河畔的天然博物館

無錫的運河,雖是京杭大運河的一段,開鑿的時間卻要早得多。大約是三千年前的商朝末年,周太王長子泰伯在梅里(今無錫梅村)建勾吳國,為滿足灌溉和排洪的需求,率領民眾開鑿了伯瀆河;後來吳王夫差為北上伐齊,又在此開鑿了古運河;至隋朝,隋煬帝將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伯瀆河、古運河與大運河相連,貫通至都城洛陽,且連涿郡,成為中國南北運輸大動脈上的重要組成部分。

"

“代表了人類的遷徙和流動;代表了多維度的商品、思想、知識和價值的互惠和持續不斷的交流;代表了文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流與相互滋養”的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較早、規模最大、線路最長、延續時間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運河。它自北向南貫通中國華北地區最大的河流海河、孕育中華文明的“母親河”黃河、中國南北方分界線淮河、世界上內河運輸最繁忙的“黃金水道”長江和中國重要文明發祥地之一的錢塘江五大水系,從而形成一個南北東西全方位的水陸交通網、商品流通網和文化會通網。

運河的大貫通和迅速開發,帶動了沿岸城市的興盛與繁榮。特別是處在運河沿線的節點城市,成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同時,更串聯起中華民族上下求索、飽經滄桑的歷史脈絡和文化流變。自運河申遺成功後,我多次走訪運河城市,透過一扇扇城市窗口,探索它們的前世今生,感悟大運河包容、流通、滋養和生生不息的文明本質。

北倚長江,南瀕太湖,更有大運河穿城而過,縱觀無錫幾千年文明史,水一直是其社會發展和文化積澱的基本載體。這裡不僅擁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秀麗風光,更有延綿千載的水文化傳承。如今,無論是“太湖美”的市歌,還是“充滿溫情和水”的旅遊詞,都充分表明水文化 在這座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而太湖的浩瀚寬廣與運河的靜美豐饒,更完美地結合在無錫獨一無二的氣韻之中。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相傳距今約五千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從天而降,以相當於一千萬顆原子彈爆炸的巨大沖擊力,撞擊地面,留下了兩千三百多平方公里的隕石坑,即現在的太湖。提起太湖,最先想到的就是無錫,同樣的,提起無錫,最先想到的也是太湖。早在民國時期,無錫對太湖的開發就已經開始了,當時的民族資本家楊瀚西因欣喜這裡的湖光山色,便在黿頭渚購得60畝山地,開始建造“橫雲山莊”。隨後,不少社會名流、權貴富商也紛紛在這附近營造別墅和私家園林,慢慢地形成了黿頭渚風景區的雛形。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如今堪稱“無錫第一勝景”的黿頭渚,最初只是橫臥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狀酷似神龜昂首而得名。解放以後,政府將這裡原有的園林別墅合併為“黿頭渚公園”,並於1982年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擴建,從最初的480畝擴建到現在的1960畝,並將其分為功能各不相同的十大景區。如今這裡交通往來便利,每年遊客接待量220萬左右。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黿渚春濤、萬浪卷雪、鹿頂迎暉、藕花深處、十里芳徑、三山映碧……太湖黿頭渚的美景不多待上幾天怕是欣賞不完的,雖然一年四季皆有景可賞,但很多人都選擇在櫻花綻放的季節光臨此處,那時從太湖邊延伸到山谷、山坡的3萬株櫻花齊齊盛放,如雲似霞、粉黛迷人,襯著藍天白雲和江南雅筑,美得不似人間,難怪這裡會被稱為“中國第一賞櫻聖地”。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我們到達的季節櫻花早已敗落,卻另有一番勝景,慢步逶迤的太湖堤岸,放眼望去,茫茫水面籠罩著輕紗似的薄霧,一直延伸到無邊天際。可以登臨鹿頂山舒天閣,飽覽太湖之壯美,一洗胸襟,也可以乘船弄濤湖面,賞鷗鷺翩翩,帆影點點。觀鳥遊船在“太湖仙島”靠了岸,這裡原名三山,是太湖七十二峰的著名主峰,分佈著洞天福地和天都仙府等充滿神話色彩和古老道教文化的遊覽區。登島後向東走不遠,就可以看見古樸凝重、亭廊連結的會仙橋,據說此橋是凡仙相會之處,過橋後就將漸入仙境。走過五孔五亭的廊橋,來到供奉“月下老人”的月老祠,祠門前有座碩大的同心鎖,掛滿了戀人留下的小鎖,很是惹眼,想來有很多情侶都曾在此祈願生生世世永結同心。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過了月老祠,再往前走,逐一經過南天門、摘星亭、天街、天韻臺、銀河瀑布、凌霄宮、西華殿……僅聽名字就仙氣兒十足,仿若真的神遊天宮仙境,再看周遭林木蔥蘢,山徑幽邃,景觀開闊,確有靈秀神幻之妙,也終於理解郭沫若暢遊太湖後所作出的評價“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運河畔的天然博物館

無錫的運河,雖是京杭大運河的一段,開鑿的時間卻要早得多。大約是三千年前的商朝末年,周太王長子泰伯在梅里(今無錫梅村)建勾吳國,為滿足灌溉和排洪的需求,率領民眾開鑿了伯瀆河;後來吳王夫差為北上伐齊,又在此開鑿了古運河;至隋朝,隋煬帝將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伯瀆河、古運河與大運河相連,貫通至都城洛陽,且連涿郡,成為中國南北運輸大動脈上的重要組成部分。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無錫先民傍河而居,以河為生,逐漸孕育出特色鮮明的水鄉文化,如今在無錫,能夠切實感受到這種江南水鄉生活畫卷的最佳視角,便是在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北起跨塘橋,南至水仙道院,東起王元吉鍋廠舊址,西至定勝河沿線,佔地面積44公頃的街區,是無錫現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古城歷史文化保護區,也是京杭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典型風貌河段。

"

“代表了人類的遷徙和流動;代表了多維度的商品、思想、知識和價值的互惠和持續不斷的交流;代表了文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流與相互滋養”的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較早、規模最大、線路最長、延續時間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運河。它自北向南貫通中國華北地區最大的河流海河、孕育中華文明的“母親河”黃河、中國南北方分界線淮河、世界上內河運輸最繁忙的“黃金水道”長江和中國重要文明發祥地之一的錢塘江五大水系,從而形成一個南北東西全方位的水陸交通網、商品流通網和文化會通網。

運河的大貫通和迅速開發,帶動了沿岸城市的興盛與繁榮。特別是處在運河沿線的節點城市,成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同時,更串聯起中華民族上下求索、飽經滄桑的歷史脈絡和文化流變。自運河申遺成功後,我多次走訪運河城市,透過一扇扇城市窗口,探索它們的前世今生,感悟大運河包容、流通、滋養和生生不息的文明本質。

北倚長江,南瀕太湖,更有大運河穿城而過,縱觀無錫幾千年文明史,水一直是其社會發展和文化積澱的基本載體。這裡不僅擁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秀麗風光,更有延綿千載的水文化傳承。如今,無論是“太湖美”的市歌,還是“充滿溫情和水”的旅遊詞,都充分表明水文化 在這座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而太湖的浩瀚寬廣與運河的靜美豐饒,更完美地結合在無錫獨一無二的氣韻之中。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相傳距今約五千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從天而降,以相當於一千萬顆原子彈爆炸的巨大沖擊力,撞擊地面,留下了兩千三百多平方公里的隕石坑,即現在的太湖。提起太湖,最先想到的就是無錫,同樣的,提起無錫,最先想到的也是太湖。早在民國時期,無錫對太湖的開發就已經開始了,當時的民族資本家楊瀚西因欣喜這裡的湖光山色,便在黿頭渚購得60畝山地,開始建造“橫雲山莊”。隨後,不少社會名流、權貴富商也紛紛在這附近營造別墅和私家園林,慢慢地形成了黿頭渚風景區的雛形。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如今堪稱“無錫第一勝景”的黿頭渚,最初只是橫臥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狀酷似神龜昂首而得名。解放以後,政府將這裡原有的園林別墅合併為“黿頭渚公園”,並於1982年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擴建,從最初的480畝擴建到現在的1960畝,並將其分為功能各不相同的十大景區。如今這裡交通往來便利,每年遊客接待量220萬左右。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黿渚春濤、萬浪卷雪、鹿頂迎暉、藕花深處、十里芳徑、三山映碧……太湖黿頭渚的美景不多待上幾天怕是欣賞不完的,雖然一年四季皆有景可賞,但很多人都選擇在櫻花綻放的季節光臨此處,那時從太湖邊延伸到山谷、山坡的3萬株櫻花齊齊盛放,如雲似霞、粉黛迷人,襯著藍天白雲和江南雅筑,美得不似人間,難怪這裡會被稱為“中國第一賞櫻聖地”。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我們到達的季節櫻花早已敗落,卻另有一番勝景,慢步逶迤的太湖堤岸,放眼望去,茫茫水面籠罩著輕紗似的薄霧,一直延伸到無邊天際。可以登臨鹿頂山舒天閣,飽覽太湖之壯美,一洗胸襟,也可以乘船弄濤湖面,賞鷗鷺翩翩,帆影點點。觀鳥遊船在“太湖仙島”靠了岸,這裡原名三山,是太湖七十二峰的著名主峰,分佈著洞天福地和天都仙府等充滿神話色彩和古老道教文化的遊覽區。登島後向東走不遠,就可以看見古樸凝重、亭廊連結的會仙橋,據說此橋是凡仙相會之處,過橋後就將漸入仙境。走過五孔五亭的廊橋,來到供奉“月下老人”的月老祠,祠門前有座碩大的同心鎖,掛滿了戀人留下的小鎖,很是惹眼,想來有很多情侶都曾在此祈願生生世世永結同心。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過了月老祠,再往前走,逐一經過南天門、摘星亭、天街、天韻臺、銀河瀑布、凌霄宮、西華殿……僅聽名字就仙氣兒十足,仿若真的神遊天宮仙境,再看周遭林木蔥蘢,山徑幽邃,景觀開闊,確有靈秀神幻之妙,也終於理解郭沫若暢遊太湖後所作出的評價“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運河畔的天然博物館

無錫的運河,雖是京杭大運河的一段,開鑿的時間卻要早得多。大約是三千年前的商朝末年,周太王長子泰伯在梅里(今無錫梅村)建勾吳國,為滿足灌溉和排洪的需求,率領民眾開鑿了伯瀆河;後來吳王夫差為北上伐齊,又在此開鑿了古運河;至隋朝,隋煬帝將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伯瀆河、古運河與大運河相連,貫通至都城洛陽,且連涿郡,成為中國南北運輸大動脈上的重要組成部分。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無錫先民傍河而居,以河為生,逐漸孕育出特色鮮明的水鄉文化,如今在無錫,能夠切實感受到這種江南水鄉生活畫卷的最佳視角,便是在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北起跨塘橋,南至水仙道院,東起王元吉鍋廠舊址,西至定勝河沿線,佔地面積44公頃的街區,是無錫現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古城歷史文化保護區,也是京杭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典型風貌河段。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到達這裡已是傍晚,運河兩岸白牆黛瓦的民居高低起伏,碼頭石埠錯落有致,無數紅燈籠融在水中,有畫舫遊船划水而過,將倒映著兩岸的流光溢彩撥散開來,突然有種秦淮河岸槳聲燈影的古典之美。古運河與伯瀆河在此交匯,飛架河上的清名橋是街區的核心,它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至今已櫛風沐雨四百多年,是無錫古運河上規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單孔石拱橋。花崗岩堆砌的橋身,頗具古樸的韻致。它的名字總能讓人聯想到《清明上河圖》,而它在歷史上的繁榮景象也確實如這幅名畫所描繪的一樣。在這條街區內,薈萃著豐富的歷史遺存和人文景觀,涵蓋了江南民俗文化、水弄堂文化、古建景觀文化、宗教文化、民族工商業文化等多種形態,因此擁有“中國活態運河博物館”的美譽。

"

“代表了人類的遷徙和流動;代表了多維度的商品、思想、知識和價值的互惠和持續不斷的交流;代表了文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流與相互滋養”的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較早、規模最大、線路最長、延續時間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運河。它自北向南貫通中國華北地區最大的河流海河、孕育中華文明的“母親河”黃河、中國南北方分界線淮河、世界上內河運輸最繁忙的“黃金水道”長江和中國重要文明發祥地之一的錢塘江五大水系,從而形成一個南北東西全方位的水陸交通網、商品流通網和文化會通網。

運河的大貫通和迅速開發,帶動了沿岸城市的興盛與繁榮。特別是處在運河沿線的節點城市,成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同時,更串聯起中華民族上下求索、飽經滄桑的歷史脈絡和文化流變。自運河申遺成功後,我多次走訪運河城市,透過一扇扇城市窗口,探索它們的前世今生,感悟大運河包容、流通、滋養和生生不息的文明本質。

北倚長江,南瀕太湖,更有大運河穿城而過,縱觀無錫幾千年文明史,水一直是其社會發展和文化積澱的基本載體。這裡不僅擁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秀麗風光,更有延綿千載的水文化傳承。如今,無論是“太湖美”的市歌,還是“充滿溫情和水”的旅遊詞,都充分表明水文化 在這座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而太湖的浩瀚寬廣與運河的靜美豐饒,更完美地結合在無錫獨一無二的氣韻之中。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相傳距今約五千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從天而降,以相當於一千萬顆原子彈爆炸的巨大沖擊力,撞擊地面,留下了兩千三百多平方公里的隕石坑,即現在的太湖。提起太湖,最先想到的就是無錫,同樣的,提起無錫,最先想到的也是太湖。早在民國時期,無錫對太湖的開發就已經開始了,當時的民族資本家楊瀚西因欣喜這裡的湖光山色,便在黿頭渚購得60畝山地,開始建造“橫雲山莊”。隨後,不少社會名流、權貴富商也紛紛在這附近營造別墅和私家園林,慢慢地形成了黿頭渚風景區的雛形。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如今堪稱“無錫第一勝景”的黿頭渚,最初只是橫臥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狀酷似神龜昂首而得名。解放以後,政府將這裡原有的園林別墅合併為“黿頭渚公園”,並於1982年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擴建,從最初的480畝擴建到現在的1960畝,並將其分為功能各不相同的十大景區。如今這裡交通往來便利,每年遊客接待量220萬左右。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黿渚春濤、萬浪卷雪、鹿頂迎暉、藕花深處、十里芳徑、三山映碧……太湖黿頭渚的美景不多待上幾天怕是欣賞不完的,雖然一年四季皆有景可賞,但很多人都選擇在櫻花綻放的季節光臨此處,那時從太湖邊延伸到山谷、山坡的3萬株櫻花齊齊盛放,如雲似霞、粉黛迷人,襯著藍天白雲和江南雅筑,美得不似人間,難怪這裡會被稱為“中國第一賞櫻聖地”。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我們到達的季節櫻花早已敗落,卻另有一番勝景,慢步逶迤的太湖堤岸,放眼望去,茫茫水面籠罩著輕紗似的薄霧,一直延伸到無邊天際。可以登臨鹿頂山舒天閣,飽覽太湖之壯美,一洗胸襟,也可以乘船弄濤湖面,賞鷗鷺翩翩,帆影點點。觀鳥遊船在“太湖仙島”靠了岸,這裡原名三山,是太湖七十二峰的著名主峰,分佈著洞天福地和天都仙府等充滿神話色彩和古老道教文化的遊覽區。登島後向東走不遠,就可以看見古樸凝重、亭廊連結的會仙橋,據說此橋是凡仙相會之處,過橋後就將漸入仙境。走過五孔五亭的廊橋,來到供奉“月下老人”的月老祠,祠門前有座碩大的同心鎖,掛滿了戀人留下的小鎖,很是惹眼,想來有很多情侶都曾在此祈願生生世世永結同心。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過了月老祠,再往前走,逐一經過南天門、摘星亭、天街、天韻臺、銀河瀑布、凌霄宮、西華殿……僅聽名字就仙氣兒十足,仿若真的神遊天宮仙境,再看周遭林木蔥蘢,山徑幽邃,景觀開闊,確有靈秀神幻之妙,也終於理解郭沫若暢遊太湖後所作出的評價“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運河畔的天然博物館

無錫的運河,雖是京杭大運河的一段,開鑿的時間卻要早得多。大約是三千年前的商朝末年,周太王長子泰伯在梅里(今無錫梅村)建勾吳國,為滿足灌溉和排洪的需求,率領民眾開鑿了伯瀆河;後來吳王夫差為北上伐齊,又在此開鑿了古運河;至隋朝,隋煬帝將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伯瀆河、古運河與大運河相連,貫通至都城洛陽,且連涿郡,成為中國南北運輸大動脈上的重要組成部分。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無錫先民傍河而居,以河為生,逐漸孕育出特色鮮明的水鄉文化,如今在無錫,能夠切實感受到這種江南水鄉生活畫卷的最佳視角,便是在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北起跨塘橋,南至水仙道院,東起王元吉鍋廠舊址,西至定勝河沿線,佔地面積44公頃的街區,是無錫現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古城歷史文化保護區,也是京杭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典型風貌河段。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到達這裡已是傍晚,運河兩岸白牆黛瓦的民居高低起伏,碼頭石埠錯落有致,無數紅燈籠融在水中,有畫舫遊船划水而過,將倒映著兩岸的流光溢彩撥散開來,突然有種秦淮河岸槳聲燈影的古典之美。古運河與伯瀆河在此交匯,飛架河上的清名橋是街區的核心,它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至今已櫛風沐雨四百多年,是無錫古運河上規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單孔石拱橋。花崗岩堆砌的橋身,頗具古樸的韻致。它的名字總能讓人聯想到《清明上河圖》,而它在歷史上的繁榮景象也確實如這幅名畫所描繪的一樣。在這條街區內,薈萃著豐富的歷史遺存和人文景觀,涵蓋了江南民俗文化、水弄堂文化、古建景觀文化、宗教文化、民族工商業文化等多種形態,因此擁有“中國活態運河博物館”的美譽。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中國民族工業的搖籃

提起江蘇,最為人所知的城市大都為蘇州和南京,但與這兩座城市並列為新一線城市的無錫,最近的發展非常迅速,尤其是工業化的發展,甚至有了“小上海”的稱呼。之所以發展迅速,與其曾為中國民族工商業的搖籃密切相關。

"

“代表了人類的遷徙和流動;代表了多維度的商品、思想、知識和價值的互惠和持續不斷的交流;代表了文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流與相互滋養”的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較早、規模最大、線路最長、延續時間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運河。它自北向南貫通中國華北地區最大的河流海河、孕育中華文明的“母親河”黃河、中國南北方分界線淮河、世界上內河運輸最繁忙的“黃金水道”長江和中國重要文明發祥地之一的錢塘江五大水系,從而形成一個南北東西全方位的水陸交通網、商品流通網和文化會通網。

運河的大貫通和迅速開發,帶動了沿岸城市的興盛與繁榮。特別是處在運河沿線的節點城市,成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同時,更串聯起中華民族上下求索、飽經滄桑的歷史脈絡和文化流變。自運河申遺成功後,我多次走訪運河城市,透過一扇扇城市窗口,探索它們的前世今生,感悟大運河包容、流通、滋養和生生不息的文明本質。

北倚長江,南瀕太湖,更有大運河穿城而過,縱觀無錫幾千年文明史,水一直是其社會發展和文化積澱的基本載體。這裡不僅擁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秀麗風光,更有延綿千載的水文化傳承。如今,無論是“太湖美”的市歌,還是“充滿溫情和水”的旅遊詞,都充分表明水文化 在這座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而太湖的浩瀚寬廣與運河的靜美豐饒,更完美地結合在無錫獨一無二的氣韻之中。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相傳距今約五千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從天而降,以相當於一千萬顆原子彈爆炸的巨大沖擊力,撞擊地面,留下了兩千三百多平方公里的隕石坑,即現在的太湖。提起太湖,最先想到的就是無錫,同樣的,提起無錫,最先想到的也是太湖。早在民國時期,無錫對太湖的開發就已經開始了,當時的民族資本家楊瀚西因欣喜這裡的湖光山色,便在黿頭渚購得60畝山地,開始建造“橫雲山莊”。隨後,不少社會名流、權貴富商也紛紛在這附近營造別墅和私家園林,慢慢地形成了黿頭渚風景區的雛形。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如今堪稱“無錫第一勝景”的黿頭渚,最初只是橫臥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狀酷似神龜昂首而得名。解放以後,政府將這裡原有的園林別墅合併為“黿頭渚公園”,並於1982年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擴建,從最初的480畝擴建到現在的1960畝,並將其分為功能各不相同的十大景區。如今這裡交通往來便利,每年遊客接待量220萬左右。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黿渚春濤、萬浪卷雪、鹿頂迎暉、藕花深處、十里芳徑、三山映碧……太湖黿頭渚的美景不多待上幾天怕是欣賞不完的,雖然一年四季皆有景可賞,但很多人都選擇在櫻花綻放的季節光臨此處,那時從太湖邊延伸到山谷、山坡的3萬株櫻花齊齊盛放,如雲似霞、粉黛迷人,襯著藍天白雲和江南雅筑,美得不似人間,難怪這裡會被稱為“中國第一賞櫻聖地”。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我們到達的季節櫻花早已敗落,卻另有一番勝景,慢步逶迤的太湖堤岸,放眼望去,茫茫水面籠罩著輕紗似的薄霧,一直延伸到無邊天際。可以登臨鹿頂山舒天閣,飽覽太湖之壯美,一洗胸襟,也可以乘船弄濤湖面,賞鷗鷺翩翩,帆影點點。觀鳥遊船在“太湖仙島”靠了岸,這裡原名三山,是太湖七十二峰的著名主峰,分佈著洞天福地和天都仙府等充滿神話色彩和古老道教文化的遊覽區。登島後向東走不遠,就可以看見古樸凝重、亭廊連結的會仙橋,據說此橋是凡仙相會之處,過橋後就將漸入仙境。走過五孔五亭的廊橋,來到供奉“月下老人”的月老祠,祠門前有座碩大的同心鎖,掛滿了戀人留下的小鎖,很是惹眼,想來有很多情侶都曾在此祈願生生世世永結同心。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過了月老祠,再往前走,逐一經過南天門、摘星亭、天街、天韻臺、銀河瀑布、凌霄宮、西華殿……僅聽名字就仙氣兒十足,仿若真的神遊天宮仙境,再看周遭林木蔥蘢,山徑幽邃,景觀開闊,確有靈秀神幻之妙,也終於理解郭沫若暢遊太湖後所作出的評價“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運河畔的天然博物館

無錫的運河,雖是京杭大運河的一段,開鑿的時間卻要早得多。大約是三千年前的商朝末年,周太王長子泰伯在梅里(今無錫梅村)建勾吳國,為滿足灌溉和排洪的需求,率領民眾開鑿了伯瀆河;後來吳王夫差為北上伐齊,又在此開鑿了古運河;至隋朝,隋煬帝將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伯瀆河、古運河與大運河相連,貫通至都城洛陽,且連涿郡,成為中國南北運輸大動脈上的重要組成部分。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無錫先民傍河而居,以河為生,逐漸孕育出特色鮮明的水鄉文化,如今在無錫,能夠切實感受到這種江南水鄉生活畫卷的最佳視角,便是在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北起跨塘橋,南至水仙道院,東起王元吉鍋廠舊址,西至定勝河沿線,佔地面積44公頃的街區,是無錫現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古城歷史文化保護區,也是京杭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典型風貌河段。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到達這裡已是傍晚,運河兩岸白牆黛瓦的民居高低起伏,碼頭石埠錯落有致,無數紅燈籠融在水中,有畫舫遊船划水而過,將倒映著兩岸的流光溢彩撥散開來,突然有種秦淮河岸槳聲燈影的古典之美。古運河與伯瀆河在此交匯,飛架河上的清名橋是街區的核心,它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至今已櫛風沐雨四百多年,是無錫古運河上規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單孔石拱橋。花崗岩堆砌的橋身,頗具古樸的韻致。它的名字總能讓人聯想到《清明上河圖》,而它在歷史上的繁榮景象也確實如這幅名畫所描繪的一樣。在這條街區內,薈萃著豐富的歷史遺存和人文景觀,涵蓋了江南民俗文化、水弄堂文化、古建景觀文化、宗教文化、民族工商業文化等多種形態,因此擁有“中國活態運河博物館”的美譽。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中國民族工業的搖籃

提起江蘇,最為人所知的城市大都為蘇州和南京,但與這兩座城市並列為新一線城市的無錫,最近的發展非常迅速,尤其是工業化的發展,甚至有了“小上海”的稱呼。之所以發展迅速,與其曾為中國民族工商業的搖籃密切相關。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歷史上的無錫,依託京杭大運河發達的水路交通,和物產豐饒的自然地理位置,商業貿易往來頻繁,人們生活富足,思想相對開放,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因此這裡成為民族工商業的發源地和重要基地,出了中國的麵粉大王、紗布大王,還曾經是中國的第一大米市。

"

“代表了人類的遷徙和流動;代表了多維度的商品、思想、知識和價值的互惠和持續不斷的交流;代表了文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流與相互滋養”的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較早、規模最大、線路最長、延續時間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運河。它自北向南貫通中國華北地區最大的河流海河、孕育中華文明的“母親河”黃河、中國南北方分界線淮河、世界上內河運輸最繁忙的“黃金水道”長江和中國重要文明發祥地之一的錢塘江五大水系,從而形成一個南北東西全方位的水陸交通網、商品流通網和文化會通網。

運河的大貫通和迅速開發,帶動了沿岸城市的興盛與繁榮。特別是處在運河沿線的節點城市,成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同時,更串聯起中華民族上下求索、飽經滄桑的歷史脈絡和文化流變。自運河申遺成功後,我多次走訪運河城市,透過一扇扇城市窗口,探索它們的前世今生,感悟大運河包容、流通、滋養和生生不息的文明本質。

北倚長江,南瀕太湖,更有大運河穿城而過,縱觀無錫幾千年文明史,水一直是其社會發展和文化積澱的基本載體。這裡不僅擁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秀麗風光,更有延綿千載的水文化傳承。如今,無論是“太湖美”的市歌,還是“充滿溫情和水”的旅遊詞,都充分表明水文化 在這座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而太湖的浩瀚寬廣與運河的靜美豐饒,更完美地結合在無錫獨一無二的氣韻之中。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相傳距今約五千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從天而降,以相當於一千萬顆原子彈爆炸的巨大沖擊力,撞擊地面,留下了兩千三百多平方公里的隕石坑,即現在的太湖。提起太湖,最先想到的就是無錫,同樣的,提起無錫,最先想到的也是太湖。早在民國時期,無錫對太湖的開發就已經開始了,當時的民族資本家楊瀚西因欣喜這裡的湖光山色,便在黿頭渚購得60畝山地,開始建造“橫雲山莊”。隨後,不少社會名流、權貴富商也紛紛在這附近營造別墅和私家園林,慢慢地形成了黿頭渚風景區的雛形。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如今堪稱“無錫第一勝景”的黿頭渚,最初只是橫臥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狀酷似神龜昂首而得名。解放以後,政府將這裡原有的園林別墅合併為“黿頭渚公園”,並於1982年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擴建,從最初的480畝擴建到現在的1960畝,並將其分為功能各不相同的十大景區。如今這裡交通往來便利,每年遊客接待量220萬左右。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黿渚春濤、萬浪卷雪、鹿頂迎暉、藕花深處、十里芳徑、三山映碧……太湖黿頭渚的美景不多待上幾天怕是欣賞不完的,雖然一年四季皆有景可賞,但很多人都選擇在櫻花綻放的季節光臨此處,那時從太湖邊延伸到山谷、山坡的3萬株櫻花齊齊盛放,如雲似霞、粉黛迷人,襯著藍天白雲和江南雅筑,美得不似人間,難怪這裡會被稱為“中國第一賞櫻聖地”。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我們到達的季節櫻花早已敗落,卻另有一番勝景,慢步逶迤的太湖堤岸,放眼望去,茫茫水面籠罩著輕紗似的薄霧,一直延伸到無邊天際。可以登臨鹿頂山舒天閣,飽覽太湖之壯美,一洗胸襟,也可以乘船弄濤湖面,賞鷗鷺翩翩,帆影點點。觀鳥遊船在“太湖仙島”靠了岸,這裡原名三山,是太湖七十二峰的著名主峰,分佈著洞天福地和天都仙府等充滿神話色彩和古老道教文化的遊覽區。登島後向東走不遠,就可以看見古樸凝重、亭廊連結的會仙橋,據說此橋是凡仙相會之處,過橋後就將漸入仙境。走過五孔五亭的廊橋,來到供奉“月下老人”的月老祠,祠門前有座碩大的同心鎖,掛滿了戀人留下的小鎖,很是惹眼,想來有很多情侶都曾在此祈願生生世世永結同心。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過了月老祠,再往前走,逐一經過南天門、摘星亭、天街、天韻臺、銀河瀑布、凌霄宮、西華殿……僅聽名字就仙氣兒十足,仿若真的神遊天宮仙境,再看周遭林木蔥蘢,山徑幽邃,景觀開闊,確有靈秀神幻之妙,也終於理解郭沫若暢遊太湖後所作出的評價“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運河畔的天然博物館

無錫的運河,雖是京杭大運河的一段,開鑿的時間卻要早得多。大約是三千年前的商朝末年,周太王長子泰伯在梅里(今無錫梅村)建勾吳國,為滿足灌溉和排洪的需求,率領民眾開鑿了伯瀆河;後來吳王夫差為北上伐齊,又在此開鑿了古運河;至隋朝,隋煬帝將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伯瀆河、古運河與大運河相連,貫通至都城洛陽,且連涿郡,成為中國南北運輸大動脈上的重要組成部分。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無錫先民傍河而居,以河為生,逐漸孕育出特色鮮明的水鄉文化,如今在無錫,能夠切實感受到這種江南水鄉生活畫卷的最佳視角,便是在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北起跨塘橋,南至水仙道院,東起王元吉鍋廠舊址,西至定勝河沿線,佔地面積44公頃的街區,是無錫現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古城歷史文化保護區,也是京杭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典型風貌河段。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到達這裡已是傍晚,運河兩岸白牆黛瓦的民居高低起伏,碼頭石埠錯落有致,無數紅燈籠融在水中,有畫舫遊船划水而過,將倒映著兩岸的流光溢彩撥散開來,突然有種秦淮河岸槳聲燈影的古典之美。古運河與伯瀆河在此交匯,飛架河上的清名橋是街區的核心,它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至今已櫛風沐雨四百多年,是無錫古運河上規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單孔石拱橋。花崗岩堆砌的橋身,頗具古樸的韻致。它的名字總能讓人聯想到《清明上河圖》,而它在歷史上的繁榮景象也確實如這幅名畫所描繪的一樣。在這條街區內,薈萃著豐富的歷史遺存和人文景觀,涵蓋了江南民俗文化、水弄堂文化、古建景觀文化、宗教文化、民族工商業文化等多種形態,因此擁有“中國活態運河博物館”的美譽。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中國民族工業的搖籃

提起江蘇,最為人所知的城市大都為蘇州和南京,但與這兩座城市並列為新一線城市的無錫,最近的發展非常迅速,尤其是工業化的發展,甚至有了“小上海”的稱呼。之所以發展迅速,與其曾為中國民族工商業的搖籃密切相關。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歷史上的無錫,依託京杭大運河發達的水路交通,和物產豐饒的自然地理位置,商業貿易往來頻繁,人們生活富足,思想相對開放,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因此這裡成為民族工商業的發源地和重要基地,出了中國的麵粉大王、紗布大王,還曾經是中國的第一大米市。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前文中提到過的最早開發黿頭渚的民族資本家楊瀚西,就是無錫楊氏家族中的一員,這個家族中我們所熟知的,還有2016年去世的楊絳先生。他們的祖輩,率先創辦了無錫第一家近代工廠——業勤紗廠,也是中國第一家商辦紗廠,那是1895年,晚清光緒21年,從此,以機器生產為標誌的近代工業在無錫興起了。

緊隨楊氏家族之後,榮宗敬、榮德生創設保興、茂新麵粉廠,周舜卿開辦裕昌繅絲廠,唐保謙創辦慶豐紡織廠,唐驤廷創辦了協新毛紡織廠,薛南溟創辦了永泰絲廠……就這樣,無錫的六大家族陸續登場,支撐起無錫的麵粉業、棉紡織業、繅絲業三大支柱產業和整個輕工業體系。到1937年,無錫的工業產值排在上海、廣州之後,位居中國第三。民族工商業的先發優勢,奠定了無錫雄厚的工業基礎,造就其百年輝煌,也留下了眾多寶貴的工業遺產。

"

“代表了人類的遷徙和流動;代表了多維度的商品、思想、知識和價值的互惠和持續不斷的交流;代表了文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流與相互滋養”的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較早、規模最大、線路最長、延續時間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運河。它自北向南貫通中國華北地區最大的河流海河、孕育中華文明的“母親河”黃河、中國南北方分界線淮河、世界上內河運輸最繁忙的“黃金水道”長江和中國重要文明發祥地之一的錢塘江五大水系,從而形成一個南北東西全方位的水陸交通網、商品流通網和文化會通網。

運河的大貫通和迅速開發,帶動了沿岸城市的興盛與繁榮。特別是處在運河沿線的節點城市,成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同時,更串聯起中華民族上下求索、飽經滄桑的歷史脈絡和文化流變。自運河申遺成功後,我多次走訪運河城市,透過一扇扇城市窗口,探索它們的前世今生,感悟大運河包容、流通、滋養和生生不息的文明本質。

北倚長江,南瀕太湖,更有大運河穿城而過,縱觀無錫幾千年文明史,水一直是其社會發展和文化積澱的基本載體。這裡不僅擁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秀麗風光,更有延綿千載的水文化傳承。如今,無論是“太湖美”的市歌,還是“充滿溫情和水”的旅遊詞,都充分表明水文化 在這座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而太湖的浩瀚寬廣與運河的靜美豐饒,更完美地結合在無錫獨一無二的氣韻之中。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相傳距今約五千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從天而降,以相當於一千萬顆原子彈爆炸的巨大沖擊力,撞擊地面,留下了兩千三百多平方公里的隕石坑,即現在的太湖。提起太湖,最先想到的就是無錫,同樣的,提起無錫,最先想到的也是太湖。早在民國時期,無錫對太湖的開發就已經開始了,當時的民族資本家楊瀚西因欣喜這裡的湖光山色,便在黿頭渚購得60畝山地,開始建造“橫雲山莊”。隨後,不少社會名流、權貴富商也紛紛在這附近營造別墅和私家園林,慢慢地形成了黿頭渚風景區的雛形。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如今堪稱“無錫第一勝景”的黿頭渚,最初只是橫臥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狀酷似神龜昂首而得名。解放以後,政府將這裡原有的園林別墅合併為“黿頭渚公園”,並於1982年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擴建,從最初的480畝擴建到現在的1960畝,並將其分為功能各不相同的十大景區。如今這裡交通往來便利,每年遊客接待量220萬左右。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黿渚春濤、萬浪卷雪、鹿頂迎暉、藕花深處、十里芳徑、三山映碧……太湖黿頭渚的美景不多待上幾天怕是欣賞不完的,雖然一年四季皆有景可賞,但很多人都選擇在櫻花綻放的季節光臨此處,那時從太湖邊延伸到山谷、山坡的3萬株櫻花齊齊盛放,如雲似霞、粉黛迷人,襯著藍天白雲和江南雅筑,美得不似人間,難怪這裡會被稱為“中國第一賞櫻聖地”。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我們到達的季節櫻花早已敗落,卻另有一番勝景,慢步逶迤的太湖堤岸,放眼望去,茫茫水面籠罩著輕紗似的薄霧,一直延伸到無邊天際。可以登臨鹿頂山舒天閣,飽覽太湖之壯美,一洗胸襟,也可以乘船弄濤湖面,賞鷗鷺翩翩,帆影點點。觀鳥遊船在“太湖仙島”靠了岸,這裡原名三山,是太湖七十二峰的著名主峰,分佈著洞天福地和天都仙府等充滿神話色彩和古老道教文化的遊覽區。登島後向東走不遠,就可以看見古樸凝重、亭廊連結的會仙橋,據說此橋是凡仙相會之處,過橋後就將漸入仙境。走過五孔五亭的廊橋,來到供奉“月下老人”的月老祠,祠門前有座碩大的同心鎖,掛滿了戀人留下的小鎖,很是惹眼,想來有很多情侶都曾在此祈願生生世世永結同心。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過了月老祠,再往前走,逐一經過南天門、摘星亭、天街、天韻臺、銀河瀑布、凌霄宮、西華殿……僅聽名字就仙氣兒十足,仿若真的神遊天宮仙境,再看周遭林木蔥蘢,山徑幽邃,景觀開闊,確有靈秀神幻之妙,也終於理解郭沫若暢遊太湖後所作出的評價“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運河畔的天然博物館

無錫的運河,雖是京杭大運河的一段,開鑿的時間卻要早得多。大約是三千年前的商朝末年,周太王長子泰伯在梅里(今無錫梅村)建勾吳國,為滿足灌溉和排洪的需求,率領民眾開鑿了伯瀆河;後來吳王夫差為北上伐齊,又在此開鑿了古運河;至隋朝,隋煬帝將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伯瀆河、古運河與大運河相連,貫通至都城洛陽,且連涿郡,成為中國南北運輸大動脈上的重要組成部分。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無錫先民傍河而居,以河為生,逐漸孕育出特色鮮明的水鄉文化,如今在無錫,能夠切實感受到這種江南水鄉生活畫卷的最佳視角,便是在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北起跨塘橋,南至水仙道院,東起王元吉鍋廠舊址,西至定勝河沿線,佔地面積44公頃的街區,是無錫現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古城歷史文化保護區,也是京杭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典型風貌河段。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到達這裡已是傍晚,運河兩岸白牆黛瓦的民居高低起伏,碼頭石埠錯落有致,無數紅燈籠融在水中,有畫舫遊船划水而過,將倒映著兩岸的流光溢彩撥散開來,突然有種秦淮河岸槳聲燈影的古典之美。古運河與伯瀆河在此交匯,飛架河上的清名橋是街區的核心,它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至今已櫛風沐雨四百多年,是無錫古運河上規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單孔石拱橋。花崗岩堆砌的橋身,頗具古樸的韻致。它的名字總能讓人聯想到《清明上河圖》,而它在歷史上的繁榮景象也確實如這幅名畫所描繪的一樣。在這條街區內,薈萃著豐富的歷史遺存和人文景觀,涵蓋了江南民俗文化、水弄堂文化、古建景觀文化、宗教文化、民族工商業文化等多種形態,因此擁有“中國活態運河博物館”的美譽。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中國民族工業的搖籃

提起江蘇,最為人所知的城市大都為蘇州和南京,但與這兩座城市並列為新一線城市的無錫,最近的發展非常迅速,尤其是工業化的發展,甚至有了“小上海”的稱呼。之所以發展迅速,與其曾為中國民族工商業的搖籃密切相關。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歷史上的無錫,依託京杭大運河發達的水路交通,和物產豐饒的自然地理位置,商業貿易往來頻繁,人們生活富足,思想相對開放,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因此這裡成為民族工商業的發源地和重要基地,出了中國的麵粉大王、紗布大王,還曾經是中國的第一大米市。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前文中提到過的最早開發黿頭渚的民族資本家楊瀚西,就是無錫楊氏家族中的一員,這個家族中我們所熟知的,還有2016年去世的楊絳先生。他們的祖輩,率先創辦了無錫第一家近代工廠——業勤紗廠,也是中國第一家商辦紗廠,那是1895年,晚清光緒21年,從此,以機器生產為標誌的近代工業在無錫興起了。

緊隨楊氏家族之後,榮宗敬、榮德生創設保興、茂新麵粉廠,周舜卿開辦裕昌繅絲廠,唐保謙創辦慶豐紡織廠,唐驤廷創辦了協新毛紡織廠,薛南溟創辦了永泰絲廠……就這樣,無錫的六大家族陸續登場,支撐起無錫的麵粉業、棉紡織業、繅絲業三大支柱產業和整個輕工業體系。到1937年,無錫的工業產值排在上海、廣州之後,位居中國第三。民族工商業的先發優勢,奠定了無錫雄厚的工業基礎,造就其百年輝煌,也留下了眾多寶貴的工業遺產。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如今這些保護名錄上的工業遺產大多集中在古運河和護城河的附近。興建於2000年的中國民族工商業博物館,就是在榮氏家族的茂新麵粉廠的舊廠址上建造起來的。這座工業建築現存灰色的辦公樓和紅色的廠房,不僅保留了原有的麵粉製造設備,還徵集了紡織機、車床等其他工業設備,館藏極為充實,而陳列在此的圖片更是完整地呈現了中國民族工業初創時的繁榮盛況。

"

“代表了人類的遷徙和流動;代表了多維度的商品、思想、知識和價值的互惠和持續不斷的交流;代表了文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流與相互滋養”的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較早、規模最大、線路最長、延續時間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運河。它自北向南貫通中國華北地區最大的河流海河、孕育中華文明的“母親河”黃河、中國南北方分界線淮河、世界上內河運輸最繁忙的“黃金水道”長江和中國重要文明發祥地之一的錢塘江五大水系,從而形成一個南北東西全方位的水陸交通網、商品流通網和文化會通網。

運河的大貫通和迅速開發,帶動了沿岸城市的興盛與繁榮。特別是處在運河沿線的節點城市,成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同時,更串聯起中華民族上下求索、飽經滄桑的歷史脈絡和文化流變。自運河申遺成功後,我多次走訪運河城市,透過一扇扇城市窗口,探索它們的前世今生,感悟大運河包容、流通、滋養和生生不息的文明本質。

北倚長江,南瀕太湖,更有大運河穿城而過,縱觀無錫幾千年文明史,水一直是其社會發展和文化積澱的基本載體。這裡不僅擁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秀麗風光,更有延綿千載的水文化傳承。如今,無論是“太湖美”的市歌,還是“充滿溫情和水”的旅遊詞,都充分表明水文化 在這座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而太湖的浩瀚寬廣與運河的靜美豐饒,更完美地結合在無錫獨一無二的氣韻之中。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相傳距今約五千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從天而降,以相當於一千萬顆原子彈爆炸的巨大沖擊力,撞擊地面,留下了兩千三百多平方公里的隕石坑,即現在的太湖。提起太湖,最先想到的就是無錫,同樣的,提起無錫,最先想到的也是太湖。早在民國時期,無錫對太湖的開發就已經開始了,當時的民族資本家楊瀚西因欣喜這裡的湖光山色,便在黿頭渚購得60畝山地,開始建造“橫雲山莊”。隨後,不少社會名流、權貴富商也紛紛在這附近營造別墅和私家園林,慢慢地形成了黿頭渚風景區的雛形。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如今堪稱“無錫第一勝景”的黿頭渚,最初只是橫臥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狀酷似神龜昂首而得名。解放以後,政府將這裡原有的園林別墅合併為“黿頭渚公園”,並於1982年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擴建,從最初的480畝擴建到現在的1960畝,並將其分為功能各不相同的十大景區。如今這裡交通往來便利,每年遊客接待量220萬左右。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黿渚春濤、萬浪卷雪、鹿頂迎暉、藕花深處、十里芳徑、三山映碧……太湖黿頭渚的美景不多待上幾天怕是欣賞不完的,雖然一年四季皆有景可賞,但很多人都選擇在櫻花綻放的季節光臨此處,那時從太湖邊延伸到山谷、山坡的3萬株櫻花齊齊盛放,如雲似霞、粉黛迷人,襯著藍天白雲和江南雅筑,美得不似人間,難怪這裡會被稱為“中國第一賞櫻聖地”。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我們到達的季節櫻花早已敗落,卻另有一番勝景,慢步逶迤的太湖堤岸,放眼望去,茫茫水面籠罩著輕紗似的薄霧,一直延伸到無邊天際。可以登臨鹿頂山舒天閣,飽覽太湖之壯美,一洗胸襟,也可以乘船弄濤湖面,賞鷗鷺翩翩,帆影點點。觀鳥遊船在“太湖仙島”靠了岸,這裡原名三山,是太湖七十二峰的著名主峰,分佈著洞天福地和天都仙府等充滿神話色彩和古老道教文化的遊覽區。登島後向東走不遠,就可以看見古樸凝重、亭廊連結的會仙橋,據說此橋是凡仙相會之處,過橋後就將漸入仙境。走過五孔五亭的廊橋,來到供奉“月下老人”的月老祠,祠門前有座碩大的同心鎖,掛滿了戀人留下的小鎖,很是惹眼,想來有很多情侶都曾在此祈願生生世世永結同心。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過了月老祠,再往前走,逐一經過南天門、摘星亭、天街、天韻臺、銀河瀑布、凌霄宮、西華殿……僅聽名字就仙氣兒十足,仿若真的神遊天宮仙境,再看周遭林木蔥蘢,山徑幽邃,景觀開闊,確有靈秀神幻之妙,也終於理解郭沫若暢遊太湖後所作出的評價“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運河畔的天然博物館

無錫的運河,雖是京杭大運河的一段,開鑿的時間卻要早得多。大約是三千年前的商朝末年,周太王長子泰伯在梅里(今無錫梅村)建勾吳國,為滿足灌溉和排洪的需求,率領民眾開鑿了伯瀆河;後來吳王夫差為北上伐齊,又在此開鑿了古運河;至隋朝,隋煬帝將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伯瀆河、古運河與大運河相連,貫通至都城洛陽,且連涿郡,成為中國南北運輸大動脈上的重要組成部分。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無錫先民傍河而居,以河為生,逐漸孕育出特色鮮明的水鄉文化,如今在無錫,能夠切實感受到這種江南水鄉生活畫卷的最佳視角,便是在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北起跨塘橋,南至水仙道院,東起王元吉鍋廠舊址,西至定勝河沿線,佔地面積44公頃的街區,是無錫現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古城歷史文化保護區,也是京杭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典型風貌河段。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到達這裡已是傍晚,運河兩岸白牆黛瓦的民居高低起伏,碼頭石埠錯落有致,無數紅燈籠融在水中,有畫舫遊船划水而過,將倒映著兩岸的流光溢彩撥散開來,突然有種秦淮河岸槳聲燈影的古典之美。古運河與伯瀆河在此交匯,飛架河上的清名橋是街區的核心,它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至今已櫛風沐雨四百多年,是無錫古運河上規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單孔石拱橋。花崗岩堆砌的橋身,頗具古樸的韻致。它的名字總能讓人聯想到《清明上河圖》,而它在歷史上的繁榮景象也確實如這幅名畫所描繪的一樣。在這條街區內,薈萃著豐富的歷史遺存和人文景觀,涵蓋了江南民俗文化、水弄堂文化、古建景觀文化、宗教文化、民族工商業文化等多種形態,因此擁有“中國活態運河博物館”的美譽。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中國民族工業的搖籃

提起江蘇,最為人所知的城市大都為蘇州和南京,但與這兩座城市並列為新一線城市的無錫,最近的發展非常迅速,尤其是工業化的發展,甚至有了“小上海”的稱呼。之所以發展迅速,與其曾為中國民族工商業的搖籃密切相關。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歷史上的無錫,依託京杭大運河發達的水路交通,和物產豐饒的自然地理位置,商業貿易往來頻繁,人們生活富足,思想相對開放,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因此這裡成為民族工商業的發源地和重要基地,出了中國的麵粉大王、紗布大王,還曾經是中國的第一大米市。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前文中提到過的最早開發黿頭渚的民族資本家楊瀚西,就是無錫楊氏家族中的一員,這個家族中我們所熟知的,還有2016年去世的楊絳先生。他們的祖輩,率先創辦了無錫第一家近代工廠——業勤紗廠,也是中國第一家商辦紗廠,那是1895年,晚清光緒21年,從此,以機器生產為標誌的近代工業在無錫興起了。

緊隨楊氏家族之後,榮宗敬、榮德生創設保興、茂新麵粉廠,周舜卿開辦裕昌繅絲廠,唐保謙創辦慶豐紡織廠,唐驤廷創辦了協新毛紡織廠,薛南溟創辦了永泰絲廠……就這樣,無錫的六大家族陸續登場,支撐起無錫的麵粉業、棉紡織業、繅絲業三大支柱產業和整個輕工業體系。到1937年,無錫的工業產值排在上海、廣州之後,位居中國第三。民族工商業的先發優勢,奠定了無錫雄厚的工業基礎,造就其百年輝煌,也留下了眾多寶貴的工業遺產。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如今這些保護名錄上的工業遺產大多集中在古運河和護城河的附近。興建於2000年的中國民族工商業博物館,就是在榮氏家族的茂新麵粉廠的舊廠址上建造起來的。這座工業建築現存灰色的辦公樓和紅色的廠房,不僅保留了原有的麵粉製造設備,還徵集了紡織機、車床等其他工業設備,館藏極為充實,而陳列在此的圖片更是完整地呈現了中國民族工業初創時的繁榮盛況。

太湖明珠,運河絕版地,中國民族工業搖籃,被低估了的新一線城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