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駐華大使畢力亞·針蓬:泰中不僅是近鄰,更是近親 | 大使訪談



泰國駐華大使畢力亞·針蓬:泰中不僅是近鄰,更是近親 | 大使訪談


泰國—中國高鐵合作項目是‘一帶一路’倡議在東南亞區域內的一個‘實打實’的成就。

泰國駐華大使畢力亞·針蓬表示,“泰國4.0”可以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進行補充,達到互惠互利。

20多年前的中國

與現在有天壤之別


孫超:您對在中國的生活有何感受?

畢力亞·針蓬:這是我第二次在中國任職。1996年,泰國駐上海領事館成立,我第一次來到中國擔任領事。


泰國駐華大使畢力亞·針蓬:泰中不僅是近鄰,更是近親 | 大使訪談


泰國駐華大使畢力亞·針蓬

20多年前的中國與現在有著天壤之別。當時的北京並不像現在這樣光彩奪目。那時北京的餐廳很少,知名品牌很少,沒有三里屯,只有友誼商店。街道並不像現在這樣整潔,路上有很多自行車。但是現在的北京有各種各樣的娛樂、美食、購物商場、步行街以及優質的中國製造產品。

我看到中國的城市治理得到大幅改善,中國人民的生活變得富裕。北京如今已成為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與巴黎、紐約、倫敦齊名。

泰中應協同

兩國的國家發展戰略


孫超:自1975年中國和泰國正式建交以來,兩國在政治、經濟和文化領域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績,兩國的友誼也在不斷增強。對於兩國未來關係的發展,您是如何看待的?

畢力亞·針蓬:泰中兩國關係密切,這基於頻繁的高層互訪及各個級別的全面合作。泰中兩國是彼此信賴的朋友。我相信兩國間的關係還能在很多領域得到進一步的深化和發展。

我們身處新時代,科學技術將是未來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泰中應協同兩國的國家發展戰略。


泰國駐華大使畢力亞·針蓬:泰中不僅是近鄰,更是近親 | 大使訪談


泰國積極提高人才培養層次,以滿足“東部經濟走廊”對高級技術人員的需求。圖為在春武裡職業技術培訓中心參加培訓的技術工人。

在政治和安全領域,泰中兩國應在國防工業的研發領域深化合作。在經濟領域,雙方應該確保投資者的利益能得到更好的保護,以鼓勵更多雙向投資。在社會和文化領域,應該進一步增強教育交流,培養在未來能成為兩國交流橋樑的人才。

孫超:中國連續6年成為泰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泰國是中國在東盟國家中第三大貿易伙伴。您對未來兩國經濟關係的發展有什麼期待?

畢力亞·針蓬:我們應合作擴展泰中貿易和投資兩方面的工作。

貿易方面,推進泰中經貿聯委會第六次會議的成果落實,重點擴展泰中貿易,達成2021年1400億美元貿易額的目標。這樣做將提升泰中兩國的戰略經濟夥伴關係,並支持“泰國4.0”的發展。“泰國4.0”可以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進行補充,達到互惠互利。


泰國駐華大使畢力亞·針蓬:泰中不僅是近鄰,更是近親 | 大使訪談


2018年8月24日,中國國務委員王勇(左二)在曼谷與泰國副總理頌奇(右二)共同主持召開中泰經貿聯委會第六次會議。

具體而言,泰中兩國可以更好地利用現有平臺和機制增強兩國的經濟關係,比如中國商務部和泰國商務部之間成立的中泰貿易暢通工作組。這個平臺可以促進兩國之間的貿易,並解決貿易相關的問題。

投資方面,據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統計,2018年,中國是泰國在全球的第三大投資國。2017 年,泰國是中國在東盟國家中第三大投資國。我們應該鼓勵兩國企業探索更多的機會。

“一帶一路”倡議下,

中泰“實打實”合作


孫超:泰國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您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為泰國帶來了什麼機遇?泰國計劃如何對接“一帶一路”和“泰國4.0”?

畢力亞·針蓬:“一帶一路”倡議為泰國提供了機會,使泰國在東盟、中國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融入世界經濟全球化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了更好地對接“一帶一路” 倡議,泰國已經開始與“一帶一路”成員國內的公共和私營合作伙伴展開合作。


泰國駐華大使畢力亞·針蓬:泰中不僅是近鄰,更是近親 | 大使訪談


泰中羅勇工業園開發有限公司是由中國華立集團與泰國安美德集團在泰國合作開發的面向中國投資者的現代化工業區。

為了吸引合作伙伴投資各個行業,泰國啟動了具有大量優惠激勵機制,繁榮市場環境的經濟特區——東部經濟走廊,這些激勵機制包括公司所得稅豁免最長13 年,投資免稅額扣除最高70%,給予土地所有權以及新技術企業享有最高15年的減稅期等等。

總之,“一帶一路”必將加快促進泰國成為東南亞區域的新增長引擎。同時,“泰國4.0”將有助於“一帶一路”發展,並深化融合發展。

孫超:中國是泰國的第三大投資來源地。2018年阿里巴巴、京東等中國企業均和泰國簽署了經濟技術合作協議。您覺得未來中國和泰國合作潛力最大的方向是什麼?

畢力亞·針蓬:我認為泰中合作能做得更多的是探索並充分利用兩國政策的互補性,達成雙贏戰略。泰中兩國都高度重視互聯互通和可持續發展。

我想強調的是,泰國是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的一部分,而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又是“一帶一路”至關重要的部分。在2017年金磚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話會中,泰國和中國簽署了“關於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泰國—中國高鐵合作項目就是“一帶一路”倡議在東南亞區域內的另一個“實打實”的成就。


泰國駐華大使畢力亞·針蓬:泰中不僅是近鄰,更是近親 | 大使訪談


2017年12月21日,中泰鐵路合作項目一期工程開工儀式在呵叻府巴衝縣舉行。

同時,泰國的東部經濟走廊和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經濟合作戰略組織內的項目也是“一帶一路”在東南亞區域的成果。

泰國和中國可以進一步討論兩國在泰國東部經濟走廊和粵港澳大灣區之間的合作潛力及可以實施的項目,包括在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下進行貿易、投資和技術合作。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市場,擁有許多技術和創新領域的專家,在科學、技術和創新方面一直保持著高速發展。泰國地處東南亞重要戰略位置,經濟增長較快,有著開放的政策以及潛力巨大的初創企業。泰中兩國可以依靠這些優勢進一步推動雙向投資。

孫超:第三方合作是國際產能合作的新形式。您如何看待第三方合作?

畢力亞•針蓬:眾所周知,泰國東部經濟走廊是中日兩國在第三國合作的重點區域。倘若這個項目能成功,它將成為一個絕佳的案例,證明“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三方合作是透明的、普惠的,且在經濟上具有可行性。

泰國是中日首個“一帶一路”合作項目的有力支持者,有信心為中日合作提供優質平臺、多種機會以及起到促進作用。

“泰中一家親”,

人文交流活躍


孫超:2018年赴泰的國際遊客達到3800萬人次,其中中國遊客排名第一,達到1050萬人次。您對未來中泰兩國在人民交往、文化交流方面有哪些期待?

畢力亞·針蓬:泰中雙方不僅是近鄰,更是近親,“泰中一家親”。

在政府層面, 泰中兩國於2001年簽訂了《泰中文化合作備忘錄》,在此基礎上推動兩國人民增進友誼。

在民間交流層面:首先,泰國是中國人民境外旅遊的首選之地,近年來我們接待中國遊客數量最多;其次,泰國是世界上海外華人人數第二多的國家;中國境外最隆重的中國新年慶祝活動也是在泰國曼谷的中國城唐人街舉行。


泰國駐華大使畢力亞·針蓬:泰中不僅是近鄰,更是近親 | 大使訪談


據估計,2019年中國赴泰國旅遊的遊客可達1220萬人次,較2018年增加150萬人次。

不僅是旅遊業,其他方面的互訪也拉近了泰中兩國的關係。尤其是泰國皇室在加強兩國關係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泰國詩琳通公主熱愛中國,瞭解中國文化,並將中國文化傳播到了泰國。泰國很幸運能擁有一位像詩琳通公主這樣尊貴的人來促進泰中兩國關係。自1981年以來,她已經到訪中國近50次。

同時要感謝中國政府,為詩琳通公主的到來敞開了友誼的大門。公主是中國最好的朋友之一,中國領導人會在公主的生日時為她送上生日蛋糕。


泰國駐華大使畢力亞·針蓬:泰中不僅是近鄰,更是近親 | 大使訪談


2018年4月4日,詩琳通公主應中國政府邀請專程來到北京韓美林藝術館參觀。

詩琳通公主所到中國的每一個地方,所經歷的每一件事都會記錄下來。她手裡總是拿著一個本子,無論是和中國領導人會晤,還是去博物館,她都會做記錄,回到酒店休息時拿出來學習和思考。她是我見過最勤奮的人。當她回到泰國時,她將訪問期間的所見所聞彙集成書。我自己的書房裡就有很多詩琳通公主的書。這些書是對我們兩國關係的記錄。

整個泰國皇室也經常訪問中國,瑪哈·哇集拉隆功國王也曾幾次來到中國,2013年他還是王儲的時候就曾隨他的母親王后一起來到中國正式訪問。泰國皇室將泰中兩國關係聯接得更加緊密,讓民眾更好地瞭解中國。


- END -

作者 / 孫超

《中國發展觀察》雜誌編委、國研智庫副總裁,

著有《新秩序:各國大使眼中的“一帶一路”》

本文已由百通社獲得中文轉載權。

部分內容有刪減。

編輯 / 李剛

圖片 / 網絡

美編 / 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