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

"

受今年第9號颱風影響,淄川區從8月10日上午10點50分開始降雨,連續降雨68小時,全區平均降雨量502.4毫米,這是淄川區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大值,也是這次全省平均降雨量最大的區縣。這次颱風帶來的降雨強度之高、波及範圍之廣、災害損失之重、持續時間之長、轉移群眾之多,都是淄川區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面對汛情災情,淄川區委、區政府堅持科學組織,沉著應對,強化嚴防死守,果斷處置各種突發險情,積極自救搶修,用最短時間實現了水、電、路、訊“四通”,最大限度減少颱風帶來的損失,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多方籌措落實資金,全速全力恢復重大基礎設施和群眾生產生活秩序,保障災後重建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險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災情發生後,淄川區各級各部門全面進入戰鬥狀態,堅決打贏防汛防颱突擊戰。在此次突擊戰中,基層黨員和駐村幹部身先士卒,湧現出了不少事蹟感人至深、催人奮進。自8月15日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將陸續報道他們的先進事蹟,以宣傳先進典型,弘揚搶險救災精神。

"

受今年第9號颱風影響,淄川區從8月10日上午10點50分開始降雨,連續降雨68小時,全區平均降雨量502.4毫米,這是淄川區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大值,也是這次全省平均降雨量最大的區縣。這次颱風帶來的降雨強度之高、波及範圍之廣、災害損失之重、持續時間之長、轉移群眾之多,都是淄川區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面對汛情災情,淄川區委、區政府堅持科學組織,沉著應對,強化嚴防死守,果斷處置各種突發險情,積極自救搶修,用最短時間實現了水、電、路、訊“四通”,最大限度減少颱風帶來的損失,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多方籌措落實資金,全速全力恢復重大基礎設施和群眾生產生活秩序,保障災後重建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險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災情發生後,淄川區各級各部門全面進入戰鬥狀態,堅決打贏防汛防颱突擊戰。在此次突擊戰中,基層黨員和駐村幹部身先士卒,湧現出了不少事蹟感人至深、催人奮進。自8月15日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將陸續報道他們的先進事蹟,以宣傳先進典型,弘揚搶險救災精神。

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

受今年第9號颱風影響,淄川區從8月10日上午10點50分開始降雨,連續降雨68小時,全區平均降雨量502.4毫米,這是淄川區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大值,也是這次全省平均降雨量最大的區縣。這次颱風帶來的降雨強度之高、波及範圍之廣、災害損失之重、持續時間之長、轉移群眾之多,都是淄川區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面對汛情災情,淄川區委、區政府堅持科學組織,沉著應對,強化嚴防死守,果斷處置各種突發險情,積極自救搶修,用最短時間實現了水、電、路、訊“四通”,最大限度減少颱風帶來的損失,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多方籌措落實資金,全速全力恢復重大基礎設施和群眾生產生活秩序,保障災後重建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險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災情發生後,淄川區各級各部門全面進入戰鬥狀態,堅決打贏防汛防颱突擊戰。在此次突擊戰中,基層黨員和駐村幹部身先士卒,湧現出了不少事蹟感人至深、催人奮進。自8月15日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將陸續報道他們的先進事蹟,以宣傳先進典型,弘揚搶險救災精神。

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

守護百姓家園,書寫黨性光輝

——太河鎮東餘糧村黨支部書記張海元搶險救災特別報道

張海元同志2011年當選為太河鎮人大代表,自2011年至2017年一直擔任東餘糧村村主任,2015年張海元被區人大黨委會評為淄川區人大代表“雙聯工作”先進個人,2016年東餘糧村被評為淄川區區級文明村。2017年4月,張海元同志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18年開始擔任東餘糧村黨支部書記。

颱風“利奇馬”給太河鎮東餘糧村帶來重創——山洪暴發、大樹被吹到、山體滑坡坍塌、道路沖垮,嚴重威脅著東餘糧村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關鍵時刻,村黨支部書記張海元同志顧不上照顧剛剛出院的老母親,顧不上尋找自家被山洪沖走的30多頭圈養野豬,更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始終堅持奮戰在搶險救災第一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著共產黨人的黨性光輝。

"

受今年第9號颱風影響,淄川區從8月10日上午10點50分開始降雨,連續降雨68小時,全區平均降雨量502.4毫米,這是淄川區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大值,也是這次全省平均降雨量最大的區縣。這次颱風帶來的降雨強度之高、波及範圍之廣、災害損失之重、持續時間之長、轉移群眾之多,都是淄川區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面對汛情災情,淄川區委、區政府堅持科學組織,沉著應對,強化嚴防死守,果斷處置各種突發險情,積極自救搶修,用最短時間實現了水、電、路、訊“四通”,最大限度減少颱風帶來的損失,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多方籌措落實資金,全速全力恢復重大基礎設施和群眾生產生活秩序,保障災後重建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險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災情發生後,淄川區各級各部門全面進入戰鬥狀態,堅決打贏防汛防颱突擊戰。在此次突擊戰中,基層黨員和駐村幹部身先士卒,湧現出了不少事蹟感人至深、催人奮進。自8月15日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將陸續報道他們的先進事蹟,以宣傳先進典型,弘揚搶險救災精神。

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

守護百姓家園,書寫黨性光輝

——太河鎮東餘糧村黨支部書記張海元搶險救災特別報道

張海元同志2011年當選為太河鎮人大代表,自2011年至2017年一直擔任東餘糧村村主任,2015年張海元被區人大黨委會評為淄川區人大代表“雙聯工作”先進個人,2016年東餘糧村被評為淄川區區級文明村。2017年4月,張海元同志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18年開始擔任東餘糧村黨支部書記。

颱風“利奇馬”給太河鎮東餘糧村帶來重創——山洪暴發、大樹被吹到、山體滑坡坍塌、道路沖垮,嚴重威脅著東餘糧村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關鍵時刻,村黨支部書記張海元同志顧不上照顧剛剛出院的老母親,顧不上尋找自家被山洪沖走的30多頭圈養野豬,更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始終堅持奮戰在搶險救災第一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著共產黨人的黨性光輝。

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

受今年第9號颱風影響,淄川區從8月10日上午10點50分開始降雨,連續降雨68小時,全區平均降雨量502.4毫米,這是淄川區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大值,也是這次全省平均降雨量最大的區縣。這次颱風帶來的降雨強度之高、波及範圍之廣、災害損失之重、持續時間之長、轉移群眾之多,都是淄川區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面對汛情災情,淄川區委、區政府堅持科學組織,沉著應對,強化嚴防死守,果斷處置各種突發險情,積極自救搶修,用最短時間實現了水、電、路、訊“四通”,最大限度減少颱風帶來的損失,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多方籌措落實資金,全速全力恢復重大基礎設施和群眾生產生活秩序,保障災後重建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險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災情發生後,淄川區各級各部門全面進入戰鬥狀態,堅決打贏防汛防颱突擊戰。在此次突擊戰中,基層黨員和駐村幹部身先士卒,湧現出了不少事蹟感人至深、催人奮進。自8月15日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將陸續報道他們的先進事蹟,以宣傳先進典型,弘揚搶險救災精神。

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

守護百姓家園,書寫黨性光輝

——太河鎮東餘糧村黨支部書記張海元搶險救災特別報道

張海元同志2011年當選為太河鎮人大代表,自2011年至2017年一直擔任東餘糧村村主任,2015年張海元被區人大黨委會評為淄川區人大代表“雙聯工作”先進個人,2016年東餘糧村被評為淄川區區級文明村。2017年4月,張海元同志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18年開始擔任東餘糧村黨支部書記。

颱風“利奇馬”給太河鎮東餘糧村帶來重創——山洪暴發、大樹被吹到、山體滑坡坍塌、道路沖垮,嚴重威脅著東餘糧村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關鍵時刻,村黨支部書記張海元同志顧不上照顧剛剛出院的老母親,顧不上尋找自家被山洪沖走的30多頭圈養野豬,更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始終堅持奮戰在搶險救災第一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著共產黨人的黨性光輝。

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

8月10日,接到太河鎮政府關於颱風“利奇馬”即將登陸的消息後,東餘糧村村黨支部書記張海元同志按照上級統一部署,提前組織巡邏隊在村內24小時值班巡守。8月12日,村內洪水咆哮、山體出現滑坡塌陷、部分道路也被損毀,傾刻之間東餘糧村278 人居住的家園受到嚴重威協。“這雨成災了,必須馬上摸清每戶情況,避免發生危險!”張海元立即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挨家挨戶察看有無受災情況,並緊急將12戶(共18人)村民轉移到安全地帶。

8月12日下午,淄川區政府派出的區交通運輸局防汛救災工作隊緊急趕到村裡實施援助,張海元帶領村兩委和工作隊員們一起披著雨衣、冒著大雨、砍伐倒伏樹木,及時恢復村內道路通行,並逐戶排查村民房屋安全隱患。8月12日晚接到報告:西餘糧進村道路塌方,全村被困,村民正在搶修出村的生產路。張海元立即組織帶領村裡30多人,前住支援西餘糧村道路搶通。在兩村人員共同努力下,一天多的時間裡共清理滑坡土石80立方,搶通了外界通往兩村內生產路,打通了搶險救災生命通道。

"

受今年第9號颱風影響,淄川區從8月10日上午10點50分開始降雨,連續降雨68小時,全區平均降雨量502.4毫米,這是淄川區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大值,也是這次全省平均降雨量最大的區縣。這次颱風帶來的降雨強度之高、波及範圍之廣、災害損失之重、持續時間之長、轉移群眾之多,都是淄川區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面對汛情災情,淄川區委、區政府堅持科學組織,沉著應對,強化嚴防死守,果斷處置各種突發險情,積極自救搶修,用最短時間實現了水、電、路、訊“四通”,最大限度減少颱風帶來的損失,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多方籌措落實資金,全速全力恢復重大基礎設施和群眾生產生活秩序,保障災後重建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險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災情發生後,淄川區各級各部門全面進入戰鬥狀態,堅決打贏防汛防颱突擊戰。在此次突擊戰中,基層黨員和駐村幹部身先士卒,湧現出了不少事蹟感人至深、催人奮進。自8月15日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將陸續報道他們的先進事蹟,以宣傳先進典型,弘揚搶險救災精神。

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

守護百姓家園,書寫黨性光輝

——太河鎮東餘糧村黨支部書記張海元搶險救災特別報道

張海元同志2011年當選為太河鎮人大代表,自2011年至2017年一直擔任東餘糧村村主任,2015年張海元被區人大黨委會評為淄川區人大代表“雙聯工作”先進個人,2016年東餘糧村被評為淄川區區級文明村。2017年4月,張海元同志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18年開始擔任東餘糧村黨支部書記。

颱風“利奇馬”給太河鎮東餘糧村帶來重創——山洪暴發、大樹被吹到、山體滑坡坍塌、道路沖垮,嚴重威脅著東餘糧村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關鍵時刻,村黨支部書記張海元同志顧不上照顧剛剛出院的老母親,顧不上尋找自家被山洪沖走的30多頭圈養野豬,更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始終堅持奮戰在搶險救災第一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著共產黨人的黨性光輝。

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

8月10日,接到太河鎮政府關於颱風“利奇馬”即將登陸的消息後,東餘糧村村黨支部書記張海元同志按照上級統一部署,提前組織巡邏隊在村內24小時值班巡守。8月12日,村內洪水咆哮、山體出現滑坡塌陷、部分道路也被損毀,傾刻之間東餘糧村278 人居住的家園受到嚴重威協。“這雨成災了,必須馬上摸清每戶情況,避免發生危險!”張海元立即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挨家挨戶察看有無受災情況,並緊急將12戶(共18人)村民轉移到安全地帶。

8月12日下午,淄川區政府派出的區交通運輸局防汛救災工作隊緊急趕到村裡實施援助,張海元帶領村兩委和工作隊員們一起披著雨衣、冒著大雨、砍伐倒伏樹木,及時恢復村內道路通行,並逐戶排查村民房屋安全隱患。8月12日晚接到報告:西餘糧進村道路塌方,全村被困,村民正在搶修出村的生產路。張海元立即組織帶領村裡30多人,前住支援西餘糧村道路搶通。在兩村人員共同努力下,一天多的時間裡共清理滑坡土石80立方,搶通了外界通往兩村內生產路,打通了搶險救災生命通道。

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

受今年第9號颱風影響,淄川區從8月10日上午10點50分開始降雨,連續降雨68小時,全區平均降雨量502.4毫米,這是淄川區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大值,也是這次全省平均降雨量最大的區縣。這次颱風帶來的降雨強度之高、波及範圍之廣、災害損失之重、持續時間之長、轉移群眾之多,都是淄川區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面對汛情災情,淄川區委、區政府堅持科學組織,沉著應對,強化嚴防死守,果斷處置各種突發險情,積極自救搶修,用最短時間實現了水、電、路、訊“四通”,最大限度減少颱風帶來的損失,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多方籌措落實資金,全速全力恢復重大基礎設施和群眾生產生活秩序,保障災後重建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險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災情發生後,淄川區各級各部門全面進入戰鬥狀態,堅決打贏防汛防颱突擊戰。在此次突擊戰中,基層黨員和駐村幹部身先士卒,湧現出了不少事蹟感人至深、催人奮進。自8月15日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將陸續報道他們的先進事蹟,以宣傳先進典型,弘揚搶險救災精神。

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

守護百姓家園,書寫黨性光輝

——太河鎮東餘糧村黨支部書記張海元搶險救災特別報道

張海元同志2011年當選為太河鎮人大代表,自2011年至2017年一直擔任東餘糧村村主任,2015年張海元被區人大黨委會評為淄川區人大代表“雙聯工作”先進個人,2016年東餘糧村被評為淄川區區級文明村。2017年4月,張海元同志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18年開始擔任東餘糧村黨支部書記。

颱風“利奇馬”給太河鎮東餘糧村帶來重創——山洪暴發、大樹被吹到、山體滑坡坍塌、道路沖垮,嚴重威脅著東餘糧村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關鍵時刻,村黨支部書記張海元同志顧不上照顧剛剛出院的老母親,顧不上尋找自家被山洪沖走的30多頭圈養野豬,更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始終堅持奮戰在搶險救災第一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著共產黨人的黨性光輝。

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

8月10日,接到太河鎮政府關於颱風“利奇馬”即將登陸的消息後,東餘糧村村黨支部書記張海元同志按照上級統一部署,提前組織巡邏隊在村內24小時值班巡守。8月12日,村內洪水咆哮、山體出現滑坡塌陷、部分道路也被損毀,傾刻之間東餘糧村278 人居住的家園受到嚴重威協。“這雨成災了,必須馬上摸清每戶情況,避免發生危險!”張海元立即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挨家挨戶察看有無受災情況,並緊急將12戶(共18人)村民轉移到安全地帶。

8月12日下午,淄川區政府派出的區交通運輸局防汛救災工作隊緊急趕到村裡實施援助,張海元帶領村兩委和工作隊員們一起披著雨衣、冒著大雨、砍伐倒伏樹木,及時恢復村內道路通行,並逐戶排查村民房屋安全隱患。8月12日晚接到報告:西餘糧進村道路塌方,全村被困,村民正在搶修出村的生產路。張海元立即組織帶領村裡30多人,前住支援西餘糧村道路搶通。在兩村人員共同努力下,一天多的時間裡共清理滑坡土石80立方,搶通了外界通往兩村內生產路,打通了搶險救災生命通道。

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

8月14日上午,張海元帶領人員沿河道巡查水情,他們發現離村口不遠的河段因河水衝涮的汙物在河道淤積,已形成一處自然堤壩,阻礙了洪水下洩。此時因主路不通,外面的設備也調運不進來,張海元二話不說,不顧河水冰涼,不顧自身安危,立即帶頭淌進湍急的河流中,用掀用钁清理河道中的堆積物,保證了河道排水順暢。

颱風致使淄川11條線路停運、3.54萬戶停電,東、西餘糧村供電也中斷。8月14日下午,區供電部門將搶修用的臨時電纜運到了西餘糧村口,電纜線每米達20多斤重量,供電部門搶修任務重,人手不足,給及時搶通工作又帶來了困難。“政府各級部門都來幫助我們重建家園,為了讓大家早日恢復用電,我們不能袖手旁觀,事關大夥的事兒,必須一起幹!”張海元動員村民們會同西餘糧村村民和淄川區交通運輸局防汛救災工作隊隊員,用肩拉背抗的方式將500多米電纜運送至村內接通,14日下午6點40分,東、西餘糧村恢復了正常生產生活用電,陷入漆黑的小山村頓時又明亮了起來。

"

受今年第9號颱風影響,淄川區從8月10日上午10點50分開始降雨,連續降雨68小時,全區平均降雨量502.4毫米,這是淄川區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大值,也是這次全省平均降雨量最大的區縣。這次颱風帶來的降雨強度之高、波及範圍之廣、災害損失之重、持續時間之長、轉移群眾之多,都是淄川區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面對汛情災情,淄川區委、區政府堅持科學組織,沉著應對,強化嚴防死守,果斷處置各種突發險情,積極自救搶修,用最短時間實現了水、電、路、訊“四通”,最大限度減少颱風帶來的損失,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多方籌措落實資金,全速全力恢復重大基礎設施和群眾生產生活秩序,保障災後重建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險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災情發生後,淄川區各級各部門全面進入戰鬥狀態,堅決打贏防汛防颱突擊戰。在此次突擊戰中,基層黨員和駐村幹部身先士卒,湧現出了不少事蹟感人至深、催人奮進。自8月15日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將陸續報道他們的先進事蹟,以宣傳先進典型,弘揚搶險救災精神。

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

守護百姓家園,書寫黨性光輝

——太河鎮東餘糧村黨支部書記張海元搶險救災特別報道

張海元同志2011年當選為太河鎮人大代表,自2011年至2017年一直擔任東餘糧村村主任,2015年張海元被區人大黨委會評為淄川區人大代表“雙聯工作”先進個人,2016年東餘糧村被評為淄川區區級文明村。2017年4月,張海元同志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18年開始擔任東餘糧村黨支部書記。

颱風“利奇馬”給太河鎮東餘糧村帶來重創——山洪暴發、大樹被吹到、山體滑坡坍塌、道路沖垮,嚴重威脅著東餘糧村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關鍵時刻,村黨支部書記張海元同志顧不上照顧剛剛出院的老母親,顧不上尋找自家被山洪沖走的30多頭圈養野豬,更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始終堅持奮戰在搶險救災第一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著共產黨人的黨性光輝。

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

8月10日,接到太河鎮政府關於颱風“利奇馬”即將登陸的消息後,東餘糧村村黨支部書記張海元同志按照上級統一部署,提前組織巡邏隊在村內24小時值班巡守。8月12日,村內洪水咆哮、山體出現滑坡塌陷、部分道路也被損毀,傾刻之間東餘糧村278 人居住的家園受到嚴重威協。“這雨成災了,必須馬上摸清每戶情況,避免發生危險!”張海元立即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挨家挨戶察看有無受災情況,並緊急將12戶(共18人)村民轉移到安全地帶。

8月12日下午,淄川區政府派出的區交通運輸局防汛救災工作隊緊急趕到村裡實施援助,張海元帶領村兩委和工作隊員們一起披著雨衣、冒著大雨、砍伐倒伏樹木,及時恢復村內道路通行,並逐戶排查村民房屋安全隱患。8月12日晚接到報告:西餘糧進村道路塌方,全村被困,村民正在搶修出村的生產路。張海元立即組織帶領村裡30多人,前住支援西餘糧村道路搶通。在兩村人員共同努力下,一天多的時間裡共清理滑坡土石80立方,搶通了外界通往兩村內生產路,打通了搶險救災生命通道。

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

8月14日上午,張海元帶領人員沿河道巡查水情,他們發現離村口不遠的河段因河水衝涮的汙物在河道淤積,已形成一處自然堤壩,阻礙了洪水下洩。此時因主路不通,外面的設備也調運不進來,張海元二話不說,不顧河水冰涼,不顧自身安危,立即帶頭淌進湍急的河流中,用掀用钁清理河道中的堆積物,保證了河道排水順暢。

颱風致使淄川11條線路停運、3.54萬戶停電,東、西餘糧村供電也中斷。8月14日下午,區供電部門將搶修用的臨時電纜運到了西餘糧村口,電纜線每米達20多斤重量,供電部門搶修任務重,人手不足,給及時搶通工作又帶來了困難。“政府各級部門都來幫助我們重建家園,為了讓大家早日恢復用電,我們不能袖手旁觀,事關大夥的事兒,必須一起幹!”張海元動員村民們會同西餘糧村村民和淄川區交通運輸局防汛救災工作隊隊員,用肩拉背抗的方式將500多米電纜運送至村內接通,14日下午6點40分,東、西餘糧村恢復了正常生產生活用電,陷入漆黑的小山村頓時又明亮了起來。

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

受今年第9號颱風影響,淄川區從8月10日上午10點50分開始降雨,連續降雨68小時,全區平均降雨量502.4毫米,這是淄川區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大值,也是這次全省平均降雨量最大的區縣。這次颱風帶來的降雨強度之高、波及範圍之廣、災害損失之重、持續時間之長、轉移群眾之多,都是淄川區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面對汛情災情,淄川區委、區政府堅持科學組織,沉著應對,強化嚴防死守,果斷處置各種突發險情,積極自救搶修,用最短時間實現了水、電、路、訊“四通”,最大限度減少颱風帶來的損失,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多方籌措落實資金,全速全力恢復重大基礎設施和群眾生產生活秩序,保障災後重建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險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災情發生後,淄川區各級各部門全面進入戰鬥狀態,堅決打贏防汛防颱突擊戰。在此次突擊戰中,基層黨員和駐村幹部身先士卒,湧現出了不少事蹟感人至深、催人奮進。自8月15日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將陸續報道他們的先進事蹟,以宣傳先進典型,弘揚搶險救災精神。

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

守護百姓家園,書寫黨性光輝

——太河鎮東餘糧村黨支部書記張海元搶險救災特別報道

張海元同志2011年當選為太河鎮人大代表,自2011年至2017年一直擔任東餘糧村村主任,2015年張海元被區人大黨委會評為淄川區人大代表“雙聯工作”先進個人,2016年東餘糧村被評為淄川區區級文明村。2017年4月,張海元同志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18年開始擔任東餘糧村黨支部書記。

颱風“利奇馬”給太河鎮東餘糧村帶來重創——山洪暴發、大樹被吹到、山體滑坡坍塌、道路沖垮,嚴重威脅著東餘糧村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關鍵時刻,村黨支部書記張海元同志顧不上照顧剛剛出院的老母親,顧不上尋找自家被山洪沖走的30多頭圈養野豬,更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始終堅持奮戰在搶險救災第一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著共產黨人的黨性光輝。

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

8月10日,接到太河鎮政府關於颱風“利奇馬”即將登陸的消息後,東餘糧村村黨支部書記張海元同志按照上級統一部署,提前組織巡邏隊在村內24小時值班巡守。8月12日,村內洪水咆哮、山體出現滑坡塌陷、部分道路也被損毀,傾刻之間東餘糧村278 人居住的家園受到嚴重威協。“這雨成災了,必須馬上摸清每戶情況,避免發生危險!”張海元立即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挨家挨戶察看有無受災情況,並緊急將12戶(共18人)村民轉移到安全地帶。

8月12日下午,淄川區政府派出的區交通運輸局防汛救災工作隊緊急趕到村裡實施援助,張海元帶領村兩委和工作隊員們一起披著雨衣、冒著大雨、砍伐倒伏樹木,及時恢復村內道路通行,並逐戶排查村民房屋安全隱患。8月12日晚接到報告:西餘糧進村道路塌方,全村被困,村民正在搶修出村的生產路。張海元立即組織帶領村裡30多人,前住支援西餘糧村道路搶通。在兩村人員共同努力下,一天多的時間裡共清理滑坡土石80立方,搶通了外界通往兩村內生產路,打通了搶險救災生命通道。

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

8月14日上午,張海元帶領人員沿河道巡查水情,他們發現離村口不遠的河段因河水衝涮的汙物在河道淤積,已形成一處自然堤壩,阻礙了洪水下洩。此時因主路不通,外面的設備也調運不進來,張海元二話不說,不顧河水冰涼,不顧自身安危,立即帶頭淌進湍急的河流中,用掀用钁清理河道中的堆積物,保證了河道排水順暢。

颱風致使淄川11條線路停運、3.54萬戶停電,東、西餘糧村供電也中斷。8月14日下午,區供電部門將搶修用的臨時電纜運到了西餘糧村口,電纜線每米達20多斤重量,供電部門搶修任務重,人手不足,給及時搶通工作又帶來了困難。“政府各級部門都來幫助我們重建家園,為了讓大家早日恢復用電,我們不能袖手旁觀,事關大夥的事兒,必須一起幹!”張海元動員村民們會同西餘糧村村民和淄川區交通運輸局防汛救災工作隊隊員,用肩拉背抗的方式將500多米電纜運送至村內接通,14日下午6點40分,東、西餘糧村恢復了正常生產生活用電,陷入漆黑的小山村頓時又明亮了起來。

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感動!太河鎮這位村幹部沒日沒夜的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

雨停了,路通了,燈亮了,村民們的心裡也踏實多了。村支部委員高旭孔說:“這些天,可多虧俺們張書記了,他家裡老母親剛剛出院,可他為了村裡的百姓卻顧不上在家照顧老人;他自家養的30多頭野豬被山洪沖走, 可他為了村上的事顧不上去尋找;眼見著他沒日沒夜的為俺們大傢伙忙活,卻不顧自己的安危,俺們是眼裡看著心裡疼啊。”

“自汛情出現以來,張書記從每天早上天亮開始,一直在村內工作到深夜11點多,每天都工作十幾個小時。他腳踏泥濘,俯首躬行,用實際行動書寫著共產黨人的責任與擔當。”交通運輸局工作隊負責人黃建國說。

在此次颱風災害面前,張海元同志憑著堅定的“為人民服務”信念,不顧個人生命安危,不顧個人利益得失,他始終勇敢地衝在搶險救災第一線,走在帶領村民全力奮戰重建家園的最前沿。

(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路燕 通訊員 高榮長 閆軍 高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