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問題水泥事件續:水泥被用在哪些建築上仍未披露'

"

來源:中國之聲

“監管人員演啞語”續:官方仍未披露問題水泥用在哪些建築上

據中國之聲報道:近日,山東棗莊問題水泥賣到河南農村學校一事持續引發關注。26日晚,央視《經濟半小時》播出專題節目《校園裡的“假水泥”》。節目中,山東棗莊市臺兒莊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一干部面對央視記者的採訪,突然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舉動——只張嘴不出聲。之前與調查組說話時還是“口若懸河、眉飛色舞”的他,一到鏡頭前卻表演起了啞語,引發輿論廣泛關注。

我們知道,水泥作為主要的建築材料,直接關係到建築物的安全。哪怕是一噸不合格的水泥,也是不能忽視的重大隱患,對於學校校舍,更容不得半點馬虎。有評論認為,問題水泥暴露出廠家和商家存在重重問題,而監管人員自作聰明地表演“啞語”,更是醜態畢露。不僅可笑,而且可怕。職責範圍內的事,無權躲閃,姑息就是縱容,失語就是失職。

28日上午,棗莊市臺兒莊區政府針對此事召開新聞發佈會,專案調查組初步查明,鵬源公司涉嫌生產銷售不合格水泥,嚴重損害了消費者權益。那麼,公安機關對主要當事人做出怎樣的處罰?對於工作人員面對媒體“只張嘴不說話”的情況,有關部門又如何表態?

繼水泥一捏就碎後,監管人員又“張口無聲”

河南鹿邑縣誌誠實驗學校在今年暑期擴建學生宿舍樓時發現,所使用山東棗莊鵬源公司的水泥,居然可以用手捏碎。志成實驗學校校長張光啟:

“把殼子拆掉之後,像這樣的棍兒,在這固定用的,拆掉之後一拿這個棍兒,水泥也帶掉了,水泥帶掉之後,用手一捏就碎了。”

為穩妥起見,張光啟找第三方單位進行檢測,發現水泥的抗折強度、抗壓強度均不合格。

張光啟說,在與水泥生產廠家鵬源公司協商過程中,對方態度強硬。

張光啟:“當我這個過程還沒說完的時候,廠長叫楊庭義,很不耐煩,當時在沙發上坐著,我們坐外邊,手一拍沙發指著我說,賠你錢不可能,甭說沒錢,有錢也不給你,拿著個錢賠你玩玩。”

新聞播出後,迅速成為輿論關注熱點,之後又發生了從棗莊來的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到鹿邑檢測時,面對記者採訪只張嘴,不說話的“怪事”。

專案組判定水泥為不合格產品

28日上午,棗莊市臺兒莊區召開新聞發佈會,對轄區內的鵬源公司問題水泥事件作出迴應。

臺兒莊區副區長宋伯仲表示,在媒體曝光後,區政府立刻成立了由區市場監管局為主的專案組進行調查,並將水泥樣品交給多家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後,判定為不合格產品,鵬源公司與志成實驗學校在協商後,達成賠償協議:

宋伯仲:“7月10日上午,專案調查組執法人員第一時間對鵬源公司進行了現場檢查,因該企業涉嫌生產不合格水泥,臺兒莊區局立即下達責令停產通知書。該批水泥三天強度不合格,氯離子含量不合格,可以判定為不合格產品。”

200噸問題水泥,150噸現已查清流向

對於外界關心的同批次問題水泥銷路問題,臺兒莊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邵鵬表示,已經查清了200噸問題水泥的銷售情況。

邵鵬:“經調查企業銷售記錄,其中50噸被河南鹿邑經銷商張某某購買,25噸直接銷往志成實驗學校,另25噸張某某自述自行使用;針對該問題水泥同批次150噸水泥的流向和用途,我局執法人員分別趕赴江蘇、安徽兩省4個區縣的7家經銷商或使用單位逐一進行細緻調查瞭解,150噸水泥流向已查清。”

對涉事公司依法處理,對“張口無聲”工作人員暫停職務

經查,生產不合格水泥的鵬源公司已經涉嫌違反了《產品質量法》的有關規定,將交由公安機關立案調查,臺兒莊區市場監管局副主任科員褚剛:

褚剛:“根據水泥抽檢結果和調查事實,鵬源公司違反了《產品質量法》的有關規定,因生產銷售不合格水泥,且案值達到5萬元以上,已涉嫌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臺兒莊區市場監管局已將案件移交臺兒莊區公安分局,已立案調查。我局將根據公安機關的辦理情況,依法作出相應處理。”

針對外界關心的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在鏡頭前“只張嘴不出聲”的問題,28日晚間,臺兒莊區政府官網發佈消息稱由於市場監管局公平交易工作室副主任王濤在調查中,未能採取正當方式迴應記者調查採訪,態度不積極、不端正,且在社會中造成不良影響,決定暫停其職務。

但是對於外界關心的,其他問題水泥究竟都用在了哪些建築上?相關單位並沒有在發佈會上明確回答,中國之聲對此也將繼續關注。

央廣記者 任夢巖 王成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