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誌敏點將粟裕擔任軍團參謀長,危急關頭粟裕率隊堅決突出重圍'

粟裕 方誌敏 劉疇西 懷玉山 朱德 尋淮洲 黃山 帥克品讀歷史名人 2019-08-13
"

方誌敏“非常器重粟裕的軍事指揮才能”,被排擠出主力部隊的粟裕,很快重新擔任紅十軍團參謀長。

"

方誌敏“非常器重粟裕的軍事指揮才能”,被排擠出主力部隊的粟裕,很快重新擔任紅十軍團參謀長。

方誌敏點將粟裕擔任軍團參謀長,危急關頭粟裕率隊堅決突出重圍

1934年11月4日,中革軍委發佈命令,紅七軍團和閩浙贛蘇區的紅十軍合編,成立紅十軍團。原閩浙贛軍區司令員劉疇西任軍團長,原紅七軍團政委樂少華仍任政委。原紅七軍團被整編為第十九師,原紅七軍團軍團長尋淮洲“被降任第十九師師長,支持尋淮洲的原紅七軍團參謀長粟裕被調離主力部隊,擔任閩浙贛軍區參謀長”。後中央軍區又決定由方誌敏、劉疇西、樂少華、聶洪鈞(第十九師政委)、劉英等五人組成軍政委員會,方誌敏任軍政委員會主席。

中央軍區賦予新成立的紅十軍團的戰略任務是:十九師出動到浙皖贛邊,主要是打擊“追剿”之敵,發展新蘇區;二十師、二十一師留在閩浙贛老蘇區,主要是打擊“圍剿”之敵,保衛蘇區。

沒多久,中央軍區又電令十軍團“立即率二十師、二十一師轉到外線,同十九師會合,集中兵力以運動戰消滅敵人,創造浙皖贛邊新蘇區”。軍政委員會主席方誌敏“非常器重粟裕的軍事指揮才能”,由於他的提議,粟裕很快又“重新擔任主力紅軍十軍團參謀長”。

12月10日,紅十軍團三個師在黃山東南的湯口會合。粟裕不負方誌敏厚望,兢兢業業履行參謀長職責,同軍團其他領導一道率領部隊開始轉入外線作戰。

"

方誌敏“非常器重粟裕的軍事指揮才能”,被排擠出主力部隊的粟裕,很快重新擔任紅十軍團參謀長。

方誌敏點將粟裕擔任軍團參謀長,危急關頭粟裕率隊堅決突出重圍

1934年11月4日,中革軍委發佈命令,紅七軍團和閩浙贛蘇區的紅十軍合編,成立紅十軍團。原閩浙贛軍區司令員劉疇西任軍團長,原紅七軍團政委樂少華仍任政委。原紅七軍團被整編為第十九師,原紅七軍團軍團長尋淮洲“被降任第十九師師長,支持尋淮洲的原紅七軍團參謀長粟裕被調離主力部隊,擔任閩浙贛軍區參謀長”。後中央軍區又決定由方誌敏、劉疇西、樂少華、聶洪鈞(第十九師政委)、劉英等五人組成軍政委員會,方誌敏任軍政委員會主席。

中央軍區賦予新成立的紅十軍團的戰略任務是:十九師出動到浙皖贛邊,主要是打擊“追剿”之敵,發展新蘇區;二十師、二十一師留在閩浙贛老蘇區,主要是打擊“圍剿”之敵,保衛蘇區。

沒多久,中央軍區又電令十軍團“立即率二十師、二十一師轉到外線,同十九師會合,集中兵力以運動戰消滅敵人,創造浙皖贛邊新蘇區”。軍政委員會主席方誌敏“非常器重粟裕的軍事指揮才能”,由於他的提議,粟裕很快又“重新擔任主力紅軍十軍團參謀長”。

12月10日,紅十軍團三個師在黃山東南的湯口會合。粟裕不負方誌敏厚望,兢兢業業履行參謀長職責,同軍團其他領導一道率領部隊開始轉入外線作戰。

方誌敏點將粟裕擔任軍團參謀長,危急關頭粟裕率隊堅決突出重圍

茶山會議討論軍事行動重大戰略問題,圍繞分兵問題兩派意見激烈,粟裕的正確主張未被採納。

1935年1月9日,紅十軍團轉移到浙江西部遂安縣茶山村。針對下一步部隊行動等重大戰略問題,紅十軍團領導召開了一次有軍團師以上幹部參加的緊急會議。會上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爭論異常激烈“。

一種意見主張分兵:”粟裕、劉英率 十九師到浙西南活動,方誌敏率二十一師回贛東北堅持,樂少華、劉疇西率二十師留皖南作戰“。粟裕是力主分兵這一意見的。

另一種意見主張暫不分兵:“一起回贛東北,先休整後分兵。”劉疇西是力主暫不分兵這一意見的。

粟裕在這次會議上堅定地表示:”敵我力量對比懸殊,部隊要擺脫困境,必須立即分兵,改變大兵團集結的部署,迅速實現兩個轉變:由正規軍轉變為游擊隊,由正規戰轉變為游擊戰。“可惜粟裕在紅十軍團內不是主要負責人,他的正確建議最終未被採納。

"

方誌敏“非常器重粟裕的軍事指揮才能”,被排擠出主力部隊的粟裕,很快重新擔任紅十軍團參謀長。

方誌敏點將粟裕擔任軍團參謀長,危急關頭粟裕率隊堅決突出重圍

1934年11月4日,中革軍委發佈命令,紅七軍團和閩浙贛蘇區的紅十軍合編,成立紅十軍團。原閩浙贛軍區司令員劉疇西任軍團長,原紅七軍團政委樂少華仍任政委。原紅七軍團被整編為第十九師,原紅七軍團軍團長尋淮洲“被降任第十九師師長,支持尋淮洲的原紅七軍團參謀長粟裕被調離主力部隊,擔任閩浙贛軍區參謀長”。後中央軍區又決定由方誌敏、劉疇西、樂少華、聶洪鈞(第十九師政委)、劉英等五人組成軍政委員會,方誌敏任軍政委員會主席。

中央軍區賦予新成立的紅十軍團的戰略任務是:十九師出動到浙皖贛邊,主要是打擊“追剿”之敵,發展新蘇區;二十師、二十一師留在閩浙贛老蘇區,主要是打擊“圍剿”之敵,保衛蘇區。

沒多久,中央軍區又電令十軍團“立即率二十師、二十一師轉到外線,同十九師會合,集中兵力以運動戰消滅敵人,創造浙皖贛邊新蘇區”。軍政委員會主席方誌敏“非常器重粟裕的軍事指揮才能”,由於他的提議,粟裕很快又“重新擔任主力紅軍十軍團參謀長”。

12月10日,紅十軍團三個師在黃山東南的湯口會合。粟裕不負方誌敏厚望,兢兢業業履行參謀長職責,同軍團其他領導一道率領部隊開始轉入外線作戰。

方誌敏點將粟裕擔任軍團參謀長,危急關頭粟裕率隊堅決突出重圍

茶山會議討論軍事行動重大戰略問題,圍繞分兵問題兩派意見激烈,粟裕的正確主張未被採納。

1935年1月9日,紅十軍團轉移到浙江西部遂安縣茶山村。針對下一步部隊行動等重大戰略問題,紅十軍團領導召開了一次有軍團師以上幹部參加的緊急會議。會上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爭論異常激烈“。

一種意見主張分兵:”粟裕、劉英率 十九師到浙西南活動,方誌敏率二十一師回贛東北堅持,樂少華、劉疇西率二十師留皖南作戰“。粟裕是力主分兵這一意見的。

另一種意見主張暫不分兵:“一起回贛東北,先休整後分兵。”劉疇西是力主暫不分兵這一意見的。

粟裕在這次會議上堅定地表示:”敵我力量對比懸殊,部隊要擺脫困境,必須立即分兵,改變大兵團集結的部署,迅速實現兩個轉變:由正規軍轉變為游擊隊,由正規戰轉變為游擊戰。“可惜粟裕在紅十軍團內不是主要負責人,他的正確建議最終未被採納。

方誌敏點將粟裕擔任軍團參謀長,危急關頭粟裕率隊堅決突出重圍

粟裕後來在他的戰爭回憶錄中總結這段教訓時說:北上抗日先遣隊組建紅十軍團,企圖進行大兵團活動,為後來的“挫折和失敗埋下了禍根”,“導致了幾乎全軍覆沒”。

朱德元帥1973年12月在評論合編成立紅十軍團的教訓時也指出:“編成一個軍團,不編不垮,一編正規戰打不成,游擊戰也打不成。經驗還是要把正規軍變成游擊隊。”

面對極為嚴峻的敵情,軍團長“優柔寡斷”終至軍團主力被圍,粟裕率800人先頭部隊堅決突出重圍。

茶山會議後紅十軍團作出了南下返回贛東北蘇區的決定。粟裕率先頭部隊800多人走在前面,劉疇西則率軍團主力部隊2000多人走在後面。方誌敏隨同先頭部隊行動。

此時,國民黨軍已調集20個團的追剿部隊,對紅十軍團實施圍追堵截。1月16日,粟裕和方誌敏研究一致認為,敵情極為嚴重,部隊必須當天晚上衝出敵封鎖線。此時,軍團主力離先頭部隊只有五公里遠,劉疇西考慮部隊極為疲勞,通知粟裕”當晚不能再走“。

"

方誌敏“非常器重粟裕的軍事指揮才能”,被排擠出主力部隊的粟裕,很快重新擔任紅十軍團參謀長。

方誌敏點將粟裕擔任軍團參謀長,危急關頭粟裕率隊堅決突出重圍

1934年11月4日,中革軍委發佈命令,紅七軍團和閩浙贛蘇區的紅十軍合編,成立紅十軍團。原閩浙贛軍區司令員劉疇西任軍團長,原紅七軍團政委樂少華仍任政委。原紅七軍團被整編為第十九師,原紅七軍團軍團長尋淮洲“被降任第十九師師長,支持尋淮洲的原紅七軍團參謀長粟裕被調離主力部隊,擔任閩浙贛軍區參謀長”。後中央軍區又決定由方誌敏、劉疇西、樂少華、聶洪鈞(第十九師政委)、劉英等五人組成軍政委員會,方誌敏任軍政委員會主席。

中央軍區賦予新成立的紅十軍團的戰略任務是:十九師出動到浙皖贛邊,主要是打擊“追剿”之敵,發展新蘇區;二十師、二十一師留在閩浙贛老蘇區,主要是打擊“圍剿”之敵,保衛蘇區。

沒多久,中央軍區又電令十軍團“立即率二十師、二十一師轉到外線,同十九師會合,集中兵力以運動戰消滅敵人,創造浙皖贛邊新蘇區”。軍政委員會主席方誌敏“非常器重粟裕的軍事指揮才能”,由於他的提議,粟裕很快又“重新擔任主力紅軍十軍團參謀長”。

12月10日,紅十軍團三個師在黃山東南的湯口會合。粟裕不負方誌敏厚望,兢兢業業履行參謀長職責,同軍團其他領導一道率領部隊開始轉入外線作戰。

方誌敏點將粟裕擔任軍團參謀長,危急關頭粟裕率隊堅決突出重圍

茶山會議討論軍事行動重大戰略問題,圍繞分兵問題兩派意見激烈,粟裕的正確主張未被採納。

1935年1月9日,紅十軍團轉移到浙江西部遂安縣茶山村。針對下一步部隊行動等重大戰略問題,紅十軍團領導召開了一次有軍團師以上幹部參加的緊急會議。會上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爭論異常激烈“。

一種意見主張分兵:”粟裕、劉英率 十九師到浙西南活動,方誌敏率二十一師回贛東北堅持,樂少華、劉疇西率二十師留皖南作戰“。粟裕是力主分兵這一意見的。

另一種意見主張暫不分兵:“一起回贛東北,先休整後分兵。”劉疇西是力主暫不分兵這一意見的。

粟裕在這次會議上堅定地表示:”敵我力量對比懸殊,部隊要擺脫困境,必須立即分兵,改變大兵團集結的部署,迅速實現兩個轉變:由正規軍轉變為游擊隊,由正規戰轉變為游擊戰。“可惜粟裕在紅十軍團內不是主要負責人,他的正確建議最終未被採納。

方誌敏點將粟裕擔任軍團參謀長,危急關頭粟裕率隊堅決突出重圍

粟裕後來在他的戰爭回憶錄中總結這段教訓時說:北上抗日先遣隊組建紅十軍團,企圖進行大兵團活動,為後來的“挫折和失敗埋下了禍根”,“導致了幾乎全軍覆沒”。

朱德元帥1973年12月在評論合編成立紅十軍團的教訓時也指出:“編成一個軍團,不編不垮,一編正規戰打不成,游擊戰也打不成。經驗還是要把正規軍變成游擊隊。”

面對極為嚴峻的敵情,軍團長“優柔寡斷”終至軍團主力被圍,粟裕率800人先頭部隊堅決突出重圍。

茶山會議後紅十軍團作出了南下返回贛東北蘇區的決定。粟裕率先頭部隊800多人走在前面,劉疇西則率軍團主力部隊2000多人走在後面。方誌敏隨同先頭部隊行動。

此時,國民黨軍已調集20個團的追剿部隊,對紅十軍團實施圍追堵截。1月16日,粟裕和方誌敏研究一致認為,敵情極為嚴重,部隊必須當天晚上衝出敵封鎖線。此時,軍團主力離先頭部隊只有五公里遠,劉疇西考慮部隊極為疲勞,通知粟裕”當晚不能再走“。

方誌敏點將粟裕擔任軍團參謀長,危急關頭粟裕率隊堅決突出重圍

粟裕十分著急地對方誌敏說:”決不能再遲疑延誤了,部隊今天晚上必須通過封鎖線。“方誌敏完全同意粟裕意見,並讓粟裕以他的名義給劉疇西寫了一封短信:信中說”敵情萬分嚴重,限令無論如何在今夜迅速跟進,通過封鎖線“。

信送走後,粟裕認為這樣一封短信能否改變劉疇西的決定吃不準。於是,粟裕主動向方誌敏建議:”由他回去協助軍團長掌握部隊,迅速跟進“。方誌敏覺得”以粟裕的資歷、職務,很難改變劉疇西的決心“。方誌敏決定自己留下來,”以十軍團軍政委員會主席的身份和政治委員的最後決定權,改變劉疇西的錯誤決定,率部儘快脫離險境“。

粟裕率先頭部隊乘夜開進。此時敵人尚未形成牢固的包圍圈。通過封鎖線時,山上碉堡裡的敵人用猛烈的火力阻擊。粟裕”迅速派出兩個戰鬥班機動靈活作戰,把敵人火力吸引過去,同時命令部隊不顧一切往前衝“。夜暗中敵人摸不清紅軍虛實,不敢離開碉堡。粟裕乘機率先頭部隊800多人午夜前全部通過封鎖線,17日到達蘇區。

"

方誌敏“非常器重粟裕的軍事指揮才能”,被排擠出主力部隊的粟裕,很快重新擔任紅十軍團參謀長。

方誌敏點將粟裕擔任軍團參謀長,危急關頭粟裕率隊堅決突出重圍

1934年11月4日,中革軍委發佈命令,紅七軍團和閩浙贛蘇區的紅十軍合編,成立紅十軍團。原閩浙贛軍區司令員劉疇西任軍團長,原紅七軍團政委樂少華仍任政委。原紅七軍團被整編為第十九師,原紅七軍團軍團長尋淮洲“被降任第十九師師長,支持尋淮洲的原紅七軍團參謀長粟裕被調離主力部隊,擔任閩浙贛軍區參謀長”。後中央軍區又決定由方誌敏、劉疇西、樂少華、聶洪鈞(第十九師政委)、劉英等五人組成軍政委員會,方誌敏任軍政委員會主席。

中央軍區賦予新成立的紅十軍團的戰略任務是:十九師出動到浙皖贛邊,主要是打擊“追剿”之敵,發展新蘇區;二十師、二十一師留在閩浙贛老蘇區,主要是打擊“圍剿”之敵,保衛蘇區。

沒多久,中央軍區又電令十軍團“立即率二十師、二十一師轉到外線,同十九師會合,集中兵力以運動戰消滅敵人,創造浙皖贛邊新蘇區”。軍政委員會主席方誌敏“非常器重粟裕的軍事指揮才能”,由於他的提議,粟裕很快又“重新擔任主力紅軍十軍團參謀長”。

12月10日,紅十軍團三個師在黃山東南的湯口會合。粟裕不負方誌敏厚望,兢兢業業履行參謀長職責,同軍團其他領導一道率領部隊開始轉入外線作戰。

方誌敏點將粟裕擔任軍團參謀長,危急關頭粟裕率隊堅決突出重圍

茶山會議討論軍事行動重大戰略問題,圍繞分兵問題兩派意見激烈,粟裕的正確主張未被採納。

1935年1月9日,紅十軍團轉移到浙江西部遂安縣茶山村。針對下一步部隊行動等重大戰略問題,紅十軍團領導召開了一次有軍團師以上幹部參加的緊急會議。會上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爭論異常激烈“。

一種意見主張分兵:”粟裕、劉英率 十九師到浙西南活動,方誌敏率二十一師回贛東北堅持,樂少華、劉疇西率二十師留皖南作戰“。粟裕是力主分兵這一意見的。

另一種意見主張暫不分兵:“一起回贛東北,先休整後分兵。”劉疇西是力主暫不分兵這一意見的。

粟裕在這次會議上堅定地表示:”敵我力量對比懸殊,部隊要擺脫困境,必須立即分兵,改變大兵團集結的部署,迅速實現兩個轉變:由正規軍轉變為游擊隊,由正規戰轉變為游擊戰。“可惜粟裕在紅十軍團內不是主要負責人,他的正確建議最終未被採納。

方誌敏點將粟裕擔任軍團參謀長,危急關頭粟裕率隊堅決突出重圍

粟裕後來在他的戰爭回憶錄中總結這段教訓時說:北上抗日先遣隊組建紅十軍團,企圖進行大兵團活動,為後來的“挫折和失敗埋下了禍根”,“導致了幾乎全軍覆沒”。

朱德元帥1973年12月在評論合編成立紅十軍團的教訓時也指出:“編成一個軍團,不編不垮,一編正規戰打不成,游擊戰也打不成。經驗還是要把正規軍變成游擊隊。”

面對極為嚴峻的敵情,軍團長“優柔寡斷”終至軍團主力被圍,粟裕率800人先頭部隊堅決突出重圍。

茶山會議後紅十軍團作出了南下返回贛東北蘇區的決定。粟裕率先頭部隊800多人走在前面,劉疇西則率軍團主力部隊2000多人走在後面。方誌敏隨同先頭部隊行動。

此時,國民黨軍已調集20個團的追剿部隊,對紅十軍團實施圍追堵截。1月16日,粟裕和方誌敏研究一致認為,敵情極為嚴重,部隊必須當天晚上衝出敵封鎖線。此時,軍團主力離先頭部隊只有五公里遠,劉疇西考慮部隊極為疲勞,通知粟裕”當晚不能再走“。

方誌敏點將粟裕擔任軍團參謀長,危急關頭粟裕率隊堅決突出重圍

粟裕十分著急地對方誌敏說:”決不能再遲疑延誤了,部隊今天晚上必須通過封鎖線。“方誌敏完全同意粟裕意見,並讓粟裕以他的名義給劉疇西寫了一封短信:信中說”敵情萬分嚴重,限令無論如何在今夜迅速跟進,通過封鎖線“。

信送走後,粟裕認為這樣一封短信能否改變劉疇西的決定吃不準。於是,粟裕主動向方誌敏建議:”由他回去協助軍團長掌握部隊,迅速跟進“。方誌敏覺得”以粟裕的資歷、職務,很難改變劉疇西的決心“。方誌敏決定自己留下來,”以十軍團軍政委員會主席的身份和政治委員的最後決定權,改變劉疇西的錯誤決定,率部儘快脫離險境“。

粟裕率先頭部隊乘夜開進。此時敵人尚未形成牢固的包圍圈。通過封鎖線時,山上碉堡裡的敵人用猛烈的火力阻擊。粟裕”迅速派出兩個戰鬥班機動靈活作戰,把敵人火力吸引過去,同時命令部隊不顧一切往前衝“。夜暗中敵人摸不清紅軍虛實,不敢離開碉堡。粟裕乘機率先頭部隊800多人午夜前全部通過封鎖線,17日到達蘇區。

方誌敏點將粟裕擔任軍團參謀長,危急關頭粟裕率隊堅決突出重圍

而劉疇西令軍團主力”堅持就地休息,延誤了戒機”。後來通過封鎖線時劉疇西“指揮又不果斷,敵人一打槍阻擊,劉疇西就命令部隊返回改換突圍方向,接連幾個回合折騰,耽誤了幾天時間。追擊的敵人火速趕來,把早已疲憊不堪的十軍團主力重重包圍在懷玉山區“。

最終,方誌敏、劉疇西在懷玉山被俘,後英勇就義。特別是方誌敏,以他的生命為”可愛的中國“譜寫了一首英雄之歌。

而粟裕帶著衝出來的這800人,組成了紅軍挺進師,開展浙南三年游擊戰爭,”創建了縱橫250公里的革命根據地,成為中國革命在南方的一個戰略支撐點“,” 鍛鍊培養出一支過硬的戰鬥隊伍,成為後來組建新四軍的骨幹力量之一。

"

方誌敏“非常器重粟裕的軍事指揮才能”,被排擠出主力部隊的粟裕,很快重新擔任紅十軍團參謀長。

方誌敏點將粟裕擔任軍團參謀長,危急關頭粟裕率隊堅決突出重圍

1934年11月4日,中革軍委發佈命令,紅七軍團和閩浙贛蘇區的紅十軍合編,成立紅十軍團。原閩浙贛軍區司令員劉疇西任軍團長,原紅七軍團政委樂少華仍任政委。原紅七軍團被整編為第十九師,原紅七軍團軍團長尋淮洲“被降任第十九師師長,支持尋淮洲的原紅七軍團參謀長粟裕被調離主力部隊,擔任閩浙贛軍區參謀長”。後中央軍區又決定由方誌敏、劉疇西、樂少華、聶洪鈞(第十九師政委)、劉英等五人組成軍政委員會,方誌敏任軍政委員會主席。

中央軍區賦予新成立的紅十軍團的戰略任務是:十九師出動到浙皖贛邊,主要是打擊“追剿”之敵,發展新蘇區;二十師、二十一師留在閩浙贛老蘇區,主要是打擊“圍剿”之敵,保衛蘇區。

沒多久,中央軍區又電令十軍團“立即率二十師、二十一師轉到外線,同十九師會合,集中兵力以運動戰消滅敵人,創造浙皖贛邊新蘇區”。軍政委員會主席方誌敏“非常器重粟裕的軍事指揮才能”,由於他的提議,粟裕很快又“重新擔任主力紅軍十軍團參謀長”。

12月10日,紅十軍團三個師在黃山東南的湯口會合。粟裕不負方誌敏厚望,兢兢業業履行參謀長職責,同軍團其他領導一道率領部隊開始轉入外線作戰。

方誌敏點將粟裕擔任軍團參謀長,危急關頭粟裕率隊堅決突出重圍

茶山會議討論軍事行動重大戰略問題,圍繞分兵問題兩派意見激烈,粟裕的正確主張未被採納。

1935年1月9日,紅十軍團轉移到浙江西部遂安縣茶山村。針對下一步部隊行動等重大戰略問題,紅十軍團領導召開了一次有軍團師以上幹部參加的緊急會議。會上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爭論異常激烈“。

一種意見主張分兵:”粟裕、劉英率 十九師到浙西南活動,方誌敏率二十一師回贛東北堅持,樂少華、劉疇西率二十師留皖南作戰“。粟裕是力主分兵這一意見的。

另一種意見主張暫不分兵:“一起回贛東北,先休整後分兵。”劉疇西是力主暫不分兵這一意見的。

粟裕在這次會議上堅定地表示:”敵我力量對比懸殊,部隊要擺脫困境,必須立即分兵,改變大兵團集結的部署,迅速實現兩個轉變:由正規軍轉變為游擊隊,由正規戰轉變為游擊戰。“可惜粟裕在紅十軍團內不是主要負責人,他的正確建議最終未被採納。

方誌敏點將粟裕擔任軍團參謀長,危急關頭粟裕率隊堅決突出重圍

粟裕後來在他的戰爭回憶錄中總結這段教訓時說:北上抗日先遣隊組建紅十軍團,企圖進行大兵團活動,為後來的“挫折和失敗埋下了禍根”,“導致了幾乎全軍覆沒”。

朱德元帥1973年12月在評論合編成立紅十軍團的教訓時也指出:“編成一個軍團,不編不垮,一編正規戰打不成,游擊戰也打不成。經驗還是要把正規軍變成游擊隊。”

面對極為嚴峻的敵情,軍團長“優柔寡斷”終至軍團主力被圍,粟裕率800人先頭部隊堅決突出重圍。

茶山會議後紅十軍團作出了南下返回贛東北蘇區的決定。粟裕率先頭部隊800多人走在前面,劉疇西則率軍團主力部隊2000多人走在後面。方誌敏隨同先頭部隊行動。

此時,國民黨軍已調集20個團的追剿部隊,對紅十軍團實施圍追堵截。1月16日,粟裕和方誌敏研究一致認為,敵情極為嚴重,部隊必須當天晚上衝出敵封鎖線。此時,軍團主力離先頭部隊只有五公里遠,劉疇西考慮部隊極為疲勞,通知粟裕”當晚不能再走“。

方誌敏點將粟裕擔任軍團參謀長,危急關頭粟裕率隊堅決突出重圍

粟裕十分著急地對方誌敏說:”決不能再遲疑延誤了,部隊今天晚上必須通過封鎖線。“方誌敏完全同意粟裕意見,並讓粟裕以他的名義給劉疇西寫了一封短信:信中說”敵情萬分嚴重,限令無論如何在今夜迅速跟進,通過封鎖線“。

信送走後,粟裕認為這樣一封短信能否改變劉疇西的決定吃不準。於是,粟裕主動向方誌敏建議:”由他回去協助軍團長掌握部隊,迅速跟進“。方誌敏覺得”以粟裕的資歷、職務,很難改變劉疇西的決心“。方誌敏決定自己留下來,”以十軍團軍政委員會主席的身份和政治委員的最後決定權,改變劉疇西的錯誤決定,率部儘快脫離險境“。

粟裕率先頭部隊乘夜開進。此時敵人尚未形成牢固的包圍圈。通過封鎖線時,山上碉堡裡的敵人用猛烈的火力阻擊。粟裕”迅速派出兩個戰鬥班機動靈活作戰,把敵人火力吸引過去,同時命令部隊不顧一切往前衝“。夜暗中敵人摸不清紅軍虛實,不敢離開碉堡。粟裕乘機率先頭部隊800多人午夜前全部通過封鎖線,17日到達蘇區。

方誌敏點將粟裕擔任軍團參謀長,危急關頭粟裕率隊堅決突出重圍

而劉疇西令軍團主力”堅持就地休息,延誤了戒機”。後來通過封鎖線時劉疇西“指揮又不果斷,敵人一打槍阻擊,劉疇西就命令部隊返回改換突圍方向,接連幾個回合折騰,耽誤了幾天時間。追擊的敵人火速趕來,把早已疲憊不堪的十軍團主力重重包圍在懷玉山區“。

最終,方誌敏、劉疇西在懷玉山被俘,後英勇就義。特別是方誌敏,以他的生命為”可愛的中國“譜寫了一首英雄之歌。

而粟裕帶著衝出來的這800人,組成了紅軍挺進師,開展浙南三年游擊戰爭,”創建了縱橫250公里的革命根據地,成為中國革命在南方的一個戰略支撐點“,” 鍛鍊培養出一支過硬的戰鬥隊伍,成為後來組建新四軍的骨幹力量之一。

方誌敏點將粟裕擔任軍團參謀長,危急關頭粟裕率隊堅決突出重圍

(帥克品讀:堅持原創,堅持客觀,堅持公正。點擊關注,看更多精彩內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