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少數”的關鍵在定力

蘇軾 政治 徐才厚 時政 解放軍報融媒體 2017-06-09

蘇東坡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職時,距江南金山寺僅一江之隔。他和寺院的佛印禪師經常談禪論道。一日,他自覺修持有得,便撰詩一首送與佛印印證。詩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佛印看後,拿筆批了“放屁”二字,就叫人帶了回去。蘇東坡看後不禁無名火起,乘船到對岸找佛印理論。佛印不動聲色,隨口吟道:“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蘇東坡聽罷自感汗顏。故事詼諧,卻說明了“定力”二字的重要:心有定力,則能八風不動;保持定力,則能守志篤行。

定力,過去指戒除煩惱妄想的禪定之力,現在則多指處變和把握自己的意志力。習主席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強調指出,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對於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來說,定力反映立場,也彰顯操守。心有定力,就能立場堅定、胸懷大局,不被假象所迷惑,不為名利而失節;心無定力,就會見利忘義、境界全無,擅權妄為,終至身敗名裂。

定力來源於信仰。作為“帶頭人”,領導幹部政治信仰是否正確、政治信念是否堅定,直接關係著黨的事業的興衰成敗。領導幹部若無崇高信仰,就會得“軟骨病”,在大是大非面前喪失政治定力,迷失政治方向。郭伯雄、徐才厚等就是因為信仰缺失而抵不住誘惑,公權私用,給黨和軍隊建設造成了極大危害。可以說,政治定力是對政治信仰的秉持和堅守。政治定力並非與生俱來,更不會一勞永逸。只有多吸“理論之氧”、常補“精神之鈣”,不斷用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才能保持政治定力,自覺看齊追隨,做到忠誠擔當。

定力錘鍊於紀律。人無規矩則廢,國無規矩則亂。對於一個國家,紀律是經緯線;對於一個黨員,紀律是高壓線。增強定力,領導幹部就要守住政治紀律這個底線,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照辦、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確保在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上不走岔、不走偏。要在意識深處劃出紅線、標明“雷區”,把紀律作為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自覺用黨章黨規黨紀約束自己的言行,做到“不以惡小而為之”。

定力生髮於情懷。“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則不至於責人已甚,而自治嚴矣。”所謂“見賢思齊”,是道德情懷驅動的結果。中華民族歷來推崇德行修養,“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的諄諄告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愛民情懷,這些傳統文化中的“君子之德”與共產黨人為之前仆後繼的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相契合。領導幹部強定力,就要樹好官德,念好權力約束的“緊箍咒”,自覺依規正確用權、謹慎用權、乾淨用權;還要培養私德,始終把立身做人放在重要位置,時時檢點、處處校正,不斷涵養浩然正氣。

古人云:“法不阿貴,繩不撓曲。”增強定力離不開自身修為,同樣需要外力約束和塑造。作為領導幹部,就要自覺敬畏法紀,牢記法律紅線不可越、 紀律底線不可碰;自覺接受監督,做遵紀守法的模範“帶頭人”和依法辦事的忠實踐行者;自覺慎獨慎微,善於在生活小節中拉起拒腐的防護網,防範被利益集團“圍獵”,做到交往有原則、有界限。始終牢記職位越高,越要不忘初心;權力越大,越要一塵不染;使命越重,越要夙興夜寐,努力做讓黨和人民信賴的好乾部。

(作者單位:武警河南省總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