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裡不知身是客,吾心歸處作故鄉——蘇東坡在黃州的日子'

"

元豐三年(1080)正月初一,蘇軾在長子蘇邁的陪伴下,由御史臺差人押赴黃州。二月初一,蘇軾抵達黃州,而住哪兒卻成了問題。

因朝廷規定,像蘇軾這種戴罪異地安置的“官員”,不享受住房、工資、補貼等福利,吃穿住行都得自理。還好城外定慧院僧人相邀,父子二人才有了落腳處,安心等待家人的到來。

能得此清靜之所的接納,實則因由太守徐君猷樂道尚文,特別仰慕蘇軾的文采,而給予了照顧。後兩人性情相投,視彼此為知己,更多了佳話流傳至今。

蘇軾貶謫之地黃州,今屬湖北黃岡市,依託長江優勢,經濟文化繁榮,歷史悠久渾厚。但在千年前,這裡卻是偏遠、荒蕪之所,人煙稀少,物產不豐,百姓生活十分清苦。而被剝奪了官員待遇的蘇軾,將如何克服艱苦條件、養活一家老小呢?

此時考慮此問題還尚早,因為家眷還在路上呢。

暫時安頓下來的蘇軾,一時間無所事事,作息飯食便同僧人。除此外,他早晚會圍著寺院的樹林轉悠,以散步來消遣,慢慢地,人靜心空,思緒沉下來,過去的種種猶如影像放映少年時的出類拔萃,青年時的意氣風發,到如今的窘迫受困,都源於何故、起於何因?

回想起來,在貶謫黃州以前,蘇軾雖未在朝堂上大展拳腳,卻在地方幹得如魚得水。太守之職,賦予了他最直接的決策、指揮和處理權,因而蘇軾治理管轄區時,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步驟去規劃和實現,做起來政令通暢,往往事半功倍。所以,在“烏臺詩案”發生前,蘇軾仕途算是一帆風順的。對於“烏臺詩案”這猝不及防的挫折和打擊,還來不及認真思考總結,便風塵僕僕地到了黃州。眼下寄居寺廟,騰出了釐清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於是,他開始問自己,有人跌了一跤,躺著怨天尤人;有人摔了跟頭,爬起來頓悟了。自己該怎麼做?

在定慧院的日子,很悠閒,也自在。蘇軾去山林裡探幽覓勝,到江那邊尋友訪朋,坐禪院中聽佛問道,他開始真正走進宗教,並嘗試由此獲得心靈平靜和生命安寧。

他在《黃州安國寺記》中道:“間一二日輒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則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以生而不可得。一念清淨,染汙自落,表裡翛然,無所附麗。私竊樂之。”

這篇記很有意思,蘇軾說自己得罪權貴是早晚之事,究其原因,秉性使然,道不同不相為謀。它流淌在血液中,深種在骨子裡,與元氣、精神、思想融為一體,不是改革自新就能根除的,遲早會發作,倒不如皈依佛門慢慢洗滌心靈之垢。

"

元豐三年(1080)正月初一,蘇軾在長子蘇邁的陪伴下,由御史臺差人押赴黃州。二月初一,蘇軾抵達黃州,而住哪兒卻成了問題。

因朝廷規定,像蘇軾這種戴罪異地安置的“官員”,不享受住房、工資、補貼等福利,吃穿住行都得自理。還好城外定慧院僧人相邀,父子二人才有了落腳處,安心等待家人的到來。

能得此清靜之所的接納,實則因由太守徐君猷樂道尚文,特別仰慕蘇軾的文采,而給予了照顧。後兩人性情相投,視彼此為知己,更多了佳話流傳至今。

蘇軾貶謫之地黃州,今屬湖北黃岡市,依託長江優勢,經濟文化繁榮,歷史悠久渾厚。但在千年前,這裡卻是偏遠、荒蕪之所,人煙稀少,物產不豐,百姓生活十分清苦。而被剝奪了官員待遇的蘇軾,將如何克服艱苦條件、養活一家老小呢?

此時考慮此問題還尚早,因為家眷還在路上呢。

暫時安頓下來的蘇軾,一時間無所事事,作息飯食便同僧人。除此外,他早晚會圍著寺院的樹林轉悠,以散步來消遣,慢慢地,人靜心空,思緒沉下來,過去的種種猶如影像放映少年時的出類拔萃,青年時的意氣風發,到如今的窘迫受困,都源於何故、起於何因?

回想起來,在貶謫黃州以前,蘇軾雖未在朝堂上大展拳腳,卻在地方幹得如魚得水。太守之職,賦予了他最直接的決策、指揮和處理權,因而蘇軾治理管轄區時,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步驟去規劃和實現,做起來政令通暢,往往事半功倍。所以,在“烏臺詩案”發生前,蘇軾仕途算是一帆風順的。對於“烏臺詩案”這猝不及防的挫折和打擊,還來不及認真思考總結,便風塵僕僕地到了黃州。眼下寄居寺廟,騰出了釐清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於是,他開始問自己,有人跌了一跤,躺著怨天尤人;有人摔了跟頭,爬起來頓悟了。自己該怎麼做?

在定慧院的日子,很悠閒,也自在。蘇軾去山林裡探幽覓勝,到江那邊尋友訪朋,坐禪院中聽佛問道,他開始真正走進宗教,並嘗試由此獲得心靈平靜和生命安寧。

他在《黃州安國寺記》中道:“間一二日輒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則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以生而不可得。一念清淨,染汙自落,表裡翛然,無所附麗。私竊樂之。”

這篇記很有意思,蘇軾說自己得罪權貴是早晚之事,究其原因,秉性使然,道不同不相為謀。它流淌在血液中,深種在骨子裡,與元氣、精神、思想融為一體,不是改革自新就能根除的,遲早會發作,倒不如皈依佛門慢慢洗滌心靈之垢。

夢裡不知身是客,吾心歸處作故鄉——蘇東坡在黃州的日子

所以,他在文中寫道:“反觀從來舉意動作,皆不中道,非獨今以得罪者也。欲新其一,恐失其二,觸類而求之,有不可勝悔者,於是喟然嘆曰:‘道不足以御氣,性不足以勝習。不鋤其本,而耘其末,今雖改之,後必復作,盍歸誠佛僧求一洗之?’”

當真能“一洗之”嗎?蘇軾多舛的人生,給出了答案: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蘇軾曾說,守其初心,始終不變。既然無法改變初心,那就守護它吧。所以,佛教於他,是精神超然,境界昇華;是靈魂依託,生命勘破,更是瞭然徹悟後的拿得起、放得下。

在黃州的日子,有初心保駕護航,蘇軾註定會過得有滋有味、肆意灑脫,這才是那個本真率性可愛的他。

五月二十九日,家眷抵達黃州。得太守禮遇,一家人搬進了臨皋亭。這是一座官府水路驛站,人流不大,幾間陋室,足以存身。有家,就得過日子。日子,就是柴米鹽油。好在夫人王閏之善持家、會打算,她將所有財物做了統籌規劃,以確保家人能暫時衣食無憂。當然,蘇軾也參與其中了。他在與秦觀的信中自豪地推廣了這種“精打細算”的做法:“初到黃,廩入既絕,人口不少,私甚憂之。但痛自節儉,日用不得過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錢,斷為三十塊,掛屋樑上。平旦,用畫叉挑取一塊,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別貯用不盡者,以待賓客。此賈耘老法也。度囊中尚可支一歲有餘,至時別作經畫。水到渠成,不須預慮,以此胸中都無一事。”蘇軾說,用如此辦法,足可以支撐家計一年有餘,待錢物用盡時,自有辦法解決,不必過分擔憂。

無事於心,無心於事,蘇軾又至一新境界也。

日常用度安排好了,蘇軾便開始改善居住條件,二十多口人擠在潮溼狹窄的臨皋亭也不是個事兒。於是,經朋友幫助,終得官府批給一塊五十畝的廢棄坡地,美其名曰“東坡”,他遂以“東坡居士”自謂。“東坡”上有座亭子,有舊屋三間,蘇軾於下方再建房舍五間,於隆冬竣工。他又將廳堂四周漆得白如雪,適時雪花紛紛揚揚,遠處一瞧,屋外屋內渾然一色,於是房屋得“雪堂”雅稱。自此,“雪堂”就成為蘇軾宴請賓客、修身養性的精神之所。

與此同時,他還在“東坡”上開墾出十畝農場,做好了自耕自種、當好農人的長遠準備。

從官員到農民,從知識分子到體力勞動者,從文學家到老百姓,挽起褲腿、擼起袖子、戴上斗笠的蘇軾與農人無異,他把精力轉移到了栽秧耕種、築壩養魚、植樹摘果等農活上。請教老農農技,蒐集優質菜種,尋找活水源頭,修理茶樹果蔬,忙得不亦樂乎,雖累卻充實無比。

有時,或行於鄉間小路,或走在田壟地頭,或黃州城裡來去,無人知是蘇軾,他同所有農人般,扛著鋤頭晚歸,遇到鄉鄰閒聊,碰見稚童逗笑,遭遇歉收發愁。摘去“冠冕”的蘇軾,生活簡單如許,他在《東坡》中說:“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确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

元豐三年(1080)正月初一,蘇軾在長子蘇邁的陪伴下,由御史臺差人押赴黃州。二月初一,蘇軾抵達黃州,而住哪兒卻成了問題。

因朝廷規定,像蘇軾這種戴罪異地安置的“官員”,不享受住房、工資、補貼等福利,吃穿住行都得自理。還好城外定慧院僧人相邀,父子二人才有了落腳處,安心等待家人的到來。

能得此清靜之所的接納,實則因由太守徐君猷樂道尚文,特別仰慕蘇軾的文采,而給予了照顧。後兩人性情相投,視彼此為知己,更多了佳話流傳至今。

蘇軾貶謫之地黃州,今屬湖北黃岡市,依託長江優勢,經濟文化繁榮,歷史悠久渾厚。但在千年前,這裡卻是偏遠、荒蕪之所,人煙稀少,物產不豐,百姓生活十分清苦。而被剝奪了官員待遇的蘇軾,將如何克服艱苦條件、養活一家老小呢?

此時考慮此問題還尚早,因為家眷還在路上呢。

暫時安頓下來的蘇軾,一時間無所事事,作息飯食便同僧人。除此外,他早晚會圍著寺院的樹林轉悠,以散步來消遣,慢慢地,人靜心空,思緒沉下來,過去的種種猶如影像放映少年時的出類拔萃,青年時的意氣風發,到如今的窘迫受困,都源於何故、起於何因?

回想起來,在貶謫黃州以前,蘇軾雖未在朝堂上大展拳腳,卻在地方幹得如魚得水。太守之職,賦予了他最直接的決策、指揮和處理權,因而蘇軾治理管轄區時,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步驟去規劃和實現,做起來政令通暢,往往事半功倍。所以,在“烏臺詩案”發生前,蘇軾仕途算是一帆風順的。對於“烏臺詩案”這猝不及防的挫折和打擊,還來不及認真思考總結,便風塵僕僕地到了黃州。眼下寄居寺廟,騰出了釐清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於是,他開始問自己,有人跌了一跤,躺著怨天尤人;有人摔了跟頭,爬起來頓悟了。自己該怎麼做?

在定慧院的日子,很悠閒,也自在。蘇軾去山林裡探幽覓勝,到江那邊尋友訪朋,坐禪院中聽佛問道,他開始真正走進宗教,並嘗試由此獲得心靈平靜和生命安寧。

他在《黃州安國寺記》中道:“間一二日輒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則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以生而不可得。一念清淨,染汙自落,表裡翛然,無所附麗。私竊樂之。”

這篇記很有意思,蘇軾說自己得罪權貴是早晚之事,究其原因,秉性使然,道不同不相為謀。它流淌在血液中,深種在骨子裡,與元氣、精神、思想融為一體,不是改革自新就能根除的,遲早會發作,倒不如皈依佛門慢慢洗滌心靈之垢。

夢裡不知身是客,吾心歸處作故鄉——蘇東坡在黃州的日子

所以,他在文中寫道:“反觀從來舉意動作,皆不中道,非獨今以得罪者也。欲新其一,恐失其二,觸類而求之,有不可勝悔者,於是喟然嘆曰:‘道不足以御氣,性不足以勝習。不鋤其本,而耘其末,今雖改之,後必復作,盍歸誠佛僧求一洗之?’”

當真能“一洗之”嗎?蘇軾多舛的人生,給出了答案: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蘇軾曾說,守其初心,始終不變。既然無法改變初心,那就守護它吧。所以,佛教於他,是精神超然,境界昇華;是靈魂依託,生命勘破,更是瞭然徹悟後的拿得起、放得下。

在黃州的日子,有初心保駕護航,蘇軾註定會過得有滋有味、肆意灑脫,這才是那個本真率性可愛的他。

五月二十九日,家眷抵達黃州。得太守禮遇,一家人搬進了臨皋亭。這是一座官府水路驛站,人流不大,幾間陋室,足以存身。有家,就得過日子。日子,就是柴米鹽油。好在夫人王閏之善持家、會打算,她將所有財物做了統籌規劃,以確保家人能暫時衣食無憂。當然,蘇軾也參與其中了。他在與秦觀的信中自豪地推廣了這種“精打細算”的做法:“初到黃,廩入既絕,人口不少,私甚憂之。但痛自節儉,日用不得過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錢,斷為三十塊,掛屋樑上。平旦,用畫叉挑取一塊,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別貯用不盡者,以待賓客。此賈耘老法也。度囊中尚可支一歲有餘,至時別作經畫。水到渠成,不須預慮,以此胸中都無一事。”蘇軾說,用如此辦法,足可以支撐家計一年有餘,待錢物用盡時,自有辦法解決,不必過分擔憂。

無事於心,無心於事,蘇軾又至一新境界也。

日常用度安排好了,蘇軾便開始改善居住條件,二十多口人擠在潮溼狹窄的臨皋亭也不是個事兒。於是,經朋友幫助,終得官府批給一塊五十畝的廢棄坡地,美其名曰“東坡”,他遂以“東坡居士”自謂。“東坡”上有座亭子,有舊屋三間,蘇軾於下方再建房舍五間,於隆冬竣工。他又將廳堂四周漆得白如雪,適時雪花紛紛揚揚,遠處一瞧,屋外屋內渾然一色,於是房屋得“雪堂”雅稱。自此,“雪堂”就成為蘇軾宴請賓客、修身養性的精神之所。

與此同時,他還在“東坡”上開墾出十畝農場,做好了自耕自種、當好農人的長遠準備。

從官員到農民,從知識分子到體力勞動者,從文學家到老百姓,挽起褲腿、擼起袖子、戴上斗笠的蘇軾與農人無異,他把精力轉移到了栽秧耕種、築壩養魚、植樹摘果等農活上。請教老農農技,蒐集優質菜種,尋找活水源頭,修理茶樹果蔬,忙得不亦樂乎,雖累卻充實無比。

有時,或行於鄉間小路,或走在田壟地頭,或黃州城裡來去,無人知是蘇軾,他同所有農人般,扛著鋤頭晚歸,遇到鄉鄰閒聊,碰見稚童逗笑,遭遇歉收發愁。摘去“冠冕”的蘇軾,生活簡單如許,他在《東坡》中說:“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确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夢裡不知身是客,吾心歸處作故鄉——蘇東坡在黃州的日子

後人稱讚蘇軾豁達、開朗、天真、豪情,實則是說他於何時何境下所展現出的生活態度和生命姿態,就像他在黃州時創作的文學作品,無一不透著恣意灑脫,奇雄豪邁、格局天成,篇篇精絕,令無數才子競折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勞作的辛勞,生活的艱難,日子的困苦,在蘇軾筆下,卻只是輕描淡寫、意趣盎然、生機蓬勃。避朝廷之機鋒,遁江湖以致遠。當下,正是人間好時節吧。

很多人喜愛蘇軾,便是從黃州這一段開始的。三年時光,他到底有多少令人們津津樂道的逸聞趣事呢?

先得從交友說起。有人說,要看一個人的魅力,直接看他的朋友圈就一目瞭然了。蘇軾的朋友圈在“烏臺詩案”中暴露了個底朝天,他以戴罪之身來到黃州,還有人敢親近他嗎?答案是肯定的。蘇軾到了黃州後,很多朋友不遠千里來看他、陪他,甚至有人就在黃州“等”著他。譬如陳慥就住在岐亭北,兩人沒事就在一起吹吹牛、聊聊天。譬如黃州太守徐君猷武昌太守朱壽昌,有了好酒好肉便會叫上蘇軾一同享用。譬如追隨蘇軾二十多年的“真愛粉”馬正卿,是他幫蘇軾爭取到了五十畝東坡地。譬如四川道人楊世昌,在黃州與蘇軾論道一年有餘,此人也是《前赤壁賦》中所描述的吹笛之人。譬如和尚參寥,從杭州來與蘇軾說佛講禪。譬如在“雪堂”與蘇軾談書論畫的年輕的米芾。又如蘇轍的幾位女婿輪番來探望他……

在蘇軾的筆下,鄰居們也那麼天真可愛。他與鄰居龐大夫、郭藥師、潘酒監、農夫古某等成為好朋友,與他們說話、做事時很是不拘小節。他吃到劉監倉家中的酥餅,覺得味道不錯,便問:“餅這麼酥脆,有名嗎?”答曰:“沒名呢。”“那就名‘為甚酥’吧。”還有一次,他到潘酒監家飲酒,入口只覺味酸,便脫口而出道:“這酒肯定是做醋時放錯了水吧?那就叫‘錯著水(放錯水)’吧。”說話不經大腦,做事不懂圓滑,在朋友面前,蘇軾大大咧咧、咋咋呼呼,情商低到了極點。也許就是這般真情流露,蘇軾才能與名流顯貴、村夫野老、和尚道士、歌伎農婦成為摯友,用他自己的話說便是:“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見誰都是好人,心思單純,性情天真,這便是蘇軾的可愛之處吧。

蘇軾在黃州,被好友掛記,也被朝堂之人關注,神宗皇帝也對他多加留意。有次神宗正在用飯,忽聞蘇軾病逝,陡然心情低落,進食再無滋味,連忙傳召朝中一大臣(蘇軾親戚)詢問。傳召之急迫,足見神宗對蘇軾的關愛程度。後證實蘇軾只是得了病,幾月未出門,待身體好後出了“雪堂”,謠言才終止。

蘇軾很是好玩。黃州附近的山山水水,他都踏遍了。時臨長江憑欄眺,或宿江上觀夜月,又往寺廟尋靜謐,偶攀赤壁望滄海……他著短褂,穿芒鞋,拄竹杖,披蓑衣,樸素又接地氣,讓人頓生好感。

蘇軾喜好小酒,時常醉酒。有次從城裡返回“雪堂”時,有段黃泥路不好走,醉意正酣的蘇軾卻揮毫寫下了《黃泥阪詞》:“歸來歸來兮,黃泥不可以久嬉。”蘇軾絕大多數的佳作都源於偶得和頓悟,與生活息息相關。

"

元豐三年(1080)正月初一,蘇軾在長子蘇邁的陪伴下,由御史臺差人押赴黃州。二月初一,蘇軾抵達黃州,而住哪兒卻成了問題。

因朝廷規定,像蘇軾這種戴罪異地安置的“官員”,不享受住房、工資、補貼等福利,吃穿住行都得自理。還好城外定慧院僧人相邀,父子二人才有了落腳處,安心等待家人的到來。

能得此清靜之所的接納,實則因由太守徐君猷樂道尚文,特別仰慕蘇軾的文采,而給予了照顧。後兩人性情相投,視彼此為知己,更多了佳話流傳至今。

蘇軾貶謫之地黃州,今屬湖北黃岡市,依託長江優勢,經濟文化繁榮,歷史悠久渾厚。但在千年前,這裡卻是偏遠、荒蕪之所,人煙稀少,物產不豐,百姓生活十分清苦。而被剝奪了官員待遇的蘇軾,將如何克服艱苦條件、養活一家老小呢?

此時考慮此問題還尚早,因為家眷還在路上呢。

暫時安頓下來的蘇軾,一時間無所事事,作息飯食便同僧人。除此外,他早晚會圍著寺院的樹林轉悠,以散步來消遣,慢慢地,人靜心空,思緒沉下來,過去的種種猶如影像放映少年時的出類拔萃,青年時的意氣風發,到如今的窘迫受困,都源於何故、起於何因?

回想起來,在貶謫黃州以前,蘇軾雖未在朝堂上大展拳腳,卻在地方幹得如魚得水。太守之職,賦予了他最直接的決策、指揮和處理權,因而蘇軾治理管轄區時,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步驟去規劃和實現,做起來政令通暢,往往事半功倍。所以,在“烏臺詩案”發生前,蘇軾仕途算是一帆風順的。對於“烏臺詩案”這猝不及防的挫折和打擊,還來不及認真思考總結,便風塵僕僕地到了黃州。眼下寄居寺廟,騰出了釐清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於是,他開始問自己,有人跌了一跤,躺著怨天尤人;有人摔了跟頭,爬起來頓悟了。自己該怎麼做?

在定慧院的日子,很悠閒,也自在。蘇軾去山林裡探幽覓勝,到江那邊尋友訪朋,坐禪院中聽佛問道,他開始真正走進宗教,並嘗試由此獲得心靈平靜和生命安寧。

他在《黃州安國寺記》中道:“間一二日輒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則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以生而不可得。一念清淨,染汙自落,表裡翛然,無所附麗。私竊樂之。”

這篇記很有意思,蘇軾說自己得罪權貴是早晚之事,究其原因,秉性使然,道不同不相為謀。它流淌在血液中,深種在骨子裡,與元氣、精神、思想融為一體,不是改革自新就能根除的,遲早會發作,倒不如皈依佛門慢慢洗滌心靈之垢。

夢裡不知身是客,吾心歸處作故鄉——蘇東坡在黃州的日子

所以,他在文中寫道:“反觀從來舉意動作,皆不中道,非獨今以得罪者也。欲新其一,恐失其二,觸類而求之,有不可勝悔者,於是喟然嘆曰:‘道不足以御氣,性不足以勝習。不鋤其本,而耘其末,今雖改之,後必復作,盍歸誠佛僧求一洗之?’”

當真能“一洗之”嗎?蘇軾多舛的人生,給出了答案: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蘇軾曾說,守其初心,始終不變。既然無法改變初心,那就守護它吧。所以,佛教於他,是精神超然,境界昇華;是靈魂依託,生命勘破,更是瞭然徹悟後的拿得起、放得下。

在黃州的日子,有初心保駕護航,蘇軾註定會過得有滋有味、肆意灑脫,這才是那個本真率性可愛的他。

五月二十九日,家眷抵達黃州。得太守禮遇,一家人搬進了臨皋亭。這是一座官府水路驛站,人流不大,幾間陋室,足以存身。有家,就得過日子。日子,就是柴米鹽油。好在夫人王閏之善持家、會打算,她將所有財物做了統籌規劃,以確保家人能暫時衣食無憂。當然,蘇軾也參與其中了。他在與秦觀的信中自豪地推廣了這種“精打細算”的做法:“初到黃,廩入既絕,人口不少,私甚憂之。但痛自節儉,日用不得過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錢,斷為三十塊,掛屋樑上。平旦,用畫叉挑取一塊,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別貯用不盡者,以待賓客。此賈耘老法也。度囊中尚可支一歲有餘,至時別作經畫。水到渠成,不須預慮,以此胸中都無一事。”蘇軾說,用如此辦法,足可以支撐家計一年有餘,待錢物用盡時,自有辦法解決,不必過分擔憂。

無事於心,無心於事,蘇軾又至一新境界也。

日常用度安排好了,蘇軾便開始改善居住條件,二十多口人擠在潮溼狹窄的臨皋亭也不是個事兒。於是,經朋友幫助,終得官府批給一塊五十畝的廢棄坡地,美其名曰“東坡”,他遂以“東坡居士”自謂。“東坡”上有座亭子,有舊屋三間,蘇軾於下方再建房舍五間,於隆冬竣工。他又將廳堂四周漆得白如雪,適時雪花紛紛揚揚,遠處一瞧,屋外屋內渾然一色,於是房屋得“雪堂”雅稱。自此,“雪堂”就成為蘇軾宴請賓客、修身養性的精神之所。

與此同時,他還在“東坡”上開墾出十畝農場,做好了自耕自種、當好農人的長遠準備。

從官員到農民,從知識分子到體力勞動者,從文學家到老百姓,挽起褲腿、擼起袖子、戴上斗笠的蘇軾與農人無異,他把精力轉移到了栽秧耕種、築壩養魚、植樹摘果等農活上。請教老農農技,蒐集優質菜種,尋找活水源頭,修理茶樹果蔬,忙得不亦樂乎,雖累卻充實無比。

有時,或行於鄉間小路,或走在田壟地頭,或黃州城裡來去,無人知是蘇軾,他同所有農人般,扛著鋤頭晚歸,遇到鄉鄰閒聊,碰見稚童逗笑,遭遇歉收發愁。摘去“冠冕”的蘇軾,生活簡單如許,他在《東坡》中說:“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确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夢裡不知身是客,吾心歸處作故鄉——蘇東坡在黃州的日子

後人稱讚蘇軾豁達、開朗、天真、豪情,實則是說他於何時何境下所展現出的生活態度和生命姿態,就像他在黃州時創作的文學作品,無一不透著恣意灑脫,奇雄豪邁、格局天成,篇篇精絕,令無數才子競折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勞作的辛勞,生活的艱難,日子的困苦,在蘇軾筆下,卻只是輕描淡寫、意趣盎然、生機蓬勃。避朝廷之機鋒,遁江湖以致遠。當下,正是人間好時節吧。

很多人喜愛蘇軾,便是從黃州這一段開始的。三年時光,他到底有多少令人們津津樂道的逸聞趣事呢?

先得從交友說起。有人說,要看一個人的魅力,直接看他的朋友圈就一目瞭然了。蘇軾的朋友圈在“烏臺詩案”中暴露了個底朝天,他以戴罪之身來到黃州,還有人敢親近他嗎?答案是肯定的。蘇軾到了黃州後,很多朋友不遠千里來看他、陪他,甚至有人就在黃州“等”著他。譬如陳慥就住在岐亭北,兩人沒事就在一起吹吹牛、聊聊天。譬如黃州太守徐君猷武昌太守朱壽昌,有了好酒好肉便會叫上蘇軾一同享用。譬如追隨蘇軾二十多年的“真愛粉”馬正卿,是他幫蘇軾爭取到了五十畝東坡地。譬如四川道人楊世昌,在黃州與蘇軾論道一年有餘,此人也是《前赤壁賦》中所描述的吹笛之人。譬如和尚參寥,從杭州來與蘇軾說佛講禪。譬如在“雪堂”與蘇軾談書論畫的年輕的米芾。又如蘇轍的幾位女婿輪番來探望他……

在蘇軾的筆下,鄰居們也那麼天真可愛。他與鄰居龐大夫、郭藥師、潘酒監、農夫古某等成為好朋友,與他們說話、做事時很是不拘小節。他吃到劉監倉家中的酥餅,覺得味道不錯,便問:“餅這麼酥脆,有名嗎?”答曰:“沒名呢。”“那就名‘為甚酥’吧。”還有一次,他到潘酒監家飲酒,入口只覺味酸,便脫口而出道:“這酒肯定是做醋時放錯了水吧?那就叫‘錯著水(放錯水)’吧。”說話不經大腦,做事不懂圓滑,在朋友面前,蘇軾大大咧咧、咋咋呼呼,情商低到了極點。也許就是這般真情流露,蘇軾才能與名流顯貴、村夫野老、和尚道士、歌伎農婦成為摯友,用他自己的話說便是:“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見誰都是好人,心思單純,性情天真,這便是蘇軾的可愛之處吧。

蘇軾在黃州,被好友掛記,也被朝堂之人關注,神宗皇帝也對他多加留意。有次神宗正在用飯,忽聞蘇軾病逝,陡然心情低落,進食再無滋味,連忙傳召朝中一大臣(蘇軾親戚)詢問。傳召之急迫,足見神宗對蘇軾的關愛程度。後證實蘇軾只是得了病,幾月未出門,待身體好後出了“雪堂”,謠言才終止。

蘇軾很是好玩。黃州附近的山山水水,他都踏遍了。時臨長江憑欄眺,或宿江上觀夜月,又往寺廟尋靜謐,偶攀赤壁望滄海……他著短褂,穿芒鞋,拄竹杖,披蓑衣,樸素又接地氣,讓人頓生好感。

蘇軾喜好小酒,時常醉酒。有次從城裡返回“雪堂”時,有段黃泥路不好走,醉意正酣的蘇軾卻揮毫寫下了《黃泥阪詞》:“歸來歸來兮,黃泥不可以久嬉。”蘇軾絕大多數的佳作都源於偶得和頓悟,與生活息息相關。

夢裡不知身是客,吾心歸處作故鄉——蘇東坡在黃州的日子

還有一次,蘇軾獨自乘舟在江上喝酒,酒酣處詩興大發,偶得佳作《臨江仙》:“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不承想,有好事者歪解了“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以為蘇軾要駕舟跑路了,害得太守大為吃驚,生怕蘇軾從自己的地盤上消失而無法向朝廷交代,趕緊前往“雪堂”一探究竟,卻見蘇軾正鼾聲如雷。後來,這謠言又傳到宮中,不知神宗作何想,許是見怪不怪了吧?不按常理做事,不按套路作詩,蘇軾總是這麼讓人歡喜讓人憂啊。

蘇軾道:“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美食於蘇軾,是愛好,是逸趣,更是鄉愁,因為他總能將家鄉的風味傳播得很遠很遠。在黃州那幾年,蘇軾發明了很多美食:東坡肉、東坡魚、東坡羹等。但美食再好,也不能貪嘴,蘇軾就在《節飲食說》中說:“東坡居士自今日以往,早晚飲食,不過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饌,則三之,可損不可增。有召我者,預以此告之,主人不從而過是,乃止。一曰安分以養福,二曰寬胃以養氣,三曰省費以養財。”食有量,酒有度,方是養身養氣養福之法。守度、有度,何嘗不是人生大學問呢?

貶謫的日子雖清苦,蘇軾卻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心靈滿足,彷彿來到了方外世界:“有屋五間,果菜十數畦,桑百餘本。身耕妻蠶,聊以卒歲也。”

黃州於蘇軾,是收穫,是蛻變,是昇華。他能在艱苦的環境中,能把控生活幸福感,追尋精神超越感。同時,他還不忘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當知道當地有殺嬰惡俗時,憤而寫了一封《與朱鄂州書》:“天麟言:嶽鄂間田野小人,例只養二男一女,過此輒殺之,尤諱養女,以故民間少女,多鰥夫。初生,輒以冷水浸殺,其父母亦不忍,率常閉目背面,以手按之水盆中,咿嚶良久乃死。有神山鄉百姓石揆者,連殺兩子,去歲夏中,其妻一產四子,楚毒不可堪忍,母子皆斃。報應如此,而愚人不知創艾。天麟每聞其側近有此,輒馳救之,量與衣服飲食,全活者非一。既旬日,有無子息人慾乞其子者,輒亦不肯。以此知其父子之愛,天性故在,特牽於習俗耳。”

殺嬰是滅絕人性的惡習,在請求官府制止的同時,蘇軾還全力組織了一個救兒會,邀請正直、熱心、善良的人士加入會中,共行善舉。他們推舉有愛心、善心、慈悲心的古某擔任會長,向各方募集救助金,用於給貧困嬰兒購買米、衣服等必需品。同時走村串戶開展貧困孕婦調查,允諾她們如果將嬰兒照顧好,便會贈予孩子生活用品。蘇軾還帶頭捐款,並加大了救助力度,讓更多的新生兒獲救併成長。在自身生活窘困的情況下,在無公文簽署權和行政干預權的尷尬中,蘇軾仍然關心百姓、關愛生命,行義舉,做善事,初心不改,不忘使命。

在黃州的幾年是蘇軾最快樂的日子,他將自己置身於簡單中,他將心靈放飛于山野間,他將每一天都過得熱氣騰騰。他向鄰居討了果樹苗,想著明年就會開花,之後便會掛上果子了吧。他想,如此過也是極好的。以至於來了一道詔書讓他挪一個好地兒,他都糾結著要不要就此拒了皇帝的好意。

考慮再三,蘇軾承了神宗美意,作別親手壘砌的家園,作別黃州的山水,作別相送一程又一程的鄰居好友。此刻的心情,真是“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