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權傾嶺南,威望蓋過趙佗,維護統一不稱王,孫權卻將其家族盡滅

前219年,秦始皇先後三次發動80萬大軍,攻伐百越地區,終於將其劃入大秦帝國的版圖。秦國末年,天下大亂,秦朝將領趙佗趁機割據嶺南,自立為王,建立南越國,客觀上趙佗為開發嶺南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活了103歲才死,可謂福壽延年。

他權傾嶺南,威望蓋過趙佗,維護統一不稱王,孫權卻將其家族盡滅

而嶺南這塊古人稱為的不毛之地,還出現了一個很有威望的人物,三國志稱他威尊無上、震服百蠻,威望不在趙佗之下,這個人就是士燮,同樣是高壽,活了90歲。在廣西、廣東及越南北部,他被尊為“士王”,至今這些地方還流傳著他的傳奇故事。士燮和他的家族在東漢末年和東吳孫權時期掌控嶺南50年,影響深遠,為開發和經營嶺南做出了不朽功績。

他權傾嶺南,威望蓋過趙佗,維護統一不稱王,孫權卻將其家族盡滅

士燮字彥威,蒼梧廣信(今廣西梧縣)人。其祖先為魯國汶陽人(今山東寧陽),西漢末因王莽之亂,遷移交州,士燮的父親士賜任日南太守,家族開始成為豪族,可見從士燮父輩開始,其家族在嶺南就有較高的地位和威望了。

一門出四太守

士燮的發跡,不像趙佗是靠武力打下來的,而且藉機取巧拿下來的!士燮的政治地盤也是一步步做大,先被推舉孝廉,補任尚書郎,後又到巫縣當縣令,最後當上交趾太守。195年,交州刺史朱符被殺後,州郡一片混亂。士燮趁機上表漢朝廷,請求任命自己的幾個弟弟,士壹為合浦太守(今廣東合浦),士䵋為九真太守(今越南清化、河靜一帶),士武為南海太守(今廣東滃江、大羅山以南一帶)。

他權傾嶺南,威望蓋過趙佗,維護統一不稱王,孫權卻將其家族盡滅

而漢朝廷對於這種明顯任人唯親的要求,居然同意了。漢朝廷為何輕易將這麼巨大的福利交給士燮兄弟幾個,不怕他們擁兵自重嗎?其實這和當時的形勢有關,東漢末年,戰亂不休,朝廷疲於應對。而嶺南本身地理阻隔,交通不便,又被視作不毛之地。剛好有人願意接手,漢朝廷也順手推舟給他這個面子。同時士燮家族的威望和影響力,也使得朝廷覺得可以讓交州得以安定下來。

從此後,士燮兄弟四人掌控了嶺南的大半個天下,被史家稱為“一門四太守”,四人中又以士燮威望最高,貢獻最大。無論是政治上、經濟上還是文化上,士燮對嶺南的發展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亂世中家族地位顯赫無比

士燮所處的時代,正值漢末三國時期,社會大動盪,軍閥混戰,身處偏遠地區的士燮家族已經是權傾嶺南,地位顯赫無比。正如《三國志·士燮傳》描述的那樣:“燮兄弟併為列郡,雄長一州,偏在萬里,威尊無上。出入鳴鐘磬,備具威儀,笳簫鼓吹,車騎滿道,胡人夾轂焚燒香者常有數十。妻妾乘輜軿,子弟從兵騎,當時貴重,震服百蠻,尉他不足逾也。

他權傾嶺南,威望蓋過趙佗,維護統一不稱王,孫權卻將其家族盡滅

意思是說士燮兄弟都擔任各郡郡守,掌控著交州政務,威望至高無上。出入時禮儀威嚴顯赫,樂隊笳笙簫管吹奏,出行大隊車輛人馬將道路都佔滿了,胡人焚香敬拜。他們的妻妾都乘坐有帷幔的小車,隨從士兵都在後面跟隨,尊貴異常,當地土著畢恭畢敬臣服,就連之前的南越王尉他(即趙佗)也比不上他們。嶺南相當於現在廣東、廣西、海南全境及越南紅河三角洲一帶,這麼大的地方,可謂雄踞一方,稱王稱霸資本雄厚。

他權傾嶺南,威望蓋過趙佗,維護統一不稱王,孫權卻將其家族盡滅

漢獻帝影視形象

但士燮沒有政治野心,不效仿趙佗自立為王,而是盡心竭力保持好嶺南的穩定,維護了漢朝疆土的完整。三國時候,孫權與劉表爭奪嶺南統治權,他實力雄厚也沒有裂土自封。誰當皇帝誰稱霸,他都表示臣服,歲貢年年不缺。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漢獻帝被曹操控制實為傀儡,去京都的道路隔絕不通,士燮依舊堅持進貢,孫權擊敗曹操後南下,派步騭任交州刺史,士燮率幾個兄弟甘願接受其節制。為了取得孫權的信任,他還送兒子士廞去做人質,表示忠心不二。

不僅如此,士燮還勸導益州的豪族雍闓等人,讓他們依附孫權,雍闓也真的反了蜀國,殺蜀所署太守正昂,還抓了新任太守張裔送去東吳,作為與孫權的見面禮。孫權大加讚賞士燮,升士燮為衛將軍,封為龍編侯,士壹升為偏將軍,封為都鄉侯。

他權傾嶺南,威望蓋過趙佗,維護統一不稱王,孫權卻將其家族盡滅

孫權影視形象

正是士燮的寬仁識大體,漢交趾郡沒有戰亂,保持了社會穩定,經濟上才能得到進一步發展。中原戰亂很多中原及內地人士紛紛南下移居交趾,人口大幅增長對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好的積極作用。士燮將從中原引進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交給當地土著人,摒棄當地落後的生產方式,向中原先進的農耕文明學習。農業生產水平提高了,地方財政收入也高了,良性循環帶動各個方面一派繁榮。在天下大亂的那個時期,交趾郡在士燮的治理下,居民安居樂業,文化領域也出現很大的進步。

文化教育上貢獻良多

士燮不僅很有政治頭腦,在學術上也很有見地, 士燮學問淵博,專攻《春秋左氏傳》。士燮年少時師事穎川劉子奇,喜歡學術鑽研曾注(春秋經》十一卷,有人向他請教左傳中的疑難,他都有很好的解讀。士燮其他著作還有《公羊傳注》、《穀梁傳注》,可惜現在全部遺失了。

士燮研究學問不像一些人讀死書,而是學以致用,懂得變通,經常能從書中悟出治理國家的道理。當交趾太守達40年,積極興辦學校,傳播儒學,並親自講解漢字,講解經書。

他權傾嶺南,威望蓋過趙佗,維護統一不稱王,孫權卻將其家族盡滅

士燮性格寬厚有器度,禮賢下士,對學術文化親力親為,使得很多中原學者紛紛避難投靠。大批文人學士聚集交州,離不開士燮為他們創建的這片文化沃土。當時知名的文人有袁忠、許靖、袁徽、劉熙、許慈、薛綜、程秉等。這些名士受士燮感召,在交州收徒講學,著書立說,為嶺南地區培養了大批人才。為儒學在交州的傳播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儒學在交州興盛一時。

吳黃武五年(226年),統治交州四十年的士燮病逝,無疾而終,享年90歲。士燮一生寬厚待人,謙虛謹慎,士燮及其家族開發嶺南的功績彪炳千古。

他權傾嶺南,威望蓋過趙佗,維護統一不稱王,孫權卻將其家族盡滅

家族威勢如紅樓一夢

不過家大業大招人忌,有個人早就想拔掉士燮家族這顆參天大樹了,這個人就是三國吳主孫權。

曹操曾稱讚孫權:“生子當如孫仲謀”,對孫權的能力極為讚賞。孫權一代雄主,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士燮在時,孫權還顧忌士燮的威望,倚仗他來統治交趾,但同時也對士燮家族在交州根深蒂固的勢力深為忌憚,存有很大的戒心。前面有趙佗割據稱王的例子擺著,孫權不會不考慮這些,當士燮死後,孫權迫不及待的要解決士燮家族了。

他權傾嶺南,威望蓋過趙佗,維護統一不稱王,孫權卻將其家族盡滅

公元226年,吳將呂岱上表請求將交州一分為二,設置交、廣兩州,說是交州面積廣大,分為兩州便於管理,實際是要削弱士燮家族,蒼梧是士燮老家、他在交趾當太守40年,勢力根深蒂固。而蒼梧、交趾是交州的重地。由廣州統領南海、鬱林、蒼梧、高涼四郡,原交州的北部和東部包括蒼梧郡劃歸廣州,交州統領交趾、九真、日南三郡。

這樣就將士燮家族影響力大大弱化了,更為乾脆徹底的是孫權任命呂岱為廣州刺史,將軍戴良為交州刺史,只給士燮的兒子士徽一個安遠將軍的頭銜,調去南邊九真當太守,準備將士燮家族邊緣化。

他權傾嶺南,威望蓋過趙佗,維護統一不稱王,孫權卻將其家族盡滅

這下士燮家族受不了了,尤其是士燮的兒子士徽,不甘心祖輩的基業到他手裡淪落。於是士徽與孫權決裂,拒不離開交趾,阻止孫權任命的戴良等入境。對於士徽的舉動,其內部也有人持不同意見,原士燮屬下桓鄰建議先迎接戴良進來再做計議,不料惹怒士徽竟將桓鄰打死。桓鄰兄桓治為桓鄰討公道,率兵攻打士徽。這下可熱鬧了,外部危機還沒解決,自己人倒先打起來了,士徽則閉城堅守,桓治攻了數月也沒攻下了,兩家找了臺階相約和親,才各自退兵。

士徽抗拒孫權,讓孫權也找到了一個徹底根除士燮家族的合理理由。孫權命呂岱率3000兵馬討伐士徽,呂岱是吳國名將,曾先後平定呂合、秦狼、吳碭、袁龍叛亂,呂岱認為必須採取迅速突擊的方法來解決士徽,如果與之相持日久,將令士燮家族堅定守城的信心,加之士燮家族的影響力,如再與當地少數民族聯合,那將很難拿下。

他權傾嶺南,威望蓋過趙佗,維護統一不稱王,孫權卻將其家族盡滅

呂岱先從士燮家族尋找突破口,士壹的兒子士匡,是呂岱的舊交。呂岱先是寫信給士徽,告訴他抵抗是徒勞的,交趾一郡之地怎可與強大的吳國相抗衡,大道理自然說了一堆,然後又讓士匡去勸降,告訴士徽只要放棄抵抗,可免一死。得到士匡轉達的消息後,士徽於是和幹、頌等兄弟六人肉袒負荊請罪,迎接呂岱大軍。

呂岱見後安慰一番,讓他們穿衣服回城。看到這裡我們都會認為事情有了轉機,真的沒什麼事了。然而到了次日,呂岱升帳,傳士徽兄弟依次進帳,宣讀孫權的詔書,歷數士徽的罪過,左右武士將士徽、士祗、士幹、士頌等人反綁雙手押出斬首,並將士徽首級傳送京城。

對於呂岱的做法,確實是不怎麼地道,人家都投降了,還要斬盡殺絕。不過站在孫權和呂岱的角度來看他們就是要徹底根除士燮家族的,留著終是大患。

他權傾嶺南,威望蓋過趙佗,維護統一不稱王,孫權卻將其家族盡滅

看到投降了的士徽居然也是這樣的下場,士燮的從屬料到自己的處境不會好過士徽,乾脆拼了,於是前一陣子還和士徽打得不可開交的桓治,聯合士徽的大將甘醴抗擊呂岱,但最終也被呂岱擊敗。士䵋曾經在九真當太守,聽聞士燮家族被屠戮後,當地人也開始反抗孫權,呂岱又將其鎮壓下去。

他權傾嶺南,威望蓋過趙佗,維護統一不稱王,孫權卻將其家族盡滅

呂岱雕像

士徽死的憋屈,士家其餘的人的結局也很悲慘,士燮的兄弟士壹、士䵋、還有侄子士匡等,因沒有參與反抗,被孫權免罪。又過了幾年,孫權對他們也不放心,害怕他們依舊在交州有影響力,找藉口將士壹、士䵋誅殺,士匡被貶為庶人,後來史書再無記載。而當年士燮送到孫權身邊當人質的兒子士廞,最後病死,沒有被殺死算是結果最好的一個。

士燮家族被滅後,嶺南再也不會有人像當年趙佗那樣割據稱王了,孫權心中的疙瘩完全消除了,,他又恢復了交州的建制。士徽的反抗固然加速了士燮家族的滅亡,不過就算他當年聽從桓鄰的建議,迎接戴良入境,最好結局也最多延遲士燮家族衰敗的時間,因孫權早就想根除士燮家族,不然他怎麼能睡得好覺。而如果士徽頑強抗爭到底,最終也是壯烈而死,就算他完全擁有交州之地,實力上也遠不及孫權,何況孫權手下猛將強兵眾多。孫權要面對魏國蜀國這等強國,絕不會讓後院出事,士徽抗拒自立稱王擁兵自重,孫權也會堅決徹底地將其消滅。

他權傾嶺南,威望蓋過趙佗,維護統一不稱王,孫權卻將其家族盡滅

自古以來,樹大招風風撼樹,士燮家族又遭遇了強人孫權,最終以悲劇收場。但士燮及其家族對於嶺南的開發,做出的貢獻仍然留名青史。士燮本人一貫堅持大一統的思想,維護國家領土完整,不裂土自封,保持了交州的社會穩定和文化繁榮,值得我們後人尊敬!

對於士燮和他的家族,大家有什麼要說的嗎,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