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天舟一號測控:交會對接方案動態變化是全新挑戰

孫軍 中國軍情 軍事 中國新聞網 2017-04-30

中新網4月28日電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副主任孫軍今日指出,以往交會對接任務,包括載人飛行的交會對接任務都是採用固定交會對接方案,在兩天時間內就可以完成交會對接。這次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飛行方案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可以採用兩天、三天、四天、五天的方案來進行交會對接,所以存在一個交會對接方案動態變化的問題,這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專家談天舟一號測控:交會對接方案動態變化是全新挑戰

資料圖:中國自主研製的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於4月20日晚間19時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趙彥勳 攝

國務院新聞辦今日舉行新聞發佈會。有記者問:這次任務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持續時間比較長,特別是9月份還會開展第三次交會對接,所以我們的問題是任務測控方面還有哪些挑戰?以及有什麼新的技術突破?

孫軍對此迴應,測控方面最大的挑戰有三個方面:第一,任務持續時間長。任務持續時間長所帶來的就是任務飛行方案相比以往交會對接任務都要複雜,我們所承擔的驗證空間站階段關鍵技術的任務也更加多,整個時間跨度將有5個月的時間,組合體飛行兩個月,之後還要獨立飛行3個月時間。此外,還要進行多項在軌科學實驗,應該說,組織實施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第二,本次任務交會對接飛行方案也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以往交會對接任務,包括載人飛行的交會對接任務都是採用固定交會對接方案,在兩天時間內就可以完成交會對接。根據今後空間站任務的需要,因為空間站階段我們不會去控制龐大的空間站進行軌道的機動和調相控制,就需要貨運飛船具備在任意相位角情況下的交會對接能力,這次任務貨運飛船飛行方案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可以採用兩天、三天、四天、五天的方案來進行交會對接,所以存在一個交會對接方案動態變化的問題,這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第三,首次進行推進劑在軌補加任務。我們昨天已經圓滿完成了這次試驗,但是這次試驗非常複雜,推進劑在軌補加整個過程分為5個階段29個步驟,持續了5天時間,在補加試驗的全過程中,要對浮動斷接器、壓氣機、補加管路、補加閥門等關鍵設備進行全過程嚴密監視和控制,補加的兩個航天器之間要進行密切配合,指令發送需要非常精準。

孫軍表示,這就對地面的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們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技術突破:第一個方面在任務組織管理方面,針對任務長週期實施的特點,優化了飛行控制模式,以往我們都是採用各實驗隊、各個系統在北京航天飛控中心集中進行飛控支持,這次考慮任務實施的週期非常長,也同時為了我們今後空間站長期管理、長期控制積累經驗,我們制定了集中式與分佈式相結合的飛控工作模式和相應制度,以後我們的有關實驗單位可以在遠程支持中心與我們飛控中心配合來完成飛控工作。

第二個方面,針對動態交會對接的設計,我們突破並研究了動態發射窗口計算,多天交會模式設計和長週期的高精度軌道預報等等關鍵技術來解決多天的交會對接方案的問題。

第三個方面,針對推進劑補加控制的要求,我們突破了推進劑補加地面協同控制技術,設計了協同控制技術方案,研製了推進劑補加地面監視軟件、故障診斷軟件以及可視化監視軟件。此外,我們還組織各系統的專家成立了推進劑補加專業支持小組,明確了整個補加過程的監視報告、重點決策點,使得我們整個補加過程非常的圓滿和順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