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3000萬美金賞金,蘇聯副司令攜圖叛逃,7年後卻慘死家中'

"

冷戰時期,美蘇兩國除了在軍備上競賽外,諜報人員的活動也非常頻繁,雙方互相滲透、策反軍事人員成為鬥爭的主要方式。由於蘇聯把經濟重心放在了重工業上,導致輕工業發展緩慢,蘇聯國內物質生活水平低下,與繁榮的美國社會形成了鮮明對比,屢屢發生軍事人員叛逃事件,最為嚴重的是科舍列夫叛逃事件。

"

冷戰時期,美蘇兩國除了在軍備上競賽外,諜報人員的活動也非常頻繁,雙方互相滲透、策反軍事人員成為鬥爭的主要方式。由於蘇聯把經濟重心放在了重工業上,導致輕工業發展緩慢,蘇聯國內物質生活水平低下,與繁榮的美國社會形成了鮮明對比,屢屢發生軍事人員叛逃事件,最為嚴重的是科舍列夫叛逃事件。

為了3000萬美金賞金,蘇聯副司令攜圖叛逃,7年後卻慘死家中

康斯坦丁·科舍列夫是蘇聯駐東德西部紅旗第十六前線航空集團軍的中將副司令。該集團所在的西部作戰群負責東德的防務,部署有接近6000輛的坦克、近萬輛裝甲車、以及4000多門火炮,該集團軍是西部作戰群中的精銳部隊,有“俄國長矛上的槍尖”之稱。如果爆發大戰,該集團軍將作為先頭部隊率先突入西德,進而橫掃整個西歐。

"

冷戰時期,美蘇兩國除了在軍備上競賽外,諜報人員的活動也非常頻繁,雙方互相滲透、策反軍事人員成為鬥爭的主要方式。由於蘇聯把經濟重心放在了重工業上,導致輕工業發展緩慢,蘇聯國內物質生活水平低下,與繁榮的美國社會形成了鮮明對比,屢屢發生軍事人員叛逃事件,最為嚴重的是科舍列夫叛逃事件。

為了3000萬美金賞金,蘇聯副司令攜圖叛逃,7年後卻慘死家中

康斯坦丁·科舍列夫是蘇聯駐東德西部紅旗第十六前線航空集團軍的中將副司令。該集團所在的西部作戰群負責東德的防務,部署有接近6000輛的坦克、近萬輛裝甲車、以及4000多門火炮,該集團軍是西部作戰群中的精銳部隊,有“俄國長矛上的槍尖”之稱。如果爆發大戰,該集團軍將作為先頭部隊率先突入西德,進而橫掃整個西歐。

為了3000萬美金賞金,蘇聯副司令攜圖叛逃,7年後卻慘死家中

東德與西德僅一牆之隔,但柏林牆兩端卻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西德在美國扶持下蒸蒸日上,物質生活豐富,而東德以軍事建設為主,物質極為匱乏。70年代後期,蘇聯的體制弊端逐漸暴露出來,物資供應越來越緊張,連軍隊也不得不削減了供應。兩相對比之下,科舍列夫動搖了,於1978年的一個夜晚駕機叛逃到了西德。

"

冷戰時期,美蘇兩國除了在軍備上競賽外,諜報人員的活動也非常頻繁,雙方互相滲透、策反軍事人員成為鬥爭的主要方式。由於蘇聯把經濟重心放在了重工業上,導致輕工業發展緩慢,蘇聯國內物質生活水平低下,與繁榮的美國社會形成了鮮明對比,屢屢發生軍事人員叛逃事件,最為嚴重的是科舍列夫叛逃事件。

為了3000萬美金賞金,蘇聯副司令攜圖叛逃,7年後卻慘死家中

康斯坦丁·科舍列夫是蘇聯駐東德西部紅旗第十六前線航空集團軍的中將副司令。該集團所在的西部作戰群負責東德的防務,部署有接近6000輛的坦克、近萬輛裝甲車、以及4000多門火炮,該集團軍是西部作戰群中的精銳部隊,有“俄國長矛上的槍尖”之稱。如果爆發大戰,該集團軍將作為先頭部隊率先突入西德,進而橫掃整個西歐。

為了3000萬美金賞金,蘇聯副司令攜圖叛逃,7年後卻慘死家中

東德與西德僅一牆之隔,但柏林牆兩端卻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西德在美國扶持下蒸蒸日上,物質生活豐富,而東德以軍事建設為主,物質極為匱乏。70年代後期,蘇聯的體制弊端逐漸暴露出來,物資供應越來越緊張,連軍隊也不得不削減了供應。兩相對比之下,科舍列夫動搖了,於1978年的一個夜晚駕機叛逃到了西德。

為了3000萬美金賞金,蘇聯副司令攜圖叛逃,7年後卻慘死家中

科舍列夫在叛逃時做了縝密的分析的精心的準備。他利用職權搞到了一架小型通訊飛機,趁夜以低空飛行的方式避過雷達的搜索來到西德,還順手帶走了蘇軍在東德的軍事佈防圖。科舍列夫的叛逃引起美國的高度重視,他得到了3000萬美金的獎勵和永久定居權。

"

冷戰時期,美蘇兩國除了在軍備上競賽外,諜報人員的活動也非常頻繁,雙方互相滲透、策反軍事人員成為鬥爭的主要方式。由於蘇聯把經濟重心放在了重工業上,導致輕工業發展緩慢,蘇聯國內物質生活水平低下,與繁榮的美國社會形成了鮮明對比,屢屢發生軍事人員叛逃事件,最為嚴重的是科舍列夫叛逃事件。

為了3000萬美金賞金,蘇聯副司令攜圖叛逃,7年後卻慘死家中

康斯坦丁·科舍列夫是蘇聯駐東德西部紅旗第十六前線航空集團軍的中將副司令。該集團所在的西部作戰群負責東德的防務,部署有接近6000輛的坦克、近萬輛裝甲車、以及4000多門火炮,該集團軍是西部作戰群中的精銳部隊,有“俄國長矛上的槍尖”之稱。如果爆發大戰,該集團軍將作為先頭部隊率先突入西德,進而橫掃整個西歐。

為了3000萬美金賞金,蘇聯副司令攜圖叛逃,7年後卻慘死家中

東德與西德僅一牆之隔,但柏林牆兩端卻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西德在美國扶持下蒸蒸日上,物質生活豐富,而東德以軍事建設為主,物質極為匱乏。70年代後期,蘇聯的體制弊端逐漸暴露出來,物資供應越來越緊張,連軍隊也不得不削減了供應。兩相對比之下,科舍列夫動搖了,於1978年的一個夜晚駕機叛逃到了西德。

為了3000萬美金賞金,蘇聯副司令攜圖叛逃,7年後卻慘死家中

科舍列夫在叛逃時做了縝密的分析的精心的準備。他利用職權搞到了一架小型通訊飛機,趁夜以低空飛行的方式避過雷達的搜索來到西德,還順手帶走了蘇軍在東德的軍事佈防圖。科舍列夫的叛逃引起美國的高度重視,他得到了3000萬美金的獎勵和永久定居權。

為了3000萬美金賞金,蘇聯副司令攜圖叛逃,7年後卻慘死家中

科舍列夫的叛逃對蘇聯造成了致命打擊,東德蘇軍不得不整體換防,重新部署防線,克格勃也緊急出動。7年後,科舍列夫在家中衛生間被暗殺,身上有二十多處刀傷,顯然在死後遭到了報復性毀屍。整個冷戰期間,從蘇聯叛逃至美國的軍事人員多達400多名,克格勃的鋤奸活動一直沒有停止,直到進入21世紀後還時有發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