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風暴行動,或稱滿洲之戰、蘇日戰爭,由1945年8月8日開始。蘇聯在這場軍事行動中徹底擊垮了日本關東軍,佔領了中國東北、朝鮮半島北部、南庫頁島及千島群島。這標誌著蘇聯履行雅爾塔會議中的協定,在納粹德國投降後三個月內,對日本宣戰,加入了太平洋戰爭。

八月風暴行動,百萬蘇聯軍隊一星期內擊敗日本關東軍,日本投降

二十世紀初的日俄戰爭以日本勝利而結束,並簽訂了《朴茨茅斯和約》。通過這一條約及後來的其他事件,包括1931年9月的九一八事變和日本對中國東北的侵略,日本最終獲得了對朝鮮半島、滿洲及庫頁島南部的控制權。

20世紀30年代,蘇日邊境事件不斷,其中最重要的包括張鼓峰事件(1938年7月至8月)和諾門罕戰役(1939年5月至9月),這些都導致1941年4月蘇日中立條約的出現。蘇日中立條約使蘇聯得以將部隊從邊境事件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對德作戰,同時也使日本能集中在南部向亞洲和太平洋擴展。

然而,隨著斯大林格勒會戰的勝利,蘇聯對日本的態度發生轉變,斯大林發表公開演說譴責日本,私下更命令蘇軍在遠東建立部隊和儲存物資。在德黑蘭會議(1943年11月)上,除討論其他事宜外,丘吉爾、羅斯福和斯大林同意,讓蘇聯在納粹德國戰敗後加入對日戰爭。蘇軍在遠東不斷進行集結,日軍在1945年初已經可以明顯察覺蘇聯正在準備攻打滿洲,雖然當時在德國投降前進攻不太可能發起。因此,除了在太平洋的戰事外,日本也意識到其必須確定在何時何地進攻會出現。

雅爾塔會議(1945年2月)上,斯大林在得到羅斯福保證其在遠東的領土要求的情況下,同意在擊敗德國2至3個月後加入太平洋戰爭。到1945年3月中旬,太平洋地區的戰事對日本已十分不利,迫使其從滿州撤回精銳部隊以支持在太平洋的行動。與此同時,蘇聯繼續在遠東組建部隊,並決定不再延續中立條約。

根據當時中立條約條款的規定,在條約屆滿12個月前,蘇聯必須向日方告知,於是在1945年4月5日,蘇聯方面通告日方自己不希望延長該條約。這引起了日本極大關注,不過蘇聯花了很多努力,令日本相信該條約仍然有12個月的有效期,因而日方尚不必擔心情況繼續惡化,他們現在是軸心國中唯一仍留下來戰鬥的。

他們渴望保持與蘇聯的和平及延長中立條約,並渴望能結束戰爭。日本在雅爾塔會議後曾多次接觸或試圖接觸蘇聯,希望能延長中立條約,並爭取蘇聯為中間人與盟國進行和平談判。蘇聯沒有破滅日本人的這些希望,但儘可能地拖慢這一進程(同時繼續為行動做準備)。

在這之中,內閣首相鈴木貫太郎扮演了積極角色,他在1945年4月上臺,試圖在非無條件投降下爭取獲得任何和平條件。6月下旬,日方向蘇聯靠攏(中立條約仍然有效),邀請他們充當調停人與盟國進行和平談判,日本向蘇聯提出具體的建議,而作為回報,日本對蘇聯在領土上提供了非常有吸引力的讓步作為報酬。斯大林表示有興趣,而日本等待蘇聯的回覆。蘇聯繼續避免作出迴應。

八月風暴行動,百萬蘇聯軍隊一星期內擊敗日本關東軍,日本投降

1945年7月16日至8月2日,波茨坦會議舉行。7月24日蘇聯召回在日本的所有使館工作人員和家屬。7月26日會議後發表的波茨坦公告中,丘吉爾、杜魯門和蔣介石(蘇聯當時仍然未與日本處於戰爭狀態)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本仍在等待蘇聯的迴應,避免對公告作出迴應。

日本一直監察橫貫西伯利亞的鐵路交通和蘇軍在滿州東部的活動並對蘇聯實施拖延戰術,同時所有跡象都表明,蘇聯在8月底前還未完成進攻準備。但是至於進攻會在何時或何地出現,他們對現實情況並不瞭解,也沒有確鑿證據。

當蘇聯在1945年8月8日午夜前一小時宣戰時,日本被完全驚醒,8月9日午夜剛過,進攻行動便在三條戰線上同時展開。

蘇軍成鉗狀地包圍著和西歐大小相若的滿洲地區,蘇聯紅軍分別從西面、北面和東面進攻滿洲。在西線,紅軍穿過蒙古的山脈和沙漠,遠離他們的鐵路補給線。這出乎了日軍對蘇聯後勤的估計。日軍未能預計蘇聯會這麼快便對日宣戰,他們預計蘇聯最快要在10月才可出兵。在開戰後的最初18小時,日方將領幾乎不能作出有效率的指揮,而且部隊和指揮部的通訊也出現問題。另外蘇軍使用了運輸機把部隊空降到各大小機場和城市中心,以及通過空軍為超出陸上補給線的部隊提供補給。蘇軍的陸空夾擊之下,日軍毫無招架之力。

蘇軍以高度機械化的絕對優勢迅速擊敗關東軍和偽滿軍。8月11日,溥儀及“滿洲國”政府官員開始乘火車撤退。13日晨到達通化市臨江縣大栗子車站。主要的戰鬥持續了約一週。

在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在電臺宣讀終戰詔書,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並在翌日開始停火。溥儀也在8月17日宣讀《“滿洲國“”皇帝退位詔書》,宣佈滿洲國政府解散,滿洲國正式滅亡。8月18日,關東軍司令山田乙三下令滿洲地區及朝鮮北緯38度線以北的日軍解除武裝,停止戰鬥。

日本投降後,軍事行動已演變成美蘇兩國爭相搶佔日軍控制的土地。8月18日紅軍越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半島北部,同日解放了庫頁島和千島群島。8月19日,溥儀等人在奉天機場被紅軍俘虜。

8月20日,蘇軍解放新京、奉天、哈爾濱、佳木斯等城市。8月22日,蘇軍解放旅順、大連。

八月風暴行動,百萬蘇聯軍隊一星期內擊敗日本關東軍,日本投降

然而,陸上的推進在紅軍越過鴨綠江後不久便停止了,因為空中補給線暫時中斷。就在紅軍等候補給期間,麥克阿瑟帶領美軍在9月8日於仁川登陸,佔領了朝鮮半島南部,蘇美兩個以北緯38度作為雙方佔領區的分界線。

9月2日,日本在美國戰艦密蘇里號上正式簽署投降書,自此八月風暴行動以至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勝利作結。

另外,由於美國搶先佔領日本本土,蘇聯並沒有如計劃解放北海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