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

從蘇聯解前戈爾巴喬夫一系列動作來看,表面上戈爾巴喬夫鞏固了自身權力,但戈爾巴喬夫卻在處理一些事件中,既優柔寡斷,而且還寬容大度,導致一系列問題失誤,其中有一起事件,加速了蘇聯加盟國的離心力。

"

從蘇聯解前戈爾巴喬夫一系列動作來看,表面上戈爾巴喬夫鞏固了自身權力,但戈爾巴喬夫卻在處理一些事件中,既優柔寡斷,而且還寬容大度,導致一系列問題失誤,其中有一起事件,加速了蘇聯加盟國的離心力。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妥協

戈爾巴喬夫“新思維”推進過程中,他所提出的“公開性”、“民主化”等說辭,給了各加盟國反對派機會,他們打著戈爾巴喬夫的旗號開始了奪權戰鬥,特別是格魯吉亞第比利斯事件發生後,戈樂巴喬夫不僅沒有意識到事件的危害性,也沒有采取強制措施,反而鼓勵其他加盟國繼續“民主”,這就給民族分裂勢力壯了膽。

"

從蘇聯解前戈爾巴喬夫一系列動作來看,表面上戈爾巴喬夫鞏固了自身權力,但戈爾巴喬夫卻在處理一些事件中,既優柔寡斷,而且還寬容大度,導致一系列問題失誤,其中有一起事件,加速了蘇聯加盟國的離心力。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妥協

戈爾巴喬夫“新思維”推進過程中,他所提出的“公開性”、“民主化”等說辭,給了各加盟國反對派機會,他們打著戈爾巴喬夫的旗號開始了奪權戰鬥,特別是格魯吉亞第比利斯事件發生後,戈樂巴喬夫不僅沒有意識到事件的危害性,也沒有采取強制措施,反而鼓勵其他加盟國繼續“民主”,這就給民族分裂勢力壯了膽。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對於戈爾巴喬夫做法,雷日科夫看得最深刻,他曾說:“事情總是這樣,只要一出現民族土壤上的尖銳衝突,他一般總是會置身國外。當第比利斯事件眼看就要爆發的時候,他是在英國。當人們在費爾干納為民族屠殺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他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當巴庫開始鬧事的時候,他也不知在什麼地方。那些認為一切麻煩都是領導層裡的保守分子,而不是戈爾巴喬夫、雅科夫列夫、謝瓦爾德納澤和梅德韋傑夫惹出來的人,於是他們就利用了這種局勢,因為那些經常陪戈爾巴喬夫到國外訪問。那些相信戈爾巴喬夫身邊人的人實在是太天真了! ”

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也導致離心作用最強的波羅的海沿岸三國動盪。針對此問題,蘇共於1989年5月11日召開會議討論波羅的海局勢。會後當然由戈爾巴喬夫拍板,他說:“……我們並沒有喪失一切,便對此事評價時要慎重,不能陷入絕望和決裂之中,不能將加盟共和國90%的民眾與激進勢力等同。應該善於與他們對話,相信他們的所說都是正常的,也要不怕各國經濟改革,也不要怕各加盟運用自主權方面有差別的情況……。要實實在在思考我國的聯邦制……不能動用武力,我們對外政策中都放棄使用武力了,對待本國人民就不能容許。要加強分析,對於各種‘扣帽子’”絕對化結論要小心,因為這是民族問題。”一番官場上結論講話,表面上戈爾巴喬夫對各加盟國的事件表態,卻沒有切實可行的措施,只要求小心行事。

"

從蘇聯解前戈爾巴喬夫一系列動作來看,表面上戈爾巴喬夫鞏固了自身權力,但戈爾巴喬夫卻在處理一些事件中,既優柔寡斷,而且還寬容大度,導致一系列問題失誤,其中有一起事件,加速了蘇聯加盟國的離心力。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妥協

戈爾巴喬夫“新思維”推進過程中,他所提出的“公開性”、“民主化”等說辭,給了各加盟國反對派機會,他們打著戈爾巴喬夫的旗號開始了奪權戰鬥,特別是格魯吉亞第比利斯事件發生後,戈樂巴喬夫不僅沒有意識到事件的危害性,也沒有采取強制措施,反而鼓勵其他加盟國繼續“民主”,這就給民族分裂勢力壯了膽。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對於戈爾巴喬夫做法,雷日科夫看得最深刻,他曾說:“事情總是這樣,只要一出現民族土壤上的尖銳衝突,他一般總是會置身國外。當第比利斯事件眼看就要爆發的時候,他是在英國。當人們在費爾干納為民族屠殺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他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當巴庫開始鬧事的時候,他也不知在什麼地方。那些認為一切麻煩都是領導層裡的保守分子,而不是戈爾巴喬夫、雅科夫列夫、謝瓦爾德納澤和梅德韋傑夫惹出來的人,於是他們就利用了這種局勢,因為那些經常陪戈爾巴喬夫到國外訪問。那些相信戈爾巴喬夫身邊人的人實在是太天真了! ”

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也導致離心作用最強的波羅的海沿岸三國動盪。針對此問題,蘇共於1989年5月11日召開會議討論波羅的海局勢。會後當然由戈爾巴喬夫拍板,他說:“……我們並沒有喪失一切,便對此事評價時要慎重,不能陷入絕望和決裂之中,不能將加盟共和國90%的民眾與激進勢力等同。應該善於與他們對話,相信他們的所說都是正常的,也要不怕各國經濟改革,也不要怕各加盟運用自主權方面有差別的情況……。要實實在在思考我國的聯邦制……不能動用武力,我們對外政策中都放棄使用武力了,對待本國人民就不能容許。要加強分析,對於各種‘扣帽子’”絕對化結論要小心,因為這是民族問題。”一番官場上結論講話,表面上戈爾巴喬夫對各加盟國的事件表態,卻沒有切實可行的措施,只要求小心行事。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不久,蘇聯召開代表大會,戈爾巴喬夫對軍隊在第比利斯事件中的作為提出了批評:“軍隊應幹自己份內的事。”這句話就是讓軍隊不要參與各加盟國的事件。

1989年9月20日,蘇共出臺了《當前條件下黨的民族政策》。此文件主要是改革蘇共的民族政策,進一步完善聯邦制,給各共和國更大的自主權。此文件還有一個觀點挺耐人尋味:“民族自決不意味脫離,而是自我管理,保持民族特色”。戈爾巴喬夫這種做法,實際讓蘇共權力在逐步消失。

1990年1月29日,蘇共還審議了處理民族問題的法律草案和相關的憲法修正案。但這種做法是在蘇聯各加盟國離心力強的情況下,在分裂勢力逼迫下而為。此時可以看出戈爾巴喬夫一系列政策就是“和稀泥”,只是妥協,並沒有管用的招數。

由於戈爾巴喬夫不用強制措施解決分裂問題,他不得不再採取一項改革,那就是實行總統制,戈爾巴喬夫認為總統制或許能借鑑西方經驗,解決蘇聯面臨的問題。

"

從蘇聯解前戈爾巴喬夫一系列動作來看,表面上戈爾巴喬夫鞏固了自身權力,但戈爾巴喬夫卻在處理一些事件中,既優柔寡斷,而且還寬容大度,導致一系列問題失誤,其中有一起事件,加速了蘇聯加盟國的離心力。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妥協

戈爾巴喬夫“新思維”推進過程中,他所提出的“公開性”、“民主化”等說辭,給了各加盟國反對派機會,他們打著戈爾巴喬夫的旗號開始了奪權戰鬥,特別是格魯吉亞第比利斯事件發生後,戈樂巴喬夫不僅沒有意識到事件的危害性,也沒有采取強制措施,反而鼓勵其他加盟國繼續“民主”,這就給民族分裂勢力壯了膽。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對於戈爾巴喬夫做法,雷日科夫看得最深刻,他曾說:“事情總是這樣,只要一出現民族土壤上的尖銳衝突,他一般總是會置身國外。當第比利斯事件眼看就要爆發的時候,他是在英國。當人們在費爾干納為民族屠殺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他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當巴庫開始鬧事的時候,他也不知在什麼地方。那些認為一切麻煩都是領導層裡的保守分子,而不是戈爾巴喬夫、雅科夫列夫、謝瓦爾德納澤和梅德韋傑夫惹出來的人,於是他們就利用了這種局勢,因為那些經常陪戈爾巴喬夫到國外訪問。那些相信戈爾巴喬夫身邊人的人實在是太天真了! ”

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也導致離心作用最強的波羅的海沿岸三國動盪。針對此問題,蘇共於1989年5月11日召開會議討論波羅的海局勢。會後當然由戈爾巴喬夫拍板,他說:“……我們並沒有喪失一切,便對此事評價時要慎重,不能陷入絕望和決裂之中,不能將加盟共和國90%的民眾與激進勢力等同。應該善於與他們對話,相信他們的所說都是正常的,也要不怕各國經濟改革,也不要怕各加盟運用自主權方面有差別的情況……。要實實在在思考我國的聯邦制……不能動用武力,我們對外政策中都放棄使用武力了,對待本國人民就不能容許。要加強分析,對於各種‘扣帽子’”絕對化結論要小心,因為這是民族問題。”一番官場上結論講話,表面上戈爾巴喬夫對各加盟國的事件表態,卻沒有切實可行的措施,只要求小心行事。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不久,蘇聯召開代表大會,戈爾巴喬夫對軍隊在第比利斯事件中的作為提出了批評:“軍隊應幹自己份內的事。”這句話就是讓軍隊不要參與各加盟國的事件。

1989年9月20日,蘇共出臺了《當前條件下黨的民族政策》。此文件主要是改革蘇共的民族政策,進一步完善聯邦制,給各共和國更大的自主權。此文件還有一個觀點挺耐人尋味:“民族自決不意味脫離,而是自我管理,保持民族特色”。戈爾巴喬夫這種做法,實際讓蘇共權力在逐步消失。

1990年1月29日,蘇共還審議了處理民族問題的法律草案和相關的憲法修正案。但這種做法是在蘇聯各加盟國離心力強的情況下,在分裂勢力逼迫下而為。此時可以看出戈爾巴喬夫一系列政策就是“和稀泥”,只是妥協,並沒有管用的招數。

由於戈爾巴喬夫不用強制措施解決分裂問題,他不得不再採取一項改革,那就是實行總統制,戈爾巴喬夫認為總統制或許能借鑑西方經驗,解決蘇聯面臨的問題。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1990年3月15日,蘇聯誕生了首位總統,戈爾巴喬夫召開記者招待會,他說:“蘇聯實行總統制,能夠克服權力無組織性和分散性,要實現總統的權力,不只是要選舉總統,還需要一套完整的體制”。

戈爾巴喬夫實行總統制後,表面上他的權力更大了。但各加盟國也紛紛要求實行總統制,於是蘇聯國內一夜間誕生了很多總統。戈爾巴喬夫不得不承認:“人代大會設立的總統制,立即受到了各加盟共和國同樣實行總統制的削弱。這不是我的計劃,後來事件已經表明,此舉是蘇聯反對者削弱和推毀國家的制度。”戈爾巴喬夫正是在這種妥協中,做了很多錯誤的事情。

"

從蘇聯解前戈爾巴喬夫一系列動作來看,表面上戈爾巴喬夫鞏固了自身權力,但戈爾巴喬夫卻在處理一些事件中,既優柔寡斷,而且還寬容大度,導致一系列問題失誤,其中有一起事件,加速了蘇聯加盟國的離心力。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妥協

戈爾巴喬夫“新思維”推進過程中,他所提出的“公開性”、“民主化”等說辭,給了各加盟國反對派機會,他們打著戈爾巴喬夫的旗號開始了奪權戰鬥,特別是格魯吉亞第比利斯事件發生後,戈樂巴喬夫不僅沒有意識到事件的危害性,也沒有采取強制措施,反而鼓勵其他加盟國繼續“民主”,這就給民族分裂勢力壯了膽。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對於戈爾巴喬夫做法,雷日科夫看得最深刻,他曾說:“事情總是這樣,只要一出現民族土壤上的尖銳衝突,他一般總是會置身國外。當第比利斯事件眼看就要爆發的時候,他是在英國。當人們在費爾干納為民族屠殺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他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當巴庫開始鬧事的時候,他也不知在什麼地方。那些認為一切麻煩都是領導層裡的保守分子,而不是戈爾巴喬夫、雅科夫列夫、謝瓦爾德納澤和梅德韋傑夫惹出來的人,於是他們就利用了這種局勢,因為那些經常陪戈爾巴喬夫到國外訪問。那些相信戈爾巴喬夫身邊人的人實在是太天真了! ”

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也導致離心作用最強的波羅的海沿岸三國動盪。針對此問題,蘇共於1989年5月11日召開會議討論波羅的海局勢。會後當然由戈爾巴喬夫拍板,他說:“……我們並沒有喪失一切,便對此事評價時要慎重,不能陷入絕望和決裂之中,不能將加盟共和國90%的民眾與激進勢力等同。應該善於與他們對話,相信他們的所說都是正常的,也要不怕各國經濟改革,也不要怕各加盟運用自主權方面有差別的情況……。要實實在在思考我國的聯邦制……不能動用武力,我們對外政策中都放棄使用武力了,對待本國人民就不能容許。要加強分析,對於各種‘扣帽子’”絕對化結論要小心,因為這是民族問題。”一番官場上結論講話,表面上戈爾巴喬夫對各加盟國的事件表態,卻沒有切實可行的措施,只要求小心行事。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不久,蘇聯召開代表大會,戈爾巴喬夫對軍隊在第比利斯事件中的作為提出了批評:“軍隊應幹自己份內的事。”這句話就是讓軍隊不要參與各加盟國的事件。

1989年9月20日,蘇共出臺了《當前條件下黨的民族政策》。此文件主要是改革蘇共的民族政策,進一步完善聯邦制,給各共和國更大的自主權。此文件還有一個觀點挺耐人尋味:“民族自決不意味脫離,而是自我管理,保持民族特色”。戈爾巴喬夫這種做法,實際讓蘇共權力在逐步消失。

1990年1月29日,蘇共還審議了處理民族問題的法律草案和相關的憲法修正案。但這種做法是在蘇聯各加盟國離心力強的情況下,在分裂勢力逼迫下而為。此時可以看出戈爾巴喬夫一系列政策就是“和稀泥”,只是妥協,並沒有管用的招數。

由於戈爾巴喬夫不用強制措施解決分裂問題,他不得不再採取一項改革,那就是實行總統制,戈爾巴喬夫認為總統制或許能借鑑西方經驗,解決蘇聯面臨的問題。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1990年3月15日,蘇聯誕生了首位總統,戈爾巴喬夫召開記者招待會,他說:“蘇聯實行總統制,能夠克服權力無組織性和分散性,要實現總統的權力,不只是要選舉總統,還需要一套完整的體制”。

戈爾巴喬夫實行總統制後,表面上他的權力更大了。但各加盟國也紛紛要求實行總統制,於是蘇聯國內一夜間誕生了很多總統。戈爾巴喬夫不得不承認:“人代大會設立的總統制,立即受到了各加盟共和國同樣實行總統制的削弱。這不是我的計劃,後來事件已經表明,此舉是蘇聯反對者削弱和推毀國家的制度。”戈爾巴喬夫正是在這種妥協中,做了很多錯誤的事情。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退讓

除了妥協,戈爾巴喬夫還不斷退讓,實行總統制後,並沒有讓戈爾巴喬夫擺脫困境,反而讓戈爾巴喬夫不得忙於處理協調一些工作。戈爾巴喬夫當總統後,還專門成立一個總統顧問委員會,主要協調與各加盟國的關係。當然戈爾巴喬夫還不忘打著列寧的旗號。

總統當了,接下來就要完善聯邦體制問題。1990年6月12日,戈爾巴喬夫召開蘇聯聯邦委員會會議,就是研究蘇維埃國家聯邦體制的問題。這次會議提出:“聯邦委員會主張成立主權國家聯盟,盡最大可能實現聯邦制和共同體元素。”

既然要成立“主權國家聯盟”,就要制定一個條約,然後保證各加盟國主權,及各國的合作。不久此條約出臺,指出應根據各國民族歷史和經濟、文化等特點而實施主權。

"

從蘇聯解前戈爾巴喬夫一系列動作來看,表面上戈爾巴喬夫鞏固了自身權力,但戈爾巴喬夫卻在處理一些事件中,既優柔寡斷,而且還寬容大度,導致一系列問題失誤,其中有一起事件,加速了蘇聯加盟國的離心力。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妥協

戈爾巴喬夫“新思維”推進過程中,他所提出的“公開性”、“民主化”等說辭,給了各加盟國反對派機會,他們打著戈爾巴喬夫的旗號開始了奪權戰鬥,特別是格魯吉亞第比利斯事件發生後,戈樂巴喬夫不僅沒有意識到事件的危害性,也沒有采取強制措施,反而鼓勵其他加盟國繼續“民主”,這就給民族分裂勢力壯了膽。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對於戈爾巴喬夫做法,雷日科夫看得最深刻,他曾說:“事情總是這樣,只要一出現民族土壤上的尖銳衝突,他一般總是會置身國外。當第比利斯事件眼看就要爆發的時候,他是在英國。當人們在費爾干納為民族屠殺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他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當巴庫開始鬧事的時候,他也不知在什麼地方。那些認為一切麻煩都是領導層裡的保守分子,而不是戈爾巴喬夫、雅科夫列夫、謝瓦爾德納澤和梅德韋傑夫惹出來的人,於是他們就利用了這種局勢,因為那些經常陪戈爾巴喬夫到國外訪問。那些相信戈爾巴喬夫身邊人的人實在是太天真了! ”

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也導致離心作用最強的波羅的海沿岸三國動盪。針對此問題,蘇共於1989年5月11日召開會議討論波羅的海局勢。會後當然由戈爾巴喬夫拍板,他說:“……我們並沒有喪失一切,便對此事評價時要慎重,不能陷入絕望和決裂之中,不能將加盟共和國90%的民眾與激進勢力等同。應該善於與他們對話,相信他們的所說都是正常的,也要不怕各國經濟改革,也不要怕各加盟運用自主權方面有差別的情況……。要實實在在思考我國的聯邦制……不能動用武力,我們對外政策中都放棄使用武力了,對待本國人民就不能容許。要加強分析,對於各種‘扣帽子’”絕對化結論要小心,因為這是民族問題。”一番官場上結論講話,表面上戈爾巴喬夫對各加盟國的事件表態,卻沒有切實可行的措施,只要求小心行事。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不久,蘇聯召開代表大會,戈爾巴喬夫對軍隊在第比利斯事件中的作為提出了批評:“軍隊應幹自己份內的事。”這句話就是讓軍隊不要參與各加盟國的事件。

1989年9月20日,蘇共出臺了《當前條件下黨的民族政策》。此文件主要是改革蘇共的民族政策,進一步完善聯邦制,給各共和國更大的自主權。此文件還有一個觀點挺耐人尋味:“民族自決不意味脫離,而是自我管理,保持民族特色”。戈爾巴喬夫這種做法,實際讓蘇共權力在逐步消失。

1990年1月29日,蘇共還審議了處理民族問題的法律草案和相關的憲法修正案。但這種做法是在蘇聯各加盟國離心力強的情況下,在分裂勢力逼迫下而為。此時可以看出戈爾巴喬夫一系列政策就是“和稀泥”,只是妥協,並沒有管用的招數。

由於戈爾巴喬夫不用強制措施解決分裂問題,他不得不再採取一項改革,那就是實行總統制,戈爾巴喬夫認為總統制或許能借鑑西方經驗,解決蘇聯面臨的問題。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1990年3月15日,蘇聯誕生了首位總統,戈爾巴喬夫召開記者招待會,他說:“蘇聯實行總統制,能夠克服權力無組織性和分散性,要實現總統的權力,不只是要選舉總統,還需要一套完整的體制”。

戈爾巴喬夫實行總統制後,表面上他的權力更大了。但各加盟國也紛紛要求實行總統制,於是蘇聯國內一夜間誕生了很多總統。戈爾巴喬夫不得不承認:“人代大會設立的總統制,立即受到了各加盟共和國同樣實行總統制的削弱。這不是我的計劃,後來事件已經表明,此舉是蘇聯反對者削弱和推毀國家的制度。”戈爾巴喬夫正是在這種妥協中,做了很多錯誤的事情。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退讓

除了妥協,戈爾巴喬夫還不斷退讓,實行總統制後,並沒有讓戈爾巴喬夫擺脫困境,反而讓戈爾巴喬夫不得忙於處理協調一些工作。戈爾巴喬夫當總統後,還專門成立一個總統顧問委員會,主要協調與各加盟國的關係。當然戈爾巴喬夫還不忘打著列寧的旗號。

總統當了,接下來就要完善聯邦體制問題。1990年6月12日,戈爾巴喬夫召開蘇聯聯邦委員會會議,就是研究蘇維埃國家聯邦體制的問題。這次會議提出:“聯邦委員會主張成立主權國家聯盟,盡最大可能實現聯邦制和共同體元素。”

既然要成立“主權國家聯盟”,就要制定一個條約,然後保證各加盟國主權,及各國的合作。不久此條約出臺,指出應根據各國民族歷史和經濟、文化等特點而實施主權。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但戈爾巴喬夫認為,這種主權國家自由,並不意味蘇聯瓦解及蘇聯體制消失,因為目標是向市場過渡。戈爾巴喬夫的構想是莫斯科與各加盟國簽訂協議,劃分各項權限,蘇聯只負責外交、國防、財政等方面工作。

主權聯盟既然建立了,也要一個退出機制。1990年4月3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脫離聯盟”法。要求:脫離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必須得到公民投票2/3的多數票支持,並且要有5年的過渡時期。而且還詳細規定,脫離蘇聯前要清算財政問題,過渡期結束前,還要進行公民投票,如果沒有2/3支持,10年內不準再投票決定此事。雖然戈爾巴喬夫想通過法律把各加盟共和國捏在一起,但已經晚了,離心力進一步增強。

離心

對於“脫離聯盟法”,美國曾經駐蘇大使馬特洛克說:“儘管理論上允許加盟共和國脫離蘇聯,但戈爾巴喬夫規定的脫離程序太複雜,並且充滿‘陷阱’,實際上要遵守這些規定是不可能的。全民公決要求有2/3多數贊成,達到要求後才能開始談判程序,但談判過程中,需要有總統、蘇維埃等確定過渡時間,到了5年也不一定能結束,雖然有脫離權,但實際上難以實現,這就是為什麼波羅的海拒絕遵守這個新法律的原因。”

新法律制定了,居然沒有加盟國願意遵守,接下來一系列事件發生了。

1990年3月10-11日,立陶宛首次進行自由選舉新的最高蘇維埃。但這個蘇維埃並非是蘇共控制,隨即立陶宛議會表決通過改國名、改國旗,宣佈獨立。

1990年3月30日,愛沙尼亞共和國進行投票,最高蘇維以65票贊成、4票反對和5票棄權,但30名俄羅斯議員未參加投票,也通過愛沙尼亞向獨立過渡的宣言。

1990年5月4日,拉脫維亞共和國議會頒佈獨立宣言,宣佈拉脫維亞獨立。

1990年6月12日,俄羅斯聯邦以903票對13票正式通過了俄羅斯聯邦國家主權宣言,宣佈俄羅斯獨立宣言。標誌著蘇聯最大的加盟國向獨立邁出一大步。

"

從蘇聯解前戈爾巴喬夫一系列動作來看,表面上戈爾巴喬夫鞏固了自身權力,但戈爾巴喬夫卻在處理一些事件中,既優柔寡斷,而且還寬容大度,導致一系列問題失誤,其中有一起事件,加速了蘇聯加盟國的離心力。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妥協

戈爾巴喬夫“新思維”推進過程中,他所提出的“公開性”、“民主化”等說辭,給了各加盟國反對派機會,他們打著戈爾巴喬夫的旗號開始了奪權戰鬥,特別是格魯吉亞第比利斯事件發生後,戈樂巴喬夫不僅沒有意識到事件的危害性,也沒有采取強制措施,反而鼓勵其他加盟國繼續“民主”,這就給民族分裂勢力壯了膽。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對於戈爾巴喬夫做法,雷日科夫看得最深刻,他曾說:“事情總是這樣,只要一出現民族土壤上的尖銳衝突,他一般總是會置身國外。當第比利斯事件眼看就要爆發的時候,他是在英國。當人們在費爾干納為民族屠殺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他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當巴庫開始鬧事的時候,他也不知在什麼地方。那些認為一切麻煩都是領導層裡的保守分子,而不是戈爾巴喬夫、雅科夫列夫、謝瓦爾德納澤和梅德韋傑夫惹出來的人,於是他們就利用了這種局勢,因為那些經常陪戈爾巴喬夫到國外訪問。那些相信戈爾巴喬夫身邊人的人實在是太天真了! ”

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也導致離心作用最強的波羅的海沿岸三國動盪。針對此問題,蘇共於1989年5月11日召開會議討論波羅的海局勢。會後當然由戈爾巴喬夫拍板,他說:“……我們並沒有喪失一切,便對此事評價時要慎重,不能陷入絕望和決裂之中,不能將加盟共和國90%的民眾與激進勢力等同。應該善於與他們對話,相信他們的所說都是正常的,也要不怕各國經濟改革,也不要怕各加盟運用自主權方面有差別的情況……。要實實在在思考我國的聯邦制……不能動用武力,我們對外政策中都放棄使用武力了,對待本國人民就不能容許。要加強分析,對於各種‘扣帽子’”絕對化結論要小心,因為這是民族問題。”一番官場上結論講話,表面上戈爾巴喬夫對各加盟國的事件表態,卻沒有切實可行的措施,只要求小心行事。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不久,蘇聯召開代表大會,戈爾巴喬夫對軍隊在第比利斯事件中的作為提出了批評:“軍隊應幹自己份內的事。”這句話就是讓軍隊不要參與各加盟國的事件。

1989年9月20日,蘇共出臺了《當前條件下黨的民族政策》。此文件主要是改革蘇共的民族政策,進一步完善聯邦制,給各共和國更大的自主權。此文件還有一個觀點挺耐人尋味:“民族自決不意味脫離,而是自我管理,保持民族特色”。戈爾巴喬夫這種做法,實際讓蘇共權力在逐步消失。

1990年1月29日,蘇共還審議了處理民族問題的法律草案和相關的憲法修正案。但這種做法是在蘇聯各加盟國離心力強的情況下,在分裂勢力逼迫下而為。此時可以看出戈爾巴喬夫一系列政策就是“和稀泥”,只是妥協,並沒有管用的招數。

由於戈爾巴喬夫不用強制措施解決分裂問題,他不得不再採取一項改革,那就是實行總統制,戈爾巴喬夫認為總統制或許能借鑑西方經驗,解決蘇聯面臨的問題。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1990年3月15日,蘇聯誕生了首位總統,戈爾巴喬夫召開記者招待會,他說:“蘇聯實行總統制,能夠克服權力無組織性和分散性,要實現總統的權力,不只是要選舉總統,還需要一套完整的體制”。

戈爾巴喬夫實行總統制後,表面上他的權力更大了。但各加盟國也紛紛要求實行總統制,於是蘇聯國內一夜間誕生了很多總統。戈爾巴喬夫不得不承認:“人代大會設立的總統制,立即受到了各加盟共和國同樣實行總統制的削弱。這不是我的計劃,後來事件已經表明,此舉是蘇聯反對者削弱和推毀國家的制度。”戈爾巴喬夫正是在這種妥協中,做了很多錯誤的事情。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退讓

除了妥協,戈爾巴喬夫還不斷退讓,實行總統制後,並沒有讓戈爾巴喬夫擺脫困境,反而讓戈爾巴喬夫不得忙於處理協調一些工作。戈爾巴喬夫當總統後,還專門成立一個總統顧問委員會,主要協調與各加盟國的關係。當然戈爾巴喬夫還不忘打著列寧的旗號。

總統當了,接下來就要完善聯邦體制問題。1990年6月12日,戈爾巴喬夫召開蘇聯聯邦委員會會議,就是研究蘇維埃國家聯邦體制的問題。這次會議提出:“聯邦委員會主張成立主權國家聯盟,盡最大可能實現聯邦制和共同體元素。”

既然要成立“主權國家聯盟”,就要制定一個條約,然後保證各加盟國主權,及各國的合作。不久此條約出臺,指出應根據各國民族歷史和經濟、文化等特點而實施主權。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但戈爾巴喬夫認為,這種主權國家自由,並不意味蘇聯瓦解及蘇聯體制消失,因為目標是向市場過渡。戈爾巴喬夫的構想是莫斯科與各加盟國簽訂協議,劃分各項權限,蘇聯只負責外交、國防、財政等方面工作。

主權聯盟既然建立了,也要一個退出機制。1990年4月3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脫離聯盟”法。要求:脫離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必須得到公民投票2/3的多數票支持,並且要有5年的過渡時期。而且還詳細規定,脫離蘇聯前要清算財政問題,過渡期結束前,還要進行公民投票,如果沒有2/3支持,10年內不準再投票決定此事。雖然戈爾巴喬夫想通過法律把各加盟共和國捏在一起,但已經晚了,離心力進一步增強。

離心

對於“脫離聯盟法”,美國曾經駐蘇大使馬特洛克說:“儘管理論上允許加盟共和國脫離蘇聯,但戈爾巴喬夫規定的脫離程序太複雜,並且充滿‘陷阱’,實際上要遵守這些規定是不可能的。全民公決要求有2/3多數贊成,達到要求後才能開始談判程序,但談判過程中,需要有總統、蘇維埃等確定過渡時間,到了5年也不一定能結束,雖然有脫離權,但實際上難以實現,這就是為什麼波羅的海拒絕遵守這個新法律的原因。”

新法律制定了,居然沒有加盟國願意遵守,接下來一系列事件發生了。

1990年3月10-11日,立陶宛首次進行自由選舉新的最高蘇維埃。但這個蘇維埃並非是蘇共控制,隨即立陶宛議會表決通過改國名、改國旗,宣佈獨立。

1990年3月30日,愛沙尼亞共和國進行投票,最高蘇維以65票贊成、4票反對和5票棄權,但30名俄羅斯議員未參加投票,也通過愛沙尼亞向獨立過渡的宣言。

1990年5月4日,拉脫維亞共和國議會頒佈獨立宣言,宣佈拉脫維亞獨立。

1990年6月12日,俄羅斯聯邦以903票對13票正式通過了俄羅斯聯邦國家主權宣言,宣佈俄羅斯獨立宣言。標誌著蘇聯最大的加盟國向獨立邁出一大步。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失誤

戈爾巴喬夫並沒有想到,他通過“聯盟脫離法”,不僅沒有阻止各加盟國獨立,反而加劇了各加盟國獨立速度。1991年1月11日,蘇聯內務部隊一支分隊,在沒有徵兆的情況下,佔領了立陶宛首府維爾紐斯蘇共出版大樓。立陶宛局勢突然加劇,兩天後發生了流血事件。

此次事件發生後,蘇共曾發表聲明:“立陶宛最高蘇維埃和國家機關通過了許多法令和決議,但這些法令粗暴限制了公民的權利和自由……。”

蘇共認為,拉脫維亞、立陶宛、俄羅斯聯邦和愛沙尼亞最高蘇維埃主席,給聯合國祕書長寫的聯合呼籲書是“對蘇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聯盟主權的公開蔑視,是公開呼籲外國干涉我國內政,這一切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全世界都會引起嚴重的麻煩”。

立陶宛也不示弱,1月16日,立陶宛領導人“公開號召對蘇共及其家屬進行肉體上的迫害,與蘇聯軍隊進行公開對抗”。這就使局勢進一步加劇。

"

從蘇聯解前戈爾巴喬夫一系列動作來看,表面上戈爾巴喬夫鞏固了自身權力,但戈爾巴喬夫卻在處理一些事件中,既優柔寡斷,而且還寬容大度,導致一系列問題失誤,其中有一起事件,加速了蘇聯加盟國的離心力。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妥協

戈爾巴喬夫“新思維”推進過程中,他所提出的“公開性”、“民主化”等說辭,給了各加盟國反對派機會,他們打著戈爾巴喬夫的旗號開始了奪權戰鬥,特別是格魯吉亞第比利斯事件發生後,戈樂巴喬夫不僅沒有意識到事件的危害性,也沒有采取強制措施,反而鼓勵其他加盟國繼續“民主”,這就給民族分裂勢力壯了膽。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對於戈爾巴喬夫做法,雷日科夫看得最深刻,他曾說:“事情總是這樣,只要一出現民族土壤上的尖銳衝突,他一般總是會置身國外。當第比利斯事件眼看就要爆發的時候,他是在英國。當人們在費爾干納為民族屠殺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他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當巴庫開始鬧事的時候,他也不知在什麼地方。那些認為一切麻煩都是領導層裡的保守分子,而不是戈爾巴喬夫、雅科夫列夫、謝瓦爾德納澤和梅德韋傑夫惹出來的人,於是他們就利用了這種局勢,因為那些經常陪戈爾巴喬夫到國外訪問。那些相信戈爾巴喬夫身邊人的人實在是太天真了! ”

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也導致離心作用最強的波羅的海沿岸三國動盪。針對此問題,蘇共於1989年5月11日召開會議討論波羅的海局勢。會後當然由戈爾巴喬夫拍板,他說:“……我們並沒有喪失一切,便對此事評價時要慎重,不能陷入絕望和決裂之中,不能將加盟共和國90%的民眾與激進勢力等同。應該善於與他們對話,相信他們的所說都是正常的,也要不怕各國經濟改革,也不要怕各加盟運用自主權方面有差別的情況……。要實實在在思考我國的聯邦制……不能動用武力,我們對外政策中都放棄使用武力了,對待本國人民就不能容許。要加強分析,對於各種‘扣帽子’”絕對化結論要小心,因為這是民族問題。”一番官場上結論講話,表面上戈爾巴喬夫對各加盟國的事件表態,卻沒有切實可行的措施,只要求小心行事。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不久,蘇聯召開代表大會,戈爾巴喬夫對軍隊在第比利斯事件中的作為提出了批評:“軍隊應幹自己份內的事。”這句話就是讓軍隊不要參與各加盟國的事件。

1989年9月20日,蘇共出臺了《當前條件下黨的民族政策》。此文件主要是改革蘇共的民族政策,進一步完善聯邦制,給各共和國更大的自主權。此文件還有一個觀點挺耐人尋味:“民族自決不意味脫離,而是自我管理,保持民族特色”。戈爾巴喬夫這種做法,實際讓蘇共權力在逐步消失。

1990年1月29日,蘇共還審議了處理民族問題的法律草案和相關的憲法修正案。但這種做法是在蘇聯各加盟國離心力強的情況下,在分裂勢力逼迫下而為。此時可以看出戈爾巴喬夫一系列政策就是“和稀泥”,只是妥協,並沒有管用的招數。

由於戈爾巴喬夫不用強制措施解決分裂問題,他不得不再採取一項改革,那就是實行總統制,戈爾巴喬夫認為總統制或許能借鑑西方經驗,解決蘇聯面臨的問題。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1990年3月15日,蘇聯誕生了首位總統,戈爾巴喬夫召開記者招待會,他說:“蘇聯實行總統制,能夠克服權力無組織性和分散性,要實現總統的權力,不只是要選舉總統,還需要一套完整的體制”。

戈爾巴喬夫實行總統制後,表面上他的權力更大了。但各加盟國也紛紛要求實行總統制,於是蘇聯國內一夜間誕生了很多總統。戈爾巴喬夫不得不承認:“人代大會設立的總統制,立即受到了各加盟共和國同樣實行總統制的削弱。這不是我的計劃,後來事件已經表明,此舉是蘇聯反對者削弱和推毀國家的制度。”戈爾巴喬夫正是在這種妥協中,做了很多錯誤的事情。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退讓

除了妥協,戈爾巴喬夫還不斷退讓,實行總統制後,並沒有讓戈爾巴喬夫擺脫困境,反而讓戈爾巴喬夫不得忙於處理協調一些工作。戈爾巴喬夫當總統後,還專門成立一個總統顧問委員會,主要協調與各加盟國的關係。當然戈爾巴喬夫還不忘打著列寧的旗號。

總統當了,接下來就要完善聯邦體制問題。1990年6月12日,戈爾巴喬夫召開蘇聯聯邦委員會會議,就是研究蘇維埃國家聯邦體制的問題。這次會議提出:“聯邦委員會主張成立主權國家聯盟,盡最大可能實現聯邦制和共同體元素。”

既然要成立“主權國家聯盟”,就要制定一個條約,然後保證各加盟國主權,及各國的合作。不久此條約出臺,指出應根據各國民族歷史和經濟、文化等特點而實施主權。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但戈爾巴喬夫認為,這種主權國家自由,並不意味蘇聯瓦解及蘇聯體制消失,因為目標是向市場過渡。戈爾巴喬夫的構想是莫斯科與各加盟國簽訂協議,劃分各項權限,蘇聯只負責外交、國防、財政等方面工作。

主權聯盟既然建立了,也要一個退出機制。1990年4月3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脫離聯盟”法。要求:脫離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必須得到公民投票2/3的多數票支持,並且要有5年的過渡時期。而且還詳細規定,脫離蘇聯前要清算財政問題,過渡期結束前,還要進行公民投票,如果沒有2/3支持,10年內不準再投票決定此事。雖然戈爾巴喬夫想通過法律把各加盟共和國捏在一起,但已經晚了,離心力進一步增強。

離心

對於“脫離聯盟法”,美國曾經駐蘇大使馬特洛克說:“儘管理論上允許加盟共和國脫離蘇聯,但戈爾巴喬夫規定的脫離程序太複雜,並且充滿‘陷阱’,實際上要遵守這些規定是不可能的。全民公決要求有2/3多數贊成,達到要求後才能開始談判程序,但談判過程中,需要有總統、蘇維埃等確定過渡時間,到了5年也不一定能結束,雖然有脫離權,但實際上難以實現,這就是為什麼波羅的海拒絕遵守這個新法律的原因。”

新法律制定了,居然沒有加盟國願意遵守,接下來一系列事件發生了。

1990年3月10-11日,立陶宛首次進行自由選舉新的最高蘇維埃。但這個蘇維埃並非是蘇共控制,隨即立陶宛議會表決通過改國名、改國旗,宣佈獨立。

1990年3月30日,愛沙尼亞共和國進行投票,最高蘇維以65票贊成、4票反對和5票棄權,但30名俄羅斯議員未參加投票,也通過愛沙尼亞向獨立過渡的宣言。

1990年5月4日,拉脫維亞共和國議會頒佈獨立宣言,宣佈拉脫維亞獨立。

1990年6月12日,俄羅斯聯邦以903票對13票正式通過了俄羅斯聯邦國家主權宣言,宣佈俄羅斯獨立宣言。標誌著蘇聯最大的加盟國向獨立邁出一大步。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失誤

戈爾巴喬夫並沒有想到,他通過“聯盟脫離法”,不僅沒有阻止各加盟國獨立,反而加劇了各加盟國獨立速度。1991年1月11日,蘇聯內務部隊一支分隊,在沒有徵兆的情況下,佔領了立陶宛首府維爾紐斯蘇共出版大樓。立陶宛局勢突然加劇,兩天後發生了流血事件。

此次事件發生後,蘇共曾發表聲明:“立陶宛最高蘇維埃和國家機關通過了許多法令和決議,但這些法令粗暴限制了公民的權利和自由……。”

蘇共認為,拉脫維亞、立陶宛、俄羅斯聯邦和愛沙尼亞最高蘇維埃主席,給聯合國祕書長寫的聯合呼籲書是“對蘇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聯盟主權的公開蔑視,是公開呼籲外國干涉我國內政,這一切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全世界都會引起嚴重的麻煩”。

立陶宛也不示弱,1月16日,立陶宛領導人“公開號召對蘇共及其家屬進行肉體上的迫害,與蘇聯軍隊進行公開對抗”。這就使局勢進一步加劇。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到1月22日,戈爾巴喬夫出面發表講話:“維爾紐斯事件,絕對不能表達總統當局的路線,蘇聯正是為了實現這一路線才實行總統制。我堅決駁斥針對此事件的所有投機、所有懷疑和誹謗。”

戈爾巴喬夫在聲明中明確表示:“任何社會團體、委員會等組織,只能以憲法途徑獲取政權,不得使用暴力。在政治鬥爭中任何訴諸武力的嘗試都是不允許的。軍方不得有任何恣意的行為。”這句話實際上就是讓蘇共內務部和立陶宛都不能使用暴力,這顯然是天真的想法。

"

從蘇聯解前戈爾巴喬夫一系列動作來看,表面上戈爾巴喬夫鞏固了自身權力,但戈爾巴喬夫卻在處理一些事件中,既優柔寡斷,而且還寬容大度,導致一系列問題失誤,其中有一起事件,加速了蘇聯加盟國的離心力。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妥協

戈爾巴喬夫“新思維”推進過程中,他所提出的“公開性”、“民主化”等說辭,給了各加盟國反對派機會,他們打著戈爾巴喬夫的旗號開始了奪權戰鬥,特別是格魯吉亞第比利斯事件發生後,戈樂巴喬夫不僅沒有意識到事件的危害性,也沒有采取強制措施,反而鼓勵其他加盟國繼續“民主”,這就給民族分裂勢力壯了膽。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對於戈爾巴喬夫做法,雷日科夫看得最深刻,他曾說:“事情總是這樣,只要一出現民族土壤上的尖銳衝突,他一般總是會置身國外。當第比利斯事件眼看就要爆發的時候,他是在英國。當人們在費爾干納為民族屠殺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他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當巴庫開始鬧事的時候,他也不知在什麼地方。那些認為一切麻煩都是領導層裡的保守分子,而不是戈爾巴喬夫、雅科夫列夫、謝瓦爾德納澤和梅德韋傑夫惹出來的人,於是他們就利用了這種局勢,因為那些經常陪戈爾巴喬夫到國外訪問。那些相信戈爾巴喬夫身邊人的人實在是太天真了! ”

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也導致離心作用最強的波羅的海沿岸三國動盪。針對此問題,蘇共於1989年5月11日召開會議討論波羅的海局勢。會後當然由戈爾巴喬夫拍板,他說:“……我們並沒有喪失一切,便對此事評價時要慎重,不能陷入絕望和決裂之中,不能將加盟共和國90%的民眾與激進勢力等同。應該善於與他們對話,相信他們的所說都是正常的,也要不怕各國經濟改革,也不要怕各加盟運用自主權方面有差別的情況……。要實實在在思考我國的聯邦制……不能動用武力,我們對外政策中都放棄使用武力了,對待本國人民就不能容許。要加強分析,對於各種‘扣帽子’”絕對化結論要小心,因為這是民族問題。”一番官場上結論講話,表面上戈爾巴喬夫對各加盟國的事件表態,卻沒有切實可行的措施,只要求小心行事。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不久,蘇聯召開代表大會,戈爾巴喬夫對軍隊在第比利斯事件中的作為提出了批評:“軍隊應幹自己份內的事。”這句話就是讓軍隊不要參與各加盟國的事件。

1989年9月20日,蘇共出臺了《當前條件下黨的民族政策》。此文件主要是改革蘇共的民族政策,進一步完善聯邦制,給各共和國更大的自主權。此文件還有一個觀點挺耐人尋味:“民族自決不意味脫離,而是自我管理,保持民族特色”。戈爾巴喬夫這種做法,實際讓蘇共權力在逐步消失。

1990年1月29日,蘇共還審議了處理民族問題的法律草案和相關的憲法修正案。但這種做法是在蘇聯各加盟國離心力強的情況下,在分裂勢力逼迫下而為。此時可以看出戈爾巴喬夫一系列政策就是“和稀泥”,只是妥協,並沒有管用的招數。

由於戈爾巴喬夫不用強制措施解決分裂問題,他不得不再採取一項改革,那就是實行總統制,戈爾巴喬夫認為總統制或許能借鑑西方經驗,解決蘇聯面臨的問題。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1990年3月15日,蘇聯誕生了首位總統,戈爾巴喬夫召開記者招待會,他說:“蘇聯實行總統制,能夠克服權力無組織性和分散性,要實現總統的權力,不只是要選舉總統,還需要一套完整的體制”。

戈爾巴喬夫實行總統制後,表面上他的權力更大了。但各加盟國也紛紛要求實行總統制,於是蘇聯國內一夜間誕生了很多總統。戈爾巴喬夫不得不承認:“人代大會設立的總統制,立即受到了各加盟共和國同樣實行總統制的削弱。這不是我的計劃,後來事件已經表明,此舉是蘇聯反對者削弱和推毀國家的制度。”戈爾巴喬夫正是在這種妥協中,做了很多錯誤的事情。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退讓

除了妥協,戈爾巴喬夫還不斷退讓,實行總統制後,並沒有讓戈爾巴喬夫擺脫困境,反而讓戈爾巴喬夫不得忙於處理協調一些工作。戈爾巴喬夫當總統後,還專門成立一個總統顧問委員會,主要協調與各加盟國的關係。當然戈爾巴喬夫還不忘打著列寧的旗號。

總統當了,接下來就要完善聯邦體制問題。1990年6月12日,戈爾巴喬夫召開蘇聯聯邦委員會會議,就是研究蘇維埃國家聯邦體制的問題。這次會議提出:“聯邦委員會主張成立主權國家聯盟,盡最大可能實現聯邦制和共同體元素。”

既然要成立“主權國家聯盟”,就要制定一個條約,然後保證各加盟國主權,及各國的合作。不久此條約出臺,指出應根據各國民族歷史和經濟、文化等特點而實施主權。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但戈爾巴喬夫認為,這種主權國家自由,並不意味蘇聯瓦解及蘇聯體制消失,因為目標是向市場過渡。戈爾巴喬夫的構想是莫斯科與各加盟國簽訂協議,劃分各項權限,蘇聯只負責外交、國防、財政等方面工作。

主權聯盟既然建立了,也要一個退出機制。1990年4月3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脫離聯盟”法。要求:脫離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必須得到公民投票2/3的多數票支持,並且要有5年的過渡時期。而且還詳細規定,脫離蘇聯前要清算財政問題,過渡期結束前,還要進行公民投票,如果沒有2/3支持,10年內不準再投票決定此事。雖然戈爾巴喬夫想通過法律把各加盟共和國捏在一起,但已經晚了,離心力進一步增強。

離心

對於“脫離聯盟法”,美國曾經駐蘇大使馬特洛克說:“儘管理論上允許加盟共和國脫離蘇聯,但戈爾巴喬夫規定的脫離程序太複雜,並且充滿‘陷阱’,實際上要遵守這些規定是不可能的。全民公決要求有2/3多數贊成,達到要求後才能開始談判程序,但談判過程中,需要有總統、蘇維埃等確定過渡時間,到了5年也不一定能結束,雖然有脫離權,但實際上難以實現,這就是為什麼波羅的海拒絕遵守這個新法律的原因。”

新法律制定了,居然沒有加盟國願意遵守,接下來一系列事件發生了。

1990年3月10-11日,立陶宛首次進行自由選舉新的最高蘇維埃。但這個蘇維埃並非是蘇共控制,隨即立陶宛議會表決通過改國名、改國旗,宣佈獨立。

1990年3月30日,愛沙尼亞共和國進行投票,最高蘇維以65票贊成、4票反對和5票棄權,但30名俄羅斯議員未參加投票,也通過愛沙尼亞向獨立過渡的宣言。

1990年5月4日,拉脫維亞共和國議會頒佈獨立宣言,宣佈拉脫維亞獨立。

1990年6月12日,俄羅斯聯邦以903票對13票正式通過了俄羅斯聯邦國家主權宣言,宣佈俄羅斯獨立宣言。標誌著蘇聯最大的加盟國向獨立邁出一大步。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失誤

戈爾巴喬夫並沒有想到,他通過“聯盟脫離法”,不僅沒有阻止各加盟國獨立,反而加劇了各加盟國獨立速度。1991年1月11日,蘇聯內務部隊一支分隊,在沒有徵兆的情況下,佔領了立陶宛首府維爾紐斯蘇共出版大樓。立陶宛局勢突然加劇,兩天後發生了流血事件。

此次事件發生後,蘇共曾發表聲明:“立陶宛最高蘇維埃和國家機關通過了許多法令和決議,但這些法令粗暴限制了公民的權利和自由……。”

蘇共認為,拉脫維亞、立陶宛、俄羅斯聯邦和愛沙尼亞最高蘇維埃主席,給聯合國祕書長寫的聯合呼籲書是“對蘇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聯盟主權的公開蔑視,是公開呼籲外國干涉我國內政,這一切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全世界都會引起嚴重的麻煩”。

立陶宛也不示弱,1月16日,立陶宛領導人“公開號召對蘇共及其家屬進行肉體上的迫害,與蘇聯軍隊進行公開對抗”。這就使局勢進一步加劇。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到1月22日,戈爾巴喬夫出面發表講話:“維爾紐斯事件,絕對不能表達總統當局的路線,蘇聯正是為了實現這一路線才實行總統制。我堅決駁斥針對此事件的所有投機、所有懷疑和誹謗。”

戈爾巴喬夫在聲明中明確表示:“任何社會團體、委員會等組織,只能以憲法途徑獲取政權,不得使用暴力。在政治鬥爭中任何訴諸武力的嘗試都是不允許的。軍方不得有任何恣意的行為。”這句話實際上就是讓蘇共內務部和立陶宛都不能使用暴力,這顯然是天真的想法。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結局

立陶宛發生維爾紐斯事件帶來惡劣的影響,武力並沒有阻止立陶宛的獨立,雖然聯盟中央有使用武力的權力和能力,但就讓人想到之前發生的事件。支持葉利欽的人藉機說事了,認為此事件是戈爾巴喬夫違憲。但讓葉利欽的人看到希望,要想獨立,就要建立自己的軍隊,但這使俄羅斯與聯盟中央矛盾越來越大。

"

從蘇聯解前戈爾巴喬夫一系列動作來看,表面上戈爾巴喬夫鞏固了自身權力,但戈爾巴喬夫卻在處理一些事件中,既優柔寡斷,而且還寬容大度,導致一系列問題失誤,其中有一起事件,加速了蘇聯加盟國的離心力。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妥協

戈爾巴喬夫“新思維”推進過程中,他所提出的“公開性”、“民主化”等說辭,給了各加盟國反對派機會,他們打著戈爾巴喬夫的旗號開始了奪權戰鬥,特別是格魯吉亞第比利斯事件發生後,戈樂巴喬夫不僅沒有意識到事件的危害性,也沒有采取強制措施,反而鼓勵其他加盟國繼續“民主”,這就給民族分裂勢力壯了膽。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對於戈爾巴喬夫做法,雷日科夫看得最深刻,他曾說:“事情總是這樣,只要一出現民族土壤上的尖銳衝突,他一般總是會置身國外。當第比利斯事件眼看就要爆發的時候,他是在英國。當人們在費爾干納為民族屠殺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他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當巴庫開始鬧事的時候,他也不知在什麼地方。那些認為一切麻煩都是領導層裡的保守分子,而不是戈爾巴喬夫、雅科夫列夫、謝瓦爾德納澤和梅德韋傑夫惹出來的人,於是他們就利用了這種局勢,因為那些經常陪戈爾巴喬夫到國外訪問。那些相信戈爾巴喬夫身邊人的人實在是太天真了! ”

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也導致離心作用最強的波羅的海沿岸三國動盪。針對此問題,蘇共於1989年5月11日召開會議討論波羅的海局勢。會後當然由戈爾巴喬夫拍板,他說:“……我們並沒有喪失一切,便對此事評價時要慎重,不能陷入絕望和決裂之中,不能將加盟共和國90%的民眾與激進勢力等同。應該善於與他們對話,相信他們的所說都是正常的,也要不怕各國經濟改革,也不要怕各加盟運用自主權方面有差別的情況……。要實實在在思考我國的聯邦制……不能動用武力,我們對外政策中都放棄使用武力了,對待本國人民就不能容許。要加強分析,對於各種‘扣帽子’”絕對化結論要小心,因為這是民族問題。”一番官場上結論講話,表面上戈爾巴喬夫對各加盟國的事件表態,卻沒有切實可行的措施,只要求小心行事。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不久,蘇聯召開代表大會,戈爾巴喬夫對軍隊在第比利斯事件中的作為提出了批評:“軍隊應幹自己份內的事。”這句話就是讓軍隊不要參與各加盟國的事件。

1989年9月20日,蘇共出臺了《當前條件下黨的民族政策》。此文件主要是改革蘇共的民族政策,進一步完善聯邦制,給各共和國更大的自主權。此文件還有一個觀點挺耐人尋味:“民族自決不意味脫離,而是自我管理,保持民族特色”。戈爾巴喬夫這種做法,實際讓蘇共權力在逐步消失。

1990年1月29日,蘇共還審議了處理民族問題的法律草案和相關的憲法修正案。但這種做法是在蘇聯各加盟國離心力強的情況下,在分裂勢力逼迫下而為。此時可以看出戈爾巴喬夫一系列政策就是“和稀泥”,只是妥協,並沒有管用的招數。

由於戈爾巴喬夫不用強制措施解決分裂問題,他不得不再採取一項改革,那就是實行總統制,戈爾巴喬夫認為總統制或許能借鑑西方經驗,解決蘇聯面臨的問題。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1990年3月15日,蘇聯誕生了首位總統,戈爾巴喬夫召開記者招待會,他說:“蘇聯實行總統制,能夠克服權力無組織性和分散性,要實現總統的權力,不只是要選舉總統,還需要一套完整的體制”。

戈爾巴喬夫實行總統制後,表面上他的權力更大了。但各加盟國也紛紛要求實行總統制,於是蘇聯國內一夜間誕生了很多總統。戈爾巴喬夫不得不承認:“人代大會設立的總統制,立即受到了各加盟共和國同樣實行總統制的削弱。這不是我的計劃,後來事件已經表明,此舉是蘇聯反對者削弱和推毀國家的制度。”戈爾巴喬夫正是在這種妥協中,做了很多錯誤的事情。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退讓

除了妥協,戈爾巴喬夫還不斷退讓,實行總統制後,並沒有讓戈爾巴喬夫擺脫困境,反而讓戈爾巴喬夫不得忙於處理協調一些工作。戈爾巴喬夫當總統後,還專門成立一個總統顧問委員會,主要協調與各加盟國的關係。當然戈爾巴喬夫還不忘打著列寧的旗號。

總統當了,接下來就要完善聯邦體制問題。1990年6月12日,戈爾巴喬夫召開蘇聯聯邦委員會會議,就是研究蘇維埃國家聯邦體制的問題。這次會議提出:“聯邦委員會主張成立主權國家聯盟,盡最大可能實現聯邦制和共同體元素。”

既然要成立“主權國家聯盟”,就要制定一個條約,然後保證各加盟國主權,及各國的合作。不久此條約出臺,指出應根據各國民族歷史和經濟、文化等特點而實施主權。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但戈爾巴喬夫認為,這種主權國家自由,並不意味蘇聯瓦解及蘇聯體制消失,因為目標是向市場過渡。戈爾巴喬夫的構想是莫斯科與各加盟國簽訂協議,劃分各項權限,蘇聯只負責外交、國防、財政等方面工作。

主權聯盟既然建立了,也要一個退出機制。1990年4月3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脫離聯盟”法。要求:脫離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必須得到公民投票2/3的多數票支持,並且要有5年的過渡時期。而且還詳細規定,脫離蘇聯前要清算財政問題,過渡期結束前,還要進行公民投票,如果沒有2/3支持,10年內不準再投票決定此事。雖然戈爾巴喬夫想通過法律把各加盟共和國捏在一起,但已經晚了,離心力進一步增強。

離心

對於“脫離聯盟法”,美國曾經駐蘇大使馬特洛克說:“儘管理論上允許加盟共和國脫離蘇聯,但戈爾巴喬夫規定的脫離程序太複雜,並且充滿‘陷阱’,實際上要遵守這些規定是不可能的。全民公決要求有2/3多數贊成,達到要求後才能開始談判程序,但談判過程中,需要有總統、蘇維埃等確定過渡時間,到了5年也不一定能結束,雖然有脫離權,但實際上難以實現,這就是為什麼波羅的海拒絕遵守這個新法律的原因。”

新法律制定了,居然沒有加盟國願意遵守,接下來一系列事件發生了。

1990年3月10-11日,立陶宛首次進行自由選舉新的最高蘇維埃。但這個蘇維埃並非是蘇共控制,隨即立陶宛議會表決通過改國名、改國旗,宣佈獨立。

1990年3月30日,愛沙尼亞共和國進行投票,最高蘇維以65票贊成、4票反對和5票棄權,但30名俄羅斯議員未參加投票,也通過愛沙尼亞向獨立過渡的宣言。

1990年5月4日,拉脫維亞共和國議會頒佈獨立宣言,宣佈拉脫維亞獨立。

1990年6月12日,俄羅斯聯邦以903票對13票正式通過了俄羅斯聯邦國家主權宣言,宣佈俄羅斯獨立宣言。標誌著蘇聯最大的加盟國向獨立邁出一大步。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失誤

戈爾巴喬夫並沒有想到,他通過“聯盟脫離法”,不僅沒有阻止各加盟國獨立,反而加劇了各加盟國獨立速度。1991年1月11日,蘇聯內務部隊一支分隊,在沒有徵兆的情況下,佔領了立陶宛首府維爾紐斯蘇共出版大樓。立陶宛局勢突然加劇,兩天後發生了流血事件。

此次事件發生後,蘇共曾發表聲明:“立陶宛最高蘇維埃和國家機關通過了許多法令和決議,但這些法令粗暴限制了公民的權利和自由……。”

蘇共認為,拉脫維亞、立陶宛、俄羅斯聯邦和愛沙尼亞最高蘇維埃主席,給聯合國祕書長寫的聯合呼籲書是“對蘇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聯盟主權的公開蔑視,是公開呼籲外國干涉我國內政,這一切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全世界都會引起嚴重的麻煩”。

立陶宛也不示弱,1月16日,立陶宛領導人“公開號召對蘇共及其家屬進行肉體上的迫害,與蘇聯軍隊進行公開對抗”。這就使局勢進一步加劇。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到1月22日,戈爾巴喬夫出面發表講話:“維爾紐斯事件,絕對不能表達總統當局的路線,蘇聯正是為了實現這一路線才實行總統制。我堅決駁斥針對此事件的所有投機、所有懷疑和誹謗。”

戈爾巴喬夫在聲明中明確表示:“任何社會團體、委員會等組織,只能以憲法途徑獲取政權,不得使用暴力。在政治鬥爭中任何訴諸武力的嘗試都是不允許的。軍方不得有任何恣意的行為。”這句話實際上就是讓蘇共內務部和立陶宛都不能使用暴力,這顯然是天真的想法。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結局

立陶宛發生維爾紐斯事件帶來惡劣的影響,武力並沒有阻止立陶宛的獨立,雖然聯盟中央有使用武力的權力和能力,但就讓人想到之前發生的事件。支持葉利欽的人藉機說事了,認為此事件是戈爾巴喬夫違憲。但讓葉利欽的人看到希望,要想獨立,就要建立自己的軍隊,但這使俄羅斯與聯盟中央矛盾越來越大。

為何說維爾紐斯事件加速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執政5年犯低級錯誤

戈爾巴喬夫也承認,維爾紐斯事件實際上加速了蘇聯解體。此時各加盟共和國的民族獨立浪潮已經很難控制,即使建立主權國家聯盟,這只是一種冠冕堂皇的做法,戈爾巴喬夫施行總統制,就已經讓局勢發生不可逆轉的作用。戈爾巴喬夫的矛盾心理是最大敗筆。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