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曾與美國爭霸的超級大國蘇聯,已經成為歷史。但蘇聯龐大體量及實力,一直被人們所傳頌。但我們一說蘇聯,首先想到的是蘇聯1917年的十月革命,事實上那時並不叫蘇聯。蘇聯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簡稱,在這個聯盟裡共有15個加盟共和國。而蘇聯建成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建成了,而是前後經歷了33年,才最終形成了15個加盟共和國。

蘇聯形成始末,並非一日之功,為何加盟國從最初16個到15個?

四國聯盟是基礎

蘇聯的建立得益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戰時俄國先爆發了二月革命,致使沙皇下臺,俄國滅亡。此時俄國滅亡後,俄國境內以及被俄國吞併的土地上,形成大大小小的蘇維埃政權,以及一些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最後列寧為首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左翼,也就是我們所稱的“布爾什維克”,這個組織聯合其他左翼政黨在聖彼得堡發動起義,從資產階級手中奪取了政權,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成功後,更改國名為“蘇維埃社會主義俄國”,簡稱“蘇俄”,這是蘇聯建立前的稱呼。

蘇聯形成始末,並非一日之功,為何加盟國從最初16個到15個?

十月革命成功後,原來俄國統治區域各民族地區也建立了自治共和國。蘇俄建立後,在國內戰爭期間,俄羅斯聯邦與烏克蘭、白俄羅斯、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格魯吉亞建立了軍事同盟。但國內戰爭結束後,此時蘇俄地區面臨的一個問題,如何使這個同盟組織統一起來,特別是在沙俄統治區域內把各個民族國家蘇維埃政權聯合在一起,成為蘇俄面臨大事。如果不聯合起來,就是一盤散沙,根本不利於建設與發展。

蘇聯形成始末,並非一日之功,為何加盟國從最初16個到15個?

斯氏組織召開了俄共佈會議,他在會議提出一個方案,此方案就是《關於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和各獨立共和國的相互關係》,這個方案規定烏克蘭、白俄羅斯、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作為自治共和國加入俄羅斯聯邦。顯然斯氏提出的這個方案,違反民族平等與自決的綱領。

格魯吉亞率先起來反對時,斯氏對來自家鄉的反對力量毫不客氣地進行了打壓。後來有人稱斯氏是用大國沙文主義擺平其他自治國家。

1921年,俄G布最終通過了決議,先讓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和格魯吉亞三國組成南高加索聯邦,1922年3月12日,阿、亞、格三國成立南高加索聯邦,到了12月,全俄大會召開,俄、白、烏再加上南高加索聯邦四個蘇維埃共和國組成聯盟,並簽字生效。至此,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正式成立,此時蘇聯架構已經建立起來。現在一些學者都把俄、白、烏三國作為蘇聯最初創始國原因就在這裡,不過還包含一個南高加索聯邦。

蘇聯形成始末,並非一日之功,為何加盟國從最初16個到15個?

制定加入規則

蘇聯建立後召開了一次成立大會,在這次大會上,蘇聯還通過了一項“聯盟條約規定”,規定聯盟蘇維埃是最高權力機關,聯盟委員會是執行機關,還規定每個加盟共和國有保留退出聯盟的權力。但後來這個規定形同虛設。1925年,中亞地區的土庫曼、烏茲別克斯坦加入蘇聯,1929年,由於烏茲別克斯坦境內塔吉克民族人口增加,於是蘇聯讓塔吉克斯坦升級為加盟共和國,1931成為第7個加盟國,烏茲別克斯坦的成立,標誌蘇聯開始進行民族確認劃分。蘇聯在中亞地區劃分,就是根據民族劃分的,雖然很亂很雜,但蘇聯解體後,人們恍然大悟,其實蘇聯做法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特別是中亞五國的首都佈局來看,五國首都都互鄰邊境,如果有矛盾起了戰爭,必將打得很激烈。

蘇聯形成始末,並非一日之功,為何加盟國從最初16個到15個?

蘇聯加盟國成立是有規定的,蘇聯曾於1936年在新憲法中對加盟共和國加入條件做出具體規定,主要有三條:一是新加入共和國必須處在邊疆地區,而且與蘇聯鄰國有共同的邊界。二是以本民族為名稱的共和國,該民族必須在該國超過半數以上。三是國家人口必須超過一百萬。

根據新憲法規定,哈薩克、吉爾吉斯、南高加索聯邦中的格魯吉亞、亞美吉亞、阿塞拜疆都符合,因此這五個國家於1936年,根據蘇聯新憲法生效後作為加盟共和國加入蘇聯。同時,取消南高加索聯邦。此時蘇聯加盟國達到11個國家。

靠武力併入

蘇聯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時,處於一個很尷尬的境地。因為蘇聯的創制與斯氏有很大關係,但斯氏主導的俄羅斯聯邦具有特殊地位,而且俄羅斯人地位也在其他民族之上。後來人們不明白,斯氏作為一個格魯吉亞人,為什麼如此高規格對待俄羅斯?

後來學者在研究後發現,斯氏這樣做便於統治,當時俄羅斯是老大,如果不以俄羅斯為主,聯盟沒有存在的意義。而憲法規定的“主權”、“自由分離權”根本沒有作用,一切都按斯氏指令來。

蘇聯形成始末,並非一日之功,為何加盟國從最初16個到15個?

蘇聯在擁有11個國家的基礎上,並沒有止住腳步。1939年11月,蘇聯入侵芬蘭,蘇芬戰爭後,雖然蘇聯沒什麼面子,但卻把邊境線向北推進了150公里,使聖彼得堡從邊境城市變成內陸城市。蘇聯還佔領了芬蘭四萬多平公里的土地,並在此地建立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國,不久又升為“卡累利阿-芬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作為第12個加盟共和國加入蘇聯。

蘇聯形成始末,並非一日之功,為何加盟國從最初16個到15個?

蘇德戰爭前,1940年6月,蘇聯以立陶宛違反條約,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組成反蘇軍事同盟為由,出兵佔領了波羅的海三國,並強迫三國加入蘇聯。但遭到當地民眾不滿,蘇聯出手進行了打壓,並把三國境內人口往外遷移,驅趕他們到蘇聯其他地區,或者採取流放的方式到西伯利亞。波羅的海三國也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但這三國始終不穩定,與其他加盟共和國不同,波羅的海後來成為最先脫離蘇聯的國家。

蘇聯形成始末,並非一日之功,為何加盟國從最初16個到15個?

把波羅的海三國納入蘇聯的同時,1940年6月,蘇聯出兵佔領了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並將比薩拉比亞併入摩爾達維亞自治共和國,不久將摩爾達維亞共和國升級為加盟共和國加入蘇聯,成為第16個加盟共和國。

蘇聯形成始末,並非一日之功,為何加盟國從最初16個到15個?

最終形成聯盟

蘇聯在形成的過程中,不斷將俄羅斯人向各個加盟共和國遷移,以此此鞏固統治。但畢竟俄羅斯人有限。但在卡累阿地區,由於俄羅斯人不斷增加,1956年,蘇聯取消該國加盟國地位,併入俄羅斯聯邦。雖然卡累利阿當地人不願意,但畢竟是少數。此時蘇聯正式形成了15個加盟共和國,一直到1991年解體。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