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四歲即位、五歲亡國、做俘虜14年後出家為僧、卻因一首詩被殺

文字獄是古代封建社會的一種特殊刑獄,它是封建統治者對廣大知識分子進行思想統治的重要手段。提及文字獄、我們更多會想到明清時期,尤其是清朝乾隆雍正時期,但實際上、古代的文字獄早已有之、漢朝時期就出現過有關文字獄的記載,而且在古代朝鮮、日本等國也多有文字獄的記錄。

此人四歲即位、五歲亡國、做俘虜14年後出家為僧、卻因一首詩被殺

我們瞭解的文字獄多是統治者對治下的知識分子所設置的一種刑獄,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被文字獄迫害的主角卻是一位皇帝,他就是宋朝的亡國之君宋恭帝趙㬎。

此人四歲即位、五歲亡國、做俘虜14年後出家為僧、卻因一首詩被殺

和歷朝的亡國之君一樣,宋恭帝趙㬎也是悲劇的,悲劇到後世人不忍心把宋朝亡國的罪責推就給他。他更像是一個錯步上前的犧牲品、被糊里糊塗的推上帝位,再被糊里糊塗的拉下帝王,就是這一上一下的身份轉變為他賺取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稱謂。

此人四歲即位、五歲亡國、做俘虜14年後出家為僧、卻因一首詩被殺

宋朝的國運似乎格外曲折,遭遇靖康之恥後,宋徽宗的兒子趙構在南京重新延續了趙宋的國運,但是重新建立的南宋朝廷並沒有存續太久。當大宋江山傳到宋度宗手中時已經是千瘡百孔、飄搖欲墜了。

此人四歲即位、五歲亡國、做俘虜14年後出家為僧、卻因一首詩被殺

宋度宗在位十年後駕崩,因為死的倉促、並未冊立太子,所以他死後的當務之急就是確定繼承大統的新皇帝。宋度宗一生共育有七個兒子,但是其中四個大的都早夭,只剩下三個年齡小的,一個是7歲的趙昰、一個是3歲的趙昺、還有一個則是4歲的趙㬎。當時群臣的建議是立年齡最長的趙昰為帝,但是權臣賈似道和謝太后的意思是立嫡子為帝,而趙㬎為宋度宗皇后全氏所生,所以年僅4歲的趙㬎最終被立為帝,成了南宋朝廷的第七位皇帝。

此人四歲即位、五歲亡國、做俘虜14年後出家為僧、卻因一首詩被殺

因為年齡幼小,所以宋恭帝趙㬎繼位後謝太后攝政、名義上全權執掌南宋的軍政大權,但謝太后的政治能力並不強,因此南宋的實際權力還是牢牢掌握在宰相賈似道的手中。公元1276年、元朝大將伯顏舉重兵南下攻打南宋,大宋軍隊雖然予以了反擊,但是最終還是節節敗退。後元軍攻破南宋都城臨安,宋朝諸大臣四處潰散逃亡,孤兒寡母的趙家皇室徹底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無奈之下、謝太后抱著不到五歲的宋恭帝趙㬎投降伯顏。

此人四歲即位、五歲亡國、做俘虜14年後出家為僧、卻因一首詩被殺

同年二月、南宋在都城臨安舉行了受降儀式,謝太后代替皇孫趙㬎宣佈退位,存續了300餘年的大宋王朝正式退出歷史舞臺。隨後宋恭帝趙㬎和謝太后一行被押解至元大都。到達元大都之後、趙㬎被冊封為瀛國公,在這裡他安然的度過了14年的時光。

此人四歲即位、五歲亡國、做俘虜14年後出家為僧、卻因一首詩被殺

公元1289年、元世祖忽必烈突然命令趙㬎去西藏出家為僧,並賜給他很多錢財。作為降臣的趙㬎只得遵旨,在西藏的寺廟裡、趙㬎潛心修行,翻譯了眾多的佛教經文。

此人四歲即位、五歲亡國、做俘虜14年後出家為僧、卻因一首詩被殺

趙㬎53歲這年、因回想往事頗有感慨,所以就寫下了一首詩“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黃金臺下客,應是不歸來”來寄託思緒,其實這首詩並沒有太多深意,趙㬎就只是表達了自己對故國家園的思念而已,但是令宋恭帝趙㬎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首詩最終竟給他帶來了殺身之禍。

此人四歲即位、五歲亡國、做俘虜14年後出家為僧、卻因一首詩被殺

沒過多久、這首詩傳到了元英宗的耳朵裡,寫者無心、聽者有意,英宗認為此詩是一首反詩,大怒之餘下令賜死了宋恭帝趙㬎。一代國君就這樣草草結束了悲劇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