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斧聲燭影”之說,那麼宋太宗的即位合法嗎?三點告訴你答案

宋朝 宋太宗 趙匡胤 歷史 楓葉吹兮秋風起 2017-06-19

古往今來許多學者從考證“斧聲燭影”的細節出發,來考察推斷宋太祖死於非命,趙光武弒兄篡位,從而否定太宗即位的合法性。以下我將用三點說明,宋太宗的繼位是宋太祖的意思。宋朝有“斧聲燭影”之說,那麼宋太宗的即位合法嗎?三點告訴你答案

太祖和太宗關係甚好。據說太祖每次外出,必留光義留守都城;決策軍國大事時也都讓光義參與謀劃;太祖曾想建都洛陽,大臣們紛紛勸諫,太祖都不採納,倒是光義的一番陳說使得太祖改變了主意。另外,從光義的步步升遷中可以看出端倪:“建隆六年正月甲子,賜皇帝殿前都虞候、匡義為光義”;“建隆二年七月“壬申,以光義為開封尹”;乾德二年“六月己西,以光義為中書令”;開寶六年九月,“己巳,封光義為香王,兼侍中”;“壬申,詔晉王光義班宰相上”。特別是開封尹之職,是通往皇帝寶座的重要一環,職位相當重要。如果沒有對光義的充分信任,太祖是不可能讓其擔任的。

至於為什麼不傳給自己的兒子,我想這有歷史原因。因為宋太祖是在亂世之中獲得的權利,在他前面有許多年輕的皇帝,也就是二十多歲的皇帝,由於經驗不足等原因,鬥不過那些老練的臣子,往往就會被節度使或其他地方將軍給推翻了。為了不重蹈覆轍,希望趙家的長遠發展,把皇位傳給自己有能力的弟弟是說得通的。從擔任開封尹之職就能看出。宋朝有“斧聲燭影”之說,那麼宋太宗的即位合法嗎?三點告訴你答案

最後,從大臣們的反應上也可以證實。由於宋太祖是以軍事起家,如果太宗真的是大逆不道,弒兄奪位,朝野能不有一點反應?太宗即位後並沒有刻意壓制舊版,相反還繼續留用,雖然,後來通過擴大科舉而逐步補充和替換了太祖朝內的舊部,但那也是說得過去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宗繼任大統後為了穩固自已的統治,就是換上自己的人馬,也在情理之中。宋朝有“斧聲燭影”之說,那麼宋太宗的即位合法嗎?三點告訴你答案

歷史上皇帝繼位後,不都大多如此嗎?有什麼可疑的呢?通過臣下的反應以及太宗對這些舊臣的態度,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太祖傳位太宗之意,可能早有表露,朝中文武諸將對這種違反“嘴長子繼承製”的情況早有心理準備,所以平穩接受。另外就是太祖開國之初,加強中央集權,削弱武將擁兵自重的政策收到了效果。但總的來說,在政權交接過程中,沒有出現絲毫的震盪,不正說明太宗即位是合情合理的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