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水質變差怎麼辦?古人想出一個辦法,一勞永逸|淘宋朝

宋朝 西湖 環境汙染 南宋 淘歷史 2017-04-03

古人吃水,雖然沒有現在這麼多的工業汙染,但也並不樂觀。宋朝住在西湖邊上的老百姓,雖然守著一湖碧波,但飲用水質量同樣堪憂。因為在宋代,特別是南宋,西湖的水質越來越差。

西湖水質變差怎麼辦?古人想出一個辦法,一勞永逸|淘宋朝

最初的汙染源主要來自侵佔湖水種地。官府也不是沒管過,但是收效甚微,若是成立管理機構,經費也是問題。後來有人想出個好辦法,既然根治不了種地的,索性放開管制,允許承租。租金用於安排專人挖湖泥、清垃圾,專心致力於解決水質變差的問題,畢竟以湖養湖是個長效機制,比突擊檢查的效果強得多。

不過,時間久了,還是有新問題冒出來。承租的農民為了多掙錢,不再滿足於隨便種點菱角、蓮藕之類的農副產品,他們覺得靠天收產量太低,於是琢磨著施肥。適量施肥倒也說得過去,令人髮指的是,為了提高產量,他們使用大量的農家肥,不只種的時候在作物根部綁定糞肥,還不時往湖裡傾倒大糞。這樣一來,產量是上去了,西湖水質卻直線下降,老百姓的胃口也跟著遭殃。

宋孝宗年間,杭州知府周淙是個貼近民心的好官,三令五申百姓飲用水來自西湖,務必保證乾淨。為了確保水質,他專門下了禁令,堅決不允許在湖內種植任何農作物,往湖裡投糞更要嚴懲不貸,同時鼓勵群眾擦亮眼睛共同監督,發現一例即可到官府舉報,也可以直接出手進行抓捕然後扭送官府。

西湖水質變差怎麼辦?古人想出一個辦法,一勞永逸|淘宋朝

鬱希範《西湖勝景圖》局部

知府的用心是好的,但好心思和好政策總是難以持續,管老百姓容易,管官員難,特別是位高權重的官員。淳熙年間有個內侍毛伯益,級別不高,權力挺大,他就圈佔了一塊湖面建了個亭子供自己玩。

蓋亭子也罷了,好歹是個景觀,不會有太大汙染。而像太監陳敏賢、劉公正之流,沒有賞玩亭臺樓閣的雅興,卻聯手在西湖搶佔水面,修建了水池子,蓋起了“洗車房”—面向社會提供洗馬服務。髒水不做任何處理,和著馬毛、馬尿直接往西湖裡排放。

地方上的管理部門跟他們提要求,他們嬉皮笑臉;老百姓跟他們講道理,他們要麼置之不理,要麼派出狗腿子吹鬍子瞪眼,搞不好還要棍棒相加。

怎麼才能讓大家喝上乾淨的水呢?當時有個御史鮑度,不僅工作作風硬,腦子轉得也快。為了把陳、劉兩位太監的骯髒生意停掉,他反覆琢磨,最終敲定了一個過硬的理由。

西湖水質變差怎麼辦?古人想出一個辦法,一勞永逸|淘宋朝

鮑御史高舉列祖列宗的大旗,言辭切切,說西湖水是釀酒的水,釀的酒很大一部分有著重要用途—皇帝用來祭天地饗祖宗,如果放任西湖水遭受汙染,那麼釀出來的酒肯定不乾不淨,用不乾不淨的酒來祭天祭祖,是對天地大不敬、對祖宗大不孝。

奏摺這麼一寫,鮑御史揚名立萬不說,朝廷有關部門也不敢再怠慢,兩個太監的生意馬上關門,還跟著降職降級。這下,誰也不敢打西湖水的主意了,百姓也終於喝上了放心水。

春風十里,不如讀史。

關注微信公眾號淘歷史(taohistory),和T君一起讀歷史。

本文作者|孫雅彬

文章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閱讀更多:

慘烈圍城戰,城內百姓把同胞當柴燒,城外軍隊想走走不了|淘春秋

一個小太監被判死刑,在獄中寫奇書,寫了十三年終遭豁免|淘明朝

這個戰俘營不一般,美軍戰俘呆兩年後,留在中國至死不悔|淘天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