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宋共公是個什麼樣的人?“好虛名而無實”'

"

古代文化人常把金榜起名時、洞房花燭夜、他鄉遇故知並稱為人生三喜,男人入洞房隨即也有了小登科的意思。以此而論,入洞房是不是如同進考場呢?新郎官與新娘子的關係,亦好比考生與主考官的關係,考不出好成績,不能讓新娘子滿意,對不起,不能登科,洞房也就進不去,進去了也得被一頓亂棒趕出來。

先來介紹一下宋共公這個倒黴蛋兒。宋共公是誰?春秋中後期宋國的國君,姓子(稀罕的姓),名瑕。這人不是很有名,但他的曾祖父宋襄公卻是大大的有名。泓水之戰時,宋軍與楚軍對峙,有臣子建議講和,宋襄公不幹,說:楚軍雖強,卻缺少仁義,我們都是君子,是仁義之師,怕他個球。


"

古代文化人常把金榜起名時、洞房花燭夜、他鄉遇故知並稱為人生三喜,男人入洞房隨即也有了小登科的意思。以此而論,入洞房是不是如同進考場呢?新郎官與新娘子的關係,亦好比考生與主考官的關係,考不出好成績,不能讓新娘子滿意,對不起,不能登科,洞房也就進不去,進去了也得被一頓亂棒趕出來。

先來介紹一下宋共公這個倒黴蛋兒。宋共公是誰?春秋中後期宋國的國君,姓子(稀罕的姓),名瑕。這人不是很有名,但他的曾祖父宋襄公卻是大大的有名。泓水之戰時,宋軍與楚軍對峙,有臣子建議講和,宋襄公不幹,說:楚軍雖強,卻缺少仁義,我們都是君子,是仁義之師,怕他個球。


歷史上的宋共公是個什麼樣的人?“好虛名而無實”


結果呢,滿嘴“仁義”敵不過楚軍刀槍,襄公敗得很慘。說起來有點不可思議,此君比孔夫子還早生了100年,儒家的仁、義、禮、信啥的,到底誰是發端者?

前589年,宋襄公的孫子宋文公去世,宋共公華麗接班。此時宋國的軍政大權已被大夫華元掌控,宋共公成了有名無實的傀儡。三年後,宋共公聘魯宣公之女伯姬為妻。大婚之日,奇怪的事兒發生了。

年輕美貌的伯姬死活不肯讓宋共公進洞房,進一次,攆一次。宋共公無奈,只好請魯國的送婚使季文子幫忙說情。老季苦口婆心做伯姬的思想工作:閨女呀,將就點吧,兩國邦交的事兒率性不得,快快讓那小子進洞房吧!好說歹說,嘴皮子差點磨破了,伯姬這才同意,與宋共公做了夫妻。

這事兒奇怪在哪兒?宋共公是傀儡不假,但他名義上還是一國之君,據說長得也不賴,高富帥一個;再說春秋時期女性的地位不是一般的低,新娘子憑什麼不讓人家進洞房呀?洞房花燭夜,喜氣洋洋夜,小兩口和和美美多好。說起來也不怎麼怪人家新娘子,據趙炎分析,問題出在宋共公“考試”不及格。


"

古代文化人常把金榜起名時、洞房花燭夜、他鄉遇故知並稱為人生三喜,男人入洞房隨即也有了小登科的意思。以此而論,入洞房是不是如同進考場呢?新郎官與新娘子的關係,亦好比考生與主考官的關係,考不出好成績,不能讓新娘子滿意,對不起,不能登科,洞房也就進不去,進去了也得被一頓亂棒趕出來。

先來介紹一下宋共公這個倒黴蛋兒。宋共公是誰?春秋中後期宋國的國君,姓子(稀罕的姓),名瑕。這人不是很有名,但他的曾祖父宋襄公卻是大大的有名。泓水之戰時,宋軍與楚軍對峙,有臣子建議講和,宋襄公不幹,說:楚軍雖強,卻缺少仁義,我們都是君子,是仁義之師,怕他個球。


歷史上的宋共公是個什麼樣的人?“好虛名而無實”


結果呢,滿嘴“仁義”敵不過楚軍刀槍,襄公敗得很慘。說起來有點不可思議,此君比孔夫子還早生了100年,儒家的仁、義、禮、信啥的,到底誰是發端者?

前589年,宋襄公的孫子宋文公去世,宋共公華麗接班。此時宋國的軍政大權已被大夫華元掌控,宋共公成了有名無實的傀儡。三年後,宋共公聘魯宣公之女伯姬為妻。大婚之日,奇怪的事兒發生了。

年輕美貌的伯姬死活不肯讓宋共公進洞房,進一次,攆一次。宋共公無奈,只好請魯國的送婚使季文子幫忙說情。老季苦口婆心做伯姬的思想工作:閨女呀,將就點吧,兩國邦交的事兒率性不得,快快讓那小子進洞房吧!好說歹說,嘴皮子差點磨破了,伯姬這才同意,與宋共公做了夫妻。

這事兒奇怪在哪兒?宋共公是傀儡不假,但他名義上還是一國之君,據說長得也不賴,高富帥一個;再說春秋時期女性的地位不是一般的低,新娘子憑什麼不讓人家進洞房呀?洞房花燭夜,喜氣洋洋夜,小兩口和和美美多好。說起來也不怎麼怪人家新娘子,據趙炎分析,問題出在宋共公“考試”不及格。


歷史上的宋共公是個什麼樣的人?“好虛名而無實”


好擺譜,玩僭越,禮儀上交了白卷。

按照當時的婚儀規範,只有周天子娶老婆,才有資格不親自上門迎娶,隨便派個使者去接就可以。

宋共公黃毛小子一個,說破了天去,也才是個公爵。伯姬出嫁那天,共公不知道哪根筋出了毛病,突然宣佈:我要做個真真正正的大丈夫,決不能為娶老婆而折腰,君子當守國門,怎麼可以隨隨便便出國?於是,派了一個臣子去迎親。

這叫什麼?叫超標準擺譜,俗稱裝逼,嚴肅一點,就是僭越,考場還沒進呢,就把自己當進士了,簡直是一混小子。殊不知,伯姬是個非常有教養的女子,尤其重視禮教規範,聽說新郎官沒上門,她就堅決不上花轎。魯宣公似很大度,心想女婿到底年輕,年輕人耍耍性子,不可當真,便唬下臉來,呵斥女兒,上花轎,必須滴!在父親的嚴命下,伯姬很不情願的來到宋國。

重虛名,小妾多,感情上交了白卷。

這事兒尋根溯源,還得怪宋共公一方。為毛?老宋家的名聲太好!自打宋襄公擁齊圖霸失敗後,銅板、地盤沒掙到幾個,但“禮儀之邦”的美名卻四處傳播開來,再加上宋共公的老子宋文公行賄的手腕很高明,諸侯們見錢眼開,樂得為宋國國君傳名,你別管是不是虛名,反正不少諸侯都喜歡跟宋國結交。

輪到共公大婚時,湊熱鬧的來了。本來春秋時期國君娶老婆就講究“媵陪”。什麼叫媵?比如伯姬出嫁,她妹妹、侄女、甚至七大姑八大姨都得陪嫁去做宋共公的小老婆,這人數已經夠多了。因為宋國名聲好,其他跟魯國國君同姓(都姓姬)的國家也跟著送女媵陪,如衛、晉兩國。

得,宋共公人未出面,一頂花轎就抬回來三個國家一大幫子的女人,這對新娘子來說,未來堪憂。

《公羊傳·莊公十八年》說:“媵者何?諸侯娶一國,則二國往媵之,以侄娣從。”那麼,這算不算一項制度呢?未必。趙炎翻閱了一些禮制史料,同姓國媵陪的很多,但也出現過兩例異姓之媵,如魯襄公二十三年,“晉將嫁女於吳,齊侯使折歸父媵之。”兩相一比較,就可以發現並非制度,而是外交需要。

如果宋共公不是圖虛名,衛、晉兩國又何必趕這個熱鬧,去捧一個黃毛小子的場子?正確的做法是,宋共公應該婉言謝絕衛、晉兩國的媵陪,以獲取伯姬的歡心,畢竟魯國在當時是個大國,宋共公需要這個強援。


"

古代文化人常把金榜起名時、洞房花燭夜、他鄉遇故知並稱為人生三喜,男人入洞房隨即也有了小登科的意思。以此而論,入洞房是不是如同進考場呢?新郎官與新娘子的關係,亦好比考生與主考官的關係,考不出好成績,不能讓新娘子滿意,對不起,不能登科,洞房也就進不去,進去了也得被一頓亂棒趕出來。

先來介紹一下宋共公這個倒黴蛋兒。宋共公是誰?春秋中後期宋國的國君,姓子(稀罕的姓),名瑕。這人不是很有名,但他的曾祖父宋襄公卻是大大的有名。泓水之戰時,宋軍與楚軍對峙,有臣子建議講和,宋襄公不幹,說:楚軍雖強,卻缺少仁義,我們都是君子,是仁義之師,怕他個球。


歷史上的宋共公是個什麼樣的人?“好虛名而無實”


結果呢,滿嘴“仁義”敵不過楚軍刀槍,襄公敗得很慘。說起來有點不可思議,此君比孔夫子還早生了100年,儒家的仁、義、禮、信啥的,到底誰是發端者?

前589年,宋襄公的孫子宋文公去世,宋共公華麗接班。此時宋國的軍政大權已被大夫華元掌控,宋共公成了有名無實的傀儡。三年後,宋共公聘魯宣公之女伯姬為妻。大婚之日,奇怪的事兒發生了。

年輕美貌的伯姬死活不肯讓宋共公進洞房,進一次,攆一次。宋共公無奈,只好請魯國的送婚使季文子幫忙說情。老季苦口婆心做伯姬的思想工作:閨女呀,將就點吧,兩國邦交的事兒率性不得,快快讓那小子進洞房吧!好說歹說,嘴皮子差點磨破了,伯姬這才同意,與宋共公做了夫妻。

這事兒奇怪在哪兒?宋共公是傀儡不假,但他名義上還是一國之君,據說長得也不賴,高富帥一個;再說春秋時期女性的地位不是一般的低,新娘子憑什麼不讓人家進洞房呀?洞房花燭夜,喜氣洋洋夜,小兩口和和美美多好。說起來也不怎麼怪人家新娘子,據趙炎分析,問題出在宋共公“考試”不及格。


歷史上的宋共公是個什麼樣的人?“好虛名而無實”


好擺譜,玩僭越,禮儀上交了白卷。

按照當時的婚儀規範,只有周天子娶老婆,才有資格不親自上門迎娶,隨便派個使者去接就可以。

宋共公黃毛小子一個,說破了天去,也才是個公爵。伯姬出嫁那天,共公不知道哪根筋出了毛病,突然宣佈:我要做個真真正正的大丈夫,決不能為娶老婆而折腰,君子當守國門,怎麼可以隨隨便便出國?於是,派了一個臣子去迎親。

這叫什麼?叫超標準擺譜,俗稱裝逼,嚴肅一點,就是僭越,考場還沒進呢,就把自己當進士了,簡直是一混小子。殊不知,伯姬是個非常有教養的女子,尤其重視禮教規範,聽說新郎官沒上門,她就堅決不上花轎。魯宣公似很大度,心想女婿到底年輕,年輕人耍耍性子,不可當真,便唬下臉來,呵斥女兒,上花轎,必須滴!在父親的嚴命下,伯姬很不情願的來到宋國。

重虛名,小妾多,感情上交了白卷。

這事兒尋根溯源,還得怪宋共公一方。為毛?老宋家的名聲太好!自打宋襄公擁齊圖霸失敗後,銅板、地盤沒掙到幾個,但“禮儀之邦”的美名卻四處傳播開來,再加上宋共公的老子宋文公行賄的手腕很高明,諸侯們見錢眼開,樂得為宋國國君傳名,你別管是不是虛名,反正不少諸侯都喜歡跟宋國結交。

輪到共公大婚時,湊熱鬧的來了。本來春秋時期國君娶老婆就講究“媵陪”。什麼叫媵?比如伯姬出嫁,她妹妹、侄女、甚至七大姑八大姨都得陪嫁去做宋共公的小老婆,這人數已經夠多了。因為宋國名聲好,其他跟魯國國君同姓(都姓姬)的國家也跟著送女媵陪,如衛、晉兩國。

得,宋共公人未出面,一頂花轎就抬回來三個國家一大幫子的女人,這對新娘子來說,未來堪憂。

《公羊傳·莊公十八年》說:“媵者何?諸侯娶一國,則二國往媵之,以侄娣從。”那麼,這算不算一項制度呢?未必。趙炎翻閱了一些禮制史料,同姓國媵陪的很多,但也出現過兩例異姓之媵,如魯襄公二十三年,“晉將嫁女於吳,齊侯使折歸父媵之。”兩相一比較,就可以發現並非制度,而是外交需要。

如果宋共公不是圖虛名,衛、晉兩國又何必趕這個熱鬧,去捧一個黃毛小子的場子?正確的做法是,宋共公應該婉言謝絕衛、晉兩國的媵陪,以獲取伯姬的歡心,畢竟魯國在當時是個大國,宋共公需要這個強援。


歷史上的宋共公是個什麼樣的人?“好虛名而無實”


軟柿子,沒能力,個人魅力上交了白卷。

宋共公是屬於爛泥扶不上牆的那種人,和他的曾祖父宋襄公一樣,“好虛名而無實”,銀樣鑞槍頭一個,這個名聲也遠播海內外。如《史記》裡有這麼一句:“君子譏華元不臣矣”。

譏諷的是掌控政權的華元,笑話的卻是一國之君宋共公,做臣子的不像臣子,做國君的自然就沒有國君的威儀。伯姬遠在魯國,也早已有所耳聞。嫁給這麼窩囊的丈夫,小姑娘心中自是不怎麼樂意,小小刁難一下,也是有可能的。

綜合上述三個因素,宋共公進考場吃了鴨蛋,新娘子主考來了情緒總爆發,於是,歷史上最早的“河東獅吼”出現了,歷史上最憋屈的新郎官也誕生了。

時光荏苒,如今的婚嫁也時常出現洞房如考場的情形,且不說怎麼花心思追女孩子了,單說新郎官若不親自去迎親,洞房花燭夜,若不把新娘子哄好了?你試試,看新娘子的熱被窩讓不讓你鑽。洞房如同考場,宋共公的體會不是一般的深刻。

伯姬的故事,《列女傳》裡有記載,據說為春秋所讚頌,“伯姬心專,守禮一意,宮夜失火,保傅不備,逮火而死,厥心靡悔,春秋賢之,詳錄其事”。伯姬很長壽,歷宋共公、宋平公、宋元公、宋景公四代,共59年,壽數當在七十歲開外,這在當時,足堪人瑞。死後隨夫諡,改稱共姬,或稱宋共姬。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