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宋慶齡的兒童劇團扭著秧歌歡迎解放軍

那一天,宋慶齡的兒童劇團扭著秧歌歡迎解放軍

點擊上方藍字“檔案春秋”一鍵關注!

5月27日清晨,宋慶齡派了一輛大卡車來到劇團,把演員們接到位於安福路的上海影劇界集合點,走上街頭,歡慶上海解放。兒童劇團的34名少男少女,邊遊行,邊唱歌,扭秧歌、打蓮香……這支由孩子組成的表演隊格外可愛,最引人注目。市民們擠滿街頭,駐足觀看,為宋慶齡的兒童劇團的精彩表演鼓掌喝彩。

中國福利會檔案中,有一張1949年5月27日的演出日報,泛黃的紙張,用藍黑兩種墨水,詳細記錄了宋慶齡領導的兒童劇團,在上海解放那天,上街歡迎人民解放軍入城的演出實況。

這份檔案的標題是“上海文協宣傳第十一、十二隊工作日報”。(注:宋慶齡領導的兒童劇團在迎接解放軍入城遊行演出時被編入上海文協宣傳第十一、十二隊)

那一天,宋慶齡的兒童劇團扭著秧歌歡迎解放軍

上海文協宣傳第十一、十二隊工作日報

雖然僅是一張紙的檔案,卻十分珍貴。因為它真實再現了70年前宋慶齡領導的兒童劇團在上海解放當日,上街歡迎解放軍入城演出的情景。而在中國福利會會志中,有關宋慶齡與她領導的機構——中國福利基金會為迎接上海解放所做的貢獻記載更多。其中《中國福利基金會聲明》是一份重要的檔案。

《孫夫人的聲明》

《中國福利基金會聲明》由宋慶齡於1949年1月10日親自簽發。這份聲明簽署的第二天,即1949年1月11日,上海《字林西報》以“孫夫人的聲明”為標題刊登了這份聲明的英文全文。聲明全文如下:

孫中山夫人今天宣佈:關於她將在政府中就職或擔任職責的一些傳說,是毫無根據的。孫夫人進一步聲明:她正以全部時間和精力致力於中國福利基金會的救濟工作。她是這個機構的創始人和主席。

這個聲明的發表,是對當時一些報紙及社會流言的直接回應。1949年元旦前後,中國人民奪取全國勝利指日可待,上海則被白色恐怖籠罩。社會上有人惡意散佈流言蜚語,所謂“宋慶齡將出山,在國民黨政府中就職”等。針對謠言,宋慶齡親自簽發了《中國福利基金會聲明》。

1949年1月21日,蔣介石在南京發出“引退”文告,李宗仁以代總統身份上臺的第二天,就親筆致函宋慶齡“希望夫人出為領導,共策進行”,並派了邵力子、甘介侯專程來上海,促宋慶齡赴南京,遭到宋慶齡的斷然拒絕。1949年2月2日,李宗仁乘專機到上海拜訪宋慶齡,懇請她出山,再次遭到拒絕。

那一天,宋慶齡的兒童劇團扭著秧歌歡迎解放軍

1949年1月,蔣介石下野,任命李宗仁為代理總統

此時,中共中央十分關心宋慶齡在上海的處境,切盼她離滬北上。1月19日,毛澤東、周恩來聯名致電宋慶齡,電文如下:

“慶齡先生:中國革命勝利的形勢已使反動派瀕臨死亡的末日,滬上環境如何,至所繫念。新的政治協商會議將在華北召開,中國人民革命歷盡艱辛,中山先生遺志迄今始告實現,至祈先生命駕北來,參加此一人民歷史偉大的事業,並對於如何建設新中國予以指導。至於如何由滬北上,已電告夢醒與漢年、仲華切商,總期以安全為第一。謹電致意,佇盼迴音。”

這封電報是附在中共中央發往在香港的方方、潘漢年、劉曉的指示電報中的。中共中央指示“茲發去毛周致宋電,望由夢醒譯成英文並附信,派孫夫人最信任而又最可靠的人如金仲華送去,並當面致意。萬一金不能去,可否調現在上海與孫夫人聯絡的人來港面商。”“總之,第一必須祕密,而且不能冒失。第二必須孫夫人完全同意,不能稍涉勉強。如有危險,寧可不動。”這些話都是周恩來在審改電文時親自加寫的。充分體現了中共中央領導人對宋慶齡的尊重、關懷和深摯感情,也可看出宋慶齡與中國共產黨脈博相通、休慼與共的緊密聯繫。

那一天,宋慶齡的兒童劇團扭著秧歌歡迎解放軍

宋慶齡與孩子們

2月20日,宋慶齡致函中共中央,信中說:

“親愛的朋友們:請接受我對你們極友善的來信之深厚的感謝。我非常抱歉,由於有炎症及血壓高,正在治療中,不克即時成行。但我的精神是永遠跟隨著你們的事業。我深信在你們英勇、智慧的領導下,這一章歷史——那早已開始了,不幸於23年前被阻——將於最近將來光榮完成。”

宋慶齡經過慎重考慮,審時度勢,作出了明確的抉擇:決定還是暫時留在上海,為維護她主持的事業和為迎接上海的解放,做應盡的努力。

採取措施 積極應對

黎明前夜,上海的形勢越來越緊張,宋慶齡決定採取兩項應急措施:一是收縮活動,保存力量(包括人員和物資的安全);二是積極爭取公開的、合法的活動。

宋慶齡要求她領導的中國福利基金會下屬的3個兒童福利站的大約170個“小先生”,暫時停止公開向識字班的孩子們教唱解放區歌曲和秧歌舞的活動,白天向周圍貧苦兒童和難民發放救濟物資,晚上才聚集到兒童福利站裡,關起門來,製作歡迎解放軍的標語和綵帶等。

宋慶齡創辦的兒童劇團的孩子們,平時經常到學校、街頭進行演出活動,現在也遵照宋慶齡的指示隱蔽起來,悄悄地進行迎接解放的準備工作。宋慶齡的用心正是要保存力量,保存兒童劇團、福利站的小演員和“小先生”們。對於機構內幹部的安全,宋慶齡也十分關心,暗示他們,特別是地下黨員們,必要時可以離開中國福利基金會,找地方隱蔽起來。

那一天,宋慶齡的兒童劇團扭著秧歌歡迎解放軍

宋慶齡與識字班的孩子

對於存放在倉庫待運往解放區去的300噸救濟物資,也加強了守衛。這批物資,在上海解放後,撥交給瞭解放區救濟總會。其中僅醫藥和醫療器材,可供100張床位的醫院使用一年。

儘管黎明前的上海陰雲密佈,但是宋慶齡領導中國福利基金會卻加大了開展公開合法活動的力度。如,為了迎接上海解放,救助戰災難民和兒童,維護社會秩序,中國福利基金會全力投入了上海臨時聯合救濟委員會(簡稱“聯救會”)的工作。

“聯救會”是1949年4月,在中共上海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由上海社會公益人士和一些社會救濟福利宗教團體聯合組織成立的公開合法的社會團體,由顏惠慶任主任委員,趙樸初為總幹事,辦公處設在雲南中路仁濟善堂。中國福利基金會作為它的團體會員,宋慶齡指示,首先把機構所存物資交出來供“聯救會”使用,同時在人力上積極支持和參加“聯救會”的各項活動。

那一天,宋慶齡的兒童劇團扭著秧歌歡迎解放軍

陝西北路369號宋家老宅

中國福利基金會總幹事譚寧邦及三個兒童福利站的站長和其他工作人員,多數都參加了“聯救會”的工作。兒童福利站也成為收容兒童的場所,兒童收容站第二站就設在宋家老宅——陝西北路369號。當時由“聯救會”和中國福利基金會等機構一起在市區開辦的兒童收容站或福利站共有14個,在郊區也設立了14個工作站,一律附設兒童福利站,開展了救濟難民和兒童的工作。這些公開、合法的活動,對配合人民解放軍解放上海,起了獨特的作用。

孫夫人的秧歌隊

1949年2月,兒童劇團在宋慶齡的關懷下,從虹口崑山花園中國福利基金會所屬的第三兒童福利站鐵皮活動房搬出來,到了橫浜路橋北邊四川北路1895弄4號的一幢三層樓房裡(弄內1-3號是中國福利基金會資助的陶行知先生創辦的育才學校),有了自己固定的團址,迎接上海解放的工作,在宋慶齡的領導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1949年3月12日,由張石流編劇、遊惠海導演、任德耀任舞臺設計、胡孓擔任燈光設計的童話木偶劇《快活的日子》在劇團排演室公演了。演出是免費的,觀眾全是附近的貧苦兒童。此後又送戲到各中小學校演出。

那一天,宋慶齡的兒童劇團扭著秧歌歡迎解放軍

童話木偶劇《快活的日子》演出場景

《快活的日子》是一出四幕布袋木偶戲,通過塑造小兔、公雞、山羊、小猴、狐狸和狼等一群動物形象,闡述“團結起來打財狼,迎接美好的日子”這個主題。這個戲,深受中小學生的喜愛。時任中國福利基金會總幹事的譚寧邦向宋慶齡彙報後,宋慶齡十分興奮,1949年3月15日寫了一封英文信給張石流,並請廖夢醒譯成中文送到劇團。

宋慶齡在信中說“你們上星期的演出,使我興奮之至,我要祝賀你們這一部門工作的卓著成績。繼續下去吧,這樣可以在一般人的眼中,證實我們所鬥爭著的理想是值得的。”

那一天,宋慶齡的兒童劇團扭著秧歌歡迎解放軍

宋慶齡給張石流的信

之後不久,宋慶齡就邀請了幾位友人來到劇團觀看《快活的日子》演出。在劇團簡陋的排演室裡,她坐在木質的長板凳上,觀看了全劇。在一個半小時的演出過程中,她時而微笑,時而與身邊友人低聲交談。演出結束後,她拉著小演員的手,詢問布袋木偶的操作方法,稱讚大家的表演,鼓勵小演員們必須更加勤奮學習,更加努力表演。直到天色漸晚,她才與友人離去。

轉眼到了1949年5月,人民解放軍解放上海的外圍戰已經打響,兒童劇團迎接解放的熱情也不斷高漲。忍不住在自己居住的里弄棚戶教小夥伴扭秧歌,結果不慎被當局發現,向中國福利基金會提出了“警告”。宋慶齡得知情況後,立即指示劇團領導,今後一定要謹慎,特別囑咐要確保小演員的絕對安全。

同時,特意在老靶子路(今武進路)找到一幢空房子,安排劇團的小演員們白天隱蔽在那裡,排練迎接解放的節目,街頭劇《重逢》,以防不測。晚上分頭回到橫浜路橋劇團的地下室裡,掛上厚實的窗簾,用她派人送來的縫紉機和滾動油印機,趕製上街扭秧歌的服裝和紅旗,油印標語和宣傳品。

這時候,中共上海戲劇電影界地下黨領導派呂復前來兒童劇團聯繫,把虹口橫浜橋附近的文藝團體(中華劇藝社、上海實驗戲劇學校、育才學校)編成一個大組,以兒童劇團為聯絡點,共同開展迎接上海解放的工作。

就在兒童劇團一切準備工作都已就緒時,猛然發現鑼鼓隊的鼓實在太小,是《小馬戲班》一劇中用過的小扁鼓,無法敲出振奮人心的氣勢來!可是,當時局勢緊張,要弄一面大鼓十分不易。

那一天,宋慶齡的兒童劇團扭著秧歌歡迎解放軍

任德耀冒險從城隍廟買回的大鼓

於是任德耀就到城隍廟的一家樂器店,操著揚州方言對老闆說,家裡老人生病時向菩薩許過願,現在病癒必須還願,鼓要大,越大說明心越誠。老闆信以為真,帶他到倉庫裡物色了一面直徑一米多的大鼓。任德耀叫了一輛三輪車,趁著夜色運回了劇團。

不久,上海市區隱隱約約可以聽見沉悶的炮聲了。為了確保劇團所有成員的絕對安全,宋慶齡派人傳來指示:“劇團暫停一切活動!”根據宋慶齡的指示,劇團領導把大家分成兩路:家住蘇州河北岸的為一路,聯絡點就在兒童劇團本部。家住蘇州河南岸的為另一路,聯絡點為林森中路中國福利基金會辦公室。

1949年5月25日,張石流在林森中路的基金會辦公室向橫浜橋的兒童劇團本部報告瞭解放軍解放了蘇州河南岸的喜訊。第二天,5月26日,蘇州河北岸也獲得解放。劇團全體人員從蘇州河兩岸團聚在一起,進行迎接上海解放節目的最後合練。

5月27日清晨,宋慶齡派了一輛大卡車來到劇團,把演員們接到位於安福路的上海影劇界集合點,在團長張石流、任德耀帶領下,走上街頭,歡慶上海解放。

兒童劇團的34名少男少女,邊遊行,邊唱歌,扭秧歌、打蓮香。在大遊行的過程中,選擇在南京路、林森中路、南市、四川北路等12個點,稍作停頓,集中表演幾個事先準備的節目片段。張石流振臂呼喊口號,任德耀擂響大鼓,這支由孩子組成的表演隊格外可愛,也最引人注目。市民們擠滿街頭,駐足觀看,為宋慶齡的兒童劇團的精彩表演鼓掌喝彩。

那一天,宋慶齡的兒童劇團扭著秧歌歡迎解放軍

解放初期,

宋慶齡和兒童劇團的孩子們在草坪上促膝談心

多年之後,時任上海軍管會文藝處長的於伶回憶說,“我隨軍進入上海,看到的第一支歡迎隊伍就是孫夫人的秧歌隊”。

雜誌編輯:李紅

新媒體編輯:祕薇

排版:袁穎、丁怡雋

本刊稿件均為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檔案春秋”微信號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部分未署名圖片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

因客觀原因,如存在使用不當情況

請相關權利人與我們聯繫以協商相關事宜

聚焦城市記憶、留存城市發展、傳承城市歷史。我們架起檔案為民服務的橋樑,講述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滋養下生生不息的上海故事。這裡是上海市檔案局(館)政務微信平臺。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檔案春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