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0年5月,在香港九龍皇后大道上,一家中醫門診部內設起了靈堂。此後幾日,前來弔唁的人士絡繹不絕,以致港英政府專門派出20餘名警察維持秩序。出殯當天,著素衣送別者達萬人,轟動整個香港。喪事舉辦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總理周恩來發來唁電。蔣介石、于右任等國民黨政要或發來唁電,或致送挽幛。人們不禁發出疑問:這到底是個擁有怎樣顯赫身份的人?而實際上,這位逝者並不是什麼達官顯貴,只是一位普通的老中醫。他,就是“金陵四大名醫”之一的張簡齋。

"

1950年5月,在香港九龍皇后大道上,一家中醫門診部內設起了靈堂。此後幾日,前來弔唁的人士絡繹不絕,以致港英政府專門派出20餘名警察維持秩序。出殯當天,著素衣送別者達萬人,轟動整個香港。喪事舉辦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總理周恩來發來唁電。蔣介石、于右任等國民黨政要或發來唁電,或致送挽幛。人們不禁發出疑問:這到底是個擁有怎樣顯赫身份的人?而實際上,這位逝者並不是什麼達官顯貴,只是一位普通的老中醫。他,就是“金陵四大名醫”之一的張簡齋。

傳奇名醫張簡齋:曾用三劑中藥調好宋美齡胃病

◇防治瘟疫 一戰成名◇

張簡齋祖籍安徽桐城,1880年出生在南京聚寶門(今中華門)鞍轡坊,家中三代行醫。張簡齋自幼右腳微跛、其貌不揚,但天資聰慧、勤奮好學,從小就閱讀大量典籍,積累了相當的古文功底。在此基礎上,又閱讀《傷寒論》《神農百草經》等中醫名著。同時,又隨父親行醫,吸收家學傳統。因此,張簡齋年紀輕輕便能將各家醫派所長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特點。但是,此時的南京中醫界高手如林,以“三卿一石”為代表的前輩名家正處於事業鼎盛期。張簡齋一直無法出人頭地。直到45歲那年, 一個機會讓他脫穎而出、一戰成名。

1925年春夏之交,南京地區瘟疫流行,每日死亡過百人。鼓樓醫院的幾位西醫應邀參與防治,上海、蘇州等地也有幾位美國醫生前來助陣,但效果均不佳。當時在南京主政的北洋軍閥孫傳芳不知所措,只有下令通過發放救濟金安定人心,同時組織醫護人員進行環境消毒。

當時,南京的幾位名中醫也參加防治工作。根據慣常的經驗,他們都採用清涼方劑應對,但也未奏效,疫情日益嚴峻。張簡齋自告奮勇,加入防治工作。他另闢蹊徑,採用辛溫宣發的小柴胡配成湯劑,病人服下後療效顯著。社會各界人士大為震動,對張簡齋刮目相看。不久,各界緊急籌措資金,購買大量原材料,並統一由張簡齋監督,熬製湯劑。泰和生號等10餘家中藥店加班加點,配製湯劑。經過一個多月的奮戰,疫情終於得到有效控制,大批市民恢復健康。

◇施診治病 譽傳四方◇

此後不久,張簡齋迎來了更大的發展機會。1927年,國民黨政府定都南京,城內人口激增,求醫問診的需求量巨大。尤其是達官貴人們紛紛遷來居住,有的也成為張簡齋的常客,並因此使他的名聲廣為傳播。如1933年4月,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邀請張簡齋診治。張簡齋搭脈後開出方子,林森服了兩劑便痊癒。林森隨後手書“當代醫宗”四字相贈。宋美齡、孔祥熙、陳果夫、陳立夫、程潛等國民黨要人也都曾請他診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張簡齋為宋美齡治療胃病的故事。宋美齡早年在美國讀書時就得了胃病,因為保養得好,多年未發作。但隨著抗戰的爆發,宋美齡在戰爭環境下難免緊張,結果在1941年夏天舊病復發。這次復發來勢洶洶,所有醫官用盡一切方法,都不見起色。蔣介石又命人將社會上所有著名的西醫都請來,病情依然沒有好轉。此時,有人提議不妨試試中醫。宋美齡自幼生活西化,從未接觸過中醫。雖然心中將信將疑,但也只有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同意試試。恰好蔣介石身邊一位侍從的家眷剛剛被張簡齋治癒,這位侍從便推薦了張簡齋。在官員的陪同下,張簡齋來到宋美齡的住處。經過一番望聞問切,發現宋的胃病比較罕見,並不像一般胃病那樣疼痛難忍,而是無法進食,並伴有咳嗽,偶爾在痰中還有膿血。他據此斷定宋美齡得的是胃癱,一旦成膿將更難醫治。於是,張簡齋便開出桃仁、薏米、冬瓜仁等材料,製成“千金葦莖湯”。宋美齡喝了三劑後,咳嗽與痰中的膿血便不見了。張簡齋再以薏仁、丹皮、甘草等開出一副方子,宋美齡又喝了幾劑後,便逐漸痊癒了。此後,直到她在2003年以105歲高齡去世,胃病都未再發作。

隨著名氣的增加,張簡齋的業務也更加繁忙,但他還同時堅持為普通民眾施診。即使有事需外出,張簡齋也叮囑助手,如遇貧苦老弱者上門,務必接診,且儘量少收甚至不收診費。而他的診費也往往只有別家的一半,對家境特別貧寒者則免費診治並送藥。在為達官貴人診病時,患者往往車接車送。但如果同時有平民百姓邀請,張簡齋在路過患者住處時,必定要求停車診治。由於名聲在外,每日接診一二百人已是“家常便飯”。而為了儘可能解決更多病人的痛苦,他常常中午開診,直到半夜才休息。在診病時,則坐於一書案前,書案左右坐兩位病人,書案對面坐兩名學生負責寫處方。據傳,其常常左右兩手同時為兩位病人搭脈,再向兩名學生口述處方,甚至最快時可同時為4人診治,即左右兩手搭脈,口述前兩位病人的處方,且手到病知、藥到病除,這讓他的名聲越來越大。

◇發展中醫 平淡為人◇

1929年2月,社會上出現一場“去中醫化”運動,國民政府第一次中央衛生委員會會議通過廢止中醫的提案。張簡齋與張棟樑、隨翰英等南京當地的名中醫積極奔走,聯絡上海、北平等地同行進行遊行抗議。同時,又利用自己與政界的特殊關係,向于右任、張繼等人求助,最終迫使政府收回決定,使中醫得以存活。事件過後,國民政府於1931年3月17日成立中央國醫館這一半官方機構,以安撫業界情緒。張簡齋積極參與國醫館的籌建,並在1935年當選第二屆理事,同時還擔任南京中醫師公會理事長等職。由於擔心中醫後繼無人,他在此期間利用職務便利及自身影響力,積極開展中醫教育,培育新人。當時受政策限制,中醫學校必須一律改名“傳習所”,且政府也不創辦公立的中醫學校。張簡齋等人在無款、無地、無教材的條件下創辦國醫傳習所。張簡齋牽頭組織編寫教材,總計15本,不但令教學質量得到保證,也及時總結了寶貴的行業經驗。所有課程均由名家親自面授,張簡齋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講授“時症”課。抗戰爆發後,傳習所毀於戰火。但張簡齋卻矢志不渝,抗戰一勝利便積極籌備恢復傳習所。在他的努力下,傳習所培養出青年中醫百餘人,為中醫發展提供了大量後備力量。

"

1950年5月,在香港九龍皇后大道上,一家中醫門診部內設起了靈堂。此後幾日,前來弔唁的人士絡繹不絕,以致港英政府專門派出20餘名警察維持秩序。出殯當天,著素衣送別者達萬人,轟動整個香港。喪事舉辦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總理周恩來發來唁電。蔣介石、于右任等國民黨政要或發來唁電,或致送挽幛。人們不禁發出疑問:這到底是個擁有怎樣顯赫身份的人?而實際上,這位逝者並不是什麼達官顯貴,只是一位普通的老中醫。他,就是“金陵四大名醫”之一的張簡齋。

傳奇名醫張簡齋:曾用三劑中藥調好宋美齡胃病

◇防治瘟疫 一戰成名◇

張簡齋祖籍安徽桐城,1880年出生在南京聚寶門(今中華門)鞍轡坊,家中三代行醫。張簡齋自幼右腳微跛、其貌不揚,但天資聰慧、勤奮好學,從小就閱讀大量典籍,積累了相當的古文功底。在此基礎上,又閱讀《傷寒論》《神農百草經》等中醫名著。同時,又隨父親行醫,吸收家學傳統。因此,張簡齋年紀輕輕便能將各家醫派所長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特點。但是,此時的南京中醫界高手如林,以“三卿一石”為代表的前輩名家正處於事業鼎盛期。張簡齋一直無法出人頭地。直到45歲那年, 一個機會讓他脫穎而出、一戰成名。

1925年春夏之交,南京地區瘟疫流行,每日死亡過百人。鼓樓醫院的幾位西醫應邀參與防治,上海、蘇州等地也有幾位美國醫生前來助陣,但效果均不佳。當時在南京主政的北洋軍閥孫傳芳不知所措,只有下令通過發放救濟金安定人心,同時組織醫護人員進行環境消毒。

當時,南京的幾位名中醫也參加防治工作。根據慣常的經驗,他們都採用清涼方劑應對,但也未奏效,疫情日益嚴峻。張簡齋自告奮勇,加入防治工作。他另闢蹊徑,採用辛溫宣發的小柴胡配成湯劑,病人服下後療效顯著。社會各界人士大為震動,對張簡齋刮目相看。不久,各界緊急籌措資金,購買大量原材料,並統一由張簡齋監督,熬製湯劑。泰和生號等10餘家中藥店加班加點,配製湯劑。經過一個多月的奮戰,疫情終於得到有效控制,大批市民恢復健康。

◇施診治病 譽傳四方◇

此後不久,張簡齋迎來了更大的發展機會。1927年,國民黨政府定都南京,城內人口激增,求醫問診的需求量巨大。尤其是達官貴人們紛紛遷來居住,有的也成為張簡齋的常客,並因此使他的名聲廣為傳播。如1933年4月,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邀請張簡齋診治。張簡齋搭脈後開出方子,林森服了兩劑便痊癒。林森隨後手書“當代醫宗”四字相贈。宋美齡、孔祥熙、陳果夫、陳立夫、程潛等國民黨要人也都曾請他診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張簡齋為宋美齡治療胃病的故事。宋美齡早年在美國讀書時就得了胃病,因為保養得好,多年未發作。但隨著抗戰的爆發,宋美齡在戰爭環境下難免緊張,結果在1941年夏天舊病復發。這次復發來勢洶洶,所有醫官用盡一切方法,都不見起色。蔣介石又命人將社會上所有著名的西醫都請來,病情依然沒有好轉。此時,有人提議不妨試試中醫。宋美齡自幼生活西化,從未接觸過中醫。雖然心中將信將疑,但也只有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同意試試。恰好蔣介石身邊一位侍從的家眷剛剛被張簡齋治癒,這位侍從便推薦了張簡齋。在官員的陪同下,張簡齋來到宋美齡的住處。經過一番望聞問切,發現宋的胃病比較罕見,並不像一般胃病那樣疼痛難忍,而是無法進食,並伴有咳嗽,偶爾在痰中還有膿血。他據此斷定宋美齡得的是胃癱,一旦成膿將更難醫治。於是,張簡齋便開出桃仁、薏米、冬瓜仁等材料,製成“千金葦莖湯”。宋美齡喝了三劑後,咳嗽與痰中的膿血便不見了。張簡齋再以薏仁、丹皮、甘草等開出一副方子,宋美齡又喝了幾劑後,便逐漸痊癒了。此後,直到她在2003年以105歲高齡去世,胃病都未再發作。

隨著名氣的增加,張簡齋的業務也更加繁忙,但他還同時堅持為普通民眾施診。即使有事需外出,張簡齋也叮囑助手,如遇貧苦老弱者上門,務必接診,且儘量少收甚至不收診費。而他的診費也往往只有別家的一半,對家境特別貧寒者則免費診治並送藥。在為達官貴人診病時,患者往往車接車送。但如果同時有平民百姓邀請,張簡齋在路過患者住處時,必定要求停車診治。由於名聲在外,每日接診一二百人已是“家常便飯”。而為了儘可能解決更多病人的痛苦,他常常中午開診,直到半夜才休息。在診病時,則坐於一書案前,書案左右坐兩位病人,書案對面坐兩名學生負責寫處方。據傳,其常常左右兩手同時為兩位病人搭脈,再向兩名學生口述處方,甚至最快時可同時為4人診治,即左右兩手搭脈,口述前兩位病人的處方,且手到病知、藥到病除,這讓他的名聲越來越大。

◇發展中醫 平淡為人◇

1929年2月,社會上出現一場“去中醫化”運動,國民政府第一次中央衛生委員會會議通過廢止中醫的提案。張簡齋與張棟樑、隨翰英等南京當地的名中醫積極奔走,聯絡上海、北平等地同行進行遊行抗議。同時,又利用自己與政界的特殊關係,向于右任、張繼等人求助,最終迫使政府收回決定,使中醫得以存活。事件過後,國民政府於1931年3月17日成立中央國醫館這一半官方機構,以安撫業界情緒。張簡齋積極參與國醫館的籌建,並在1935年當選第二屆理事,同時還擔任南京中醫師公會理事長等職。由於擔心中醫後繼無人,他在此期間利用職務便利及自身影響力,積極開展中醫教育,培育新人。當時受政策限制,中醫學校必須一律改名“傳習所”,且政府也不創辦公立的中醫學校。張簡齋等人在無款、無地、無教材的條件下創辦國醫傳習所。張簡齋牽頭組織編寫教材,總計15本,不但令教學質量得到保證,也及時總結了寶貴的行業經驗。所有課程均由名家親自面授,張簡齋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講授“時症”課。抗戰爆發後,傳習所毀於戰火。但張簡齋卻矢志不渝,抗戰一勝利便積極籌備恢復傳習所。在他的努力下,傳習所培養出青年中醫百餘人,為中醫發展提供了大量後備力量。

傳奇名醫張簡齋:曾用三劑中藥調好宋美齡胃病

雖然名聲如此之大,但張簡齋卻堅持平淡、低調的做人原則。1948年,國民政府曾經想授予他“國大代表”“立法委員”等職,被他拒絕。抗戰勝利後,國共兩黨在南京談判,張簡齋曾為董必武治療老年哮喘。1947年冬,周恩來從南京撤回延安時,還特地到張簡齋寓所道別,感謝他的無私幫助。(顧亞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