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

今天是教師節,是我們在忙碌生活中停下來考慮教育意義的一天。老師的偉大之處,不僅在於教書,更重要的在於育人。

那些年,他們曾在講臺上痛斥:你們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轉過身卻辛勤耕耘,關心你的成績的波動,情緒的變化。

那些他們說過的話,當時你並不在意,卻在過後很多年的某一天,突然在耳邊響起,感慨萬分:原來老師說得對。他們一句鼓勵的話、一個讚許的笑,讓我們至今都覺得心頭一熱,也許我們的命運就在那個時刻被悄悄改變了。

成堆的課本,繁雜的學業,曾壓得我們喘不過氣。卻在離開校園的十多年後,感懷想念老師們的諄諄教誨,和那時努力奮鬥的自己。

"

今天是教師節,是我們在忙碌生活中停下來考慮教育意義的一天。老師的偉大之處,不僅在於教書,更重要的在於育人。

那些年,他們曾在講臺上痛斥:你們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轉過身卻辛勤耕耘,關心你的成績的波動,情緒的變化。

那些他們說過的話,當時你並不在意,卻在過後很多年的某一天,突然在耳邊響起,感慨萬分:原來老師說得對。他們一句鼓勵的話、一個讚許的笑,讓我們至今都覺得心頭一熱,也許我們的命運就在那個時刻被悄悄改變了。

成堆的課本,繁雜的學業,曾壓得我們喘不過氣。卻在離開校園的十多年後,感懷想念老師們的諄諄教誨,和那時努力奮鬥的自己。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01 感謝船長的領航,讓我勇敢征服星辰和大海

我步入叢林,

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

以免當我生命終結時,

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這是美國作家梭羅在《瓦爾登湖》中的詩句,也是電影《死亡詩社》(又譯為《春風化雨》)的開篇之辭。提起教育的力量和老師的魅力時,常常繞不開這部經典之作。

《死亡詩社》曾獲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愷撒獎最佳外語片等十幾項大獎,電影講述了一位老師鼓勵學生們挑戰既定規則、勇於追求內心夢想的故事。

"

今天是教師節,是我們在忙碌生活中停下來考慮教育意義的一天。老師的偉大之處,不僅在於教書,更重要的在於育人。

那些年,他們曾在講臺上痛斥:你們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轉過身卻辛勤耕耘,關心你的成績的波動,情緒的變化。

那些他們說過的話,當時你並不在意,卻在過後很多年的某一天,突然在耳邊響起,感慨萬分:原來老師說得對。他們一句鼓勵的話、一個讚許的笑,讓我們至今都覺得心頭一熱,也許我們的命運就在那個時刻被悄悄改變了。

成堆的課本,繁雜的學業,曾壓得我們喘不過氣。卻在離開校園的十多年後,感懷想念老師們的諄諄教誨,和那時努力奮鬥的自己。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01 感謝船長的領航,讓我勇敢征服星辰和大海

我步入叢林,

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

以免當我生命終結時,

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這是美國作家梭羅在《瓦爾登湖》中的詩句,也是電影《死亡詩社》(又譯為《春風化雨》)的開篇之辭。提起教育的力量和老師的魅力時,常常繞不開這部經典之作。

《死亡詩社》曾獲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愷撒獎最佳外語片等十幾項大獎,電影講述了一位老師鼓勵學生們挑戰既定規則、勇於追求內心夢想的故事。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的一所私立高中威爾頓學院,這所學校以沉穩凝重的教學風格和較高的升學率聞名,開場即是學校新學期的開學典禮,氛圍肅穆而壓抑。

學生們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也許原本他們會在被安排好的一生中平庸而混沌地度過。文學老師約翰·基汀的到來,如同一陣春風,與傳統名校的嚴肅刻板格格不入。

"

今天是教師節,是我們在忙碌生活中停下來考慮教育意義的一天。老師的偉大之處,不僅在於教書,更重要的在於育人。

那些年,他們曾在講臺上痛斥:你們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轉過身卻辛勤耕耘,關心你的成績的波動,情緒的變化。

那些他們說過的話,當時你並不在意,卻在過後很多年的某一天,突然在耳邊響起,感慨萬分:原來老師說得對。他們一句鼓勵的話、一個讚許的笑,讓我們至今都覺得心頭一熱,也許我們的命運就在那個時刻被悄悄改變了。

成堆的課本,繁雜的學業,曾壓得我們喘不過氣。卻在離開校園的十多年後,感懷想念老師們的諄諄教誨,和那時努力奮鬥的自己。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01 感謝船長的領航,讓我勇敢征服星辰和大海

我步入叢林,

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

以免當我生命終結時,

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這是美國作家梭羅在《瓦爾登湖》中的詩句,也是電影《死亡詩社》(又譯為《春風化雨》)的開篇之辭。提起教育的力量和老師的魅力時,常常繞不開這部經典之作。

《死亡詩社》曾獲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愷撒獎最佳外語片等十幾項大獎,電影講述了一位老師鼓勵學生們挑戰既定規則、勇於追求內心夢想的故事。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的一所私立高中威爾頓學院,這所學校以沉穩凝重的教學風格和較高的升學率聞名,開場即是學校新學期的開學典禮,氛圍肅穆而壓抑。

學生們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也許原本他們會在被安排好的一生中平庸而混沌地度過。文學老師約翰·基汀的到來,如同一陣春風,與傳統名校的嚴肅刻板格格不入。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他帶學生們在校史樓聆聽死亡的聲音,反思生的意義 ;

他讓學生們撕掉書頁,聆聽詩歌真正的美妙;

他讓學生們在綠茵場上高聲宣讀自己的理想;

他鼓勵學生們站到課桌上,用一種全新的視角看世界;

他教導學生們珍惜青春年華,要“抓住光陰”,去汲取生命的精華;

他激勵學生們擺脫習慣與性格的束縛,喚醒每個人心中創作的激情和成功的慾望。

基汀老師彷彿攪起了一潭死水,原本沉寂陰鬱的學生們漸漸對他·的教育理念產生強烈的共鳴,校園裡開始有了青春的熱血和有意義的奮鬥。他們開始學會思考和勇敢追問人生的意義,他們成立詩社,在山洞裡擊節而歌。基汀老師的教育宛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留在每個人心裡……

整個電影的前半段,氣氛都十分壓抑。到了後半段,學生尼爾的自殺被校方歸結為“基汀先生濫用其教師職務”,基汀不得不離開學校之時,學生託德勇敢地站上課桌,學生們也一個一個站上課桌,高聲吶喊基汀老師曾教導過他們的詩句,屬於他們的暗號——船長!我的船長!壓抑許久的情緒,全部積蓄在結尾爆發。

"

今天是教師節,是我們在忙碌生活中停下來考慮教育意義的一天。老師的偉大之處,不僅在於教書,更重要的在於育人。

那些年,他們曾在講臺上痛斥:你們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轉過身卻辛勤耕耘,關心你的成績的波動,情緒的變化。

那些他們說過的話,當時你並不在意,卻在過後很多年的某一天,突然在耳邊響起,感慨萬分:原來老師說得對。他們一句鼓勵的話、一個讚許的笑,讓我們至今都覺得心頭一熱,也許我們的命運就在那個時刻被悄悄改變了。

成堆的課本,繁雜的學業,曾壓得我們喘不過氣。卻在離開校園的十多年後,感懷想念老師們的諄諄教誨,和那時努力奮鬥的自己。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01 感謝船長的領航,讓我勇敢征服星辰和大海

我步入叢林,

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

以免當我生命終結時,

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這是美國作家梭羅在《瓦爾登湖》中的詩句,也是電影《死亡詩社》(又譯為《春風化雨》)的開篇之辭。提起教育的力量和老師的魅力時,常常繞不開這部經典之作。

《死亡詩社》曾獲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愷撒獎最佳外語片等十幾項大獎,電影講述了一位老師鼓勵學生們挑戰既定規則、勇於追求內心夢想的故事。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的一所私立高中威爾頓學院,這所學校以沉穩凝重的教學風格和較高的升學率聞名,開場即是學校新學期的開學典禮,氛圍肅穆而壓抑。

學生們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也許原本他們會在被安排好的一生中平庸而混沌地度過。文學老師約翰·基汀的到來,如同一陣春風,與傳統名校的嚴肅刻板格格不入。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他帶學生們在校史樓聆聽死亡的聲音,反思生的意義 ;

他讓學生們撕掉書頁,聆聽詩歌真正的美妙;

他讓學生們在綠茵場上高聲宣讀自己的理想;

他鼓勵學生們站到課桌上,用一種全新的視角看世界;

他教導學生們珍惜青春年華,要“抓住光陰”,去汲取生命的精華;

他激勵學生們擺脫習慣與性格的束縛,喚醒每個人心中創作的激情和成功的慾望。

基汀老師彷彿攪起了一潭死水,原本沉寂陰鬱的學生們漸漸對他·的教育理念產生強烈的共鳴,校園裡開始有了青春的熱血和有意義的奮鬥。他們開始學會思考和勇敢追問人生的意義,他們成立詩社,在山洞裡擊節而歌。基汀老師的教育宛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留在每個人心裡……

整個電影的前半段,氣氛都十分壓抑。到了後半段,學生尼爾的自殺被校方歸結為“基汀先生濫用其教師職務”,基汀不得不離開學校之時,學生託德勇敢地站上課桌,學生們也一個一個站上課桌,高聲吶喊基汀老師曾教導過他們的詩句,屬於他們的暗號——船長!我的船長!壓抑許久的情緒,全部積蓄在結尾爆發。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至此,學生們獨立之思想、自由之靈魂宣告正式覺醒和強大。自此,無論外界如何變幻,這群學生胸中早已盛著星辰和大海——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而這,也是基汀老師克服各種阻力,不惜犧牲自己的前途,想要達到的效果。

02 讓我感謝你,從未放棄我

"

今天是教師節,是我們在忙碌生活中停下來考慮教育意義的一天。老師的偉大之處,不僅在於教書,更重要的在於育人。

那些年,他們曾在講臺上痛斥:你們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轉過身卻辛勤耕耘,關心你的成績的波動,情緒的變化。

那些他們說過的話,當時你並不在意,卻在過後很多年的某一天,突然在耳邊響起,感慨萬分:原來老師說得對。他們一句鼓勵的話、一個讚許的笑,讓我們至今都覺得心頭一熱,也許我們的命運就在那個時刻被悄悄改變了。

成堆的課本,繁雜的學業,曾壓得我們喘不過氣。卻在離開校園的十多年後,感懷想念老師們的諄諄教誨,和那時努力奮鬥的自己。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01 感謝船長的領航,讓我勇敢征服星辰和大海

我步入叢林,

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

以免當我生命終結時,

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這是美國作家梭羅在《瓦爾登湖》中的詩句,也是電影《死亡詩社》(又譯為《春風化雨》)的開篇之辭。提起教育的力量和老師的魅力時,常常繞不開這部經典之作。

《死亡詩社》曾獲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愷撒獎最佳外語片等十幾項大獎,電影講述了一位老師鼓勵學生們挑戰既定規則、勇於追求內心夢想的故事。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的一所私立高中威爾頓學院,這所學校以沉穩凝重的教學風格和較高的升學率聞名,開場即是學校新學期的開學典禮,氛圍肅穆而壓抑。

學生們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也許原本他們會在被安排好的一生中平庸而混沌地度過。文學老師約翰·基汀的到來,如同一陣春風,與傳統名校的嚴肅刻板格格不入。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他帶學生們在校史樓聆聽死亡的聲音,反思生的意義 ;

他讓學生們撕掉書頁,聆聽詩歌真正的美妙;

他讓學生們在綠茵場上高聲宣讀自己的理想;

他鼓勵學生們站到課桌上,用一種全新的視角看世界;

他教導學生們珍惜青春年華,要“抓住光陰”,去汲取生命的精華;

他激勵學生們擺脫習慣與性格的束縛,喚醒每個人心中創作的激情和成功的慾望。

基汀老師彷彿攪起了一潭死水,原本沉寂陰鬱的學生們漸漸對他·的教育理念產生強烈的共鳴,校園裡開始有了青春的熱血和有意義的奮鬥。他們開始學會思考和勇敢追問人生的意義,他們成立詩社,在山洞裡擊節而歌。基汀老師的教育宛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留在每個人心裡……

整個電影的前半段,氣氛都十分壓抑。到了後半段,學生尼爾的自殺被校方歸結為“基汀先生濫用其教師職務”,基汀不得不離開學校之時,學生託德勇敢地站上課桌,學生們也一個一個站上課桌,高聲吶喊基汀老師曾教導過他們的詩句,屬於他們的暗號——船長!我的船長!壓抑許久的情緒,全部積蓄在結尾爆發。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至此,學生們獨立之思想、自由之靈魂宣告正式覺醒和強大。自此,無論外界如何變幻,這群學生胸中早已盛著星辰和大海——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而這,也是基汀老師克服各種阻力,不惜犧牲自己的前途,想要達到的效果。

02 讓我感謝你,從未放棄我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電影《死亡詩社》於1989年在多倫多首映,到今年已經上映整整三十年。三十年間,它影響了一批又一批觀眾。我第一次看這部片子是上高中時,學校的傳統是給高一新生看《死亡詩社》,希望學生們在未來求學的日子裡能有思想的自由與成長。

我們的老師曾說,我們的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傳輸知識,更重要的是知識之外的見識、人格和生命的尊嚴與追求。正如愛因斯坦所言,“所謂教育,就是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正如影片中的基汀老師,用他潤物無聲的教育和熱情,帶領學生們感受詩歌的力量、生命的力量,在一所傳統守舊的學校中,他播撒了一粒種子,最終長出了豐茂的果實;他撕開裂縫,撒進了一縷光,被學生們折射出一道道充滿生命張力的彩虹。

在我的觀影體驗中,有另一位老師和基汀老師同樣令人感動。那就是《放牛班的春天》中那個矮矮胖胖,有點禿頂的馬修老師。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曾因溫暖而治癒了很多人。馬修是一名鄉村小學的音樂老師,這個叫做池塘之底的學校裡,都是問題孩子。而馬修老師卻用他的耐心和善良堅持打動了孩子們,用音樂給他們帶去了春天。是音樂,讓孩子們漸漸耐下了性子,天籟般的歌聲中,藏著他們對美好未來的渴望。

"

今天是教師節,是我們在忙碌生活中停下來考慮教育意義的一天。老師的偉大之處,不僅在於教書,更重要的在於育人。

那些年,他們曾在講臺上痛斥:你們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轉過身卻辛勤耕耘,關心你的成績的波動,情緒的變化。

那些他們說過的話,當時你並不在意,卻在過後很多年的某一天,突然在耳邊響起,感慨萬分:原來老師說得對。他們一句鼓勵的話、一個讚許的笑,讓我們至今都覺得心頭一熱,也許我們的命運就在那個時刻被悄悄改變了。

成堆的課本,繁雜的學業,曾壓得我們喘不過氣。卻在離開校園的十多年後,感懷想念老師們的諄諄教誨,和那時努力奮鬥的自己。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01 感謝船長的領航,讓我勇敢征服星辰和大海

我步入叢林,

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

以免當我生命終結時,

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這是美國作家梭羅在《瓦爾登湖》中的詩句,也是電影《死亡詩社》(又譯為《春風化雨》)的開篇之辭。提起教育的力量和老師的魅力時,常常繞不開這部經典之作。

《死亡詩社》曾獲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愷撒獎最佳外語片等十幾項大獎,電影講述了一位老師鼓勵學生們挑戰既定規則、勇於追求內心夢想的故事。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的一所私立高中威爾頓學院,這所學校以沉穩凝重的教學風格和較高的升學率聞名,開場即是學校新學期的開學典禮,氛圍肅穆而壓抑。

學生們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也許原本他們會在被安排好的一生中平庸而混沌地度過。文學老師約翰·基汀的到來,如同一陣春風,與傳統名校的嚴肅刻板格格不入。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他帶學生們在校史樓聆聽死亡的聲音,反思生的意義 ;

他讓學生們撕掉書頁,聆聽詩歌真正的美妙;

他讓學生們在綠茵場上高聲宣讀自己的理想;

他鼓勵學生們站到課桌上,用一種全新的視角看世界;

他教導學生們珍惜青春年華,要“抓住光陰”,去汲取生命的精華;

他激勵學生們擺脫習慣與性格的束縛,喚醒每個人心中創作的激情和成功的慾望。

基汀老師彷彿攪起了一潭死水,原本沉寂陰鬱的學生們漸漸對他·的教育理念產生強烈的共鳴,校園裡開始有了青春的熱血和有意義的奮鬥。他們開始學會思考和勇敢追問人生的意義,他們成立詩社,在山洞裡擊節而歌。基汀老師的教育宛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留在每個人心裡……

整個電影的前半段,氣氛都十分壓抑。到了後半段,學生尼爾的自殺被校方歸結為“基汀先生濫用其教師職務”,基汀不得不離開學校之時,學生託德勇敢地站上課桌,學生們也一個一個站上課桌,高聲吶喊基汀老師曾教導過他們的詩句,屬於他們的暗號——船長!我的船長!壓抑許久的情緒,全部積蓄在結尾爆發。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至此,學生們獨立之思想、自由之靈魂宣告正式覺醒和強大。自此,無論外界如何變幻,這群學生胸中早已盛著星辰和大海——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而這,也是基汀老師克服各種阻力,不惜犧牲自己的前途,想要達到的效果。

02 讓我感謝你,從未放棄我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電影《死亡詩社》於1989年在多倫多首映,到今年已經上映整整三十年。三十年間,它影響了一批又一批觀眾。我第一次看這部片子是上高中時,學校的傳統是給高一新生看《死亡詩社》,希望學生們在未來求學的日子裡能有思想的自由與成長。

我們的老師曾說,我們的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傳輸知識,更重要的是知識之外的見識、人格和生命的尊嚴與追求。正如愛因斯坦所言,“所謂教育,就是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正如影片中的基汀老師,用他潤物無聲的教育和熱情,帶領學生們感受詩歌的力量、生命的力量,在一所傳統守舊的學校中,他播撒了一粒種子,最終長出了豐茂的果實;他撕開裂縫,撒進了一縷光,被學生們折射出一道道充滿生命張力的彩虹。

在我的觀影體驗中,有另一位老師和基汀老師同樣令人感動。那就是《放牛班的春天》中那個矮矮胖胖,有點禿頂的馬修老師。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曾因溫暖而治癒了很多人。馬修是一名鄉村小學的音樂老師,這個叫做池塘之底的學校裡,都是問題孩子。而馬修老師卻用他的耐心和善良堅持打動了孩子們,用音樂給他們帶去了春天。是音樂,讓孩子們漸漸耐下了性子,天籟般的歌聲中,藏著他們對美好未來的渴望。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馬修老師從不給孩子們貼標籤,讓每一個學生都被溫柔以待。他相信音樂的力量,也看的見孩子們潛在的才華,並且懂得去激發他們的潛能。那些曾經只會惡作劇的孩子,長大後,有的成為了前途無量的音樂劇,有的治癒了童年的傷痛,成為懂得感恩的人。

電影最讓人感動的地方是馬修老師被開除時,一個人落寞地從小門走出。孩子們不能來給他送行,卻從教室窗口扔下了漫天的紙片和紙飛機,上面寫滿了音符和告別語。馬修老師抬頭看,窗口是學生們揮舞的手,他們還唱起了響亮而動人的合唱,用自己的方式為馬修老師的送行。

"

今天是教師節,是我們在忙碌生活中停下來考慮教育意義的一天。老師的偉大之處,不僅在於教書,更重要的在於育人。

那些年,他們曾在講臺上痛斥:你們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轉過身卻辛勤耕耘,關心你的成績的波動,情緒的變化。

那些他們說過的話,當時你並不在意,卻在過後很多年的某一天,突然在耳邊響起,感慨萬分:原來老師說得對。他們一句鼓勵的話、一個讚許的笑,讓我們至今都覺得心頭一熱,也許我們的命運就在那個時刻被悄悄改變了。

成堆的課本,繁雜的學業,曾壓得我們喘不過氣。卻在離開校園的十多年後,感懷想念老師們的諄諄教誨,和那時努力奮鬥的自己。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01 感謝船長的領航,讓我勇敢征服星辰和大海

我步入叢林,

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

以免當我生命終結時,

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這是美國作家梭羅在《瓦爾登湖》中的詩句,也是電影《死亡詩社》(又譯為《春風化雨》)的開篇之辭。提起教育的力量和老師的魅力時,常常繞不開這部經典之作。

《死亡詩社》曾獲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愷撒獎最佳外語片等十幾項大獎,電影講述了一位老師鼓勵學生們挑戰既定規則、勇於追求內心夢想的故事。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的一所私立高中威爾頓學院,這所學校以沉穩凝重的教學風格和較高的升學率聞名,開場即是學校新學期的開學典禮,氛圍肅穆而壓抑。

學生們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也許原本他們會在被安排好的一生中平庸而混沌地度過。文學老師約翰·基汀的到來,如同一陣春風,與傳統名校的嚴肅刻板格格不入。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他帶學生們在校史樓聆聽死亡的聲音,反思生的意義 ;

他讓學生們撕掉書頁,聆聽詩歌真正的美妙;

他讓學生們在綠茵場上高聲宣讀自己的理想;

他鼓勵學生們站到課桌上,用一種全新的視角看世界;

他教導學生們珍惜青春年華,要“抓住光陰”,去汲取生命的精華;

他激勵學生們擺脫習慣與性格的束縛,喚醒每個人心中創作的激情和成功的慾望。

基汀老師彷彿攪起了一潭死水,原本沉寂陰鬱的學生們漸漸對他·的教育理念產生強烈的共鳴,校園裡開始有了青春的熱血和有意義的奮鬥。他們開始學會思考和勇敢追問人生的意義,他們成立詩社,在山洞裡擊節而歌。基汀老師的教育宛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留在每個人心裡……

整個電影的前半段,氣氛都十分壓抑。到了後半段,學生尼爾的自殺被校方歸結為“基汀先生濫用其教師職務”,基汀不得不離開學校之時,學生託德勇敢地站上課桌,學生們也一個一個站上課桌,高聲吶喊基汀老師曾教導過他們的詩句,屬於他們的暗號——船長!我的船長!壓抑許久的情緒,全部積蓄在結尾爆發。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至此,學生們獨立之思想、自由之靈魂宣告正式覺醒和強大。自此,無論外界如何變幻,這群學生胸中早已盛著星辰和大海——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而這,也是基汀老師克服各種阻力,不惜犧牲自己的前途,想要達到的效果。

02 讓我感謝你,從未放棄我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電影《死亡詩社》於1989年在多倫多首映,到今年已經上映整整三十年。三十年間,它影響了一批又一批觀眾。我第一次看這部片子是上高中時,學校的傳統是給高一新生看《死亡詩社》,希望學生們在未來求學的日子裡能有思想的自由與成長。

我們的老師曾說,我們的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傳輸知識,更重要的是知識之外的見識、人格和生命的尊嚴與追求。正如愛因斯坦所言,“所謂教育,就是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正如影片中的基汀老師,用他潤物無聲的教育和熱情,帶領學生們感受詩歌的力量、生命的力量,在一所傳統守舊的學校中,他播撒了一粒種子,最終長出了豐茂的果實;他撕開裂縫,撒進了一縷光,被學生們折射出一道道充滿生命張力的彩虹。

在我的觀影體驗中,有另一位老師和基汀老師同樣令人感動。那就是《放牛班的春天》中那個矮矮胖胖,有點禿頂的馬修老師。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曾因溫暖而治癒了很多人。馬修是一名鄉村小學的音樂老師,這個叫做池塘之底的學校裡,都是問題孩子。而馬修老師卻用他的耐心和善良堅持打動了孩子們,用音樂給他們帶去了春天。是音樂,讓孩子們漸漸耐下了性子,天籟般的歌聲中,藏著他們對美好未來的渴望。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馬修老師從不給孩子們貼標籤,讓每一個學生都被溫柔以待。他相信音樂的力量,也看的見孩子們潛在的才華,並且懂得去激發他們的潛能。那些曾經只會惡作劇的孩子,長大後,有的成為了前途無量的音樂劇,有的治癒了童年的傷痛,成為懂得感恩的人。

電影最讓人感動的地方是馬修老師被開除時,一個人落寞地從小門走出。孩子們不能來給他送行,卻從教室窗口扔下了漫天的紙片和紙飛機,上面寫滿了音符和告別語。馬修老師抬頭看,窗口是學生們揮舞的手,他們還唱起了響亮而動人的合唱,用自己的方式為馬修老師的送行。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用尊重消除敵意,用讚美啟發自信,讓孩子們開啟生命中的春天。這就是教育的偉大之處,也是老師的偉大之處。

德國教育家雅斯貝斯在《什麼是教育》中這樣寫道:“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好的老師,會讓我們看到理想的光。

"

今天是教師節,是我們在忙碌生活中停下來考慮教育意義的一天。老師的偉大之處,不僅在於教書,更重要的在於育人。

那些年,他們曾在講臺上痛斥:你們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轉過身卻辛勤耕耘,關心你的成績的波動,情緒的變化。

那些他們說過的話,當時你並不在意,卻在過後很多年的某一天,突然在耳邊響起,感慨萬分:原來老師說得對。他們一句鼓勵的話、一個讚許的笑,讓我們至今都覺得心頭一熱,也許我們的命運就在那個時刻被悄悄改變了。

成堆的課本,繁雜的學業,曾壓得我們喘不過氣。卻在離開校園的十多年後,感懷想念老師們的諄諄教誨,和那時努力奮鬥的自己。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01 感謝船長的領航,讓我勇敢征服星辰和大海

我步入叢林,

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

以免當我生命終結時,

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這是美國作家梭羅在《瓦爾登湖》中的詩句,也是電影《死亡詩社》(又譯為《春風化雨》)的開篇之辭。提起教育的力量和老師的魅力時,常常繞不開這部經典之作。

《死亡詩社》曾獲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愷撒獎最佳外語片等十幾項大獎,電影講述了一位老師鼓勵學生們挑戰既定規則、勇於追求內心夢想的故事。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的一所私立高中威爾頓學院,這所學校以沉穩凝重的教學風格和較高的升學率聞名,開場即是學校新學期的開學典禮,氛圍肅穆而壓抑。

學生們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也許原本他們會在被安排好的一生中平庸而混沌地度過。文學老師約翰·基汀的到來,如同一陣春風,與傳統名校的嚴肅刻板格格不入。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他帶學生們在校史樓聆聽死亡的聲音,反思生的意義 ;

他讓學生們撕掉書頁,聆聽詩歌真正的美妙;

他讓學生們在綠茵場上高聲宣讀自己的理想;

他鼓勵學生們站到課桌上,用一種全新的視角看世界;

他教導學生們珍惜青春年華,要“抓住光陰”,去汲取生命的精華;

他激勵學生們擺脫習慣與性格的束縛,喚醒每個人心中創作的激情和成功的慾望。

基汀老師彷彿攪起了一潭死水,原本沉寂陰鬱的學生們漸漸對他·的教育理念產生強烈的共鳴,校園裡開始有了青春的熱血和有意義的奮鬥。他們開始學會思考和勇敢追問人生的意義,他們成立詩社,在山洞裡擊節而歌。基汀老師的教育宛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留在每個人心裡……

整個電影的前半段,氣氛都十分壓抑。到了後半段,學生尼爾的自殺被校方歸結為“基汀先生濫用其教師職務”,基汀不得不離開學校之時,學生託德勇敢地站上課桌,學生們也一個一個站上課桌,高聲吶喊基汀老師曾教導過他們的詩句,屬於他們的暗號——船長!我的船長!壓抑許久的情緒,全部積蓄在結尾爆發。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至此,學生們獨立之思想、自由之靈魂宣告正式覺醒和強大。自此,無論外界如何變幻,這群學生胸中早已盛著星辰和大海——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而這,也是基汀老師克服各種阻力,不惜犧牲自己的前途,想要達到的效果。

02 讓我感謝你,從未放棄我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電影《死亡詩社》於1989年在多倫多首映,到今年已經上映整整三十年。三十年間,它影響了一批又一批觀眾。我第一次看這部片子是上高中時,學校的傳統是給高一新生看《死亡詩社》,希望學生們在未來求學的日子裡能有思想的自由與成長。

我們的老師曾說,我們的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傳輸知識,更重要的是知識之外的見識、人格和生命的尊嚴與追求。正如愛因斯坦所言,“所謂教育,就是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正如影片中的基汀老師,用他潤物無聲的教育和熱情,帶領學生們感受詩歌的力量、生命的力量,在一所傳統守舊的學校中,他播撒了一粒種子,最終長出了豐茂的果實;他撕開裂縫,撒進了一縷光,被學生們折射出一道道充滿生命張力的彩虹。

在我的觀影體驗中,有另一位老師和基汀老師同樣令人感動。那就是《放牛班的春天》中那個矮矮胖胖,有點禿頂的馬修老師。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曾因溫暖而治癒了很多人。馬修是一名鄉村小學的音樂老師,這個叫做池塘之底的學校裡,都是問題孩子。而馬修老師卻用他的耐心和善良堅持打動了孩子們,用音樂給他們帶去了春天。是音樂,讓孩子們漸漸耐下了性子,天籟般的歌聲中,藏著他們對美好未來的渴望。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馬修老師從不給孩子們貼標籤,讓每一個學生都被溫柔以待。他相信音樂的力量,也看的見孩子們潛在的才華,並且懂得去激發他們的潛能。那些曾經只會惡作劇的孩子,長大後,有的成為了前途無量的音樂劇,有的治癒了童年的傷痛,成為懂得感恩的人。

電影最讓人感動的地方是馬修老師被開除時,一個人落寞地從小門走出。孩子們不能來給他送行,卻從教室窗口扔下了漫天的紙片和紙飛機,上面寫滿了音符和告別語。馬修老師抬頭看,窗口是學生們揮舞的手,他們還唱起了響亮而動人的合唱,用自己的方式為馬修老師的送行。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用尊重消除敵意,用讚美啟發自信,讓孩子們開啟生命中的春天。這就是教育的偉大之處,也是老師的偉大之處。

德國教育家雅斯貝斯在《什麼是教育》中這樣寫道:“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好的老師,會讓我們看到理想的光。

那是春風化雨的力量|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03 感念師恩,鋪就生命的絢爛底色

1957年,法國作家阿爾貝•加繆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立刻寫信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他在非洲阿爾及爾的小學老師路易•傑爾曼先生。

除了母親,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您。如果沒有您向我這個窮孩子伸出熱情的手,沒有您的教導和您的榜樣,如今這一切都不可能發生。

這是教育的暖流滋潤過的心靈,無論我們走得有多遠,總會將成就的萌芽回溯到一位位平凡的老師身上。

《麥田裡的守望者》中,我們學會了一種狀態,那就是:守望。教育的尺度,也在於此。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守望。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你遇到的老師可以有多好”。網友們溫暖地回憶了學生生涯裡的一個個平凡又偉大的老師。在豆瓣話題“影響一生的老師”中,也有許多真實動人的故事。好老師就在我們身邊,守望著我們的成長。

《禮記》中講:“經師易得,人師難求。”經師,是教各種各樣知識學問的;人師是用自己的行為、品行、言語影響學生,有道德、有品性,一輩子給孩子們效法。能用專業的知識傳授他人並不難;而能以其淵博的學識,高尚的人格教學生如何做人就不那麼容易了。

《圓桌派》中曾說,“人在學校裡是不可能學到真經,你還就得是跟著師父我走遍天下,一路上跟我學待人處世,你學的不光是這門才藝,學的是一個綜合性,似乎是一種人格。”老師,是在教你技藝和專業知識的同時,同時影響你的人格與價值觀的存在。

今年6月,高考剛結束,山西朔川高三班主任蘭會雲帶領著11名畢業生開始1800公里的騎行之路引發了熱議。這場騎行之旅,是他在三年前許下的兩個承諾之一,在這之前,他已經兌現了自己的第一個承諾——只要學生三年不逃課去網吧,就自費包下網吧請全班同學通宵。蘭會雲老師認為,真正的教育不拘泥於書本,“努力做一個溫暖善良的人”是比成績更重要的東西。

生命中遇到這樣一位好老師,孩子們是幸運的。“野蠻生長”中,才能看見課本里看不到的風景。少年們寫下了這段難忘的青春之旅:

騎行的意義在於飛速旋轉的車輪,在於一路上的鮮花美景,落日長河;在於一路上好友相伴,詩酒年華,縱情放歌;在於一路上波瀾坎坷,跌跌撞撞;在於一路上風餐露宿,以水為酒,肆意揮灑……

我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們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塑造靈魂、塑造生命。一個好的老師,或許陪我們走過一程,卻能足足影響我們一生。這,就是教書育人那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力量。

感謝所有那些與我們分享人生,帶給我們完整世界的老師們。教師節快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