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甕溪鎮:從“望天水”到自來水

思南 烏江 三星集團 紅巖 思南發佈 2019-06-04

凝聚磅礴力量•奪取決戰勝利——聚焦基礎設施建設

思南甕溪鎮:從“望天水”到自來水

緊貼陡峭的山壁,駛過蜿蜒崎嶇的山道,氣勢雄偉的三星水庫展現眼前。水流順著管道在山間蜿蜒穿行後,到達它的第一站——思南縣甕溪鎮富家寨水廠。在這裡,經過沉澱、過濾、殺菌等程序,通過四通八達的管網送往千家萬戶,優質、安全的飲水,徹底解決了思南縣甕溪鎮、文家店鎮、三道水鄉等6個鄉鎮20餘萬人“靠天吃水”的歷史。

思南甕溪鎮:從“望天水”到自來水思南甕溪鎮:從“望天水”到自來水

思南縣三星水庫

思南地處武陵山腹地,烏江流域中心地帶,山高水低、河谷深切,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典型喀斯特地貌留不住年均1134毫米的降水,高山區鄉村居民喝水要“望天”,遇到大旱,往往需要長途跋涉找水源挑水喝,“望著烏江缺水喝”成為思南的難以言說的痛。

為破解居民用水難問題,近年來,思南縣以脫貧攻堅為總攬,著眼“水資源配置優化”,持續深化水利改革,創新探索了水利扶貧“大水網”。

思南甕溪鎮:從“望天水”到自來水思南甕溪鎮:從“望天水”到自來水

思南縣甕溪鎮富家寨水廠

“大水網”依託骨幹水源工程為穩定水源,以26個鄉鎮集鎮供水水廠為節點,根據不同高程,採取蓄、引、提等措施,實行分區聯通供水,打破常規鄉村界限區域供水格局,形成“十庫八廠七支一環兩連接”、覆蓋全縣28個鄉(鎮、街道)526個村的大型骨幹供水水網。

思南甕溪鎮:從“望天水”到自來水

遍佈青苔的“水井”

今年67歲的曾正榮是甕溪鎮湯家壩村的村民,在村裡生活了一輩子,在他的記憶中,水是第一難事。“以前一天五分之二的時間都在為水發愁,早上要早早的去河邊挑水,去晚了鴨子會把河水攪混濁,早上要挑5挑水才能滿足一天的用水量,洗衣做飯餵豬都要用。中午就做農活,到了晚上還要出去‘望水’,我家的田地屬於‘尾水’,流到我家就沒多少了,得守著水才行。”曾正榮說道。

思南甕溪鎮:從“望天水”到自來水

甕溪鎮湯家壩村村民曾正榮在自家門前洗菜

甕溪鎮甕溪社區六一組是“靠天吃水”最典型的村寨之一,通過連入“大水網”工程,村民再也不用在遍佈青苔的“水井”下取水喝。“這幾天,我們正加緊對六一組146戶鋪設供水管道,讓他們早日用上自來水”。六一組駐村幹部告訴記者。

思南甕溪鎮:從“望天水”到自來水

通往群眾家中的“自來水”管道

“雖然三星水庫建成歷史較早,但因歷史原因,水庫主要用於良田灌溉。而我們集鎮供水在2014前主要由紅巖水庫供水,但只能保證集鎮用水,鎮裡其他村組用水都是靠望天水和挑水”。甕溪鎮副鎮長陳毅回憶道,“自2014大水網工程將三星水庫的用途改變後,鎮裡家家戶戶都將用上自來水,那一段‘找水喝’的故事,將逐漸成為歷史。”(劉芮 楊剛 吳玉瓊 代旭東)

思南甕溪鎮:從“望天水”到自來水

總策劃:楊秀初

主 編:樑祖江

策 劃:劉 韻

責任編輯: 向 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