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先放量後上漲”和“先上漲後放量”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這位私募機構前操盤手對散戶的忠告'

私募 投資快報 2019-08-22
"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策略(yslc188)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量柱的三先律

第一規律:賣在買先——賣買平衡律

“賣在買先”是股票的原是天性,任何一支股票,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具備了“賣在買先”的特殊天分。首先必須有人賣出,才會有人買進,如果沒有人賣出,你想買也買不到。除非你自賣自買自欺欺人。例如有這樣一支股票,上市時是1000萬股,被1000個人持有,只要這1000個人不賣,任何人也買不到這支股票,那麼,這支股票的成交量必然是零。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任何量柱都是“賣出來的”,無賣必然無買,無賣必然無柱。這就是有些股票“無量攀升”的內在規律。

持有這支股票的人什麼情況下才會賣出這支股票呢?除了急等用錢或擔心股價下跌的情況下之外,必須是“價格如意”才會賣出,這就引出了下面的第二個規律。(在這裡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實戰中的發現,如主力漲停出貨法)

"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策略(yslc188)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量柱的三先律

第一規律:賣在買先——賣買平衡律

“賣在買先”是股票的原是天性,任何一支股票,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具備了“賣在買先”的特殊天分。首先必須有人賣出,才會有人買進,如果沒有人賣出,你想買也買不到。除非你自賣自買自欺欺人。例如有這樣一支股票,上市時是1000萬股,被1000個人持有,只要這1000個人不賣,任何人也買不到這支股票,那麼,這支股票的成交量必然是零。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任何量柱都是“賣出來的”,無賣必然無買,無賣必然無柱。這就是有些股票“無量攀升”的內在規律。

持有這支股票的人什麼情況下才會賣出這支股票呢?除了急等用錢或擔心股價下跌的情況下之外,必須是“價格如意”才會賣出,這就引出了下面的第二個規律。(在這裡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實戰中的發現,如主力漲停出貨法)

原來“先放量後上漲”和“先上漲後放量”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這位私募機構前操盤手對散戶的忠告

第二規律:價在量先——價量平衡律

“價在量先”是股票的交易天性。假如某隻股票的發行價是10元,當前的市場價也是10元,除了急等用錢者出手兌現之外,肯定沒有人願意按10元賣出去。如果報價11元沒有人賣,就會報價12元、13元……直到“價格如意”時才會有人賣出,於是,可能在15元成交100手,在18元成交300手,在20元成交500手,由此可見,有價才會有量,無價必然無量。價與量的暫時平衡,才能形成一定的量柱。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任何股票的量柱都是特定時段特定價位的“價量平衡”標誌。

在特定的情況下,什麼樣的價造就什麼樣的量。價與量的對立統一,是股市永恆的主題,是“價在量先”的規律鑄就了量柱的靈魂。價漲可以製造“賣出的慾望”,價跌同樣可以製造“賣出的慾望”,誰是慾望的製造者呢?這就引出了下面的第三個規律。(這裡加入自己對市場上多空雙方的本質的理解)

第三規律:莊在散先——主力導向律

“莊在散先”是股票的投機天性。“莊”就是“主力”、“機構”、“大資金”的簡稱,“散”就是“散戶”、“大戶”、“中小投資者”的簡稱。在股市中,任何一個散戶不可能主動的拉昇和打壓某隻股票,只能被動地跟隨和適應市場的某個價位,而價位的製造者首先是慾望的製造者,他們在製造“投機慾望”的同時,也製造者“投機數量”。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量柱是主力的標誌。任何一根量柱上都鐫刻著主力的實力、主力的性格、主力的意圖、主力的謀略……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把握、去分析、去適應這個主力。

量柱的“三先規律”重在這個“先”字,“先”者,“預”也。根據“量柱”的“三先規律”,我們可以做出“三級預報”:

第一級是“阻力預報”;第二級是“撐力預報”;(這兩級目前我已經掌握並應用);第三極是“漲停預報”。(這一級對我而言太難,是因為我自己水平實在有限,所以,我只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

二. 看“量形”、識“量性”、定“量級”

成交量選股技巧

1、成交量一山還比一山高

股價成交量高低堆積所形成的形態我們稱之為山峰,而一山比一山高指的就是股價成交量堆積所形成的山峰一峰比一峰高,如果這時股價也能同時創出近期新高,那麼這種現象往往代表股價上升空間打開,後市有望繼續上漲。

"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策略(yslc188)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量柱的三先律

第一規律:賣在買先——賣買平衡律

“賣在買先”是股票的原是天性,任何一支股票,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具備了“賣在買先”的特殊天分。首先必須有人賣出,才會有人買進,如果沒有人賣出,你想買也買不到。除非你自賣自買自欺欺人。例如有這樣一支股票,上市時是1000萬股,被1000個人持有,只要這1000個人不賣,任何人也買不到這支股票,那麼,這支股票的成交量必然是零。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任何量柱都是“賣出來的”,無賣必然無買,無賣必然無柱。這就是有些股票“無量攀升”的內在規律。

持有這支股票的人什麼情況下才會賣出這支股票呢?除了急等用錢或擔心股價下跌的情況下之外,必須是“價格如意”才會賣出,這就引出了下面的第二個規律。(在這裡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實戰中的發現,如主力漲停出貨法)

原來“先放量後上漲”和“先上漲後放量”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這位私募機構前操盤手對散戶的忠告

第二規律:價在量先——價量平衡律

“價在量先”是股票的交易天性。假如某隻股票的發行價是10元,當前的市場價也是10元,除了急等用錢者出手兌現之外,肯定沒有人願意按10元賣出去。如果報價11元沒有人賣,就會報價12元、13元……直到“價格如意”時才會有人賣出,於是,可能在15元成交100手,在18元成交300手,在20元成交500手,由此可見,有價才會有量,無價必然無量。價與量的暫時平衡,才能形成一定的量柱。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任何股票的量柱都是特定時段特定價位的“價量平衡”標誌。

在特定的情況下,什麼樣的價造就什麼樣的量。價與量的對立統一,是股市永恆的主題,是“價在量先”的規律鑄就了量柱的靈魂。價漲可以製造“賣出的慾望”,價跌同樣可以製造“賣出的慾望”,誰是慾望的製造者呢?這就引出了下面的第三個規律。(這裡加入自己對市場上多空雙方的本質的理解)

第三規律:莊在散先——主力導向律

“莊在散先”是股票的投機天性。“莊”就是“主力”、“機構”、“大資金”的簡稱,“散”就是“散戶”、“大戶”、“中小投資者”的簡稱。在股市中,任何一個散戶不可能主動的拉昇和打壓某隻股票,只能被動地跟隨和適應市場的某個價位,而價位的製造者首先是慾望的製造者,他們在製造“投機慾望”的同時,也製造者“投機數量”。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量柱是主力的標誌。任何一根量柱上都鐫刻著主力的實力、主力的性格、主力的意圖、主力的謀略……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把握、去分析、去適應這個主力。

量柱的“三先規律”重在這個“先”字,“先”者,“預”也。根據“量柱”的“三先規律”,我們可以做出“三級預報”:

第一級是“阻力預報”;第二級是“撐力預報”;(這兩級目前我已經掌握並應用);第三極是“漲停預報”。(這一級對我而言太難,是因為我自己水平實在有限,所以,我只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

二. 看“量形”、識“量性”、定“量級”

成交量選股技巧

1、成交量一山還比一山高

股價成交量高低堆積所形成的形態我們稱之為山峰,而一山比一山高指的就是股價成交量堆積所形成的山峰一峰比一峰高,如果這時股價也能同時創出近期新高,那麼這種現象往往代表股價上升空間打開,後市有望繼續上漲。

原來“先放量後上漲”和“先上漲後放量”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這位私募機構前操盤手對散戶的忠告

2、成交量一買股技巧之爆大量買入法

怎麼樣的量才算“暴大量”?

這裡所稱的“暴大量”是指某支股票今天放出了近期以來的最大成交量,這個大量可能是最近10天、20天、-----、N天以來的最大成交量。當股價站上暴大量K線實體頂部時短線買點出現。

"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策略(yslc188)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量柱的三先律

第一規律:賣在買先——賣買平衡律

“賣在買先”是股票的原是天性,任何一支股票,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具備了“賣在買先”的特殊天分。首先必須有人賣出,才會有人買進,如果沒有人賣出,你想買也買不到。除非你自賣自買自欺欺人。例如有這樣一支股票,上市時是1000萬股,被1000個人持有,只要這1000個人不賣,任何人也買不到這支股票,那麼,這支股票的成交量必然是零。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任何量柱都是“賣出來的”,無賣必然無買,無賣必然無柱。這就是有些股票“無量攀升”的內在規律。

持有這支股票的人什麼情況下才會賣出這支股票呢?除了急等用錢或擔心股價下跌的情況下之外,必須是“價格如意”才會賣出,這就引出了下面的第二個規律。(在這裡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實戰中的發現,如主力漲停出貨法)

原來“先放量後上漲”和“先上漲後放量”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這位私募機構前操盤手對散戶的忠告

第二規律:價在量先——價量平衡律

“價在量先”是股票的交易天性。假如某隻股票的發行價是10元,當前的市場價也是10元,除了急等用錢者出手兌現之外,肯定沒有人願意按10元賣出去。如果報價11元沒有人賣,就會報價12元、13元……直到“價格如意”時才會有人賣出,於是,可能在15元成交100手,在18元成交300手,在20元成交500手,由此可見,有價才會有量,無價必然無量。價與量的暫時平衡,才能形成一定的量柱。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任何股票的量柱都是特定時段特定價位的“價量平衡”標誌。

在特定的情況下,什麼樣的價造就什麼樣的量。價與量的對立統一,是股市永恆的主題,是“價在量先”的規律鑄就了量柱的靈魂。價漲可以製造“賣出的慾望”,價跌同樣可以製造“賣出的慾望”,誰是慾望的製造者呢?這就引出了下面的第三個規律。(這裡加入自己對市場上多空雙方的本質的理解)

第三規律:莊在散先——主力導向律

“莊在散先”是股票的投機天性。“莊”就是“主力”、“機構”、“大資金”的簡稱,“散”就是“散戶”、“大戶”、“中小投資者”的簡稱。在股市中,任何一個散戶不可能主動的拉昇和打壓某隻股票,只能被動地跟隨和適應市場的某個價位,而價位的製造者首先是慾望的製造者,他們在製造“投機慾望”的同時,也製造者“投機數量”。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量柱是主力的標誌。任何一根量柱上都鐫刻著主力的實力、主力的性格、主力的意圖、主力的謀略……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把握、去分析、去適應這個主力。

量柱的“三先規律”重在這個“先”字,“先”者,“預”也。根據“量柱”的“三先規律”,我們可以做出“三級預報”:

第一級是“阻力預報”;第二級是“撐力預報”;(這兩級目前我已經掌握並應用);第三極是“漲停預報”。(這一級對我而言太難,是因為我自己水平實在有限,所以,我只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

二. 看“量形”、識“量性”、定“量級”

成交量選股技巧

1、成交量一山還比一山高

股價成交量高低堆積所形成的形態我們稱之為山峰,而一山比一山高指的就是股價成交量堆積所形成的山峰一峰比一峰高,如果這時股價也能同時創出近期新高,那麼這種現象往往代表股價上升空間打開,後市有望繼續上漲。

原來“先放量後上漲”和“先上漲後放量”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這位私募機構前操盤手對散戶的忠告

2、成交量一買股技巧之爆大量買入法

怎麼樣的量才算“暴大量”?

這裡所稱的“暴大量”是指某支股票今天放出了近期以來的最大成交量,這個大量可能是最近10天、20天、-----、N天以來的最大成交量。當股價站上暴大量K線實體頂部時短線買點出現。

原來“先放量後上漲”和“先上漲後放量”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這位私募機構前操盤手對散戶的忠告"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策略(yslc188)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量柱的三先律

第一規律:賣在買先——賣買平衡律

“賣在買先”是股票的原是天性,任何一支股票,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具備了“賣在買先”的特殊天分。首先必須有人賣出,才會有人買進,如果沒有人賣出,你想買也買不到。除非你自賣自買自欺欺人。例如有這樣一支股票,上市時是1000萬股,被1000個人持有,只要這1000個人不賣,任何人也買不到這支股票,那麼,這支股票的成交量必然是零。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任何量柱都是“賣出來的”,無賣必然無買,無賣必然無柱。這就是有些股票“無量攀升”的內在規律。

持有這支股票的人什麼情況下才會賣出這支股票呢?除了急等用錢或擔心股價下跌的情況下之外,必須是“價格如意”才會賣出,這就引出了下面的第二個規律。(在這裡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實戰中的發現,如主力漲停出貨法)

原來“先放量後上漲”和“先上漲後放量”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這位私募機構前操盤手對散戶的忠告

第二規律:價在量先——價量平衡律

“價在量先”是股票的交易天性。假如某隻股票的發行價是10元,當前的市場價也是10元,除了急等用錢者出手兌現之外,肯定沒有人願意按10元賣出去。如果報價11元沒有人賣,就會報價12元、13元……直到“價格如意”時才會有人賣出,於是,可能在15元成交100手,在18元成交300手,在20元成交500手,由此可見,有價才會有量,無價必然無量。價與量的暫時平衡,才能形成一定的量柱。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任何股票的量柱都是特定時段特定價位的“價量平衡”標誌。

在特定的情況下,什麼樣的價造就什麼樣的量。價與量的對立統一,是股市永恆的主題,是“價在量先”的規律鑄就了量柱的靈魂。價漲可以製造“賣出的慾望”,價跌同樣可以製造“賣出的慾望”,誰是慾望的製造者呢?這就引出了下面的第三個規律。(這裡加入自己對市場上多空雙方的本質的理解)

第三規律:莊在散先——主力導向律

“莊在散先”是股票的投機天性。“莊”就是“主力”、“機構”、“大資金”的簡稱,“散”就是“散戶”、“大戶”、“中小投資者”的簡稱。在股市中,任何一個散戶不可能主動的拉昇和打壓某隻股票,只能被動地跟隨和適應市場的某個價位,而價位的製造者首先是慾望的製造者,他們在製造“投機慾望”的同時,也製造者“投機數量”。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量柱是主力的標誌。任何一根量柱上都鐫刻著主力的實力、主力的性格、主力的意圖、主力的謀略……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把握、去分析、去適應這個主力。

量柱的“三先規律”重在這個“先”字,“先”者,“預”也。根據“量柱”的“三先規律”,我們可以做出“三級預報”:

第一級是“阻力預報”;第二級是“撐力預報”;(這兩級目前我已經掌握並應用);第三極是“漲停預報”。(這一級對我而言太難,是因為我自己水平實在有限,所以,我只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

二. 看“量形”、識“量性”、定“量級”

成交量選股技巧

1、成交量一山還比一山高

股價成交量高低堆積所形成的形態我們稱之為山峰,而一山比一山高指的就是股價成交量堆積所形成的山峰一峰比一峰高,如果這時股價也能同時創出近期新高,那麼這種現象往往代表股價上升空間打開,後市有望繼續上漲。

原來“先放量後上漲”和“先上漲後放量”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這位私募機構前操盤手對散戶的忠告

2、成交量一買股技巧之爆大量買入法

怎麼樣的量才算“暴大量”?

這裡所稱的“暴大量”是指某支股票今天放出了近期以來的最大成交量,這個大量可能是最近10天、20天、-----、N天以來的最大成交量。當股價站上暴大量K線實體頂部時短線買點出現。

原來“先放量後上漲”和“先上漲後放量”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這位私募機構前操盤手對散戶的忠告原來“先放量後上漲”和“先上漲後放量”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這位私募機構前操盤手對散戶的忠告

圖形特徵:由20日均價線上穿40日均價線的結點、20日均價線上穿60日均均價線的結點、40日均價線上穿60日均價線的結點共同組成一個封閉的三角形。(如下圖)

3、三金叉見底買入法

"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策略(yslc188)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量柱的三先律

第一規律:賣在買先——賣買平衡律

“賣在買先”是股票的原是天性,任何一支股票,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具備了“賣在買先”的特殊天分。首先必須有人賣出,才會有人買進,如果沒有人賣出,你想買也買不到。除非你自賣自買自欺欺人。例如有這樣一支股票,上市時是1000萬股,被1000個人持有,只要這1000個人不賣,任何人也買不到這支股票,那麼,這支股票的成交量必然是零。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任何量柱都是“賣出來的”,無賣必然無買,無賣必然無柱。這就是有些股票“無量攀升”的內在規律。

持有這支股票的人什麼情況下才會賣出這支股票呢?除了急等用錢或擔心股價下跌的情況下之外,必須是“價格如意”才會賣出,這就引出了下面的第二個規律。(在這裡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實戰中的發現,如主力漲停出貨法)

原來“先放量後上漲”和“先上漲後放量”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這位私募機構前操盤手對散戶的忠告

第二規律:價在量先——價量平衡律

“價在量先”是股票的交易天性。假如某隻股票的發行價是10元,當前的市場價也是10元,除了急等用錢者出手兌現之外,肯定沒有人願意按10元賣出去。如果報價11元沒有人賣,就會報價12元、13元……直到“價格如意”時才會有人賣出,於是,可能在15元成交100手,在18元成交300手,在20元成交500手,由此可見,有價才會有量,無價必然無量。價與量的暫時平衡,才能形成一定的量柱。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任何股票的量柱都是特定時段特定價位的“價量平衡”標誌。

在特定的情況下,什麼樣的價造就什麼樣的量。價與量的對立統一,是股市永恆的主題,是“價在量先”的規律鑄就了量柱的靈魂。價漲可以製造“賣出的慾望”,價跌同樣可以製造“賣出的慾望”,誰是慾望的製造者呢?這就引出了下面的第三個規律。(這裡加入自己對市場上多空雙方的本質的理解)

第三規律:莊在散先——主力導向律

“莊在散先”是股票的投機天性。“莊”就是“主力”、“機構”、“大資金”的簡稱,“散”就是“散戶”、“大戶”、“中小投資者”的簡稱。在股市中,任何一個散戶不可能主動的拉昇和打壓某隻股票,只能被動地跟隨和適應市場的某個價位,而價位的製造者首先是慾望的製造者,他們在製造“投機慾望”的同時,也製造者“投機數量”。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量柱是主力的標誌。任何一根量柱上都鐫刻著主力的實力、主力的性格、主力的意圖、主力的謀略……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把握、去分析、去適應這個主力。

量柱的“三先規律”重在這個“先”字,“先”者,“預”也。根據“量柱”的“三先規律”,我們可以做出“三級預報”:

第一級是“阻力預報”;第二級是“撐力預報”;(這兩級目前我已經掌握並應用);第三極是“漲停預報”。(這一級對我而言太難,是因為我自己水平實在有限,所以,我只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

二. 看“量形”、識“量性”、定“量級”

成交量選股技巧

1、成交量一山還比一山高

股價成交量高低堆積所形成的形態我們稱之為山峰,而一山比一山高指的就是股價成交量堆積所形成的山峰一峰比一峰高,如果這時股價也能同時創出近期新高,那麼這種現象往往代表股價上升空間打開,後市有望繼續上漲。

原來“先放量後上漲”和“先上漲後放量”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這位私募機構前操盤手對散戶的忠告

2、成交量一買股技巧之爆大量買入法

怎麼樣的量才算“暴大量”?

這裡所稱的“暴大量”是指某支股票今天放出了近期以來的最大成交量,這個大量可能是最近10天、20天、-----、N天以來的最大成交量。當股價站上暴大量K線實體頂部時短線買點出現。

原來“先放量後上漲”和“先上漲後放量”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這位私募機構前操盤手對散戶的忠告原來“先放量後上漲”和“先上漲後放量”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這位私募機構前操盤手對散戶的忠告

圖形特徵:由20日均價線上穿40日均價線的結點、20日均價線上穿60日均均價線的結點、40日均價線上穿60日均價線的結點共同組成一個封閉的三角形。(如下圖)

3、三金叉見底買入法

原來“先放量後上漲”和“先上漲後放量”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這位私募機構前操盤手對散戶的忠告

在長期下跌後開始啟穩築底,而後緩慢上升。有時會同時出現5日、10日均價線、5日、10日均量線和MACD的黃金交叉點,這是市場意義見底回升的信號。

有時會伴隨出現兩陽夾一陰多方炮、出水芙蓉、量頂天立地和MACD上穿零位線等圖形。

技術含義:

"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策略(yslc188)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量柱的三先律

第一規律:賣在買先——賣買平衡律

“賣在買先”是股票的原是天性,任何一支股票,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具備了“賣在買先”的特殊天分。首先必須有人賣出,才會有人買進,如果沒有人賣出,你想買也買不到。除非你自賣自買自欺欺人。例如有這樣一支股票,上市時是1000萬股,被1000個人持有,只要這1000個人不賣,任何人也買不到這支股票,那麼,這支股票的成交量必然是零。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任何量柱都是“賣出來的”,無賣必然無買,無賣必然無柱。這就是有些股票“無量攀升”的內在規律。

持有這支股票的人什麼情況下才會賣出這支股票呢?除了急等用錢或擔心股價下跌的情況下之外,必須是“價格如意”才會賣出,這就引出了下面的第二個規律。(在這裡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實戰中的發現,如主力漲停出貨法)

原來“先放量後上漲”和“先上漲後放量”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這位私募機構前操盤手對散戶的忠告

第二規律:價在量先——價量平衡律

“價在量先”是股票的交易天性。假如某隻股票的發行價是10元,當前的市場價也是10元,除了急等用錢者出手兌現之外,肯定沒有人願意按10元賣出去。如果報價11元沒有人賣,就會報價12元、13元……直到“價格如意”時才會有人賣出,於是,可能在15元成交100手,在18元成交300手,在20元成交500手,由此可見,有價才會有量,無價必然無量。價與量的暫時平衡,才能形成一定的量柱。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任何股票的量柱都是特定時段特定價位的“價量平衡”標誌。

在特定的情況下,什麼樣的價造就什麼樣的量。價與量的對立統一,是股市永恆的主題,是“價在量先”的規律鑄就了量柱的靈魂。價漲可以製造“賣出的慾望”,價跌同樣可以製造“賣出的慾望”,誰是慾望的製造者呢?這就引出了下面的第三個規律。(這裡加入自己對市場上多空雙方的本質的理解)

第三規律:莊在散先——主力導向律

“莊在散先”是股票的投機天性。“莊”就是“主力”、“機構”、“大資金”的簡稱,“散”就是“散戶”、“大戶”、“中小投資者”的簡稱。在股市中,任何一個散戶不可能主動的拉昇和打壓某隻股票,只能被動地跟隨和適應市場的某個價位,而價位的製造者首先是慾望的製造者,他們在製造“投機慾望”的同時,也製造者“投機數量”。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量柱是主力的標誌。任何一根量柱上都鐫刻著主力的實力、主力的性格、主力的意圖、主力的謀略……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把握、去分析、去適應這個主力。

量柱的“三先規律”重在這個“先”字,“先”者,“預”也。根據“量柱”的“三先規律”,我們可以做出“三級預報”:

第一級是“阻力預報”;第二級是“撐力預報”;(這兩級目前我已經掌握並應用);第三極是“漲停預報”。(這一級對我而言太難,是因為我自己水平實在有限,所以,我只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

二. 看“量形”、識“量性”、定“量級”

成交量選股技巧

1、成交量一山還比一山高

股價成交量高低堆積所形成的形態我們稱之為山峰,而一山比一山高指的就是股價成交量堆積所形成的山峰一峰比一峰高,如果這時股價也能同時創出近期新高,那麼這種現象往往代表股價上升空間打開,後市有望繼續上漲。

原來“先放量後上漲”和“先上漲後放量”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這位私募機構前操盤手對散戶的忠告

2、成交量一買股技巧之爆大量買入法

怎麼樣的量才算“暴大量”?

這裡所稱的“暴大量”是指某支股票今天放出了近期以來的最大成交量,這個大量可能是最近10天、20天、-----、N天以來的最大成交量。當股價站上暴大量K線實體頂部時短線買點出現。

原來“先放量後上漲”和“先上漲後放量”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這位私募機構前操盤手對散戶的忠告原來“先放量後上漲”和“先上漲後放量”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這位私募機構前操盤手對散戶的忠告

圖形特徵:由20日均價線上穿40日均價線的結點、20日均價線上穿60日均均價線的結點、40日均價線上穿60日均價線的結點共同組成一個封閉的三角形。(如下圖)

3、三金叉見底買入法

原來“先放量後上漲”和“先上漲後放量”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這位私募機構前操盤手對散戶的忠告

在長期下跌後開始啟穩築底,而後緩慢上升。有時會同時出現5日、10日均價線、5日、10日均量線和MACD的黃金交叉點,這是市場意義見底回升的信號。

有時會伴隨出現兩陽夾一陰多方炮、出水芙蓉、量頂天立地和MACD上穿零位線等圖形。

技術含義:

原來“先放量後上漲”和“先上漲後放量”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這位私募機構前操盤手對散戶的忠告

短中期均線的金叉表明市場平均持倉成本已朝利於多頭的方向發展,將引入更多場外資金;短中期均量線金叉使人氣得到恢復,引入更多場外資金,從而使量能配合更為理想;當DIF、MACD在0軸上是較好中期買點,DIF、MACD在0軸下為空頭暫時回補的反彈;MACD的黃金交叉,當DIF向上突破MACD時為中短期較佳買點!

4、殘寒消盡買入法

技術特徵:

第一根周K線應該是帶有較長的下影線的光頭周陰線,同時可以帶較短上影線。

第2根陰線應當完全孕於第1根周陰線中,最好是小陰線或十字星。

在“殘寒消盡”的兩根周陰線前面,至少要緊靠著l~2根陰線。

市場意義:

股價在低檔收出長下影線,而在次日再次收一條陰線,但是切記這根陰線並沒有突破前一日陰線的下影,暗示空頭力竭,買方即將展開反攻。這種技術圖形最後一根陰線完全孕育在前一根陰線的下影之中,猶如連綿不斷的春雨已經越下越小,殘寒即將消褪,很快就會雨過天晴,豔陽高照,故稱“殘寒消盡”。

"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策略(yslc188)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量柱的三先律

第一規律:賣在買先——賣買平衡律

“賣在買先”是股票的原是天性,任何一支股票,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具備了“賣在買先”的特殊天分。首先必須有人賣出,才會有人買進,如果沒有人賣出,你想買也買不到。除非你自賣自買自欺欺人。例如有這樣一支股票,上市時是1000萬股,被1000個人持有,只要這1000個人不賣,任何人也買不到這支股票,那麼,這支股票的成交量必然是零。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任何量柱都是“賣出來的”,無賣必然無買,無賣必然無柱。這就是有些股票“無量攀升”的內在規律。

持有這支股票的人什麼情況下才會賣出這支股票呢?除了急等用錢或擔心股價下跌的情況下之外,必須是“價格如意”才會賣出,這就引出了下面的第二個規律。(在這裡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實戰中的發現,如主力漲停出貨法)

原來“先放量後上漲”和“先上漲後放量”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這位私募機構前操盤手對散戶的忠告

第二規律:價在量先——價量平衡律

“價在量先”是股票的交易天性。假如某隻股票的發行價是10元,當前的市場價也是10元,除了急等用錢者出手兌現之外,肯定沒有人願意按10元賣出去。如果報價11元沒有人賣,就會報價12元、13元……直到“價格如意”時才會有人賣出,於是,可能在15元成交100手,在18元成交300手,在20元成交500手,由此可見,有價才會有量,無價必然無量。價與量的暫時平衡,才能形成一定的量柱。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任何股票的量柱都是特定時段特定價位的“價量平衡”標誌。

在特定的情況下,什麼樣的價造就什麼樣的量。價與量的對立統一,是股市永恆的主題,是“價在量先”的規律鑄就了量柱的靈魂。價漲可以製造“賣出的慾望”,價跌同樣可以製造“賣出的慾望”,誰是慾望的製造者呢?這就引出了下面的第三個規律。(這裡加入自己對市場上多空雙方的本質的理解)

第三規律:莊在散先——主力導向律

“莊在散先”是股票的投機天性。“莊”就是“主力”、“機構”、“大資金”的簡稱,“散”就是“散戶”、“大戶”、“中小投資者”的簡稱。在股市中,任何一個散戶不可能主動的拉昇和打壓某隻股票,只能被動地跟隨和適應市場的某個價位,而價位的製造者首先是慾望的製造者,他們在製造“投機慾望”的同時,也製造者“投機數量”。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量柱是主力的標誌。任何一根量柱上都鐫刻著主力的實力、主力的性格、主力的意圖、主力的謀略……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把握、去分析、去適應這個主力。

量柱的“三先規律”重在這個“先”字,“先”者,“預”也。根據“量柱”的“三先規律”,我們可以做出“三級預報”:

第一級是“阻力預報”;第二級是“撐力預報”;(這兩級目前我已經掌握並應用);第三極是“漲停預報”。(這一級對我而言太難,是因為我自己水平實在有限,所以,我只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

二. 看“量形”、識“量性”、定“量級”

成交量選股技巧

1、成交量一山還比一山高

股價成交量高低堆積所形成的形態我們稱之為山峰,而一山比一山高指的就是股價成交量堆積所形成的山峰一峰比一峰高,如果這時股價也能同時創出近期新高,那麼這種現象往往代表股價上升空間打開,後市有望繼續上漲。

原來“先放量後上漲”和“先上漲後放量”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這位私募機構前操盤手對散戶的忠告

2、成交量一買股技巧之爆大量買入法

怎麼樣的量才算“暴大量”?

這裡所稱的“暴大量”是指某支股票今天放出了近期以來的最大成交量,這個大量可能是最近10天、20天、-----、N天以來的最大成交量。當股價站上暴大量K線實體頂部時短線買點出現。

原來“先放量後上漲”和“先上漲後放量”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這位私募機構前操盤手對散戶的忠告原來“先放量後上漲”和“先上漲後放量”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這位私募機構前操盤手對散戶的忠告

圖形特徵:由20日均價線上穿40日均價線的結點、20日均價線上穿60日均均價線的結點、40日均價線上穿60日均價線的結點共同組成一個封閉的三角形。(如下圖)

3、三金叉見底買入法

原來“先放量後上漲”和“先上漲後放量”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這位私募機構前操盤手對散戶的忠告

在長期下跌後開始啟穩築底,而後緩慢上升。有時會同時出現5日、10日均價線、5日、10日均量線和MACD的黃金交叉點,這是市場意義見底回升的信號。

有時會伴隨出現兩陽夾一陰多方炮、出水芙蓉、量頂天立地和MACD上穿零位線等圖形。

技術含義:

原來“先放量後上漲”和“先上漲後放量”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這位私募機構前操盤手對散戶的忠告

短中期均線的金叉表明市場平均持倉成本已朝利於多頭的方向發展,將引入更多場外資金;短中期均量線金叉使人氣得到恢復,引入更多場外資金,從而使量能配合更為理想;當DIF、MACD在0軸上是較好中期買點,DIF、MACD在0軸下為空頭暫時回補的反彈;MACD的黃金交叉,當DIF向上突破MACD時為中短期較佳買點!

4、殘寒消盡買入法

技術特徵:

第一根周K線應該是帶有較長的下影線的光頭周陰線,同時可以帶較短上影線。

第2根陰線應當完全孕於第1根周陰線中,最好是小陰線或十字星。

在“殘寒消盡”的兩根周陰線前面,至少要緊靠著l~2根陰線。

市場意義:

股價在低檔收出長下影線,而在次日再次收一條陰線,但是切記這根陰線並沒有突破前一日陰線的下影,暗示空頭力竭,買方即將展開反攻。這種技術圖形最後一根陰線完全孕育在前一根陰線的下影之中,猶如連綿不斷的春雨已經越下越小,殘寒即將消褪,很快就會雨過天晴,豔陽高照,故稱“殘寒消盡”。

原來“先放量後上漲”和“先上漲後放量”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這位私募機構前操盤手對散戶的忠告

操作要領:

這是一種股價中期見底信號。“殘寒消盡”的周K線形態出現後,將是一輪中級以上的上漲行情,故此後的第1周初期果斷買進,因為其後的升勢將延續2~4周,當然由於它不是長期見底的信號,所以期望值也不宜過高。

聲明:本內容由公眾號越聲策略(yslc188)提供,不代表投資快報認可其投資觀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