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市界 馮晨晨

編輯|老拿

“董事長韋傑是凌晨1點,在自家小區裡被帶走的。”

4月28日凌晨,抓捕民警分赴蘇州、南京、麗水及杭州,抓獲杭州金誠集團韋傑、徐黎雲、蔣雪琦等30多名犯罪嫌疑人。

警方通報顯示,金城財富集團涉嫌非法集資,實際控制人及相關涉案人員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金誠集團老闆曾拒監管檢查,有156家公司,涉周邊風險122條

1

80後老闆坐擁156家公司

周邊風險多達122條

金誠集團成立於2008年,總部位於杭州。

官網顯示,金誠集團以特色小鎮為核心產品,旗下囊括金誠新城鎮、金誠財富、金誠產業、金誠之星、有象文化、酒店、房地產、金誠金融、公眾公司(金誠控股,1462.HK)等9個板塊。

金誠集團老闆曾拒監管檢查,有156家公司,涉周邊風險122條

此外,金城集團旗下擁有1家基金銷售公司金觀誠,同時擁有新餘觀悅、新餘觀復、金誠資管、杭州金轉源、杭州金仲興、杭州觀復等6家經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

金誠集團創始人韋傑1981年生於金華東陽。浙江大學法學碩士。畢業後,韋傑依照所學專業考取司法資格證書、律師執照,成為一名律師。另有說法,韋傑的浙大法律學士學位,實則是通過3年遠程學習課程取得。

金誠集團老闆曾拒監管檢查,有156家公司,涉周邊風險122條

天眼查顯示,所謂的金誠財富集團有限公司,其實是一家香港私人股份有限公司,但由於全資出資浙江誠澤金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因此才對外宣稱總部位於杭州。

金誠集團老闆曾拒監管檢查,有156家公司,涉周邊風險122條

浙江誠澤金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註冊資本2857萬元,主要從事投資管理、投資諮詢等業務。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共有29條司法風險,其中包括裝飾裝修合同糾紛、民間委託理財合同糾紛、名譽權糾紛以及勞動合同糾紛等。

金誠集團老闆曾拒監管檢查,有156家公司,涉周邊風險122條

作為金誠財富集團實際控制人,韋傑名下共有156家公司,註冊金額多在千萬級別。其中杭州悅至誠實業有限公司、揚州光明小鎮建設有限公司等公司,註冊金額更是上億元。

金誠集團老闆曾拒監管檢查,有156家公司,涉周邊風險122條

天眼查顯示,韋傑可謂劣跡斑斑,周邊風險高達122條,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杭州金仲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及杭州和潤影業有限公司,還曾因曾因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而被法院強制執行。

金誠集團老闆曾拒監管檢查,有156家公司,涉周邊風險122條

2

拒絕監管部門監查,一“拒”成名

聲稱手握3900億元訂單

去年4月,金誠集團因一“拒”成名。

當時,浙江證監局開展私募專項檢查,金誠集團旗下的5傢俬募公司拒絕配合檢查工作,監管要求公司法定代表人到證監局接受監管談話。隨後,浙江證監局三次對旗下基金銷售公司金觀誠下發責令改正並暫停辦理基金銷售相關業務的決定。

據《證券時報》此前報道,金誠集團曾在短短一年時間,從政府手中拿下3900億元訂單。官方描述,截至2017年9月,金誠擁有特色小鎮項目59個,政府項目簽約量超過5700億元。如果全部為PPP形式的中標項目,該數據僅次於中國建築集團、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在國內排行第三。

事實上,這與金誠本身的體量並不匹配。據公開資料,金誠集團旗下私募機構先後合計發行超過250只各種類型的私募產品,並大量投向PPP項目。

不過,這5700億元訂單無據可查,大多數PPP項目均停留在框架協議或口頭約定層面,尚未正式立項,更未進入動工階段。也正是因此,外界終於發現金誠集團的操作手法。即借這些並不存在的項目,在各種渠道頻繁渲染拿單能力,並以PPP項目名義發行基金。

此外,金誠集團還被市場質疑通過旗下私募機構發售產品,涉嫌自融和資金池等現象。

21世紀經濟報道不完全統計,金誠集團旗下7傢俬募機構合計發行了351只私募產品,但是部分短期基金並不表明具體投向標的,而是註明投向金誠集團旗下私募基金管理人發行的以及浙江金觀誠財富代銷的中、低風險私募基金產品。

3

資金斷裂

問題湧現依舊“嘴硬”

5月25日,浙江證監局網站掛出《關於對浙江金觀誠財富管理有限公司採取責令改正並暫停辦理基金銷售相關業務措施的決定》,對金觀誠財富採取責令改正並暫停辦理基金銷售認購和申購業務6個月的監督管理措施。

在此期間,金誠集團旗下基金期限錯配的風險開始顯現。原本進入開放期的基金停止贖回,開始出現展期兌付的情況;同時因信用問題,公司無法在正常的金融體系獲得授信貸款,至此金誠集團真正陷入“流動性困局”。

據金誠集團官微3月21日發佈的第三方審計情況說明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集團總資產合計202.08億元,總負債合計103.08億元,所有者權益合計98.99億元。

4月23日,金誠集團官方微信發佈最後一則《聲明》,但內容則是為“穩定軍心”。其稱,“我司的戰略重組目前已進入關鍵落實階段,為避免競爭對手及其他別有用心者通過重組信息牟取不當利益;甚至可能出於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破壞重組,從而損害全體投資人的權益,我司暫時不便透露重組具體細節。條件成熟時,我司將適時向投資人及相關媒體進行披露。”

金誠集團老闆曾拒監管檢查,有156家公司,涉周邊風險122條

4月28日,短短5天后,金城財富集團便爆出涉嫌非法集資,實際控制人及相關涉案人員已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的消息。

想探索更多好玩資本故事,也可關注公眾號市界(ID:ishijie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