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農大劉文斌教授:未來5~10年河蟹養殖人工配合飼料貢獻率或達70%~80%

作者:張婷 趙永鋒

河蟹養殖2018年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好天氣,可謂風調雨順,河蟹生長穩中向好,產量升、規格增,病害發生率相對較低。但在河蟹養殖過程中對於全程使用人工配合飼料投喂還是冰鮮魚投喂仍存在較大的分歧,導致部分養殖戶無所適從。大家都知道河蟹是雜食性動物,飼料有“葷、精、青”之分,常見的葷料有螺螄和小雜魚等,精料有配合飼料、玉米等,青料主要是種植的水草等。到底是繼續堅持使用冰鮮魚投喂的養殖模式還是改變思維全程使用人工配合飼料投喂的方式?帶著這個問題科學養魚雜誌社採訪了南京農業大學飼料營養專家劉文斌教授,劉教授在河蟹配合飼料上研究多年,成果豐富、見解獨特。我們請他分享了有關人工配合飼料在河蟹養殖中應用的現狀及未來的趨勢。

南京農大劉文斌教授:未來5~10年河蟹養殖人工配合飼料貢獻率或達70%~80%

劉文斌教授

科學養魚:河蟹養殖過程中使用人工配合飼料和使用冰鮮魚投喂各有什麼優缺點?

劉教授:使用人工配合飼料進行河蟹養殖是大勢所趨,我們團隊在2018年承擔了江蘇省漁業科技創新重點項目--《河蟹養殖全程人工配合飼料關鍵技術研發和應用》的課題研究。江蘇是河蟹養殖的主戰場,成蟹養殖產量和規模全國第一,苗種培育佔全國市場的80%,此課題研究初步目標是想在江蘇建立幾個示範點,讓養殖者直接感受到使用河蟹人工飼料替代冰凍魚的優點,從而更好地推廣全程使用人工配合飼料。

現在投喂冰凍魚的養殖方式已逐步從水產養殖中被驅逐,典型的案列就是三文魚,現在三文魚的養殖都是全程人工配合飼料,而且投喂冰凍魚養殖的三文魚的風味沒有全程投喂人工配合飼料養殖的好。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解釋為什麼要使用全程人工配合飼料:第一,投喂冰凍魚的成本較高。我國的海洋捕撈量從2017年的1900萬噸壓縮到2018年的1500萬噸,2019年又將壓縮到1000萬噸以內,冰凍魚價格逐年上漲,而且我國的海洋捕撈產品的消費方式和國外不太一樣,像日本80%的海洋捕撈是給人吃的,我國的海洋捕撈產品主要是給動物吃的。海洋捕撈量壓縮後導致冰凍魚的供應量降低,推動冰凍魚價格的飆升,從而導致水產養殖成本“水漲船高”。第二,眾所周知,投喂冰凍魚的塘口病害風險較大,冰凍魚易腐敗、營養損失和攜帶病菌,河蟹攝食後很容易誘發腸道炎症等疾病問題。第三,生態環境的需要,隨著國家環保政策的步步緊逼,湖泊禁養大勢所趨,河蟹養殖將全面依賴池塘養殖的方式,投喂冰凍魚極易導致池塘水質惡化,造成河蟹品質、口感下降,食品安全無從保障。

科學養魚:請您談談目前河蟹養殖中使用人工配合飼料投喂的普及率如何?

劉教授:據我們前期調研,目前100斤河蟹中只有20斤的河蟹主要是吃人工配合飼料長出來的,這就是說人工飼料目前在河蟹養殖中的貢獻率20%左右,但在成蟹養殖中100只河蟹中有70~80只是可以攝食到人工配合飼料的,因此人工配合飼料的普及率達到70%~80%,而扣蟹培育人工配合飼料普及率幾乎達100%這一現實為全人工飼料推廣提供可行性。現在全國河蟹產量約80萬噸,餌料係數為2.5~3,飼料的需求量應為200萬~250萬噸,而目前江蘇省的河蟹飼料總產量不超過30萬噸,因此飼料生產廠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現在飼料生產廠家參差不齊,主要表現在:①普遍存在餌料係數偏高的問題,餌料係數的理想標準為2~2.5,但現在基本達不到。河蟹營養素的需求理論值和實際值有很大的差異,比如有研究認為維生素A的理論需求量是70000國際單位/千克飼料,讓飼料廠按照這個需求量添加,一噸飼料中維生素A的成本就要2000元。而部分飼料廠實際添加的維生素A只有8000國際單位/千克。河蟹飼料營養不好做,比如,我們做實驗10克的維生素,河蟹實際可能只利用2克,還有8克維生素損失了,但最終的研究數據是按照10克來算,因此導致數據虛高,致使飼料生產廠家無所適從,不知道按照哪個數據標準來生產。此外,飼料配方也不一致,不同品牌的飼料之間差異較大,效果相差懸殊,養殖戶對飼料缺乏信心,因此我們科研人員需要重拾養殖戶使用人工配合飼料的信心。其實規模化養殖的水產品種都是使用人工配合飼料後才開始飛躍起來的,大宗淡水魚產量如此之高,就是得益於人工配合飼料使用和工藝的提升。②河蟹飼料生產廠家的加工工藝遇到瓶頸,比如有些河蟹飼料脂肪高會存在漂浮的現象,而河蟹是底棲生物,如果飼料漂浮河蟹是難以攝食的,這必然導致飼料成本增加以及池塘水質的惡化,增加了河蟹養殖的風險。但如果改善加工工藝,又必然導致飼料生產廠家成本增加,另外又存在小料的配方不匹配,活性物質和維生素也會有損失的問題,這就讓飼料生產廠家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

在實際生產中的課題調研中發現,阻礙人工配合飼料的推廣使用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①投喂人工配合飼料的河蟹在後期的壯膏階段速度比較緩慢,推遲了河蟹的上市時間。針對這一問題,我們課題組也在研究,如何讓河蟹早上市,設想是提前給河蟹壯膏,我們試驗塘口的河蟹在2018年是9月份開始投喂壯膏料進行壯膏,2019年計劃8月初就開始投喂河蟹壯膏料。人工配合飼料投喂的河蟹相對於冰凍魚投喂的河蟹有很多的優勢:從河蟹豐滿度上比較,雖然人工配合飼料投喂的河蟹壯膏速度慢,但最終壯膏的豐滿度卻比冰凍魚投喂的豐滿,一旦壯膏後掉膏也很慢,因此非常適合暫養,商販也非常樂意收購使用人工配合飼料投喂的河蟹;從河蟹質量上比較,全程人工飼料投喂的河蟹失重率較低,而投喂冰凍魚的失重率較高。比如參與我們團隊試驗的一個養殖戶一共有18個塘口,用其中一個塘口做實驗,全程使用人工配合飼料養殖河蟹,雖然壯膏速度慢了點,但成活率較高。2018年使用人工配合飼料養殖的塘口畝產量260斤,其他塘口的平均畝產只有220斤;從河蟹的風味上比較,人工配合飼料投喂的河蟹鮮味好、有甜味,投喂小雜魚養殖的河蟹腥味較重、肉質較幹。我們團隊計劃從河蟹風味差異背後的分子學機理進行研究,從而來論證為什麼使用人工配合飼料養殖的河蟹風味更佳。②老百姓的河蟹養殖理念滯後,傳統理念認為河蟹吃的冰凍魚是新鮮的、動物性的,投喂冰凍魚的河蟹品質較好,比如某地區養殖河蟹,他們一直宣傳養殖河蟹的水質好、環境生態、投喂“冰鮮魚”,但其實投喂的冰凍魚不能稱為“冰鮮魚”,可以戲稱為“冰死魚”, “冰鮮魚”從海里捕撈至養殖戶手中需耗時兩個多月,怎麼可能是鮮魚呢?吃死魚長大的河蟹口味能好嗎?單單從概念上便一目瞭然,更別說從科學的角度去探討解釋。但蟹塘裡投放螺螄我認為還是有必要的,因為螺螄是鮮活的,河蟹攝食後會增加鮮味。③後期由於河蟹洄游,蟹塘渾水,人工配合飼料的利用率無法控制,養殖戶無法把握人工配合飼料的投喂量,投多了會壞水,投少了河蟹也會到處找食轉塘,導致渾水,影響了水草的光合作用,而養殖戶能夠準確並容易掌控冰凍魚的投喂量。因此就需要飼料生產廠家改善工藝,比如將飼料加工成片狀或者麵條狀。與羅氏沼蝦和南美白對蝦不同,河蟹是凶猛性攝食動物,耐飢餓能力很強,後期並不一定要天天投喂。因此可以根據投餌率計算出一隻河蟹的攝食量,將2~5克片狀的餌料進行精準投喂,從而提高飼料的利用率,把控飼料的投喂量。深入研究河蟹的攝食規律和攝食習性,這是研究人員的工作;提高加工工藝水平,開發異形飼料,這是飼料生產廠家的目標。誰先解決這一目標,誰就搶佔了市場。

科學養魚:請問您能預測一下今後使用人工配合飼料進行河蟹養殖的前景嗎?

劉教授:2018年蘇北、蘇南地區大部分養殖戶都賺錢了,但也有部分地區喂“冰鮮魚”的養殖戶虧損的比例較高。使用人工配合飼料進行河蟹養殖的理念需要我們通過一些公益的活動來普及,不斷的推廣和宣傳飼料的應用技術和知識。當然這需要一定的過程,我預計至少在3~5年後,會有80%~90%的養殖戶使用人工配合飼料,但不一定是全程使用,人工飼料貢獻率也會從目前的20%上升到50%,未來的5~10年將會達到70%~80%。因為以目前的技術水平來看,在後期壯膏階段,有些養殖戶還是會堅持投喂冰凍魚,搶在中秋節前河蟹上市。但隨著研究的深入,這種現象很可能很快就能找到解決辦法。全程使用人工配合飼料養殖河蟹的理念還需要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重視、科技人員的推廣、養殖戶的認可下進行推動和宣傳,這一理念在未來3~5年內必然能得到有效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