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幽靜,林木蔥蘢,依山順勢,巍峨壯麗,四川省德陽萬佛寺'

"

萬佛寺位於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白馬鄉大霍山。又稱"羅真寺"或羅真觀。建於唐元和七年(812年),幾經興廢,明、清曾重修,現存建築為康熙年間(1662-1722年)年重建。

"

萬佛寺位於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白馬鄉大霍山。又稱"羅真寺"或羅真觀。建於唐元和七年(812年),幾經興廢,明、清曾重修,現存建築為康熙年間(1662-1722年)年重建。

環境幽靜,林木蔥蘢,依山順勢,巍峨壯麗,四川省德陽萬佛寺


萬佛寺依山而建,取山勢,分六重,逐漸升高。第一重為石牌坊,上刻"霧禪勝境"四字,整座牌坊壯觀雄偉、雕刻精細。第二重是正山門,為八字形。第三重為文武殿,重簷歇山式屋頂。第四重為接引佛殿。第五重為觀音殿,內供觀音。第六重塔林,即和尚冢。萬佛寺整寺院寬敞明亮,每殿東西兩側均有廂房連接。

"

萬佛寺位於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白馬鄉大霍山。又稱"羅真寺"或羅真觀。建於唐元和七年(812年),幾經興廢,明、清曾重修,現存建築為康熙年間(1662-1722年)年重建。

環境幽靜,林木蔥蘢,依山順勢,巍峨壯麗,四川省德陽萬佛寺


萬佛寺依山而建,取山勢,分六重,逐漸升高。第一重為石牌坊,上刻"霧禪勝境"四字,整座牌坊壯觀雄偉、雕刻精細。第二重是正山門,為八字形。第三重為文武殿,重簷歇山式屋頂。第四重為接引佛殿。第五重為觀音殿,內供觀音。第六重塔林,即和尚冢。萬佛寺整寺院寬敞明亮,每殿東西兩側均有廂房連接。

環境幽靜,林木蔥蘢,依山順勢,巍峨壯麗,四川省德陽萬佛寺


萬佛寺佔地七十多畝,其中寺廟建築面積一千五百多平方米,寺內珍藏佛經兩部:大正藏與中華大藏經。有羅漢碑、李調元詩碑、天機和尚碑、性平和尚碑、見悟和尚碑等碑刻十一通。有明、清名家書寫匾額兩個。其它文物有:石獅、唐代石佛、鐵獅、雕香爐、石塔等。寺內生長有一株銀杏樹,圍圓12米,高32米,中空,可安放一圓桌,坐十餘人。

"

萬佛寺位於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白馬鄉大霍山。又稱"羅真寺"或羅真觀。建於唐元和七年(812年),幾經興廢,明、清曾重修,現存建築為康熙年間(1662-1722年)年重建。

環境幽靜,林木蔥蘢,依山順勢,巍峨壯麗,四川省德陽萬佛寺


萬佛寺依山而建,取山勢,分六重,逐漸升高。第一重為石牌坊,上刻"霧禪勝境"四字,整座牌坊壯觀雄偉、雕刻精細。第二重是正山門,為八字形。第三重為文武殿,重簷歇山式屋頂。第四重為接引佛殿。第五重為觀音殿,內供觀音。第六重塔林,即和尚冢。萬佛寺整寺院寬敞明亮,每殿東西兩側均有廂房連接。

環境幽靜,林木蔥蘢,依山順勢,巍峨壯麗,四川省德陽萬佛寺


萬佛寺佔地七十多畝,其中寺廟建築面積一千五百多平方米,寺內珍藏佛經兩部:大正藏與中華大藏經。有羅漢碑、李調元詩碑、天機和尚碑、性平和尚碑、見悟和尚碑等碑刻十一通。有明、清名家書寫匾額兩個。其它文物有:石獅、唐代石佛、鐵獅、雕香爐、石塔等。寺內生長有一株銀杏樹,圍圓12米,高32米,中空,可安放一圓桌,坐十餘人。

環境幽靜,林木蔥蘢,依山順勢,巍峨壯麗,四川省德陽萬佛寺


景區看點; 第一重殿“三門殿”。在三門殿的正中供奉的是一尊彌勒佛,他正面帶微笑地歡迎大家的到來。彌勒佛出生在我國晚唐時期,他是浙江奉化縣人。在他的左右兩邊有幅對聯:上聯為“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人無所不容”;下聯為“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從這幅對聯上我們可以看出人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應該持有的一種人生態度。殿堂的兩邊是四大天王,分別是東方持國南方增長,西方廣目北方多聞。大家是否發現凡是有寺廟的地方都有四大天王,而且多供奉在寺廟的第一殿內,你們知道是什麼原因嗎?這是因為過去他們聽聞佛法,受到佛陀教育,無私無我地給人民做好事,而且遵“十善”得到善報,升到天上當天王,他們飲水思源,感謝佛恩,於是發願,凡寺廟所在,均願去0,所以人稱0天王。

"

萬佛寺位於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白馬鄉大霍山。又稱"羅真寺"或羅真觀。建於唐元和七年(812年),幾經興廢,明、清曾重修,現存建築為康熙年間(1662-1722年)年重建。

環境幽靜,林木蔥蘢,依山順勢,巍峨壯麗,四川省德陽萬佛寺


萬佛寺依山而建,取山勢,分六重,逐漸升高。第一重為石牌坊,上刻"霧禪勝境"四字,整座牌坊壯觀雄偉、雕刻精細。第二重是正山門,為八字形。第三重為文武殿,重簷歇山式屋頂。第四重為接引佛殿。第五重為觀音殿,內供觀音。第六重塔林,即和尚冢。萬佛寺整寺院寬敞明亮,每殿東西兩側均有廂房連接。

環境幽靜,林木蔥蘢,依山順勢,巍峨壯麗,四川省德陽萬佛寺


萬佛寺佔地七十多畝,其中寺廟建築面積一千五百多平方米,寺內珍藏佛經兩部:大正藏與中華大藏經。有羅漢碑、李調元詩碑、天機和尚碑、性平和尚碑、見悟和尚碑等碑刻十一通。有明、清名家書寫匾額兩個。其它文物有:石獅、唐代石佛、鐵獅、雕香爐、石塔等。寺內生長有一株銀杏樹,圍圓12米,高32米,中空,可安放一圓桌,坐十餘人。

環境幽靜,林木蔥蘢,依山順勢,巍峨壯麗,四川省德陽萬佛寺


景區看點; 第一重殿“三門殿”。在三門殿的正中供奉的是一尊彌勒佛,他正面帶微笑地歡迎大家的到來。彌勒佛出生在我國晚唐時期,他是浙江奉化縣人。在他的左右兩邊有幅對聯:上聯為“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人無所不容”;下聯為“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從這幅對聯上我們可以看出人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應該持有的一種人生態度。殿堂的兩邊是四大天王,分別是東方持國南方增長,西方廣目北方多聞。大家是否發現凡是有寺廟的地方都有四大天王,而且多供奉在寺廟的第一殿內,你們知道是什麼原因嗎?這是因為過去他們聽聞佛法,受到佛陀教育,無私無我地給人民做好事,而且遵“十善”得到善報,升到天上當天王,他們飲水思源,感謝佛恩,於是發願,凡寺廟所在,均願去0,所以人稱0天王。

環境幽靜,林木蔥蘢,依山順勢,巍峨壯麗,四川省德陽萬佛寺


大士殿;順著石梯而上,來到寺內的第二重殿“大士殿”。在殿內左邊供奉的是文殊菩薩,他騎著青獅、手執如意,手中的如意象徵著只有智慧的人才能事事如意,所以文殊菩薩在佛門中稱為智慧第一,所以有很多的遊客一來就要參拜文殊菩薩,目的就是為了讓他賦予無窮的智慧。右邊的是普賢菩薩,他坐著白象,手執荷花,象徵著普遍賢德為廣大人民辦一切好事,許多朋友都知道,參拜普賢菩薩的目的就是祈求一生平安,萬事如意。

來到“七佛殿”。看上面的橫匾,這是清乾隆年間羅江縣令-冕書寫的“飛來古佛”,但殿內的“飛來古佛”佛像已毀於浩劫,於是改塑七尊大佛因而更名為七佛殿。大家這邊請,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兩塊碑刻,其一是羅江清代著名才子李調元辭官回鄉以後,於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與和尚惠寂結伴同遊大霍山時,受寺內住持智堂的邀請,而提筆書寫的《宿羅真觀》、《再宿羅真觀》詩兩首,另外一塊是從大霍山巔移來的明代廣西布政司參事張素所書的“悼涇陽縣令、羅江名士吳白涯”詩碑。現這兩塊碑刻已成為羅江縣珍貴文物、萬佛寺的鎮寺之寶。

大雄寶殿;來到全寺的中心-“大雄寶殿”。此殿是仿明代建築,氣勢恢宏,金碧輝煌,飛簷翹角尤為壯觀。這裡是全寺僧人早晚上殿修學的地方,也是為逝者超度亡靈的地方。在大雄寶殿的正中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他教導眾生諸善奉行,諸惡莫作。在他的兩邊是姿態各異的十八尊羅漢。大家請跟隨我往後走。大殿的後面供奉著觀世音菩薩,這是以南海觀音聖像來造型的。那南海為什麼是觀音菩薩的道場?這裡有個故事,由於當時的唐朝是中國佛教歷史上的最鼎盛時期,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經濟文化高度發展的時期,當時日本佛教界派人來中國學佛,他們在中國發現了一尊銅鑄的觀音聖像,準備迎請回日本供奉,到了南海普陀山這個地方,三次出海都被巨風吹了回來,最後只好留在這裡的紫竹林中修個廟供奉,於是稱這尊觀音為“不航觀音”。

西方三聖殿;萬佛寺最後一重殿“西方三聖殿”,正中供奉的是西方三聖,他們是極樂世界的三個聖人。三聖殿背面一派幽靜,大家請看,殿門外那些造型各異的僧塔正默默超度著歷代高僧。走到這裡,大家是否有注意到萬佛寺所有的建築均是依山勢而建,層層升高,老百姓說這其中還有一定的寓意:如果你是身在仕途,則表示你將步步高昇,前途一片光明;如果你是商人,則表示你會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羅漢洞長125米,裡面供奉著500尊大理石刻制的羅漢像,傳說這500阿羅漢是佛在世時的1250個弟子中所精選的500個優秀者。據說走進這羅漢洞,從裡面任意確定一尊羅漢開始數,數到你歲數的那一尊,就是你的真身。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數數看,看你跟哪個菩薩有緣分,你的功名利祿、榮華富貴、平安健康等等和上面所說的是否一樣呢。

進了玉佛洞,可以看到這尊面目慈祥的玉佛,是當時從緬甸運過來的真正的玉雕刻成的佛主像。潔白圓雕的玉佛,更使萬佛古剎增添了佛國的魅力。在這幽靜的地方,虔誠地參拜玉佛,一切浮躁應該歸於平靜哦。

這株銀杏樹距今已經有1900多年的歷史了,為漢代所種植。樹高32米,直徑12米。奇特之處在於,這棵樹中間是空的,可以放下一張八人坐的方桌,被譽為“巴蜀第一樹”。據說它曾經歷過三個大的劫難,三次被燒死,又奇蹟般地復活,其中有這麼一個傳說:傳說有一次這裡的住持法師外出了,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一個小和尚看到一個身穿白衣的女子一閃而過,於是,小和尚追著白衣女子跑到這棵銀杏樹前,白衣女子往樹後一閃便不見了蹤影。小和尚馬上跑回去告訴其他和尚他所看到的怪事,大家聽了之後,都認為他看到了妖怪,所以商議放火燒樹。等到方丈法師回來的時候,銀杏樹已經被燒死了,他心痛不已,於是帶領眾和尚到銀杏樹前唸經做法事,並用下面龍王井(石盂池)的水澆灌,一直持續了三天三夜。不久,銀杏樹上便奇蹟般的發出了嫩嫩的新芽,枯木逢春了。這樣,銀杏樹和下面的龍王井便享譽四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