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

引子:梅山

封神中,有梅山七聖;西遊中,也有梅山六兄弟。他們的來龍去脈,上一篇已經講了,然而限於篇幅,並沒講清楚“梅山在何處”這個問題,本篇要寫的,正是梅山的考證。

根據上一篇我們知道,梅山七聖的流變過程如下:

先是煤山、然後變成眉山、最後才定形成梅山七聖。

相應地,梅山也有三處。

"

引子:梅山

封神中,有梅山七聖;西遊中,也有梅山六兄弟。他們的來龍去脈,上一篇已經講了,然而限於篇幅,並沒講清楚“梅山在何處”這個問題,本篇要寫的,正是梅山的考證。

根據上一篇我們知道,梅山七聖的流變過程如下:

先是煤山、然後變成眉山、最後才定形成梅山七聖。

相應地,梅山也有三處。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影視作品中梅山六兄弟和二郎神形象


第一節、煤山

一、玉壘山

說到煤山,可能大多數人第一印象就會想起崇禎皇帝自縊的北京景山,可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老實說,在歷史上是個老大哥了。

著名神話學家袁珂編著出版的《中國神話傳說詞典》中,“梅山七聖”詞條雲:

《灌志文徵·李冰父子治水記》:“二郎喜馳獵之事,奉父命而斬蛟,其友七人實助之,世傳梅山七聖。”……四川民間傳說,則謂是獵戶七人,俱李冰子二郎之友。或又稱為煤山七聖,二郎擒孽龍所在之灌縣玉壘山一帶,均採煤之山,七友蓋古代採煤工。

這個灌縣就是如今的都江堰,1988年5月改名成功。同時它也是《西遊記》中的灌江口,更明確的說,凡是與二郎神故事有關的灌州、灌城、灌口、灌江口,都是這兒。而玉壘山即龍門山。據1993年編纂出版的《都江堰志》:

龍門山主脈起於嘉陵江上游幹流之西,西南端延伸至瀘定以東,與南北走向的二郎山相接。其中都江堰市以北至廣元約400餘千米。

那麼龍門山為何又叫玉壘山呢?

原來它的大部分山嶺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主峰太子城的海拔更是達到了4812米(一說4816米),以是之故,山嶺上一年倒有半年多為冰雪覆蓋,遠望冰雕玉琢、如玉壘就,故有玉壘山之名。

此二字在文人題詠中多有出現,如晉·左思《蜀都賦》:廓靈關以為門,包玉壘而為宇;唐·杜甫千古絕唱《登樓》: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宋·楊萬里《送邱宗卿帥蜀》:玉壘頓清開宿霧,雪山增重起秋風……

不用懷疑,這些詩句中的“玉壘”二字,指的正是玉壘山,後來被用作成都的代稱。

汶川也有一座玉壘山,位於縣政府禮堂之後。據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之《汶川縣誌》:

玉壘山,舊治幾裡許。縣徙,為威州主山。奇石千尺,翠蒼可挹,攜“玉壘山”三大字,甚奇古。或曰,宋淳熙時書也。《華陽國志》:蜀山氏王蜀,以褒斜為前門,以熊耳、靈關為後戶,以峨眉、玉壘為池澤。或謂在灌縣西二十五里。今灌西山嶺有玉壘峰,有玉壘墩,灌城有玉壘關,成都有玉壘坊,又有玉壘堂,皆非。

此山實際也可算是廣義的龍門山脈的一部分,原因有二:

1、在地圖上看來,汶川位於都江堰的正北方,直線距離僅60公里,理所當然在龍門山脈之內;

2、廣義的龍門山脈的定義:東北接摩天嶺,西南止岷江邊,西北邊界大致以青川、平武、茂縣北側為界,將汶川囊括在內。

所以我們可以說,在廣義的龍門山脈輻射區域內(四川盆地西北、成都平原西緣),凡是有玉壘二字的地名說的其實都是龍門山的一部分。

"

引子:梅山

封神中,有梅山七聖;西遊中,也有梅山六兄弟。他們的來龍去脈,上一篇已經講了,然而限於篇幅,並沒講清楚“梅山在何處”這個問題,本篇要寫的,正是梅山的考證。

根據上一篇我們知道,梅山七聖的流變過程如下:

先是煤山、然後變成眉山、最後才定形成梅山七聖。

相應地,梅山也有三處。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影視作品中梅山六兄弟和二郎神形象


第一節、煤山

一、玉壘山

說到煤山,可能大多數人第一印象就會想起崇禎皇帝自縊的北京景山,可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老實說,在歷史上是個老大哥了。

著名神話學家袁珂編著出版的《中國神話傳說詞典》中,“梅山七聖”詞條雲:

《灌志文徵·李冰父子治水記》:“二郎喜馳獵之事,奉父命而斬蛟,其友七人實助之,世傳梅山七聖。”……四川民間傳說,則謂是獵戶七人,俱李冰子二郎之友。或又稱為煤山七聖,二郎擒孽龍所在之灌縣玉壘山一帶,均採煤之山,七友蓋古代採煤工。

這個灌縣就是如今的都江堰,1988年5月改名成功。同時它也是《西遊記》中的灌江口,更明確的說,凡是與二郎神故事有關的灌州、灌城、灌口、灌江口,都是這兒。而玉壘山即龍門山。據1993年編纂出版的《都江堰志》:

龍門山主脈起於嘉陵江上游幹流之西,西南端延伸至瀘定以東,與南北走向的二郎山相接。其中都江堰市以北至廣元約400餘千米。

那麼龍門山為何又叫玉壘山呢?

原來它的大部分山嶺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主峰太子城的海拔更是達到了4812米(一說4816米),以是之故,山嶺上一年倒有半年多為冰雪覆蓋,遠望冰雕玉琢、如玉壘就,故有玉壘山之名。

此二字在文人題詠中多有出現,如晉·左思《蜀都賦》:廓靈關以為門,包玉壘而為宇;唐·杜甫千古絕唱《登樓》: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宋·楊萬里《送邱宗卿帥蜀》:玉壘頓清開宿霧,雪山增重起秋風……

不用懷疑,這些詩句中的“玉壘”二字,指的正是玉壘山,後來被用作成都的代稱。

汶川也有一座玉壘山,位於縣政府禮堂之後。據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之《汶川縣誌》:

玉壘山,舊治幾裡許。縣徙,為威州主山。奇石千尺,翠蒼可挹,攜“玉壘山”三大字,甚奇古。或曰,宋淳熙時書也。《華陽國志》:蜀山氏王蜀,以褒斜為前門,以熊耳、靈關為後戶,以峨眉、玉壘為池澤。或謂在灌縣西二十五里。今灌西山嶺有玉壘峰,有玉壘墩,灌城有玉壘關,成都有玉壘坊,又有玉壘堂,皆非。

此山實際也可算是廣義的龍門山脈的一部分,原因有二:

1、在地圖上看來,汶川位於都江堰的正北方,直線距離僅60公里,理所當然在龍門山脈之內;

2、廣義的龍門山脈的定義:東北接摩天嶺,西南止岷江邊,西北邊界大致以青川、平武、茂縣北側為界,將汶川囊括在內。

所以我們可以說,在廣義的龍門山脈輻射區域內(四川盆地西北、成都平原西緣),凡是有玉壘二字的地名說的其實都是龍門山的一部分。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龍門山

二、煤山

搞清楚龍門山的範圍很重要,它有助我們進行接下來的考證。

明嘉靖年間,翰林院學士陸深在山西一帶經過實考察,在《河汾燕閒錄》中寫道:

石炭即煤也。東北人謂之楂,南人謂之煤,山西人謂之石炭。平定所產尤勝,堅黑而光,極有火力,史稱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天,今其遺灶在平定之東浮山,予謂此即後世燒煤之始。

題外話,讀書確實是件很有意思的事。這裡說到的女媧煉石補天,在《封神》第一回也提到了,而梅山七怪原本出於煤山,女媧在書中有招妖幡,向被視為妖族之主,這是不是說明七怪確實是女媧麾下呢?(笑……)

繼續說回煤山。

據《四川省志·地質志》:煤礦是四川省主要能源礦產,在全省一次性能源產量中,煤炭佔75%。早在先秦時期,四川就已發現煤炭,《山海經》記載女兒之山、風雨之山多石涅,據考證,這兩座山就在四川省境內,而石涅就是煤炭。宋時,四川已廣泛利用煤作燃料及燒瓷,《宋史·食貨志》曾記慶曆三年“廣安軍魚子鐵山採礦炭”。

龍門山是全省七大含煤區之一。同樣是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的《汶川縣誌》上,卷四“物產”之下,有一則煤的記載:

煤:產豬腦壩、上索橋兩處。豬腦壩有炭廠多處,成口均運往灌縣推銷。上索橋產量亦豐,因交通阻礙,中止開掘。

"

引子:梅山

封神中,有梅山七聖;西遊中,也有梅山六兄弟。他們的來龍去脈,上一篇已經講了,然而限於篇幅,並沒講清楚“梅山在何處”這個問題,本篇要寫的,正是梅山的考證。

根據上一篇我們知道,梅山七聖的流變過程如下:

先是煤山、然後變成眉山、最後才定形成梅山七聖。

相應地,梅山也有三處。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影視作品中梅山六兄弟和二郎神形象


第一節、煤山

一、玉壘山

說到煤山,可能大多數人第一印象就會想起崇禎皇帝自縊的北京景山,可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老實說,在歷史上是個老大哥了。

著名神話學家袁珂編著出版的《中國神話傳說詞典》中,“梅山七聖”詞條雲:

《灌志文徵·李冰父子治水記》:“二郎喜馳獵之事,奉父命而斬蛟,其友七人實助之,世傳梅山七聖。”……四川民間傳說,則謂是獵戶七人,俱李冰子二郎之友。或又稱為煤山七聖,二郎擒孽龍所在之灌縣玉壘山一帶,均採煤之山,七友蓋古代採煤工。

這個灌縣就是如今的都江堰,1988年5月改名成功。同時它也是《西遊記》中的灌江口,更明確的說,凡是與二郎神故事有關的灌州、灌城、灌口、灌江口,都是這兒。而玉壘山即龍門山。據1993年編纂出版的《都江堰志》:

龍門山主脈起於嘉陵江上游幹流之西,西南端延伸至瀘定以東,與南北走向的二郎山相接。其中都江堰市以北至廣元約400餘千米。

那麼龍門山為何又叫玉壘山呢?

原來它的大部分山嶺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主峰太子城的海拔更是達到了4812米(一說4816米),以是之故,山嶺上一年倒有半年多為冰雪覆蓋,遠望冰雕玉琢、如玉壘就,故有玉壘山之名。

此二字在文人題詠中多有出現,如晉·左思《蜀都賦》:廓靈關以為門,包玉壘而為宇;唐·杜甫千古絕唱《登樓》: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宋·楊萬里《送邱宗卿帥蜀》:玉壘頓清開宿霧,雪山增重起秋風……

不用懷疑,這些詩句中的“玉壘”二字,指的正是玉壘山,後來被用作成都的代稱。

汶川也有一座玉壘山,位於縣政府禮堂之後。據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之《汶川縣誌》:

玉壘山,舊治幾裡許。縣徙,為威州主山。奇石千尺,翠蒼可挹,攜“玉壘山”三大字,甚奇古。或曰,宋淳熙時書也。《華陽國志》:蜀山氏王蜀,以褒斜為前門,以熊耳、靈關為後戶,以峨眉、玉壘為池澤。或謂在灌縣西二十五里。今灌西山嶺有玉壘峰,有玉壘墩,灌城有玉壘關,成都有玉壘坊,又有玉壘堂,皆非。

此山實際也可算是廣義的龍門山脈的一部分,原因有二:

1、在地圖上看來,汶川位於都江堰的正北方,直線距離僅60公里,理所當然在龍門山脈之內;

2、廣義的龍門山脈的定義:東北接摩天嶺,西南止岷江邊,西北邊界大致以青川、平武、茂縣北側為界,將汶川囊括在內。

所以我們可以說,在廣義的龍門山脈輻射區域內(四川盆地西北、成都平原西緣),凡是有玉壘二字的地名說的其實都是龍門山的一部分。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龍門山

二、煤山

搞清楚龍門山的範圍很重要,它有助我們進行接下來的考證。

明嘉靖年間,翰林院學士陸深在山西一帶經過實考察,在《河汾燕閒錄》中寫道:

石炭即煤也。東北人謂之楂,南人謂之煤,山西人謂之石炭。平定所產尤勝,堅黑而光,極有火力,史稱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天,今其遺灶在平定之東浮山,予謂此即後世燒煤之始。

題外話,讀書確實是件很有意思的事。這裡說到的女媧煉石補天,在《封神》第一回也提到了,而梅山七怪原本出於煤山,女媧在書中有招妖幡,向被視為妖族之主,這是不是說明七怪確實是女媧麾下呢?(笑……)

繼續說回煤山。

據《四川省志·地質志》:煤礦是四川省主要能源礦產,在全省一次性能源產量中,煤炭佔75%。早在先秦時期,四川就已發現煤炭,《山海經》記載女兒之山、風雨之山多石涅,據考證,這兩座山就在四川省境內,而石涅就是煤炭。宋時,四川已廣泛利用煤作燃料及燒瓷,《宋史·食貨志》曾記慶曆三年“廣安軍魚子鐵山採礦炭”。

龍門山是全省七大含煤區之一。同樣是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的《汶川縣誌》上,卷四“物產”之下,有一則煤的記載:

煤:產豬腦壩、上索橋兩處。豬腦壩有炭廠多處,成口均運往灌縣推銷。上索橋產量亦豐,因交通阻礙,中止開掘。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選自《汶川縣誌》

另外,1991年編纂的《灌縣誌》上,“礦藏資源”第一條就是煙煤,產地有向峨、石廠灣、趙公山、九甸坪等處,並有專門的開採單位進行開採。

二郎神和梅山七聖的故事最初出現在元雜劇中,元在宋後,宋時龍門山脈大抵正是產煤巔峰期,承宋而起的元人雜劇中出現煤山採煤工這個群體,簡直再正常不過了。

"

引子:梅山

封神中,有梅山七聖;西遊中,也有梅山六兄弟。他們的來龍去脈,上一篇已經講了,然而限於篇幅,並沒講清楚“梅山在何處”這個問題,本篇要寫的,正是梅山的考證。

根據上一篇我們知道,梅山七聖的流變過程如下:

先是煤山、然後變成眉山、最後才定形成梅山七聖。

相應地,梅山也有三處。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影視作品中梅山六兄弟和二郎神形象


第一節、煤山

一、玉壘山

說到煤山,可能大多數人第一印象就會想起崇禎皇帝自縊的北京景山,可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老實說,在歷史上是個老大哥了。

著名神話學家袁珂編著出版的《中國神話傳說詞典》中,“梅山七聖”詞條雲:

《灌志文徵·李冰父子治水記》:“二郎喜馳獵之事,奉父命而斬蛟,其友七人實助之,世傳梅山七聖。”……四川民間傳說,則謂是獵戶七人,俱李冰子二郎之友。或又稱為煤山七聖,二郎擒孽龍所在之灌縣玉壘山一帶,均採煤之山,七友蓋古代採煤工。

這個灌縣就是如今的都江堰,1988年5月改名成功。同時它也是《西遊記》中的灌江口,更明確的說,凡是與二郎神故事有關的灌州、灌城、灌口、灌江口,都是這兒。而玉壘山即龍門山。據1993年編纂出版的《都江堰志》:

龍門山主脈起於嘉陵江上游幹流之西,西南端延伸至瀘定以東,與南北走向的二郎山相接。其中都江堰市以北至廣元約400餘千米。

那麼龍門山為何又叫玉壘山呢?

原來它的大部分山嶺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主峰太子城的海拔更是達到了4812米(一說4816米),以是之故,山嶺上一年倒有半年多為冰雪覆蓋,遠望冰雕玉琢、如玉壘就,故有玉壘山之名。

此二字在文人題詠中多有出現,如晉·左思《蜀都賦》:廓靈關以為門,包玉壘而為宇;唐·杜甫千古絕唱《登樓》: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宋·楊萬里《送邱宗卿帥蜀》:玉壘頓清開宿霧,雪山增重起秋風……

不用懷疑,這些詩句中的“玉壘”二字,指的正是玉壘山,後來被用作成都的代稱。

汶川也有一座玉壘山,位於縣政府禮堂之後。據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之《汶川縣誌》:

玉壘山,舊治幾裡許。縣徙,為威州主山。奇石千尺,翠蒼可挹,攜“玉壘山”三大字,甚奇古。或曰,宋淳熙時書也。《華陽國志》:蜀山氏王蜀,以褒斜為前門,以熊耳、靈關為後戶,以峨眉、玉壘為池澤。或謂在灌縣西二十五里。今灌西山嶺有玉壘峰,有玉壘墩,灌城有玉壘關,成都有玉壘坊,又有玉壘堂,皆非。

此山實際也可算是廣義的龍門山脈的一部分,原因有二:

1、在地圖上看來,汶川位於都江堰的正北方,直線距離僅60公里,理所當然在龍門山脈之內;

2、廣義的龍門山脈的定義:東北接摩天嶺,西南止岷江邊,西北邊界大致以青川、平武、茂縣北側為界,將汶川囊括在內。

所以我們可以說,在廣義的龍門山脈輻射區域內(四川盆地西北、成都平原西緣),凡是有玉壘二字的地名說的其實都是龍門山的一部分。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龍門山

二、煤山

搞清楚龍門山的範圍很重要,它有助我們進行接下來的考證。

明嘉靖年間,翰林院學士陸深在山西一帶經過實考察,在《河汾燕閒錄》中寫道:

石炭即煤也。東北人謂之楂,南人謂之煤,山西人謂之石炭。平定所產尤勝,堅黑而光,極有火力,史稱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天,今其遺灶在平定之東浮山,予謂此即後世燒煤之始。

題外話,讀書確實是件很有意思的事。這裡說到的女媧煉石補天,在《封神》第一回也提到了,而梅山七怪原本出於煤山,女媧在書中有招妖幡,向被視為妖族之主,這是不是說明七怪確實是女媧麾下呢?(笑……)

繼續說回煤山。

據《四川省志·地質志》:煤礦是四川省主要能源礦產,在全省一次性能源產量中,煤炭佔75%。早在先秦時期,四川就已發現煤炭,《山海經》記載女兒之山、風雨之山多石涅,據考證,這兩座山就在四川省境內,而石涅就是煤炭。宋時,四川已廣泛利用煤作燃料及燒瓷,《宋史·食貨志》曾記慶曆三年“廣安軍魚子鐵山採礦炭”。

龍門山是全省七大含煤區之一。同樣是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的《汶川縣誌》上,卷四“物產”之下,有一則煤的記載:

煤:產豬腦壩、上索橋兩處。豬腦壩有炭廠多處,成口均運往灌縣推銷。上索橋產量亦豐,因交通阻礙,中止開掘。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選自《汶川縣誌》

另外,1991年編纂的《灌縣誌》上,“礦藏資源”第一條就是煙煤,產地有向峨、石廠灣、趙公山、九甸坪等處,並有專門的開採單位進行開採。

二郎神和梅山七聖的故事最初出現在元雜劇中,元在宋後,宋時龍門山脈大抵正是產煤巔峰期,承宋而起的元人雜劇中出現煤山採煤工這個群體,簡直再正常不過了。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選自《灌縣誌》


第二節、眉山

一、峨眉

袁先生所引《灌志文徵》其實出自民國二十二年的《灌縣誌》,共十四卷,“文徵旁收博採,輯錄了自漢代迄於民國兩千年間各階層、各類型人士近五百人的詩文辭賦,主要仍系青城山、岷山和都江堰的內容”,那篇《李冰父子治水記》似是出自清人劉沅筆下。

劉沅自是一代學問家,但世傳云云,其實已表明採自民間傳說。明中葉後《封神》風行天下,傳到二郎的道場灌縣就會產生越來越多的傳說;而《封神》、《西遊》中的二郎神故事又是博採元雜劇而來,在《灌口二郎斬健蛟》(下簡稱《斬蛟》)、《二郎神醉射鎖魔鏡》(下簡稱《射鏡》)等劇中,梅山兄弟的江湖赫號,都是“眉山七聖”。

二郎:郭牙直一壁有者,鬼力喚將眉山七聖來者!

鬼力:理會的,眉山七聖安在?選自《斬蛟》

眾所周知,四川省確實有個地級市叫眉山市,眉山兄弟之山,是否就在此處?

"

引子:梅山

封神中,有梅山七聖;西遊中,也有梅山六兄弟。他們的來龍去脈,上一篇已經講了,然而限於篇幅,並沒講清楚“梅山在何處”這個問題,本篇要寫的,正是梅山的考證。

根據上一篇我們知道,梅山七聖的流變過程如下:

先是煤山、然後變成眉山、最後才定形成梅山七聖。

相應地,梅山也有三處。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影視作品中梅山六兄弟和二郎神形象


第一節、煤山

一、玉壘山

說到煤山,可能大多數人第一印象就會想起崇禎皇帝自縊的北京景山,可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老實說,在歷史上是個老大哥了。

著名神話學家袁珂編著出版的《中國神話傳說詞典》中,“梅山七聖”詞條雲:

《灌志文徵·李冰父子治水記》:“二郎喜馳獵之事,奉父命而斬蛟,其友七人實助之,世傳梅山七聖。”……四川民間傳說,則謂是獵戶七人,俱李冰子二郎之友。或又稱為煤山七聖,二郎擒孽龍所在之灌縣玉壘山一帶,均採煤之山,七友蓋古代採煤工。

這個灌縣就是如今的都江堰,1988年5月改名成功。同時它也是《西遊記》中的灌江口,更明確的說,凡是與二郎神故事有關的灌州、灌城、灌口、灌江口,都是這兒。而玉壘山即龍門山。據1993年編纂出版的《都江堰志》:

龍門山主脈起於嘉陵江上游幹流之西,西南端延伸至瀘定以東,與南北走向的二郎山相接。其中都江堰市以北至廣元約400餘千米。

那麼龍門山為何又叫玉壘山呢?

原來它的大部分山嶺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主峰太子城的海拔更是達到了4812米(一說4816米),以是之故,山嶺上一年倒有半年多為冰雪覆蓋,遠望冰雕玉琢、如玉壘就,故有玉壘山之名。

此二字在文人題詠中多有出現,如晉·左思《蜀都賦》:廓靈關以為門,包玉壘而為宇;唐·杜甫千古絕唱《登樓》: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宋·楊萬里《送邱宗卿帥蜀》:玉壘頓清開宿霧,雪山增重起秋風……

不用懷疑,這些詩句中的“玉壘”二字,指的正是玉壘山,後來被用作成都的代稱。

汶川也有一座玉壘山,位於縣政府禮堂之後。據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之《汶川縣誌》:

玉壘山,舊治幾裡許。縣徙,為威州主山。奇石千尺,翠蒼可挹,攜“玉壘山”三大字,甚奇古。或曰,宋淳熙時書也。《華陽國志》:蜀山氏王蜀,以褒斜為前門,以熊耳、靈關為後戶,以峨眉、玉壘為池澤。或謂在灌縣西二十五里。今灌西山嶺有玉壘峰,有玉壘墩,灌城有玉壘關,成都有玉壘坊,又有玉壘堂,皆非。

此山實際也可算是廣義的龍門山脈的一部分,原因有二:

1、在地圖上看來,汶川位於都江堰的正北方,直線距離僅60公里,理所當然在龍門山脈之內;

2、廣義的龍門山脈的定義:東北接摩天嶺,西南止岷江邊,西北邊界大致以青川、平武、茂縣北側為界,將汶川囊括在內。

所以我們可以說,在廣義的龍門山脈輻射區域內(四川盆地西北、成都平原西緣),凡是有玉壘二字的地名說的其實都是龍門山的一部分。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龍門山

二、煤山

搞清楚龍門山的範圍很重要,它有助我們進行接下來的考證。

明嘉靖年間,翰林院學士陸深在山西一帶經過實考察,在《河汾燕閒錄》中寫道:

石炭即煤也。東北人謂之楂,南人謂之煤,山西人謂之石炭。平定所產尤勝,堅黑而光,極有火力,史稱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天,今其遺灶在平定之東浮山,予謂此即後世燒煤之始。

題外話,讀書確實是件很有意思的事。這裡說到的女媧煉石補天,在《封神》第一回也提到了,而梅山七怪原本出於煤山,女媧在書中有招妖幡,向被視為妖族之主,這是不是說明七怪確實是女媧麾下呢?(笑……)

繼續說回煤山。

據《四川省志·地質志》:煤礦是四川省主要能源礦產,在全省一次性能源產量中,煤炭佔75%。早在先秦時期,四川就已發現煤炭,《山海經》記載女兒之山、風雨之山多石涅,據考證,這兩座山就在四川省境內,而石涅就是煤炭。宋時,四川已廣泛利用煤作燃料及燒瓷,《宋史·食貨志》曾記慶曆三年“廣安軍魚子鐵山採礦炭”。

龍門山是全省七大含煤區之一。同樣是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的《汶川縣誌》上,卷四“物產”之下,有一則煤的記載:

煤:產豬腦壩、上索橋兩處。豬腦壩有炭廠多處,成口均運往灌縣推銷。上索橋產量亦豐,因交通阻礙,中止開掘。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選自《汶川縣誌》

另外,1991年編纂的《灌縣誌》上,“礦藏資源”第一條就是煙煤,產地有向峨、石廠灣、趙公山、九甸坪等處,並有專門的開採單位進行開採。

二郎神和梅山七聖的故事最初出現在元雜劇中,元在宋後,宋時龍門山脈大抵正是產煤巔峰期,承宋而起的元人雜劇中出現煤山採煤工這個群體,簡直再正常不過了。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選自《灌縣誌》


第二節、眉山

一、峨眉

袁先生所引《灌志文徵》其實出自民國二十二年的《灌縣誌》,共十四卷,“文徵旁收博採,輯錄了自漢代迄於民國兩千年間各階層、各類型人士近五百人的詩文辭賦,主要仍系青城山、岷山和都江堰的內容”,那篇《李冰父子治水記》似是出自清人劉沅筆下。

劉沅自是一代學問家,但世傳云云,其實已表明採自民間傳說。明中葉後《封神》風行天下,傳到二郎的道場灌縣就會產生越來越多的傳說;而《封神》、《西遊》中的二郎神故事又是博採元雜劇而來,在《灌口二郎斬健蛟》(下簡稱《斬蛟》)、《二郎神醉射鎖魔鏡》(下簡稱《射鏡》)等劇中,梅山兄弟的江湖赫號,都是“眉山七聖”。

二郎:郭牙直一壁有者,鬼力喚將眉山七聖來者!

鬼力:理會的,眉山七聖安在?選自《斬蛟》

眾所周知,四川省確實有個地級市叫眉山市,眉山兄弟之山,是否就在此處?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眉山二字很容易被人認為和天下聞名的峨眉山有關係,弄得眉山人不得不認真解釋,屢屢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但其實眉山朋友大可以不必如此惶恐,因為,眉山的得名還真就因為峨眉山。你說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西魏平蜀次年(公元554年),改青州為眉州。為何叫眉州?唐《通典·州郡六》:

眉州今理通義縣。漢屬犍為郡地,後漢啳晉皆因之,宋、齊亦然。樑置齊通郡啳青州。西魏改青州為眉州。因峨眉山為名。

這說明,眉山七聖就來自於峨眉山上。

世傳峨眉山乃是普賢菩薩的道場,而《封神》中,闡教十二金仙中有位普賢真人,入佛後正是普賢菩薩。也很有意思。

"

引子:梅山

封神中,有梅山七聖;西遊中,也有梅山六兄弟。他們的來龍去脈,上一篇已經講了,然而限於篇幅,並沒講清楚“梅山在何處”這個問題,本篇要寫的,正是梅山的考證。

根據上一篇我們知道,梅山七聖的流變過程如下:

先是煤山、然後變成眉山、最後才定形成梅山七聖。

相應地,梅山也有三處。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影視作品中梅山六兄弟和二郎神形象


第一節、煤山

一、玉壘山

說到煤山,可能大多數人第一印象就會想起崇禎皇帝自縊的北京景山,可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老實說,在歷史上是個老大哥了。

著名神話學家袁珂編著出版的《中國神話傳說詞典》中,“梅山七聖”詞條雲:

《灌志文徵·李冰父子治水記》:“二郎喜馳獵之事,奉父命而斬蛟,其友七人實助之,世傳梅山七聖。”……四川民間傳說,則謂是獵戶七人,俱李冰子二郎之友。或又稱為煤山七聖,二郎擒孽龍所在之灌縣玉壘山一帶,均採煤之山,七友蓋古代採煤工。

這個灌縣就是如今的都江堰,1988年5月改名成功。同時它也是《西遊記》中的灌江口,更明確的說,凡是與二郎神故事有關的灌州、灌城、灌口、灌江口,都是這兒。而玉壘山即龍門山。據1993年編纂出版的《都江堰志》:

龍門山主脈起於嘉陵江上游幹流之西,西南端延伸至瀘定以東,與南北走向的二郎山相接。其中都江堰市以北至廣元約400餘千米。

那麼龍門山為何又叫玉壘山呢?

原來它的大部分山嶺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主峰太子城的海拔更是達到了4812米(一說4816米),以是之故,山嶺上一年倒有半年多為冰雪覆蓋,遠望冰雕玉琢、如玉壘就,故有玉壘山之名。

此二字在文人題詠中多有出現,如晉·左思《蜀都賦》:廓靈關以為門,包玉壘而為宇;唐·杜甫千古絕唱《登樓》: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宋·楊萬里《送邱宗卿帥蜀》:玉壘頓清開宿霧,雪山增重起秋風……

不用懷疑,這些詩句中的“玉壘”二字,指的正是玉壘山,後來被用作成都的代稱。

汶川也有一座玉壘山,位於縣政府禮堂之後。據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之《汶川縣誌》:

玉壘山,舊治幾裡許。縣徙,為威州主山。奇石千尺,翠蒼可挹,攜“玉壘山”三大字,甚奇古。或曰,宋淳熙時書也。《華陽國志》:蜀山氏王蜀,以褒斜為前門,以熊耳、靈關為後戶,以峨眉、玉壘為池澤。或謂在灌縣西二十五里。今灌西山嶺有玉壘峰,有玉壘墩,灌城有玉壘關,成都有玉壘坊,又有玉壘堂,皆非。

此山實際也可算是廣義的龍門山脈的一部分,原因有二:

1、在地圖上看來,汶川位於都江堰的正北方,直線距離僅60公里,理所當然在龍門山脈之內;

2、廣義的龍門山脈的定義:東北接摩天嶺,西南止岷江邊,西北邊界大致以青川、平武、茂縣北側為界,將汶川囊括在內。

所以我們可以說,在廣義的龍門山脈輻射區域內(四川盆地西北、成都平原西緣),凡是有玉壘二字的地名說的其實都是龍門山的一部分。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龍門山

二、煤山

搞清楚龍門山的範圍很重要,它有助我們進行接下來的考證。

明嘉靖年間,翰林院學士陸深在山西一帶經過實考察,在《河汾燕閒錄》中寫道:

石炭即煤也。東北人謂之楂,南人謂之煤,山西人謂之石炭。平定所產尤勝,堅黑而光,極有火力,史稱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天,今其遺灶在平定之東浮山,予謂此即後世燒煤之始。

題外話,讀書確實是件很有意思的事。這裡說到的女媧煉石補天,在《封神》第一回也提到了,而梅山七怪原本出於煤山,女媧在書中有招妖幡,向被視為妖族之主,這是不是說明七怪確實是女媧麾下呢?(笑……)

繼續說回煤山。

據《四川省志·地質志》:煤礦是四川省主要能源礦產,在全省一次性能源產量中,煤炭佔75%。早在先秦時期,四川就已發現煤炭,《山海經》記載女兒之山、風雨之山多石涅,據考證,這兩座山就在四川省境內,而石涅就是煤炭。宋時,四川已廣泛利用煤作燃料及燒瓷,《宋史·食貨志》曾記慶曆三年“廣安軍魚子鐵山採礦炭”。

龍門山是全省七大含煤區之一。同樣是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的《汶川縣誌》上,卷四“物產”之下,有一則煤的記載:

煤:產豬腦壩、上索橋兩處。豬腦壩有炭廠多處,成口均運往灌縣推銷。上索橋產量亦豐,因交通阻礙,中止開掘。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選自《汶川縣誌》

另外,1991年編纂的《灌縣誌》上,“礦藏資源”第一條就是煙煤,產地有向峨、石廠灣、趙公山、九甸坪等處,並有專門的開採單位進行開採。

二郎神和梅山七聖的故事最初出現在元雜劇中,元在宋後,宋時龍門山脈大抵正是產煤巔峰期,承宋而起的元人雜劇中出現煤山採煤工這個群體,簡直再正常不過了。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選自《灌縣誌》


第二節、眉山

一、峨眉

袁先生所引《灌志文徵》其實出自民國二十二年的《灌縣誌》,共十四卷,“文徵旁收博採,輯錄了自漢代迄於民國兩千年間各階層、各類型人士近五百人的詩文辭賦,主要仍系青城山、岷山和都江堰的內容”,那篇《李冰父子治水記》似是出自清人劉沅筆下。

劉沅自是一代學問家,但世傳云云,其實已表明採自民間傳說。明中葉後《封神》風行天下,傳到二郎的道場灌縣就會產生越來越多的傳說;而《封神》、《西遊》中的二郎神故事又是博採元雜劇而來,在《灌口二郎斬健蛟》(下簡稱《斬蛟》)、《二郎神醉射鎖魔鏡》(下簡稱《射鏡》)等劇中,梅山兄弟的江湖赫號,都是“眉山七聖”。

二郎:郭牙直一壁有者,鬼力喚將眉山七聖來者!

鬼力:理會的,眉山七聖安在?選自《斬蛟》

眾所周知,四川省確實有個地級市叫眉山市,眉山兄弟之山,是否就在此處?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眉山二字很容易被人認為和天下聞名的峨眉山有關係,弄得眉山人不得不認真解釋,屢屢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但其實眉山朋友大可以不必如此惶恐,因為,眉山的得名還真就因為峨眉山。你說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西魏平蜀次年(公元554年),改青州為眉州。為何叫眉州?唐《通典·州郡六》:

眉州今理通義縣。漢屬犍為郡地,後漢啳晉皆因之,宋、齊亦然。樑置齊通郡啳青州。西魏改青州為眉州。因峨眉山為名。

這說明,眉山七聖就來自於峨眉山上。

世傳峨眉山乃是普賢菩薩的道場,而《封神》中,闡教十二金仙中有位普賢真人,入佛後正是普賢菩薩。也很有意思。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眉山

二、際會

峨眉山成為眉山七聖的棲身地,真可說是因緣際會。最強大的理由就是,峨眉山中含有“眉山”兩個字。然後我們再根據這個結果來推測理由,很容易就會發現:

1、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峨眉山簡直離龍門山脈太近了,完全可以說就是挨著的。上節所引《華陽國志》已有云:以峨眉、玉壘為池澤。可見兩者的親近關係。

2、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峨眉在因《蜀山劍俠傳》名噪天下而神仙傳說蜂起之時,其實已經非常神祕。

《峨眉山志》中採擷奇事極多,姑錄幾例:

戰國時鬼谷子著《珞琭子》一書於峨眉山洞,至今尚有鬼谷洞;又有一人,仿山猴動作創出“峨眉通臂拳”,至今流傳,後人稱為白猿祖師(這讓人想起七怪的老大袁洪);南宋時期,德源和尚依然仿猿猴動作,創出“白眉拳”。

漢武帝時,方士言峨眉山中有仙藥,武帝遣使祭之,欲致其藥,而不能得。

東漢光武帝時,有一人自會稽來蜀,詣峨眉山而得五行之訣;東漢順帝時,張道陵創五斗米道,作道書24種,中含《峨眉山神異記》3卷。

《巴郡本草》有記:空青出益州山谷,久服輕身,能化銅鉛為金,有銅處皆出之。

藥王孫思邈採藥山中,煉丹、著述,皆在此間寫就……

玉壘、峨眉既然以雙山並雄於蜀中,煤山、眉山的傳說自然也能通行於天下。

"

引子:梅山

封神中,有梅山七聖;西遊中,也有梅山六兄弟。他們的來龍去脈,上一篇已經講了,然而限於篇幅,並沒講清楚“梅山在何處”這個問題,本篇要寫的,正是梅山的考證。

根據上一篇我們知道,梅山七聖的流變過程如下:

先是煤山、然後變成眉山、最後才定形成梅山七聖。

相應地,梅山也有三處。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影視作品中梅山六兄弟和二郎神形象


第一節、煤山

一、玉壘山

說到煤山,可能大多數人第一印象就會想起崇禎皇帝自縊的北京景山,可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老實說,在歷史上是個老大哥了。

著名神話學家袁珂編著出版的《中國神話傳說詞典》中,“梅山七聖”詞條雲:

《灌志文徵·李冰父子治水記》:“二郎喜馳獵之事,奉父命而斬蛟,其友七人實助之,世傳梅山七聖。”……四川民間傳說,則謂是獵戶七人,俱李冰子二郎之友。或又稱為煤山七聖,二郎擒孽龍所在之灌縣玉壘山一帶,均採煤之山,七友蓋古代採煤工。

這個灌縣就是如今的都江堰,1988年5月改名成功。同時它也是《西遊記》中的灌江口,更明確的說,凡是與二郎神故事有關的灌州、灌城、灌口、灌江口,都是這兒。而玉壘山即龍門山。據1993年編纂出版的《都江堰志》:

龍門山主脈起於嘉陵江上游幹流之西,西南端延伸至瀘定以東,與南北走向的二郎山相接。其中都江堰市以北至廣元約400餘千米。

那麼龍門山為何又叫玉壘山呢?

原來它的大部分山嶺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主峰太子城的海拔更是達到了4812米(一說4816米),以是之故,山嶺上一年倒有半年多為冰雪覆蓋,遠望冰雕玉琢、如玉壘就,故有玉壘山之名。

此二字在文人題詠中多有出現,如晉·左思《蜀都賦》:廓靈關以為門,包玉壘而為宇;唐·杜甫千古絕唱《登樓》: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宋·楊萬里《送邱宗卿帥蜀》:玉壘頓清開宿霧,雪山增重起秋風……

不用懷疑,這些詩句中的“玉壘”二字,指的正是玉壘山,後來被用作成都的代稱。

汶川也有一座玉壘山,位於縣政府禮堂之後。據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之《汶川縣誌》:

玉壘山,舊治幾裡許。縣徙,為威州主山。奇石千尺,翠蒼可挹,攜“玉壘山”三大字,甚奇古。或曰,宋淳熙時書也。《華陽國志》:蜀山氏王蜀,以褒斜為前門,以熊耳、靈關為後戶,以峨眉、玉壘為池澤。或謂在灌縣西二十五里。今灌西山嶺有玉壘峰,有玉壘墩,灌城有玉壘關,成都有玉壘坊,又有玉壘堂,皆非。

此山實際也可算是廣義的龍門山脈的一部分,原因有二:

1、在地圖上看來,汶川位於都江堰的正北方,直線距離僅60公里,理所當然在龍門山脈之內;

2、廣義的龍門山脈的定義:東北接摩天嶺,西南止岷江邊,西北邊界大致以青川、平武、茂縣北側為界,將汶川囊括在內。

所以我們可以說,在廣義的龍門山脈輻射區域內(四川盆地西北、成都平原西緣),凡是有玉壘二字的地名說的其實都是龍門山的一部分。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龍門山

二、煤山

搞清楚龍門山的範圍很重要,它有助我們進行接下來的考證。

明嘉靖年間,翰林院學士陸深在山西一帶經過實考察,在《河汾燕閒錄》中寫道:

石炭即煤也。東北人謂之楂,南人謂之煤,山西人謂之石炭。平定所產尤勝,堅黑而光,極有火力,史稱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天,今其遺灶在平定之東浮山,予謂此即後世燒煤之始。

題外話,讀書確實是件很有意思的事。這裡說到的女媧煉石補天,在《封神》第一回也提到了,而梅山七怪原本出於煤山,女媧在書中有招妖幡,向被視為妖族之主,這是不是說明七怪確實是女媧麾下呢?(笑……)

繼續說回煤山。

據《四川省志·地質志》:煤礦是四川省主要能源礦產,在全省一次性能源產量中,煤炭佔75%。早在先秦時期,四川就已發現煤炭,《山海經》記載女兒之山、風雨之山多石涅,據考證,這兩座山就在四川省境內,而石涅就是煤炭。宋時,四川已廣泛利用煤作燃料及燒瓷,《宋史·食貨志》曾記慶曆三年“廣安軍魚子鐵山採礦炭”。

龍門山是全省七大含煤區之一。同樣是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的《汶川縣誌》上,卷四“物產”之下,有一則煤的記載:

煤:產豬腦壩、上索橋兩處。豬腦壩有炭廠多處,成口均運往灌縣推銷。上索橋產量亦豐,因交通阻礙,中止開掘。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選自《汶川縣誌》

另外,1991年編纂的《灌縣誌》上,“礦藏資源”第一條就是煙煤,產地有向峨、石廠灣、趙公山、九甸坪等處,並有專門的開採單位進行開採。

二郎神和梅山七聖的故事最初出現在元雜劇中,元在宋後,宋時龍門山脈大抵正是產煤巔峰期,承宋而起的元人雜劇中出現煤山採煤工這個群體,簡直再正常不過了。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選自《灌縣誌》


第二節、眉山

一、峨眉

袁先生所引《灌志文徵》其實出自民國二十二年的《灌縣誌》,共十四卷,“文徵旁收博採,輯錄了自漢代迄於民國兩千年間各階層、各類型人士近五百人的詩文辭賦,主要仍系青城山、岷山和都江堰的內容”,那篇《李冰父子治水記》似是出自清人劉沅筆下。

劉沅自是一代學問家,但世傳云云,其實已表明採自民間傳說。明中葉後《封神》風行天下,傳到二郎的道場灌縣就會產生越來越多的傳說;而《封神》、《西遊》中的二郎神故事又是博採元雜劇而來,在《灌口二郎斬健蛟》(下簡稱《斬蛟》)、《二郎神醉射鎖魔鏡》(下簡稱《射鏡》)等劇中,梅山兄弟的江湖赫號,都是“眉山七聖”。

二郎:郭牙直一壁有者,鬼力喚將眉山七聖來者!

鬼力:理會的,眉山七聖安在?選自《斬蛟》

眾所周知,四川省確實有個地級市叫眉山市,眉山兄弟之山,是否就在此處?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眉山二字很容易被人認為和天下聞名的峨眉山有關係,弄得眉山人不得不認真解釋,屢屢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但其實眉山朋友大可以不必如此惶恐,因為,眉山的得名還真就因為峨眉山。你說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西魏平蜀次年(公元554年),改青州為眉州。為何叫眉州?唐《通典·州郡六》:

眉州今理通義縣。漢屬犍為郡地,後漢啳晉皆因之,宋、齊亦然。樑置齊通郡啳青州。西魏改青州為眉州。因峨眉山為名。

這說明,眉山七聖就來自於峨眉山上。

世傳峨眉山乃是普賢菩薩的道場,而《封神》中,闡教十二金仙中有位普賢真人,入佛後正是普賢菩薩。也很有意思。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眉山

二、際會

峨眉山成為眉山七聖的棲身地,真可說是因緣際會。最強大的理由就是,峨眉山中含有“眉山”兩個字。然後我們再根據這個結果來推測理由,很容易就會發現:

1、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峨眉山簡直離龍門山脈太近了,完全可以說就是挨著的。上節所引《華陽國志》已有云:以峨眉、玉壘為池澤。可見兩者的親近關係。

2、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峨眉在因《蜀山劍俠傳》名噪天下而神仙傳說蜂起之時,其實已經非常神祕。

《峨眉山志》中採擷奇事極多,姑錄幾例:

戰國時鬼谷子著《珞琭子》一書於峨眉山洞,至今尚有鬼谷洞;又有一人,仿山猴動作創出“峨眉通臂拳”,至今流傳,後人稱為白猿祖師(這讓人想起七怪的老大袁洪);南宋時期,德源和尚依然仿猿猴動作,創出“白眉拳”。

漢武帝時,方士言峨眉山中有仙藥,武帝遣使祭之,欲致其藥,而不能得。

東漢光武帝時,有一人自會稽來蜀,詣峨眉山而得五行之訣;東漢順帝時,張道陵創五斗米道,作道書24種,中含《峨眉山神異記》3卷。

《巴郡本草》有記:空青出益州山谷,久服輕身,能化銅鉛為金,有銅處皆出之。

藥王孫思邈採藥山中,煉丹、著述,皆在此間寫就……

玉壘、峨眉既然以雙山並雄於蜀中,煤山、眉山的傳說自然也能通行於天下。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峨眉山志》封面


第三節、梅山

一、梅山

元雜劇寫二郎神故事者,還有一本叫《二郎神鎖齊天大聖》,對滴,就是《西遊》中第六回的原版。劇中情節可視為《斬蛟》、《射鏡》後的第三集,但眉山七聖已經變成了我們熟知的梅山七聖。

這個梅山與四川切斷了一切聯繫。網上的說法是,此版七怪來源於“我國南方少數民族的梅山教,是起源於古代湘中梅山地區的傳統宗教”,這話對嗎?也對,也不對。

而不對之處更多。

這一次我們從梅山七聖的老大袁洪身上入手。

袁洪是猴子成精,從文學意義上來講,他與孫悟空是一隻猴子,有著共同的文學原型。這個原型來自於很多地方,比如淮渦水怪無支祁,比如白猿盜桃,比如白猿學劍,但跟梅山沾邊的故事,出自下面幾篇小說。

1、《補江總白猿傳》

南朝梁時,平南將軍南征桂林,別將歐陽紇略地長樂,妻子被白猿所盜。後白猿被殺,妻子生下一子,即大書法家歐陽詢。這是政敵攻擊歐陽詢的作品,本不值一哂。然而對本篇而言,桂林這兩個字十分重要,是的,因為它就是我們知道的那個桂林。

2、《陳巡檢梅嶺失妻記》

北宋徽宗年間,秀才陳辛除授廣東南雄沙角鎮巡檢,途經梅嶺,妻子被白猿所攝。三年後大羅金仙紫陽真君收了白猿,方才夫妻團聚。這個故事發生地點在梅嶺。

3、《申陽洞記》

元朝天曆年間,隴西李生流落桂州,怒殺一窩猴精,並救走被擄的三個女人,於是一娶三女,富貴赫然。這個故事發生地點在桂州,亦即桂林。

現在解釋一下,為什麼桂林、梅嶺都跟梅山沾邊。

兩廣之地又稱嶺南,即五嶺之南。五嶺是指五條嶺,由西向東分別為: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

桂州(即今桂林),剛好在在越城嶺的盡頭,是如假包換的五嶺區域。越城嶺要塞,在今桂林興安縣境內,又名臨源嶺、始安嶠、全義嶺。廣義的越城嶺在廣西境內跨資源、全州、興安、龍勝、靈川、臨桂六縣;在湖南境內跨城步、新寧、邵陽、東安,東北餘脈四明山更直達衡陽市西端。

五嶺中的大庾嶺就是梅嶺。也就是陳毅元帥名作《梅嶺三章》的梅嶺,所謂“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何等虎視而雄哉!

唐玄宗時名相張九齡奉命重修大庾古道,修成後在嶺上遍植梅花,從此改稱梅嶺。上面有座天下馳名的關口“梅關”,坐落於南雄市城東北30公里處,號稱“南粵雄關”,又稱“嶺南第一關”。

公元前214年,趙佗率軍開拓嶺南,秦軍便是由此入粵。以後歷代朝廷,多有貶謫嶺南之人,如“雪擁藍關馬不前”的韓愈,如“晴空一鶴排雲去”的劉禹錫,如“問汝平生功業”的蘇東坡,及至近代,辛亥革命中北伐軍又兩次度嶺北伐。

梅嶺又可以說成梅山,因為嶺字的本義,本來就是形容山深而廣大。而如果梅嶺成了梅山,在文學的引申及想像力的延伸上,其實另外四嶺都可以成為廣義的梅山。

綜上,我們可以說:

梅山,是指包含了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即梅嶺)等全部五嶺在內的一系列幅員遼闊、橫跨數省的嶺南大山。

"

引子:梅山

封神中,有梅山七聖;西遊中,也有梅山六兄弟。他們的來龍去脈,上一篇已經講了,然而限於篇幅,並沒講清楚“梅山在何處”這個問題,本篇要寫的,正是梅山的考證。

根據上一篇我們知道,梅山七聖的流變過程如下:

先是煤山、然後變成眉山、最後才定形成梅山七聖。

相應地,梅山也有三處。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影視作品中梅山六兄弟和二郎神形象


第一節、煤山

一、玉壘山

說到煤山,可能大多數人第一印象就會想起崇禎皇帝自縊的北京景山,可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老實說,在歷史上是個老大哥了。

著名神話學家袁珂編著出版的《中國神話傳說詞典》中,“梅山七聖”詞條雲:

《灌志文徵·李冰父子治水記》:“二郎喜馳獵之事,奉父命而斬蛟,其友七人實助之,世傳梅山七聖。”……四川民間傳說,則謂是獵戶七人,俱李冰子二郎之友。或又稱為煤山七聖,二郎擒孽龍所在之灌縣玉壘山一帶,均採煤之山,七友蓋古代採煤工。

這個灌縣就是如今的都江堰,1988年5月改名成功。同時它也是《西遊記》中的灌江口,更明確的說,凡是與二郎神故事有關的灌州、灌城、灌口、灌江口,都是這兒。而玉壘山即龍門山。據1993年編纂出版的《都江堰志》:

龍門山主脈起於嘉陵江上游幹流之西,西南端延伸至瀘定以東,與南北走向的二郎山相接。其中都江堰市以北至廣元約400餘千米。

那麼龍門山為何又叫玉壘山呢?

原來它的大部分山嶺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主峰太子城的海拔更是達到了4812米(一說4816米),以是之故,山嶺上一年倒有半年多為冰雪覆蓋,遠望冰雕玉琢、如玉壘就,故有玉壘山之名。

此二字在文人題詠中多有出現,如晉·左思《蜀都賦》:廓靈關以為門,包玉壘而為宇;唐·杜甫千古絕唱《登樓》: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宋·楊萬里《送邱宗卿帥蜀》:玉壘頓清開宿霧,雪山增重起秋風……

不用懷疑,這些詩句中的“玉壘”二字,指的正是玉壘山,後來被用作成都的代稱。

汶川也有一座玉壘山,位於縣政府禮堂之後。據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之《汶川縣誌》:

玉壘山,舊治幾裡許。縣徙,為威州主山。奇石千尺,翠蒼可挹,攜“玉壘山”三大字,甚奇古。或曰,宋淳熙時書也。《華陽國志》:蜀山氏王蜀,以褒斜為前門,以熊耳、靈關為後戶,以峨眉、玉壘為池澤。或謂在灌縣西二十五里。今灌西山嶺有玉壘峰,有玉壘墩,灌城有玉壘關,成都有玉壘坊,又有玉壘堂,皆非。

此山實際也可算是廣義的龍門山脈的一部分,原因有二:

1、在地圖上看來,汶川位於都江堰的正北方,直線距離僅60公里,理所當然在龍門山脈之內;

2、廣義的龍門山脈的定義:東北接摩天嶺,西南止岷江邊,西北邊界大致以青川、平武、茂縣北側為界,將汶川囊括在內。

所以我們可以說,在廣義的龍門山脈輻射區域內(四川盆地西北、成都平原西緣),凡是有玉壘二字的地名說的其實都是龍門山的一部分。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龍門山

二、煤山

搞清楚龍門山的範圍很重要,它有助我們進行接下來的考證。

明嘉靖年間,翰林院學士陸深在山西一帶經過實考察,在《河汾燕閒錄》中寫道:

石炭即煤也。東北人謂之楂,南人謂之煤,山西人謂之石炭。平定所產尤勝,堅黑而光,極有火力,史稱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天,今其遺灶在平定之東浮山,予謂此即後世燒煤之始。

題外話,讀書確實是件很有意思的事。這裡說到的女媧煉石補天,在《封神》第一回也提到了,而梅山七怪原本出於煤山,女媧在書中有招妖幡,向被視為妖族之主,這是不是說明七怪確實是女媧麾下呢?(笑……)

繼續說回煤山。

據《四川省志·地質志》:煤礦是四川省主要能源礦產,在全省一次性能源產量中,煤炭佔75%。早在先秦時期,四川就已發現煤炭,《山海經》記載女兒之山、風雨之山多石涅,據考證,這兩座山就在四川省境內,而石涅就是煤炭。宋時,四川已廣泛利用煤作燃料及燒瓷,《宋史·食貨志》曾記慶曆三年“廣安軍魚子鐵山採礦炭”。

龍門山是全省七大含煤區之一。同樣是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的《汶川縣誌》上,卷四“物產”之下,有一則煤的記載:

煤:產豬腦壩、上索橋兩處。豬腦壩有炭廠多處,成口均運往灌縣推銷。上索橋產量亦豐,因交通阻礙,中止開掘。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選自《汶川縣誌》

另外,1991年編纂的《灌縣誌》上,“礦藏資源”第一條就是煙煤,產地有向峨、石廠灣、趙公山、九甸坪等處,並有專門的開採單位進行開採。

二郎神和梅山七聖的故事最初出現在元雜劇中,元在宋後,宋時龍門山脈大抵正是產煤巔峰期,承宋而起的元人雜劇中出現煤山採煤工這個群體,簡直再正常不過了。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選自《灌縣誌》


第二節、眉山

一、峨眉

袁先生所引《灌志文徵》其實出自民國二十二年的《灌縣誌》,共十四卷,“文徵旁收博採,輯錄了自漢代迄於民國兩千年間各階層、各類型人士近五百人的詩文辭賦,主要仍系青城山、岷山和都江堰的內容”,那篇《李冰父子治水記》似是出自清人劉沅筆下。

劉沅自是一代學問家,但世傳云云,其實已表明採自民間傳說。明中葉後《封神》風行天下,傳到二郎的道場灌縣就會產生越來越多的傳說;而《封神》、《西遊》中的二郎神故事又是博採元雜劇而來,在《灌口二郎斬健蛟》(下簡稱《斬蛟》)、《二郎神醉射鎖魔鏡》(下簡稱《射鏡》)等劇中,梅山兄弟的江湖赫號,都是“眉山七聖”。

二郎:郭牙直一壁有者,鬼力喚將眉山七聖來者!

鬼力:理會的,眉山七聖安在?選自《斬蛟》

眾所周知,四川省確實有個地級市叫眉山市,眉山兄弟之山,是否就在此處?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眉山二字很容易被人認為和天下聞名的峨眉山有關係,弄得眉山人不得不認真解釋,屢屢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但其實眉山朋友大可以不必如此惶恐,因為,眉山的得名還真就因為峨眉山。你說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西魏平蜀次年(公元554年),改青州為眉州。為何叫眉州?唐《通典·州郡六》:

眉州今理通義縣。漢屬犍為郡地,後漢啳晉皆因之,宋、齊亦然。樑置齊通郡啳青州。西魏改青州為眉州。因峨眉山為名。

這說明,眉山七聖就來自於峨眉山上。

世傳峨眉山乃是普賢菩薩的道場,而《封神》中,闡教十二金仙中有位普賢真人,入佛後正是普賢菩薩。也很有意思。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眉山

二、際會

峨眉山成為眉山七聖的棲身地,真可說是因緣際會。最強大的理由就是,峨眉山中含有“眉山”兩個字。然後我們再根據這個結果來推測理由,很容易就會發現:

1、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峨眉山簡直離龍門山脈太近了,完全可以說就是挨著的。上節所引《華陽國志》已有云:以峨眉、玉壘為池澤。可見兩者的親近關係。

2、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峨眉在因《蜀山劍俠傳》名噪天下而神仙傳說蜂起之時,其實已經非常神祕。

《峨眉山志》中採擷奇事極多,姑錄幾例:

戰國時鬼谷子著《珞琭子》一書於峨眉山洞,至今尚有鬼谷洞;又有一人,仿山猴動作創出“峨眉通臂拳”,至今流傳,後人稱為白猿祖師(這讓人想起七怪的老大袁洪);南宋時期,德源和尚依然仿猿猴動作,創出“白眉拳”。

漢武帝時,方士言峨眉山中有仙藥,武帝遣使祭之,欲致其藥,而不能得。

東漢光武帝時,有一人自會稽來蜀,詣峨眉山而得五行之訣;東漢順帝時,張道陵創五斗米道,作道書24種,中含《峨眉山神異記》3卷。

《巴郡本草》有記:空青出益州山谷,久服輕身,能化銅鉛為金,有銅處皆出之。

藥王孫思邈採藥山中,煉丹、著述,皆在此間寫就……

玉壘、峨眉既然以雙山並雄於蜀中,煤山、眉山的傳說自然也能通行於天下。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峨眉山志》封面


第三節、梅山

一、梅山

元雜劇寫二郎神故事者,還有一本叫《二郎神鎖齊天大聖》,對滴,就是《西遊》中第六回的原版。劇中情節可視為《斬蛟》、《射鏡》後的第三集,但眉山七聖已經變成了我們熟知的梅山七聖。

這個梅山與四川切斷了一切聯繫。網上的說法是,此版七怪來源於“我國南方少數民族的梅山教,是起源於古代湘中梅山地區的傳統宗教”,這話對嗎?也對,也不對。

而不對之處更多。

這一次我們從梅山七聖的老大袁洪身上入手。

袁洪是猴子成精,從文學意義上來講,他與孫悟空是一隻猴子,有著共同的文學原型。這個原型來自於很多地方,比如淮渦水怪無支祁,比如白猿盜桃,比如白猿學劍,但跟梅山沾邊的故事,出自下面幾篇小說。

1、《補江總白猿傳》

南朝梁時,平南將軍南征桂林,別將歐陽紇略地長樂,妻子被白猿所盜。後白猿被殺,妻子生下一子,即大書法家歐陽詢。這是政敵攻擊歐陽詢的作品,本不值一哂。然而對本篇而言,桂林這兩個字十分重要,是的,因為它就是我們知道的那個桂林。

2、《陳巡檢梅嶺失妻記》

北宋徽宗年間,秀才陳辛除授廣東南雄沙角鎮巡檢,途經梅嶺,妻子被白猿所攝。三年後大羅金仙紫陽真君收了白猿,方才夫妻團聚。這個故事發生地點在梅嶺。

3、《申陽洞記》

元朝天曆年間,隴西李生流落桂州,怒殺一窩猴精,並救走被擄的三個女人,於是一娶三女,富貴赫然。這個故事發生地點在桂州,亦即桂林。

現在解釋一下,為什麼桂林、梅嶺都跟梅山沾邊。

兩廣之地又稱嶺南,即五嶺之南。五嶺是指五條嶺,由西向東分別為: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

桂州(即今桂林),剛好在在越城嶺的盡頭,是如假包換的五嶺區域。越城嶺要塞,在今桂林興安縣境內,又名臨源嶺、始安嶠、全義嶺。廣義的越城嶺在廣西境內跨資源、全州、興安、龍勝、靈川、臨桂六縣;在湖南境內跨城步、新寧、邵陽、東安,東北餘脈四明山更直達衡陽市西端。

五嶺中的大庾嶺就是梅嶺。也就是陳毅元帥名作《梅嶺三章》的梅嶺,所謂“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何等虎視而雄哉!

唐玄宗時名相張九齡奉命重修大庾古道,修成後在嶺上遍植梅花,從此改稱梅嶺。上面有座天下馳名的關口“梅關”,坐落於南雄市城東北30公里處,號稱“南粵雄關”,又稱“嶺南第一關”。

公元前214年,趙佗率軍開拓嶺南,秦軍便是由此入粵。以後歷代朝廷,多有貶謫嶺南之人,如“雪擁藍關馬不前”的韓愈,如“晴空一鶴排雲去”的劉禹錫,如“問汝平生功業”的蘇東坡,及至近代,辛亥革命中北伐軍又兩次度嶺北伐。

梅嶺又可以說成梅山,因為嶺字的本義,本來就是形容山深而廣大。而如果梅嶺成了梅山,在文學的引申及想像力的延伸上,其實另外四嶺都可以成為廣義的梅山。

綜上,我們可以說:

梅山,是指包含了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即梅嶺)等全部五嶺在內的一系列幅員遼闊、橫跨數省的嶺南大山。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五嶺

二、梅山教

巫教我是不懂的,可湘中這個梅山確實值得說一說。它多半和孫悟空、袁洪兩人是無關的,然而,確實和梅嶺有關。

在安徽、江西、廣東和湖南等省,那些帶梅字的地名,基本上都和梅鋗這個人有關。越人喜梅,珍逾白璧,其淵源可以說都始於此人。

他乃越王勾踐後裔,越亡後,族人易姓為梅,遷居餘干安樂鄉(今江西餘干梅港鄉),前228年,梅鋗出生。秦一統後,梅鋗率族人遷居南海臺嶺(即梅嶺一帶)。未幾秦失其鹿,天下洶洶,梅鋗便在臺嶺據地為王、招募部眾,招攬庾勝兄弟,令兩人駐守附近的兩座山嶺,這兩座山嶺後來被稱為“大庾嶺”和“小庾嶺”,這就是大庾嶺的來歷。今天江西省的大餘縣,實際就是大庾縣。

因實力弱小,梅鋗後來投奔同鄉吳芮。後奉令率軍前往南陽,與劉邦合兵,戰功赫赫。項羽稱西楚霸王,封吳芮為衡山王,梅鋗為十萬戶侯。楚漢相爭時,吳、梅二人助漢,立下大功。劉邦建漢後,徙封吳芮為長沙王,梅鋗為臺侯,“食臺以南諸邑”,臺就是臺嶺。

可此時臺嶺以南已為南越王趙佗所據,梅鋗因無立足之地,只好率眾西遷,至長沙王吳芮治下益陽縣境內的梅山村(今湖南益陽市桃江縣板溪梅山村)。後來人們便把這片地界稱為“梅山”,這個梅山非常之大,包含了如今新化縣、安化縣及桃江縣的核心區域,地廣數千裡。產生的原始宗教,就是梅山教。

張九齡何以改大庾嶺為梅嶺?

他本是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是漢人、更是越人,從血脈宗親、文化認同上,他當然可以說自己是梅氏子孫。既是越人,復為梅氏,豈會不知道越人重梅之俗?

他在臺嶺上遍植梅花,懷念的、致敬的,也不過是梅氏先祖。倘若梅鋗姓桃,他便種桃花;若姓李,便種李花。

清人屈大均說:

越故重梅,向以梅花一枝遺樑王,謂珍於白璧也。

其實越人喜歡和懷念的,並不是梅花,而只是兩千多年前的一個人罷了!

"

引子:梅山

封神中,有梅山七聖;西遊中,也有梅山六兄弟。他們的來龍去脈,上一篇已經講了,然而限於篇幅,並沒講清楚“梅山在何處”這個問題,本篇要寫的,正是梅山的考證。

根據上一篇我們知道,梅山七聖的流變過程如下:

先是煤山、然後變成眉山、最後才定形成梅山七聖。

相應地,梅山也有三處。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影視作品中梅山六兄弟和二郎神形象


第一節、煤山

一、玉壘山

說到煤山,可能大多數人第一印象就會想起崇禎皇帝自縊的北京景山,可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老實說,在歷史上是個老大哥了。

著名神話學家袁珂編著出版的《中國神話傳說詞典》中,“梅山七聖”詞條雲:

《灌志文徵·李冰父子治水記》:“二郎喜馳獵之事,奉父命而斬蛟,其友七人實助之,世傳梅山七聖。”……四川民間傳說,則謂是獵戶七人,俱李冰子二郎之友。或又稱為煤山七聖,二郎擒孽龍所在之灌縣玉壘山一帶,均採煤之山,七友蓋古代採煤工。

這個灌縣就是如今的都江堰,1988年5月改名成功。同時它也是《西遊記》中的灌江口,更明確的說,凡是與二郎神故事有關的灌州、灌城、灌口、灌江口,都是這兒。而玉壘山即龍門山。據1993年編纂出版的《都江堰志》:

龍門山主脈起於嘉陵江上游幹流之西,西南端延伸至瀘定以東,與南北走向的二郎山相接。其中都江堰市以北至廣元約400餘千米。

那麼龍門山為何又叫玉壘山呢?

原來它的大部分山嶺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主峰太子城的海拔更是達到了4812米(一說4816米),以是之故,山嶺上一年倒有半年多為冰雪覆蓋,遠望冰雕玉琢、如玉壘就,故有玉壘山之名。

此二字在文人題詠中多有出現,如晉·左思《蜀都賦》:廓靈關以為門,包玉壘而為宇;唐·杜甫千古絕唱《登樓》: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宋·楊萬里《送邱宗卿帥蜀》:玉壘頓清開宿霧,雪山增重起秋風……

不用懷疑,這些詩句中的“玉壘”二字,指的正是玉壘山,後來被用作成都的代稱。

汶川也有一座玉壘山,位於縣政府禮堂之後。據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之《汶川縣誌》:

玉壘山,舊治幾裡許。縣徙,為威州主山。奇石千尺,翠蒼可挹,攜“玉壘山”三大字,甚奇古。或曰,宋淳熙時書也。《華陽國志》:蜀山氏王蜀,以褒斜為前門,以熊耳、靈關為後戶,以峨眉、玉壘為池澤。或謂在灌縣西二十五里。今灌西山嶺有玉壘峰,有玉壘墩,灌城有玉壘關,成都有玉壘坊,又有玉壘堂,皆非。

此山實際也可算是廣義的龍門山脈的一部分,原因有二:

1、在地圖上看來,汶川位於都江堰的正北方,直線距離僅60公里,理所當然在龍門山脈之內;

2、廣義的龍門山脈的定義:東北接摩天嶺,西南止岷江邊,西北邊界大致以青川、平武、茂縣北側為界,將汶川囊括在內。

所以我們可以說,在廣義的龍門山脈輻射區域內(四川盆地西北、成都平原西緣),凡是有玉壘二字的地名說的其實都是龍門山的一部分。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龍門山

二、煤山

搞清楚龍門山的範圍很重要,它有助我們進行接下來的考證。

明嘉靖年間,翰林院學士陸深在山西一帶經過實考察,在《河汾燕閒錄》中寫道:

石炭即煤也。東北人謂之楂,南人謂之煤,山西人謂之石炭。平定所產尤勝,堅黑而光,極有火力,史稱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天,今其遺灶在平定之東浮山,予謂此即後世燒煤之始。

題外話,讀書確實是件很有意思的事。這裡說到的女媧煉石補天,在《封神》第一回也提到了,而梅山七怪原本出於煤山,女媧在書中有招妖幡,向被視為妖族之主,這是不是說明七怪確實是女媧麾下呢?(笑……)

繼續說回煤山。

據《四川省志·地質志》:煤礦是四川省主要能源礦產,在全省一次性能源產量中,煤炭佔75%。早在先秦時期,四川就已發現煤炭,《山海經》記載女兒之山、風雨之山多石涅,據考證,這兩座山就在四川省境內,而石涅就是煤炭。宋時,四川已廣泛利用煤作燃料及燒瓷,《宋史·食貨志》曾記慶曆三年“廣安軍魚子鐵山採礦炭”。

龍門山是全省七大含煤區之一。同樣是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的《汶川縣誌》上,卷四“物產”之下,有一則煤的記載:

煤:產豬腦壩、上索橋兩處。豬腦壩有炭廠多處,成口均運往灌縣推銷。上索橋產量亦豐,因交通阻礙,中止開掘。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選自《汶川縣誌》

另外,1991年編纂的《灌縣誌》上,“礦藏資源”第一條就是煙煤,產地有向峨、石廠灣、趙公山、九甸坪等處,並有專門的開採單位進行開採。

二郎神和梅山七聖的故事最初出現在元雜劇中,元在宋後,宋時龍門山脈大抵正是產煤巔峰期,承宋而起的元人雜劇中出現煤山採煤工這個群體,簡直再正常不過了。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選自《灌縣誌》


第二節、眉山

一、峨眉

袁先生所引《灌志文徵》其實出自民國二十二年的《灌縣誌》,共十四卷,“文徵旁收博採,輯錄了自漢代迄於民國兩千年間各階層、各類型人士近五百人的詩文辭賦,主要仍系青城山、岷山和都江堰的內容”,那篇《李冰父子治水記》似是出自清人劉沅筆下。

劉沅自是一代學問家,但世傳云云,其實已表明採自民間傳說。明中葉後《封神》風行天下,傳到二郎的道場灌縣就會產生越來越多的傳說;而《封神》、《西遊》中的二郎神故事又是博採元雜劇而來,在《灌口二郎斬健蛟》(下簡稱《斬蛟》)、《二郎神醉射鎖魔鏡》(下簡稱《射鏡》)等劇中,梅山兄弟的江湖赫號,都是“眉山七聖”。

二郎:郭牙直一壁有者,鬼力喚將眉山七聖來者!

鬼力:理會的,眉山七聖安在?選自《斬蛟》

眾所周知,四川省確實有個地級市叫眉山市,眉山兄弟之山,是否就在此處?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眉山二字很容易被人認為和天下聞名的峨眉山有關係,弄得眉山人不得不認真解釋,屢屢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但其實眉山朋友大可以不必如此惶恐,因為,眉山的得名還真就因為峨眉山。你說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西魏平蜀次年(公元554年),改青州為眉州。為何叫眉州?唐《通典·州郡六》:

眉州今理通義縣。漢屬犍為郡地,後漢啳晉皆因之,宋、齊亦然。樑置齊通郡啳青州。西魏改青州為眉州。因峨眉山為名。

這說明,眉山七聖就來自於峨眉山上。

世傳峨眉山乃是普賢菩薩的道場,而《封神》中,闡教十二金仙中有位普賢真人,入佛後正是普賢菩薩。也很有意思。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眉山

二、際會

峨眉山成為眉山七聖的棲身地,真可說是因緣際會。最強大的理由就是,峨眉山中含有“眉山”兩個字。然後我們再根據這個結果來推測理由,很容易就會發現:

1、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峨眉山簡直離龍門山脈太近了,完全可以說就是挨著的。上節所引《華陽國志》已有云:以峨眉、玉壘為池澤。可見兩者的親近關係。

2、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峨眉在因《蜀山劍俠傳》名噪天下而神仙傳說蜂起之時,其實已經非常神祕。

《峨眉山志》中採擷奇事極多,姑錄幾例:

戰國時鬼谷子著《珞琭子》一書於峨眉山洞,至今尚有鬼谷洞;又有一人,仿山猴動作創出“峨眉通臂拳”,至今流傳,後人稱為白猿祖師(這讓人想起七怪的老大袁洪);南宋時期,德源和尚依然仿猿猴動作,創出“白眉拳”。

漢武帝時,方士言峨眉山中有仙藥,武帝遣使祭之,欲致其藥,而不能得。

東漢光武帝時,有一人自會稽來蜀,詣峨眉山而得五行之訣;東漢順帝時,張道陵創五斗米道,作道書24種,中含《峨眉山神異記》3卷。

《巴郡本草》有記:空青出益州山谷,久服輕身,能化銅鉛為金,有銅處皆出之。

藥王孫思邈採藥山中,煉丹、著述,皆在此間寫就……

玉壘、峨眉既然以雙山並雄於蜀中,煤山、眉山的傳說自然也能通行於天下。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峨眉山志》封面


第三節、梅山

一、梅山

元雜劇寫二郎神故事者,還有一本叫《二郎神鎖齊天大聖》,對滴,就是《西遊》中第六回的原版。劇中情節可視為《斬蛟》、《射鏡》後的第三集,但眉山七聖已經變成了我們熟知的梅山七聖。

這個梅山與四川切斷了一切聯繫。網上的說法是,此版七怪來源於“我國南方少數民族的梅山教,是起源於古代湘中梅山地區的傳統宗教”,這話對嗎?也對,也不對。

而不對之處更多。

這一次我們從梅山七聖的老大袁洪身上入手。

袁洪是猴子成精,從文學意義上來講,他與孫悟空是一隻猴子,有著共同的文學原型。這個原型來自於很多地方,比如淮渦水怪無支祁,比如白猿盜桃,比如白猿學劍,但跟梅山沾邊的故事,出自下面幾篇小說。

1、《補江總白猿傳》

南朝梁時,平南將軍南征桂林,別將歐陽紇略地長樂,妻子被白猿所盜。後白猿被殺,妻子生下一子,即大書法家歐陽詢。這是政敵攻擊歐陽詢的作品,本不值一哂。然而對本篇而言,桂林這兩個字十分重要,是的,因為它就是我們知道的那個桂林。

2、《陳巡檢梅嶺失妻記》

北宋徽宗年間,秀才陳辛除授廣東南雄沙角鎮巡檢,途經梅嶺,妻子被白猿所攝。三年後大羅金仙紫陽真君收了白猿,方才夫妻團聚。這個故事發生地點在梅嶺。

3、《申陽洞記》

元朝天曆年間,隴西李生流落桂州,怒殺一窩猴精,並救走被擄的三個女人,於是一娶三女,富貴赫然。這個故事發生地點在桂州,亦即桂林。

現在解釋一下,為什麼桂林、梅嶺都跟梅山沾邊。

兩廣之地又稱嶺南,即五嶺之南。五嶺是指五條嶺,由西向東分別為: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

桂州(即今桂林),剛好在在越城嶺的盡頭,是如假包換的五嶺區域。越城嶺要塞,在今桂林興安縣境內,又名臨源嶺、始安嶠、全義嶺。廣義的越城嶺在廣西境內跨資源、全州、興安、龍勝、靈川、臨桂六縣;在湖南境內跨城步、新寧、邵陽、東安,東北餘脈四明山更直達衡陽市西端。

五嶺中的大庾嶺就是梅嶺。也就是陳毅元帥名作《梅嶺三章》的梅嶺,所謂“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何等虎視而雄哉!

唐玄宗時名相張九齡奉命重修大庾古道,修成後在嶺上遍植梅花,從此改稱梅嶺。上面有座天下馳名的關口“梅關”,坐落於南雄市城東北30公里處,號稱“南粵雄關”,又稱“嶺南第一關”。

公元前214年,趙佗率軍開拓嶺南,秦軍便是由此入粵。以後歷代朝廷,多有貶謫嶺南之人,如“雪擁藍關馬不前”的韓愈,如“晴空一鶴排雲去”的劉禹錫,如“問汝平生功業”的蘇東坡,及至近代,辛亥革命中北伐軍又兩次度嶺北伐。

梅嶺又可以說成梅山,因為嶺字的本義,本來就是形容山深而廣大。而如果梅嶺成了梅山,在文學的引申及想像力的延伸上,其實另外四嶺都可以成為廣義的梅山。

綜上,我們可以說:

梅山,是指包含了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即梅嶺)等全部五嶺在內的一系列幅員遼闊、橫跨數省的嶺南大山。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五嶺

二、梅山教

巫教我是不懂的,可湘中這個梅山確實值得說一說。它多半和孫悟空、袁洪兩人是無關的,然而,確實和梅嶺有關。

在安徽、江西、廣東和湖南等省,那些帶梅字的地名,基本上都和梅鋗這個人有關。越人喜梅,珍逾白璧,其淵源可以說都始於此人。

他乃越王勾踐後裔,越亡後,族人易姓為梅,遷居餘干安樂鄉(今江西餘干梅港鄉),前228年,梅鋗出生。秦一統後,梅鋗率族人遷居南海臺嶺(即梅嶺一帶)。未幾秦失其鹿,天下洶洶,梅鋗便在臺嶺據地為王、招募部眾,招攬庾勝兄弟,令兩人駐守附近的兩座山嶺,這兩座山嶺後來被稱為“大庾嶺”和“小庾嶺”,這就是大庾嶺的來歷。今天江西省的大餘縣,實際就是大庾縣。

因實力弱小,梅鋗後來投奔同鄉吳芮。後奉令率軍前往南陽,與劉邦合兵,戰功赫赫。項羽稱西楚霸王,封吳芮為衡山王,梅鋗為十萬戶侯。楚漢相爭時,吳、梅二人助漢,立下大功。劉邦建漢後,徙封吳芮為長沙王,梅鋗為臺侯,“食臺以南諸邑”,臺就是臺嶺。

可此時臺嶺以南已為南越王趙佗所據,梅鋗因無立足之地,只好率眾西遷,至長沙王吳芮治下益陽縣境內的梅山村(今湖南益陽市桃江縣板溪梅山村)。後來人們便把這片地界稱為“梅山”,這個梅山非常之大,包含了如今新化縣、安化縣及桃江縣的核心區域,地廣數千裡。產生的原始宗教,就是梅山教。

張九齡何以改大庾嶺為梅嶺?

他本是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是漢人、更是越人,從血脈宗親、文化認同上,他當然可以說自己是梅氏子孫。既是越人,復為梅氏,豈會不知道越人重梅之俗?

他在臺嶺上遍植梅花,懷念的、致敬的,也不過是梅氏先祖。倘若梅鋗姓桃,他便種桃花;若姓李,便種李花。

清人屈大均說:

越故重梅,向以梅花一枝遺樑王,謂珍於白璧也。

其實越人喜歡和懷念的,並不是梅花,而只是兩千多年前的一個人罷了!

封神中的知識點:梅山七怪世人知,梅山知何處?四川兩廣共三處

梅花國畫


參考資料

《封神演義》、《通典》,市面常見版本;

《中國神話傳說詞典》,袁珂編著,上海辭書出版社1985年版;

《汶川縣誌》,民國三十三年版;

《四川省志·地質志》,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年版;

《灌縣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都江堰志》,四川辭書出版社1993年版;

《峨眉山志》,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版;

《中國煤文化》,劉守仁、曾江華著,新華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元雜劇兩篇:《灌口二郎斬健蛟》、《二郎神醉射鎖魔鏡》;

唐宋明傳奇三篇:《補江總白猿傳》、《陳巡檢梅嶺失妻記》、《申陽洞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