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秦國霸業貢獻度最大的三位君主是誰?

蜀山筆俠 蜀山筆俠 2017-09-17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有趣的投票,就是你認為誰對秦國的貢獻最大?我先把結果截圖給大家看一下:

為秦國霸業貢獻度最大的三位君主是誰?

投票結果

這個投票包含所有為秦國做過貢獻的人。不難看出,大家認為貢獻度最高的是商鞅,其次是秦孝公,再次是秦穆公。而在秦國君主裡面,前三是秦孝公、秦穆公和秦始皇。如果我們排除秦始皇時期,秦國統一全國只是個時間問題,那麼第三位就是秦昭襄王。但個人認為以微弱劣勢排在第四的秦惠文王更具代表性。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這三位國君在秦國的發展史上到底起著什麼樣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秦國在立國的時候,並算不上真正的諸侯國,僅僅是周王室的養馬場,一個附庸國。直到秦襄公擁護周平王東遷有功,才正式被封為諸侯。從秦襄公開始至秦始皇秦國一共歷31位君主。

為秦國霸業貢獻度最大的三位君主是誰?

秦襄公時疆域圖

縱觀秦國的版圖發展歷程,可以歸納為3大步驟:1、稱霸西戎,2、併吞巴蜀,3、中原制霸

第一步就是由秦穆公趙任好完成的。秦穆公起初的目的是爭霸中原,他積極參與晉國內務,還把晉公子重耳擁立為晉國國君,是為晉文公。結果即位後的重耳反倒利用秦國使晉國強大起來,反過來壓制秦國。秦穆公在受到晉國的打擊後,果斷調整國策,避實就虛,決定向西發展。並招攬了當時的兩大賢才:由余百里奚。秦穆公的西征“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秦國由此疆域大幅擴大。再回頭來和晉國爭霸,最終擊敗晉國,消滅樑國、芮國、滑國等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為秦國霸業貢獻度最大的三位君主是誰?

秦穆公時疆域圖

第二步是由秦惠文王趙完成的。但在他之前,秦孝公是完成後面一切的基礎。秦孝公趙渠樑可以說是秦國里程碑式的一位君主。如果說把對外擴張看做是大補湯,那麼變法就是強身健體。相對於開疆拓土,秦孝公的變法更從本質上改變了秦國!他啟用衛國人衛鞅實行變法,獎勵耕戰,開阡陌,不斷增進農業生產,建立縣制行政,加強中央集權,並遷都咸陽。改變兵制,組建新軍,後來的秦軍銳士便由此而來。這次變法稱為“商鞅變法”。秦國從此開啟了高速發展模式,和東方六國一味的進補而不加強鍛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為秦國霸業貢獻度最大的三位君主是誰?

秦孝公的變法

秦惠文王趙的貢獻呢?1、對內他鞏固了君權,“商鞅變法”後,商鞅的權力對君權構成了極大的威脅。秦惠文王採用一石二鳥之計:將商鞅和公子虔同時除掉,打壓了兩方勢力,鞏固了君權。同時他開啟了秦國的“客卿文化”,對於客卿(非本國人在本國任職的高級官員),秦惠文王敢於大膽啟用。特別是張儀,他的連橫術幫助秦國多次在複雜的外交鬥爭中轉危為安,分化東方六國。後來的客卿成為秦國的一支重要力量。2、對外上,秦惠文王大興連橫之術,成功拉攏其他諸侯國孤立打擊秦國的主要對手是齊、楚,以達到使秦國獨大的目的。領土擴張上,進攻東進的障礙魏國,重新奪回戰略要地河西之地(之前被吳起奪去),並攻取蒲陽,建立黃河東岸的前沿陣地;派樗裡疾大敗韓、趙、魏聯軍,斬首八萬;派司馬錯取巴蜀;派張儀離間齊、楚關係,趁機襲取楚漢中之地,將關中、漢中、巴蜀連為一體;又趁義渠內亂,平定義渠,獲得大片優質牧場。秦惠文王使秦國走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為秦國霸業貢獻度最大的三位君主是誰?

秦惠文王時疆域圖

在這三人的身上,秦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接下來的最後一步,秦始皇做了最好的總結。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專注於從不同角度看歷史,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相關推薦

推薦中...